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邹冰

季刊

2095-7092

ZJSL@chinajournal.net.cn

0571-86929028

310018

杭州下沙高教园东区学林街583号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Zhejiang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Colleg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北斗GNSS的高原铁路地质灾害监测技术研究

    刘剑刚
    48-53,7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讨基于北斗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的高原铁路地质灾害监测技术,以新建川藏铁路为背景,采用技术案例结合理论应用的方法,立足高原铁路地质灾害的特点,分析了北斗GNSS技术在地质灾害监测中的具体应用。研究结果表明,针对高原铁路复杂的地质灾害,采用北斗GNSS技术,构建一套涵盖全面感知、真实分析、实时控制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控制体系,可实现由灾后救助转向灾前预防,由单一灾种应对转向综合减灾,由减少灾害损失转向减轻灾害风险的转变。这一体系的建立有助于提高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整体效果,同时能够大幅提升铁路运行的安全性,为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有力支持,可供类似项目的地质灾害监测参考。

    北斗GNSS高原铁路地质灾害监测

    基于多目标的城市生态水网构建与应用

    毛能君鲁亚楠
    54-59页
    查看更多>>摘要:构建生态水网需要在确保防洪安全的前提下,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发展对水环境、水景观、水生态等各方面的需求。从水利角度出发,实现河湖水系连通,科学合理确定生态水位和流速是构建城市生态水网的关键。基于生态水网的建设总目标,聚焦于水位和流量等水利保障要素,提出了一种城区生态水网的水利实现路径,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杭州市临平区上塘河水系生态水网。该应用在保障区域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可通过优化配水水利工程的调度,高效调控水位、流量等要素,从而改善区域水生态环境。

    多目标生态水网生态水位生态流速

    太湖水质变化分析及相关性研究——以长兴段为例

    黄德星沈瑜伟郑红燕于志远...
    60-6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2015-2022年太湖长兴段合溪、夹浦、东村桥、杨家浦、新塘、包漾河6个监测点的数据为依据,通过主成分分析,并选取CODMn、NH3-N和TP共3个污染指标,使用秩相关系数法,对近8 a的水质变化进行评估,并借助SPSS软件,对不同监测断面的污染指标进行了Pearson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合溪断面的水质最好,夹浦断面的水质最差;新塘断面水质波动幅度最大,夹浦断面波动幅度总体最小。水体中的污染物指标浓度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由于水体性质和监测位置的不同,相关性略有差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污水防治工作的建议。

    太湖长兴段水质评价主成分分析法Pearson相关性分析

    太湖环湖大堤长兴段堤防降雨入渗分析

    孙天慈陈雯兰孙凯凯莫志芳...
    67-73页
    查看更多>>摘要:长时间强降雨会影响堤防的稳定性,为了验证降雨入渗对堤防稳定性的影响,通过使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湖州长兴段堤防进行降雨入渗的仿真模拟分析,将渗流场和应力场进行流固耦合,结合堤防在降雨72 h之后的边坡雨水入渗、位移变化、安全性等分析发现:由于堤防堤身土壤的透水性差,导致雨水聚集在堤防粉质黏土层底部,使土体含水率和容重增加,导致堤防沉降和应力增加;运用强度折减法计算出堤防降雨入渗后的安全系数,结果显示大于堤防的允许最小安全系数值,因此在降雨入渗后堤防的稳定性仍符合要求;通过分析土壤的渗透系数和孔隙比对堤防渗透性的影响,得到渗透系数或孔隙比越大,土壤中孔压力越小的结论。

    堤防降雨入渗流固耦合有限元法强度折减法

    基于SMW工法桩的深基坑基底加固施工分析

    聂云飞
    74-7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分析基于型钢水泥土搅拌(SMW)工法桩的深基坑基底加固施工要点,以江东大道提升改造工程为依托,立足SMW工法桩的特点,分析了施工存在的重难点,并提出该工法桩的应用要点和效果。深基坑基底水文地质条件较为复杂,施工难度较大,加固方法的选择和应用效果对基底的承载力、稳定性有较大影响。将SMW工法桩应用到深基坑基底加固中可有效适应水文地质复杂的施工条件,利用多轴搅拌桩施工方法形成地下墙体,以提供稳定的地基支撑和挡水功能,提升深基坑基底的承载力,为上部结构施工提供良好的基底支撑。

    SMW工法桩深基坑基底加固H型钢

    地铁隧道盾构机掘进轴线纠偏控制方法

    高强
    80-84,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盾构机掘进轴线控制精度,直接影响着地铁隧道的施工质量和安全性,为此,研究基于蜂群算法和非线性参数观测的地铁隧道盾构机掘进轴线纠偏控制方法,提升轴线纠偏控制的抗干扰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以地铁隧道盾构机动力学模型为基础,设计盾构机掘进轴线纠偏非线性控制器;在蜂群算法内引入Cat映射的混沌初始化机制后,利用该算法更新非线性控制器参数,提升纠偏控制精度;在纠偏非线性控制器内,引入非线性干扰观测器,估计盾构机掘进时的非线性外干扰力,得到最终的盾构机掘进轴线纠偏非线性控制量,完成纠偏控制。实验证明:该方法可有效估计地铁隧道盾构机掘进时产生的非线性外干扰力,并实现盾构机掘进轴线纠偏控制;在不同比例溢流阀电压指令下,该方法的纠偏控制误差均较小,控制在0。1 mm以内,说明该方法纠偏控制的抗干扰性较优。

    蜂群算法非线性参数观测地铁隧道盾构机掘进轴线纠偏控制

    基于304不锈钢的成形极限预测实验方法研究

    林健丁明明侯波张晨阳...
    85-90页
    查看更多>>摘要:成形性能测试实验中常用的获取材料成形极限曲线的实验方法有电腐蚀网格附着方法与油漆喷涂散斑附着方法,但通过这2种方法所获取的成形极限曲线在成形极限预测中的差异尚不明确。在电腐蚀网格附着方法中,分别使用Hecker方法和GMAS软件2种不同的数据处理方式获取成形极限曲线;在油漆喷涂散斑附着方法中,基于DIC技术使用T-D法获取成形极限曲线。将获得的成形极限曲线引入Dynaform有限元仿真中作为破裂判据对板材破裂时的减薄率进行预测,并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实验方法获取的成形极限曲线对304不锈钢板材破裂时减薄率的预测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当板材宽度较小时,散斑曲线对破裂的预测更为接近实际情况;当板材宽度逐渐增大至接近板材长度时,GMAS曲线对破裂的预测更为接近实际情况。

    成形极限曲线Dynaform减薄率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约稿简则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编辑部
    封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