首页|黄槽毛竹叶绿体基因组及毛竹种下分类群的叶绿体基因组序列比较

黄槽毛竹叶绿体基因组及毛竹种下分类群的叶绿体基因组序列比较

扫码查看
[目的]对黄槽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 f。luteosulcata叶绿体基因组进行组装、注释和分析,并与其他毛竹Ph。edulis种下分类群比较叶绿体遗传信息差异和系统进化关系。[方法]利用高通量二代测序数据组装了黄槽毛竹的叶绿体基因组序列并进行了基因结构注释,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进行其组成、密码子偏好性、重复序列等分析。通过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分析,比较不同毛竹种下分类群的系统进化关系和基因组序列差异。[结果]黄槽毛竹的叶绿体基因组是长度为139 678 bp,包含132个基因的双环DNA;包含蛋白质编码基因85个、核糖体RNA(rRNA)8个和转运RNA(tRNA)39个。该基因组的最优密码子偏好使用以A/U碱基结尾,包含49个重复序列、55个简单重复序列(SSR)位点,其中简单重复序列最多的类型为A/T。利用叶绿体基因组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分析显示:黄槽毛竹与其他毛竹种下分类群共同组成单系分支,且与毛竹原变种Ph。edulis var。pubescens亲缘关系最近。基于7个毛竹种下分类群的叶绿体基因组序列和编码基因特征分析显示:毛竹种下分类群之间存在着编码基因数量和结构差异,编码区和非编码区存在较低程度序列变异。[结论]首次对毛竹种下分类群的叶绿体基因组进行比较分析,并揭示了这些种下分类群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序列差异。这些变异资料可以用于毛竹种下分类群的鉴定比较。图5表2参27

刘萱、邹龙海、周明兵

展开 >

浙江农林大学省部共建亚热带森林培育国家重点实验室/竹子研究院,浙江杭州 311300

黄槽毛竹 叶绿体基因组 系统进化 序列变异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31870656LZ19C160002

2024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浙江农林大学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STP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929
ISSN:2095-0756
年,卷(期):2024.41(5)
刘萱,邹龙海,周明兵.黄槽毛竹叶绿体基因组及毛竹种下分类群的叶绿体基因组序列比较[J].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24,41(5):1037-1046.DOI:10.11833/j.issn.2095-0756.2024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