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浙江农业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浙江农业学报
浙江农业学报

陈剑平

双月刊

1004-1524

zjnyxb@126.com

0571-86404190

310021

杭州市石桥路198号

浙江农业学报/Journal Acta Agriculturae Zhejiangensi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浙江农业学报》 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和浙江省农学会联合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刊登农业与生命科学各分支学科具有原创性或较高学术水平的试验报告、学术论文、述评等,涵盖农学、园艺学、植物保护学、畜牧兽医学、土壤肥料学、食品加工、农产品质量标准、农田信息、农业经济等相关领域。所设栏目有:专论、研究报告、研究简报、科技简讯、文献综述与进展等。 《浙江农业学报》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08年版),是国内较早实现纸质版、光盘版、网络版同步发行的学术期刊之一,被CABI,AGRIS,AGRICOLA,以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GJFD)》,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等国内外10多种权威检索机构或数据库收录。曾获全国优秀农业期刊奖和浙江省优秀期刊奖,入选首届浙江省期刊方阵。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09年版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最新发布的统计数据,《浙江农业学报》两年影响因子达0.749,五年影响因子再创历史创新高,达到0.837(他引率为0.95),在同级区域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不包括农业大学学报)中位居第二名。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大顶苦瓜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与指纹图谱构建

    杨天文王静李炯徐彬其...
    103-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实现对大顶苦瓜种质的快速精准鉴定,以包含主栽品种在内的26 份大顶苦瓜种质为材料,通过筛选高多态性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SSR)核心标记,对其进行聚类分析和指纹图谱构建.结果表明:在苦瓜基因组6 种SSR基序单元类型中,二核苷酸SSR标记的多态性最好,适用于进一步从中筛选苦瓜SSR核心标记.在遗传相似系数0.80 处,40 个SSR标记将26 份大顶苦瓜种质分为3 个类群,第一类群包含18 份种质,果形以短圆锥形为主;第二类群包含5 份种质,果形以长圆锥形为主;第三类群包含3 份种质,其果形与大顶苦瓜相似,但含有非大顶苦瓜种质背景.利用MC05_69594、MC04_50530、MC06_87314 和MC10_146038 这4 个SSR核心标记可对26 份大顶苦瓜种质进行有效鉴定,并为每份大顶苦瓜种质建立独特的QR编码指纹图谱,其中,1 号大顶和3 号大顶疑为相似材料.构建的大顶苦瓜指纹图谱可以为大顶苦瓜种质鉴定与育种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大顶苦瓜简单重复序列标记遗传多样性种质鉴定指纹图谱

    不同株龄鲁菏红细根内生微生物群落变化特征

    乔红雍袁涛赵信勇杨会岩...
    115-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比较和分析不同株龄牡丹品种鲁菏红细根内生微生物群落结构、功能特征和网络关系,为探究株龄对牡丹内生微生物的影响和丰富牡丹内生微生物资源提供理论支持.本研究以株龄 5(ART1)、12(ART2)、20(ART3)和30 年(ART4)的鲁菏红细根(≤2 mm)为样品,基于 16S rDNA和ITS高通量测序技术开展相关生物信息学分析.鲁菏红细根内生细菌和内生真菌样本 97%序列分别被聚类为 4 994 个和 1 485个运算分类单元(OTUs),株龄并不影响其内生微生物群落丰度和多样性.鲁菏红细根内生细菌以蓝细菌门(Cyanobacteria/Chloroplast)、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为优势菌群,株龄超过 20 年后放线菌门和拟杆菌门显著减少,而酸杆菌门逐渐增加;鲁菏红细根内生真菌以子囊菌门(Ascomycota)占绝对优势,高达 93.99%~96.14%.细根纤维素含量、POD和CAT活性随株龄的增加显著增加,且显著影响了内生细菌的群落结构.PICRUSt2 和FUNGuild结果分别表明,内生细菌功能以新陈代谢为主,变化较小,株龄主要影响内生真菌的生态功能,在株龄 12 年以上的鲁菏红细根中病理营养型真菌显著增加,易感染病害.MENA分析显示株龄的增加加剧了内生微生物间的竞争关系,减弱其网络连接性.株龄引起牡丹细根内生微生物群落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在株龄 20 年后有害内生微生物的增加,使其易发生病害,本研究结果可为预防大龄牡丹病害奠定理论基础.

    牡丹内生微生物株龄群落结构功能预测分子网络

    基于SRAP分子标记的华顶杜鹃遗传多样性

    吴倩汤紫依田盛野何海叶...
    127-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华顶杜鹃是浙江特有的珍稀濒危野生植物,分布区域十分狭窄,植株数量稀少,该植物亟待保护.以不同居群华顶杜鹃的叶片为材料,采用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equence-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SRAP)分子标记技术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从 140 个组合中筛选出 8 对扩增多态性高、条带清晰、重复性好的SRAP引物,利用这些引物对50 份华顶杜鹃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共得到263 个条带,其中多态性位点261 个,多态性比率(PPB)为99.24%;在物种水平上,观测等位基因数(Na)为1.992 4,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340 1,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221 5,Shannon's信息指数(I)为0.357 9,表明华顶杜鹃在物种水平上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在居群水平上,5 个自然群体的遗传分化系数(Gst)为 0.459 6,基因流(Nm)为0.587 8,表明居群间存在一定的基因分化和基因交流,而大部分遗传变异出现在居群内;UPGMA聚类结果表明,5 个居群的样品可分为5 组,与主成分分析结果一致.研究结果为后续开展该珍稀物种的保护和利用奠定了基础.

    华顶杜鹃遗传多样性亲缘关系

    福建地区不同栽培模式下百香果的产量与品质特征

    刘智成严良文陈瑶瑶欧雪婷...
    134-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多级结果蔓栽培模式和单级结果蔓栽培模式下百香果大田生长时间、产量与品质相关指标表现特征,于2020-2021 年开展百香果大田生产试验,并以紫果类主栽品种台农1 号百香果和黄果类品种芭乐味百香果为材料,观察或测定2 种栽培模式下百香果开花、结果、产量与品质相关指标,并分析果实品质指标间,以及果实品质指标与果实成熟期内温度、光照等气象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与多级结果蔓栽培模式相比,单级结果蔓栽培模式下,百香果植株现蕾期、始花期和始果期的时间均较迟,果实发育成熟所需时间缩短,成花率和坐果率显著增加,且花蕾期、成花率、果实发育成熟期和坐果率的变异系数均较低,台农 1 号和芭乐味从定植到采收结束时所需时间分别比多级结果蔓栽培模式缩短69~71 d和51~58 d;2)从实收总产量及其产量构成因素看,单级结果蔓栽培模式下单株产量显著低于多级结果蔓栽培模式,且其全部由一级蔓产量组成,而多级结果蔓栽培模式下单株产量由主蔓、一级蔓、二级蔓和三级蔓产量组成,各级结果蔓产量在总产量占比上表现不一致;与多级结果蔓栽培模式相比,单级结果蔓栽培模式下百香果单株结果数量显著减少,但平均单果重和中大果比率显著提高;3)与多级结果蔓栽培模式相比,在单级结果蔓栽培模式下,果实总酸含量显著降低,果皮重、果汁量、可食率、总糖、糖酸比提高,且果实品质中 7 项指标值的变异系数均较低,温度、光照等气象因子与果实品质存在极显著相关性.综上所述,百香果在单级结果蔓栽培模式下可缩短大田生长时间,而且开花、结果、产量与品质相关指标表现特征均优于多级结果蔓栽培模式,各项指标值变异系数相对稳定.

    百香果多级结果蔓单级结果蔓栽培模式产量品质

    羊栖菜优良品系对高温的耐受性比较

    左晓洁吴明江罗琳马增岭...
    148-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3 种羊栖菜优良品系和野生型羊栖菜为材料,在25℃培养,比较高温条件下羊栖菜的生长状况,为耐高温品系的筛选提供数据支持.结果表明,长时间高温培养可降低各品系羊栖菜的光合性能,抑制其硝态氮的吸收与同化相关酶的活性,降低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增强其暗呼吸速率,最终抑制藻体生长.在高温条件下,相比其他品系,梭形气囊型羊栖菜的最大电子传递速率和饱和光强放氧速率最高,过氧化物酶活性最高且显著增加,丙二醛含量并没有显著增加.总体上梭形气囊型羊栖菜受高温的影响较小,具有较强的耐受性.在实际养殖生产中可以推广梭形气囊型羊栖菜,研究结果可为后续的品种改良提供依据.

    羊栖菜种苗繁育高温胁迫光合作用海藻养殖

    感赤星病与健康烟叶在腈菌唑应用后的叶际微生态

    张艺王丰蔡刘体汪汉成...
    156-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腈菌唑在防控赤星病时,烟叶叶际微生物菌群结构与代谢功能的差异,采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感病与健康烟叶真菌和细菌的菌群结构与多样性特征,采用Biolog-ECO技术分析其代谢功能.结果表明,药前感病烟叶与健康烟叶叶际真菌有链格孢属、谷菌根菌属、Boeremia、枝孢霉属等,其中链格孢属为优势菌属;叶际细菌有科萨克氏菌属、泛菌属、甲基杆菌属等,其中科萨克氏菌属为优势菌属;感病烟叶链格孢属和科萨克氏菌属相对丰度均高于健康烟叶.每667 m2 采用15%腈菌唑微乳剂60 mL处理5、10、15 d时,感病烟叶叶际真菌链格孢属和枝孢霉属相对丰度均降低,附球菌属和亚隔孢壳属相对丰度均先降低后增加;健康烟叶叶际真菌链格孢属、Symmetrospora、亚隔孢壳属的相对丰度均下降.感病烟叶叶际细菌科萨克氏菌属相对丰度在施药5d时降低,10 d和15d时增加,假单胞菌属与之相反;健康烟叶叶际细菌泛菌属、假单胞菌属相对丰度在施药5d和10d时降低,15 d时增加.感病烟叶叶际微生物代谢活性弱于健康烟叶,叶际微生物对除α-丁酮酸、L-苏氨酸和4-羟基苯甲酸外的碳源代谢均较强.腈菌唑应用后,感病与健康烟叶叶际微生物的代谢活性均下降,其代谢活性均随施药时间的延长而逐渐恢复.研究结果揭示了腈菌唑施用不同时期感病与健康烟叶组织叶际微生态变化差异,为腈菌唑防控烟草赤星病的科学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烟草赤星病腈菌唑叶际微生态链格孢属代谢功能

    安徽甜瓜和栝楼蔓枯病的病原菌鉴定及其有效药剂筛选

    夏智杰张雷宋江华傅敏...
    168-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确安徽舒城和巢湖地区甜瓜和栝楼蔓枯病的病原菌种类,2021-2022 年对该地区的甜瓜和栝楼蔓枯病的病组织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和培养,利用柯赫式法则验证其致病性.通过对分离菌株的形态学特征,以及ITS、LSU和TUB2 多位点序列分析,确定引起甜瓜及栝楼蔓枯病的病原菌为亚隔孢壳菌Stagonosporopsis citrulli.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7 种杀菌剂对病原菌代表性菌株的室内毒力,结果显示,啶酰菌胺、咪鲜胺对其抑制效果较好,其EC50值在0.010 6~0.043 8 μg·mL-1,可优先选择这两种药剂进行轮换使用防治该病害.

    甜瓜栝楼蔓枯病杀菌剂

    氮素转化菌群对牛粪好氧堆肥的保氮效果

    王佳丽王梓宇马咏琪唐德富...
    177-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明氮素转化微生物菌群对牛粪好氧堆肥效果的影响,以牛粪和玉米秸秆为原料,以添加自行研制的复合微生物菌群为接种组,以添加同等体积的无菌水为对照组,研究不同处理下堆体温度、pH值、电导率、总氮含量、硝态氮含量、铵态氮含量及种子发芽指数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试验中,按照 10 mL·kg-1的比例添加自行研制的微生物菌群进行牛粪好氧堆肥能够使堆肥的最高温度较对照组上升 5.8℃,缩短升温延滞期,提前4d进入高温期(>50℃),且高温期持续的时间延长4d,加快牛粪堆料的腐熟;同时,能够固定堆料中的氮素,堆肥结束后,接种组的总氮含量较对照组增加8.14%,氨气减排29.02%.

    好氧堆肥微生物菌群保氮效果

    玉米秸秆留高茬免耕对黑土农田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的影响

    马丙增蒋云峰严婷刘俊男...
    187-19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阐明玉米秸秆留高茬免耕对黑土农田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的影响,在吉林省梨树县保护性耕作研发基地,对常规耕作(CT)、免耕(NT)和秸秆留高茬免耕(SS)处理样地分 3 个季节开展大型土壤动物群落调查.结果显示,获得的土壤动物隶属2 门4 纲 14 目.在各处理中,线蚓科(Enchytraeidae)为优势类群,鞘翅目(Coleoptera)、地蜈蚣目(Geophilomorpha)、双翅目幼虫(Diptera larvae)和蚁科(Formicidae)多为常见类群.春季,NT处理的土壤动物密度显著(P<0.05)高于CT,是CT的3.8 倍;夏季,SS处理的土壤动物密度显著高于CT,是CT的2.8 倍;秋季,NT与SS处理的土壤动物密度均显著高于CT,分别是CT的 2.1 倍与 2.3 倍.各处理的土壤动物密度均表现出春低秋高的特点.SS处理的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组成与CT差异明显,特别是在夏、秋季节,但与NT处理差异不明显.相较于CT,SS处理显著增加了夏、秋季线蚓科的密度.综上,秸秆留高茬免耕有助于增加农田大型土壤动物的密度.

    大型土壤动物留高茬免耕群落结构黑土

    不同镂空包装对雨天采收杨梅贮运品质的影响

    宗自豪何丁生牛犇黄俊...
    196-20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雨天采收杨梅表面积水及杨梅鲜果在贮运过程中因振动造成的机械损伤累积而引起表观和营养品质劣变问题,开发一种新型镂空包装,以传统果篮装作为对照组,探究不同镂空形式对荸荠种杨梅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全镂空包装方式有利于降低杨梅采摘后的预冷时间,在预冷 48 min后杨梅果核温度达到4℃;非镂空包装方式能够有效降低杨梅鲜果运输过程中的失重率,贮藏10d失重率维持在13.49%;半镂空包装能够较好维持杨梅的外观品质和营养品质(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总酚、花色苷含量),同时抑制贮运过程中果实丙二醛含量的上升.综合分析贮藏期杨梅的外观及营养品质,半镂空组具有较好效果.

    杨梅贮藏品质包装保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