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浙江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浙江农业科学
浙江农业科学

孟智启

月刊

0528-9017

zjnykx@126.com

0571-86404055

310021

杭州市石桥路198号

浙江农业科学/Journal Journal of Zhejiang Agricultural Sciences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浙江农业科学》系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和浙江大学联合主办的综合性农业科技刊物,国内统一刊号:CN 33-1076/S,国际标准刊号:ISSN 0528-9017,创刊于1960年,是全国创办较早的农业科技刊物之一。《浙江农业科学》系“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浙江省优秀科技期刊和方阵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浙江农业科学》主要报道农业科研新成果和新产品、国内外最新实用技术和农业发展动态信息,内容包括粮、棉、果、蔬、油、麻、植保、农业工程、蚕桑、畜禽、微生物以及农药、化肥、农业设施等新产品介绍,园林工程、高产栽培(养殖)技术、农副产品加工利用等等。 《浙江农业科学》一直坚持高水准办刊,近年来增加了对效益农业的报道,刊物信息量大、含金量高、紧扣效益农业主题、具有较好的导向性。目前开设的栏目有园艺与特产、粮油作物、环资与检测、贮藏与加工、专题与综述、植保技术、畜牧与蚕桑、信息技术、种子专栏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纳米杀菌剂对苹果叶部病害的田间药效评价

    柳建伟史广亮魏江文李金峰...
    2160-2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确纳米杀菌剂对 2 种苹果叶部病害的防治效果,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系统评价了几种纳米杀菌剂和同种常规杀菌剂以相同有效成分含量施药对苹果黑星病和斑点落叶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纳米杀菌剂 15%苯甲·吡唑酯 ME 对苹果黑星病的防治效果最好,第 7 次药后 15、30 d 防治效果分别为 83。58%和59。37%,较常规杀菌剂提高。纳米杀菌剂 7%多抗·戊唑醇 ME对苹果斑点落叶病的防治效果最高,第 7 次药后15、30 d防治效果分别为 97。07%和 74。56%,较常规杀菌剂高。因此,在以相同有效成分含量施药时,纳米杀菌剂对 2 种苹果叶部病害的防治效果总体优于常规杀菌剂,可在生产上推广使用。

    纳米杀菌剂苹果黑星病苹果斑点落叶病防治效果

    大豆胞囊线虫病研究进展

    周扬李英壮韩昕君傅豪...
    2165-2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豆胞囊线虫(soybean cyst nematode,SCN)病是大豆生产中一种严重的病害,造成极大的生产及经济损失。目前在 SCN综合防治方面,筛选种植抗病品种、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是常见的防治方法。在抗病研究方面,大豆中的 rhg1 和 rhg4 位点是 SCN病最重要的抗性位点。文章综述近年来对 SCN 病相关研究,以期为 SCN抗性机制研究、提高防控技术提供参考。

    大豆大豆胞囊线虫抗性育种

    水产品中重金属前处理方法的研究进展

    陈星星
    2170-2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是一个水产品生产和消费大国。然而,近年来,由于重金属在动物体内的富集及其通过食物链对人体的危害,水产品中的重金属含量超标已经成为限制中国水产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文章将简要介绍水产品前处理方法,包括水浴加热消解法、微波消解法、灰化消解法、电热板湿法消解法等在水产品重金属含量检测中的应用进展、使用效果及其优缺点,以期为水产品的生产和质量监督提供参考。

    水产品重金属前处理综述

    文成糯米山药品质指标调查分析

    刘玉红陈丽萍徐明飞叶珏瑜...
    2174-2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糯米山药是文成县特色经济作物,兼具山药的清香爽口和糯米的绵密香糯,深受消费者喜爱。为了解糯米山药品质指标,该研究对其主要营养成分和矿物质元素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糯米山药中含有丰富的营养和矿物质元素,高于淮山药和铁棍山药,在食药产品领域具有良好的开发利用价值。但是糯米山药的品质稳定性较差,应通过规范糯米山药的栽培管理技术提高产品的品质。研究结果为糯米山药的深加工和延长产业链提供数据支持,对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糯米山药营养成分矿物质元素品质加工

    香榧籽油中金松酸提取制备工艺研究

    姚诗炜卢红伶蒋陈凯胡文君...
    2179-2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香榧籽油营养丰富,保健功能高。文章旨在探究香榧籽油中金松酸的最适宜的提取工艺。运用尿素包埋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香榧籽油中金松酸的提取制备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尿素包埋提取香榧籽油中金松酸的最佳实验条件为:结合时间 2。07 h、尿素质量 33 g、结合温度 68。93℃,在此条件下,香榧籽油中的金松酸最佳提取量是 4。53 g。

    香榧籽油金松酸尿素包埋响应面法提取

    苦参碱在梨和土壤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

    卢莉娜沈燕高美静仲建锋...
    2184-218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明植物源农药苦参碱在梨及其土壤中的残留和消解情况,该研究采用气相色谱带氮磷检测器(NPD)分析法,在天津和安徽开展了苦参碱在梨和土壤中消解动态规律和残留情况的研究。结果表明,苦参碱在梨和土壤中的最低检测限为 1。36×10-12 g,在梨和土壤中的最低检出浓度分别为 0。01 和 0。004 mg·kg-1。在天津和安徽,苦参碱在梨中的消解半衰期分别为 4。89 和 3。94 d,在土壤中的消解半衰期分别为 4。77 和 5。27 d,其消解均符合消解动态方程。采用高低剂量分别施药 3 和 4 次,施药 7~28 d后,梨和土壤中的最终残留均低于我国农药残留限量标准中的临时最大限量值(MRL)5 mg·kg-1。因此,在规范施药条件下,苦参碱在梨和土壤中属于低残留、易消解农药,在梨上施用膳食摄入风险低,施用相对安全。

    苦参碱残留消解动态

    牛FMR1基因5'UTR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王选艺孙亚伟王俪颖龙雨薇...
    2190-219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讨西门塔尔牛脆性 X智力低下基因 1(fragile X mental retardation 1,FMR1)的生物学功能,并为研究 FMR1 在西门塔尔牛屡配不孕中发挥的作用提供数据支持。实验以西门塔尔牛血液 DNA 为模板,通过PCR方法克隆FMR1 基因完整的 5'UTR序列;与NCBI提供的牛FMR1 基因mRNA全序列进行比对;利用在线软件进行遗传分析并构建系统进化树,分析 FMR1 基因 5'UTR 端脆性;分析该基因编码蛋白的理化性质、亲疏水性、磷酸化位点、跨膜结构、信号肽、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和互作蛋白。结果表明:西门塔尔牛 FMR1 基因 5'UTR序列与 NCBI提供的牛 FMR1 基因序列基本一致,生物信息学分析得到牛 FMR1 基因最长开放阅读框 1 710 bp,基因共编码 569 个氨基酸,分子量 64 221。90 u,其编码蛋白是不稳定的亲水蛋白,没有明显的信号肽切割位点,并且不包括跨膜螺旋,二级结构预测表示其主要以 α 螺旋和无规卷曲形式为主。说明西门塔尔牛 FMR1 基因编码序列长度为 40 254 bp,编码 569 个氨基酸,编码的蛋白质为亲水不稳定蛋白,与绵羊遗传距离最近。

    西门塔尔牛FMR1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系统进化树

    阶梯式笼养蛋鸡场氨气、硫化氢和臭气浓度排放特征

    丁琳虞伟祥谭春梅应永飞...
    2198-2205页
    查看更多>>摘要:开展典型规模化蛋鸡场氨气、硫化氢等臭气排放特征研究,对改善鸡舍空气质量、减少家禽养殖污染、控制有害气体排放具有深刻意义。文章对浙江某阶梯式笼养蛋鸡场冬、春、夏鸡舍内外氨气、硫化氢以及臭气浓度进行检测分析,并核算每只蛋鸡的栏舍氨排放速率。结果显示:不同季节鸡舍内 NH3 平均浓度差异显著,冬季最高(14。46 mg·m-3),仅在冬季鸡舍内检测出 H2S 气体,蛋鸡舍内不同位置 NH3、H2 S 变化规律在不同季节有所不同,冬季和夏季近入口和排风口位置 NH3 浓度易受到气流的影响,鸡舍中央区域检测出的NH3、H2 S浓度更能代表蛋鸡舍内臭气排放情况;舍外各点位中,除鸡舍出风口 NH3 浓度在冬季最高外,其余均在夏季最高;冬季和夏季蛋鸡栏舍氨排放速率分别为 3。09 和 18。87 mg·h-1·只-1,夏季栏舍氨排放速率明显大于冬季;对 NH3 和臭气浓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皮尔逊相关系数为 0。41,两者相关性较差。

    蛋鸡氨气硫化氢臭气浓度氨排放速率排放规律

    植物对低磷胁迫的适应机制

    肖晨星高璐阳马志明
    2206-22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磷是植物生长和发育的重要限制因子之一,土壤中的可溶性无机磷酸盐极易被金属离子固定,形成难溶性磷或有机磷,造成低磷胁迫。为了适应低磷环境,植物体产生了包括形态学、生理生化反应在内的一系列适应机制。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大量参与植物体内磷动态平衡的基因如转运蛋白基因、PHR 转录因子、SPX转录因子、miRNA等被相继克隆,其功能和作用机制也得到解析。这些基因相互作用形成了复杂的系统和局部磷信号调控网络,共同调控植物体内的磷稳态。文章回顾了低磷胁迫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综述国内外关于低磷胁迫分子机制及信号调控网络的研究进展。

    低磷胁迫光合作用根系形态生理生化反应分子机制展望

    微生物肥料登记现状的初步分析

    翟修彩
    2214-22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农业农村部获得肥料登记证的企业方可生产微生物肥料,分析产品登记现状有助于了解产业发展形势。该研究梳理了截至 2022 年 6 月的微生物肥料登记数据,统计分析了登记的产品类别、企业数量、地区分布和有效菌菌数等。由覆盖全国的 3 478 家企业取得 9 980 个微生物肥料有效登记证,共计 3 个品类、10 种产品、3 种剂型,登记较多的产品是微生物菌剂(48。1%)、生物有机肥(29。3%)和复合微生物肥料(17。5%)。2018 年随着肥料登记政策放宽,微生物肥料产业迅速扩增,当年登记量高达 3 794 个,此后每年登记 1 000 个以上,近 5 年登记量占总量的 86%。微生物肥料产业集中于河南、山东、黑龙江、河北、陕西、辽宁、湖北、广东、内蒙古、广西、新疆,企业数和产品数均占全国的 70%以上。仅 3。1%的企业获得 10 个及以上登记证,最多获证 35 个,而 84。7%的企业仅有 1~4 个登记证。登记菌数集中在<10 亿 CFU·g-1,具体为<10 亿~0。2 亿CFU·g-1 占 92。39%,<100 亿~10 亿 CFU·g-1 占 6。17%,<1 000 亿~100 亿 CFU·g-1 占 0。98%,≥1 000 亿CFU·g-1 占 0。46%。枯草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等可生产 1 000 亿 CFU·g-1 及以上高菌数产品,最高的为解淀粉芽孢杆菌≥6 000 亿 CFU·g-1,其次为枯草芽孢杆菌≥5 000 亿 CFU·g-1。综合来看,我国微生物肥料产业进入快速、平稳发展时期,但低菌数产品居多,多数企业产品种类单一,研制高菌数、高稳定性优质产品是今后占据微生物肥料市场份额的一条主要途径。

    微生物肥料肥料登记证企业地区菌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