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浙江社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浙江社会科学
浙江社会科学

俞伯灵

月刊

1004-2253

zjsk@vip.163.com

0571-87053204

310025

杭州市省府大院二号楼

浙江社会科学/Journal Zhejiang Social Sciences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的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发表国内外社科工作者的优秀成果,也是反映浙江社科学术研究动态的窗口。注重探讨现实中的一些重大的焦点式的理论问题,力求体现学术性、时代性和探索性的特点。自创刊以来,质量稳步上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神话意象、数据与生命政治叙事

    杨庆峰
    6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智时代中生命政治叙事呈现了数据对于生命影响的双面性:强制与构建.要理解上述双重性,需要借助神话意象和理性范畴.普洛克路斯忒斯床铺意象和生命算法有助于理解强制叙事;超自然神意象与将技术道德化则有助于理解构建叙事.当然,要深入理解建构叙事还需放置在拉图尔—阿赫特豪斯—维贝克(LAV)理论中.从神话意象分析数据哲学及其伦理问题的思路拓宽了批判理论的根据,但是对于数据伦理如何发挥前瞻性效用却作用不大.

    普洛克路斯忒斯床铺数据人性

    早年逆境和晚年社会经济资源对老年失能轨迹的影响

    方博野洪岩璧王有为
    70-83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早年逆境的风险积累与阶层流动之跨时间动态调节作用的耦合效应,本文尝试阐释生命历程中健康不平等的形成机制.在实证设计上,通过整合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多年度的数据,本文比较了"高起点向下流动""低起点无明显流动""高起点无明显流动""低起点向上流动"四类不同生命历程老年人的失能轨迹."时点-个人多层次混合效应模型"结果显示,首先,早年不利处境虽然提高了我国老年人失能的起点,然而随着时间推移,经历过更多逆境的老年人体现出明显的生存优势,失能速度更慢.其次,早年处于不利处境,但是在后续生命阶段实现了阶层跃升从而拥有更多社会经济资源的老年人,身体功能的初始水平更好,后续失能速度也更慢.上述结论说明,个体生命的演进轨迹并非遵循一成不变的规律,不同时间节点上的重要经历、生活变迁和阶层流动都可能影响个人健康生平的构建.这验证了健康不平等形成路径中的"社会相对论"假说,也回应了生命历程理论中关于时间性、时序性、能动性和可逆性的核心概念.

    早期逆境社会经济资源失能轨迹

    城市老年人的"个体化"进程与代际责任选择——基于隔代抚养的案例比较研究

    沈毅乔思羽
    84-9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采用典型案例比较的质性研究方法,发现大中城市中老年人的自我及代际观念已经发生了某种"个体化"转向,家庭层面由传统的"家本位"思想发展为"分而不离"的家庭理想,个人层面则更加关注自我需求,追求自主性的晚年生活.在家庭生活实践中,基于老年人主观价值取向和隔代抚养参与的比较,可以识别出"甘于牺牲型""有限助力型""经济补偿型""期待抚养型"四种理想型.其中,"甘于牺牲型"更接近于阎云翔所强调的以第三代小孩为中心的"下行式家庭主义",后三种类型则更多地体现了当下城市中老年人在主观价值层面或客观行为层面的个体化发展趋势,从而呈现了个体主义与家庭主义之间的张力与糅合.该议题值得持续关注并展开更为深入的实证分析.

    代际责任隔代抚养个体化个体主义家庭主义

    罗尔斯以契约论建构制度正义的普遍价值和意义

    顾肃
    97-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罗尔斯的《正义论》反映了当代西方社会运动提出的社会正义制度建构的深刻问题.他以原初状态下的原始契约来论证正义原则的合理性,并对功利主义作了深入的批判,从而复兴了规范性政治哲学.契约论是一种假想的前提,它作为一种解释手段,在理论阐述上成了论证自然权利、正义原则等基本政治法律观念的出发点,具有普遍性的品格.社群主义者批评正义的平等自由原则所适用的订约的个人是不受目标约束的自我,但自由民主主义者并没有把自我当作完全独立于目标的独来独往的自我,而是指出自我优先于目标,永远是自我与目标的关系中能动的方面.罗尔斯先验制度主义的进路深入阐述了正义制度的构成和建立,通过立法将其建立并付诸具体实施,显出其普适性的价值和意义.

    罗尔斯正义原则社会契约论制度主义

    罗尔斯是如何证明两个正义原则的?

    姚大志罗翔
    104-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哲学家需要对自己的哲学理论给与证明,而证明是一件比提出理论更困难的事情.罗尔斯的正义理论对当代政治哲学产生了巨大影响,不仅在于他提出了著名的两个正义原则,而且还在于他对正义原则提供了有力证明.罗尔斯为其两个正义原则提供了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证明:在《正义论》中,他主要使用"原初状态"的观念来进行论证,这种证明强调两个正义原则的理想性,并且带有契约主义的性质;在《政治自由主义》中,他更依赖"重叠共识"的观念来提供论证,这种证明重视正义社会的稳定性和可行性,从而带有某种历史主义的性质.罗尔斯的证明不仅对其正义原则给与了有力支持,而且也对当代政治哲学的证明产生了重大影响.

    罗尔斯正义政治哲学契约主义

    违反正义的利益是没有价值的——罗尔斯关于正当与善关系的三个命题

    张鑫焱张国清
    113-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正当与善的关系上,罗尔斯提出三个紧密相关的命题:优先、同余和互补.罗尔斯正义理论以古典效用论为主要批评对象.后者是一种目的论,主张正当是极大化的善.前者是一种道义论,主张正当优先于善,简称优先命题.按照优先命题,正当不以追求最大的善为目的.最大的善,只是人类活动的偶然结果,不是受到正义原则规制的制度和法令的合理目标.罗尔斯也主张正当与善有同余关系,简称同余命题.按照同余命题,正当与善是兼容的,公平正义与理性善好是同余的.罗尔斯还表示,正当与善具有互补关系或相辅相成关系,简称互补命题.罗尔斯从互补关系来解读差别原则,主张合乎正义的善是多多益善的.优先命题是罗尔斯对古典效用论的超越,同余命题是罗尔斯对康德道德哲学的超越,互补命题则为公平与效率的一致性提供了论证,是对伯林价值多元论的超越.学术界一般重视优先命题而忽视另两个命题,误解罗尔斯关于正当与善的关系理论,进而误解整个罗尔斯正义理论.

    罗尔斯优先同余互补

    明代理学的正学

    何俊
    123-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尽管王阳明心学在明代成为儒学的重要流派,但他著意编撰《朱子晚年定论》,足以显示朱熹在其思想中占有"他者"的重要位置.这一"他者"的存在,同样对刘宗周、黄宗羲产生了深远影响.黄宗羲在《明儒学案》中标举刘宗周的思想,通过方孝孺来确立明代理学的正学形象.方孝孺坚守朱子学的立场,传承朱子学的思想,更以生命践行理学,其学术精神被刘宗周和黄宗羲认为与朱子相伯仲,是明代理学之正学.作为思想巨子,刘宗周和黄宗羲对方孝孺的推崇,足以提醒现代学者意识到朱子学对于明代理学的价值和意义.

    明代理学正学方孝孺

    竹枝词的"诗体汇流"现象与"广竹枝"概念的生成——兼谈"历代竹枝词全编"之构想

    马大勇
    131-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竹枝词是中国诗歌长河中一个非常复杂的体式概念,它既向外散射分流,又向内吸纳汇流,形成了密如织网的水系结构.这是自宋代至晚清的诗人们有意将各种诗体向竹枝词附丽追认而形成的结果.其中,竹枝词记讽功能大幅上升的现象尤其值得关注,它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竹枝词作为风土诗歌的属性.鉴于这一判断,我们有必要重新厘定竹枝词的边界,并以"遵实归名"为原则,提出一个"广竹枝"概念,辨体从严,收录从宽,站到今人的文体立场上去动态地认识符合文学史事实的"竹枝词"内涵与外延.由此而言,编纂一部全、新、精、善兼备的"历代竹枝词全编"已经具有了良好的基础与契机.

    竹枝词诗体汇流记讽功能广竹枝历代竹枝词全编

    史浩与南宋前期的政治体制

    徐爽
    147-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宗内禅前后,南宋政局复杂多变.作为旧君为新朝布下的人事安排,为了延续高宗体制、修正秦桧弊政,史浩努力作出政治调适,以老成谋国的审重之心链接了高、孝两朝政治结构.他站在和战的立场,重提息兵养民、保全江浙根本之地的政治构想,他的圆融贯通而又不失纲纪的"中道",对南宋前期的政治产生了深远影响.

    南宋史浩政治体制

    Abstracts

    156-16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