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邹冰

季刊

2095-7092

ZJSL@chinajournal.net.cn

0571-86929028

310018

杭州下沙高教园东区学林街583号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Zhejiang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Colleg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数字化改革提升河长制工作效能的实践与启示

    徐宽王巨峰汪馥宇严立丰...
    1-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浙江省河长制信息化工作存在的基础数据获取和共享不足,河长制平台建设未能统一推进,河长制工作协同网络尚未完全建立等问题,以"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为引领,立足整体智治根本要求,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健全完善河长制体制机制,推进河长制向纵深迈进,构建起"党政统领、部门协同、社会参与"三位一体的河湖建管数字新模式。实践证明:数字化改革加速了浙江省河长制工作迭代升级,提升了河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

    河长制数字化改革效能提升

    民国时期导淮入海工程征工研究

    李向向马雪柔黄观宇张开...
    4-9页
    查看更多>>摘要:南宋至清末,淮河两岸民众深受黄河南侵之苦,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成立导淮委员会,开启系统导淮的篇章,导淮入海工程为其中关键一环。导淮入海工程因财力所限,采用以下征工政策:第一,通过制定征工计划、明确各县征工人数和及时调整征工政策做好征工谋划;第二,通过多方宣传、成立协进会、各县积极推进和适当调整薪酬等措施推进征工进度;第三,通过完善食宿配置、充实娱乐活动、加强治安管护和改进征工办法保障工程施工顺利进行。导淮征工存在编制不一、工作杂乱等诸多问题,对工程进度有一定影响,但整体而言利于工程的施行。

    民国时期导淮委员会征工导淮入海工程

    生态文明视野下鄱阳湖区水文化建设的路径

    陈文阳
    10-15页
    查看更多>>摘要:鄱阳湖区水文化是湖区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渔文化、水利文化和水神信仰等,这一文化在历史上对湖区生态保护起到了积极作用。随着生产方式改变、科技发展以及教育普及,鄱阳湖区水文化发生了重大变化,与其他地区相比,鄱阳湖区水文化建设存在较大不足。应尝试进一步加大水文化遗产保护力度,重视加强湖区水文化宣传教育,建立水文化研究的专门队伍与平台,加强国际国内合作与交流等路径,解决当前湖区生态环境问题,实现湖区可持续发展,助力湖区生态文明建设。

    鄱阳湖区水文化建设路径生态文明

    共同富裕背景下水库移民高质量安置的挑战与对策研究——基于浙江省14个水库安置区的调查

    赵静陈治国望佳琪
    16-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浙江省水库移民安置工作在组织建设、安置政策、安置水平以及安置阶段与后扶阶段的政策衔接上,均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鉴于此,提出以下建议:在组织建设上,有序推进移民工作机构的建设、移民村的重组和社区整合力的提升;在安置政策上,出台识别潜在移民的导则,扩大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正式确认城镇化安置的移民对集体土地的承包权;在安置水平上,动态监测和有效帮扶低收入移民,分类满足不同群体对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需要;在后扶阶段,培育集体经济组织的自主经营能力,扩大后扶项目和水库开发收益的共享范围。

    水库移民共同富裕高质量安置

    大跨度平面桁架直升门设计与有限元分析——以余姚西分工程为例

    戴泗君施均
    23-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余姚西分工程瑶街弄调控枢纽挡洪闸设计采用净宽45 m的大跨度平面桁架直升门,将桁架直升门简化为平面问题无法全面弄清闸门的受力状态。鉴于此,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大跨度平面桁架直升门结构进行工程特性和受力状态分析,并与实测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可为闸门的结构布置、杆系设计提供技术支撑,同时为同类闸门的设计计算提供参考思路。

    大跨度平面桁架直升门数值模拟结构计算

    雨水泵站基坑复合型支护体系的施工控制

    王琪
    28-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析雨水泵站基坑复合型支护体系的施工控制,以天津市东丽区金钟街片区14#雨水泵站工程为对象,立足雨水泵站基坑支护的重难点,分析复合型支护体系的施工控制要点。实践表明:雨水泵站基坑较深,支撑难度大,尤其是基底位于淤泥质粉质黏土层,开挖难度大,单一的支护技术难以实现对深基坑的有效支护。为提升基坑支护效果,采用复合型支护体系。首先,通过钻孔灌注桩φ1 000 mm,间距为1 200 mm进行基底加固,在外侧设φ 850 mm,间距为600 mm的三轴搅拌桩止水帷幕,以降低地下水对支护体系造成的影响,内支撑体系为420 mm× 420 mm的格构柱结构;其次,在施工中加强基坑支护监测控制,按照监测结果及时调整施工参数,更好地保障泵站基坑的稳定性,促使雨水泵站施工任务顺利完成。

    雨水泵站基坑支护水平支撑

    学校与新西兰高校签订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协议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网
    35页

    不良地质条件下分洪道工程隧洞施工技术应用研究

    白淘气
    36-39,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洪道可以有效改善河流流域内的洪水,而在分洪道工程施工中,对不良地质条件的处理是施工顺利进行的前提。乐山市竹公溪分洪道工程隧洞段施工过程中不良地质现状情况复杂,经分析,提出并应用了活动性断裂带及断层破碎带,软岩大变形,岩溶渗涌突水、突泥,预防洞口边坡失稳与反坡排水等处理措施。监控量测结果显示,隧洞段的变形逐渐趋于稳定,表明该技术可以为后续类似分洪道工程的施工提供有效参考,并为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提供实例借鉴。

    分洪道工程隧洞不良地质施工技术

    杭州三堡排涝工程运行管理实践与思考

    张飞珍杨云黄赛花
    40-4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多,城市防灾减灾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杭州三堡排涝工程建成以来经历了 8个汛期的安全运行,有力提升了区域防洪排涝能力。为进一步发挥杭州三堡排涝工程的防灾减灾功能和社会综合效益,通过对其防洪排涝、泵站运行、水文化水生态融合等工程运行管理实践的分析,提出推进流域骨干防洪工程建设,完善泵站相关技术规范,促进水工程与水文化深度融合等方面的合理建议,可为其他城市强排泵站的建设和管理提供借鉴。

    排涝工程运行管理防洪工程

    越城区坡塘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及施工技术应用

    张清彪张坚瑶周枭迪陈颖...
    45-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绍兴市越城区坡塘小流域存在水土流失问题。通过分析该区域的综合生态治理项目,评估水土流失、生态退化和生产条件等制约因素对当地生态环境稳定及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采用了土地封育、水土保持和生态恢复等多元化治理策略,以期优化生态环境,减缓水土流失,增强区域水源涵养能力。通过实地调研与数据分析,精准实施上述水土流失治理措施。结果表明,综合治理能有效改善小流域生态,增强农业生产能力,推动区域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