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杂交水稻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杂交水稻
杂交水稻

袁隆平

双月刊

1005-3956

jhybrice@2118.cn

0731-82872961

410125

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马坡岭

杂交水稻/Journal Hybrid Ric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杂志是杂交水稻领域内唯一对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专业技术刊物。刊载内容涉及到杂交水稻研究与开发应用的全部环节,融学术性、技术性、普及性和信息性于一体。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来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水稻耐极端高温育种研究进展

    陈劲唐文帮
    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导致全球极端天气频发,使我国水稻安全生产面临新的挑战.筛选、鉴定、创制耐极端高温水稻种质资源,培育耐热性强的水稻新品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可靠途径.对水稻耐高温育种现状进行了综述,分析当前耐高温育种研究所面临的困难与问题,结合多年的育种实践,提出了水稻耐极端高温概念,研创出耐极端高温鉴定育种技术体系;提出了耐高温基因的鉴定需与实际生产相结合,并利用耐高温基因加性效应培育多基因聚合的耐极端高温水稻新品种的策略.运用该策略与技术体系,筛选出耐极端高温且米质优良的恢复系5份(7W1446、5W0373、X233、X155、粤早香)和不育系4份(J2340S、599S、368S、天511S),具有较大育种应用价值.

    水稻孕穗期扬花期耐极端高温分子聚合育种

    水稻耐淹性研究进展

    王晓忠苏锐邹梦思唐文帮...
    12-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淹水胁迫可以在水稻的各个生育期发生,严重影响水稻的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探明水稻生长发育对淹水胁迫的响应机制,并在生产上培育出耐淹性较强的水稻新品种对水稻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从水稻的淹水类型、鉴定方法、评价指标、生理生化特性、分子机制、QTL和基因、外源物质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总结了近年来水稻淹水胁迫研究中所取得的进展,提出应研究出最具代表性的鉴定方法和评价指标,同时研发一种有效的复合调控剂,提高水稻耐淹能力;进一步通过常规育种和分子标记选育相结合,利用优异的水稻种质资源,对重要耐淹基因和QTL进行聚合,为探索水稻耐淹机制以及水稻耐淹新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

    水稻淹水胁迫耐淹性基因

    水稻硝酸盐信号核心转录因子OsNLP3氮高效单倍型分析

    程功叶于江辉李玲玲李文宇...
    20-31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稻NIN-like转录因子OsNLP3是硝酸盐信号的核心转录因子,可提高水稻对硝酸盐的吸收、同化、转运并最终提升产量.为鉴定OsNLP3基因的优异单倍型,在136份水稻核心种质资源群体中对OsNLP3基因的核苷酸等位变异与该群体对氯酸盐(硝酸盐毒性类似物)敏感表型进行关联分析.在OsNLP3基因中共鉴定出35个等位基因变异,其中19个等位基因变异(启动子区14个、编码区5个)与氯酸盐敏感表型显著关联.单倍型分析结果表明,13个等位基因变异(启动子区10个、编码区3个)对氯酸盐敏感表型起决定作用,进一步对上述关键等位基因变异进行单倍型分析,单倍型Hap2和Hap3对氯酸盐的敏感性极显著高于Hap1.此外,Hap2和Hap3分别主要由硝酸盐利用效率较高的籼稻和秋稻组成;Hap1主要由硝酸盐利用效率较低的粳稻组成.综上,OsNLP3基因的单倍型Hap2和Hap3是氯酸盐敏感单倍型,也是硝酸盐吸收利用的优异单倍型,可为后续开发OsNLP3基因分子标记及应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参考.

    水稻OsNLP3等位变异单倍型氮高效

    培育转基因水稻干扰褐飞虱糖运输蛋白基因6的研究

    谢坤李娜娜丁汉凤白静...
    32-38页
    查看更多>>摘要:褐飞虱是危害水稻的重要害虫,对水稻的生产造成严重破坏.选取对褐飞虱生长发育有重要影响的糖运输蛋白基因6(Nlst6)为靶标基因,构建表达靶标基因的dsRNA的RNAi载体,通过农杆菌侵染转化培育转基因水稻,筛选获得表达靶标基因的dsRNA和siRNA的转基因水稻材料.褐飞虱取食转基因水稻后,体内靶标基因的转录水平显著降低,雌虫生殖力及后代若虫体重均显著降低,但未有致死表型出现.综上,通过培育转基因水稻干扰褐飞虱的生长发育来防治褐飞虱成为可能,为后续转基因抗褐飞虱水稻的培育提供依据.

    褐飞虱RNAi糖运输蛋白基因6转基因水稻

    长粒粳稻不育系、恢复系及其配制组合的功能基因分析

    丁正权王士磊潘月云施扬...
    39-47页
    查看更多>>摘要:长粒粳稻不育系嘉禾212A、嘉禾549A和恢复系NP001配制的杂交组合具有适应性广、产量高、米质优、抗性好等优点.为分析长粒粳稻不育系和恢复系品种特性及其配制组合的杂种优势,并挖掘优异的功能基因,利用SLYm1R高密度水稻全基因组SNP芯片,检测并分析了嘉禾212A、嘉禾549A、NP001、中禾优1号(嘉禾212A/NP001)和中禾优5号(嘉禾549A/NP001)中可能相关的主要功能基因.结果表明,不育系嘉禾212A和嘉禾549A基因组的粳稻区段数比例超过85.00%,属于粳稻类型;恢复系NP001基因组的籼稻、粳稻区段数分别占比66.96%、19.58%,属于籼粳偏籼类型.GS3和GW7/GL7基因调控嘉禾212A和嘉禾549A长粒型性状,ALKc等位基因和Wxb单倍型使不育系和恢复系及其配制组合具有较高的糊化温度和较低的直链淀粉含量.Pizt、Pid3、Pi-d2/Pid2、Pii/HIT7/pi5-1、Pi-ta等基因提高不育系和恢复系的稻瘟病抗性,而Xa26/Xa3基因增强其白叶枯病抗性.不育系和恢复系中分别含有广亲和SaF和S5-5/ORF5n基因.此外,中禾优1号和中禾优5号及其亲本携带大量优势等位基因,且不育系与恢复系在株型构建、开花时间、增加籽粒产量及提高稻瘟病抗性等多个性状实现功能基因互补.研究结果为后续亲本育种改良与籼粳亚种间杂交组合配组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长粒粳稻不育系恢复系功能基因基因芯片

    利用EMS诱变技术创制弱感光水稻种质资源

    康勋杰刘士尧冀占东
    48-54页
    查看更多>>摘要:感光性是决定水稻抽穗期的重要因素之一,将强感光性的水稻品种改良为弱感光性,有助于提高其生态适应性.利用甲基磺酸乙酯(EMS)水溶液诱变强感光水稻品种KDML105,成功获得可稳定遗传的弱感光突变体株系K1,进一步比较突变体株系K1与hd1敲除突变体K-H、hd1和dth8双敲突变体K-D/H的感光特性.结果表明,长日照条件下,K1、K-H和K-D/H突变体株系的播始历期都比野生型KDML105短,而短日照条件下则相反.突变体株系K1的生育期稳定在110~125 d,且其他农艺性状与稻米品质并未受到影响.初步证明了 EMS诱变技术在改良水稻感光性上的可行性,对丰富水稻遗传资源和加快育种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水稻EMS诱变感光性突变体

    籼型水稻恢复系的秧苗素质和产量分析

    邹梦思王晓忠苏锐罗靖凯...
    55-6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9311为对照(CK),对11份新选育的籼型水稻恢复系进行秧苗素质和产量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与CK相比,恢复系7W1207、8W227、R1353的壮苗指数高、秧苗素质好且发根力强,即具有较高的株高、茎基宽、叶龄、单株叶面积、根干重、根冠比、发根数、发根最长根长和发根平均根长.与CK相比,除6W1844、7W1519外,其他9个恢复系的单株产量显著提高且增产明显;相关分析表明,单株产量与壮苗指数、发根力分别呈极显著、显著正相关.因此,建议在水稻恢复系选育中将壮苗指数、发根力作为强优恢复系前期筛选的重要指标,秧苗素质好、发根力强、单株产量高的7W1207、8W227、R1353等3个恢复系可在今后的育种中加以利用.

    水稻恢复系秧苗素质发根力产量

    第三届《杂交水稻》编辑委员会成立

    60页

    优质抗病两用核不育系粮98S的选育及应用

    王杰车崇洪雷东阳
    6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粮98S是湖南粮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用湘陵628S与广占63S杂交育成的生物产量大、株叶形态好、稻米品质优、配合力强的温敏型中籼水稻两用核不育系,2015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利用粮98S配组育成粮两优芸占、粮两优莉珍和粮两优1791等8个组合通过国家或湖南、贵州省审定.介绍了粮98S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配组表现及杂交制种技术要点.

    杂交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粮98S选育

    优质中籼光温敏核不育系EK8S的选育及应用

    董华林胡建林王红波殷得所...
    66-69页
    查看更多>>摘要:EK8S是用来源于C815S的两系不育系中间材料作母本、粤丰B变异株系选稳定材料作父本杂交,经湖北武汉和海南陵水两地穿梭育种,利用人工低温池加压筛选育性,田间和室内鉴定米质和农艺性状,培育的具有不育起点温度较低、株型好、米质优、易繁好制、配合力强的细长粒中籼型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利用该不育系配组的杂交稻新组合E两优888、E两优金丝和汇两优莹丝表现产量较高、米质优、食味好、生育期适中,通过了湖北省或国家品种审定.

    杂交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EK8S选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