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预防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预防医学
预防医学

丛黎明

月刊

2096-5087

zjyfyx@mail.hz.zj.cn

0571-87115497

310004

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机场路137号

预防医学/Journal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浙江预防医学会主办,系综合性预防医学学术类科技期刊。具有信息量大、出版周期快、导向性强、注重指导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等特点,主要报道本省预防医学各学科的科研成果、实践经验、新技术、新方法以及国内外的最近科技信息,旨在促进我省预防医学事业的发展,为提高全省人民健康服务。本刊稿源丰富,均来自卫生防病的和预防保健、医学教育、科研工作第一线的专业人员。本刊面向基层,以广大预防保健工作者为主要对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老年人群黄斑变性的影响因素研究

    肖琼刘丽梅伍晨婵徐璐...
    228-2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中老年人群黄斑变性(MD)的影响因素,为防治MD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于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就诊并接受MD筛查的>50岁人群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收集年龄、性别、用眼习惯及MD家族史等一般资料;通过眼科检查诊断MD,分析中老年人群MD检出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MD的影响因素.结果 调查2 832人,男性1 527人,占53.92%;女性1 305人,占46.08%.年龄≥70岁1 878人,占66.31%.用眼习惯良好498人,占17.58%;一般1 180人,占41.67%;差1 154人,占40.75%.有MD家族史1 817人,占64.1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0岁(OR=2.815,95%CI:1.350~5.871)、用眼习惯一般或差(OR=2.354,95%CI:1.373~4.035)、有MD家族史(OR=2.782,95%CI:1.138~6.799)、合并白内障(OR=2.593,95%CI:1.157~5.815)和有视力中心缺陷(OR=2.601,95%CI:1.252~5.404)的中老年人群具有较高的MD风险.结论 年龄、用眼习惯、MD家族史、合并白内障和视力中心缺陷是中老年人群MD的影响因素.

    黄斑变性中老年人影响因素

    一起故意传播艾滋病事件的流行病学调查

    褚堃石小俊姜海波裴学丽...
    232-234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1年5月18日,Z省P市X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公安分局一起涉嫌故意传播艾滋病案件的协查通知,对涉案人员王某和赵某开展流行病学溯源调查.王某,男性,于2019年确证HIV阳性.赵某,男性,在王某未告知感染HIV的情况下,2021年3月期间与之发生多次无保护性行为.3月28日,赵某出现发热、咽痛等症状,5月11日经P市疾控中心确证为HIV抗体阳性.在与王某发生性行为前后,赵某未与他人发生过性行为,未发现手术史、输血史、吸毒史等其他HIV暴露史.经Z省疾控中心实验室检测,赵某与王某样本的HIV核酸序列具有高度同源性.综合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结果和公安部门收集的证据,王某在未告知HIV感染的情况下与赵某发生无保护肛交性行为,导致赵某感染HIV,判定王某故意传播艾滋病.

    艾滋病故意传播流行病学调查

    60岁及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的影响因素分析

    张露江流曹慧林芳...
    235-2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60岁人群骨质疏松症(OP)检出情况及影响因素,为老年人群防治OP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23年1-10月在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健康体检的≥60岁人群为调查对象,通过现场调查和医院信息系统收集人口学信息、生活方式和体检资料等,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骨密度,并参照《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22)》进行OP诊断;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OP的影响因素.结果 调查482人,其中男性217人,占45.02%;女性265人,占54.98%.年龄为(69.10±6.52)岁.检出OP 209例,检出率为43.3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女,OR=3.791,95%CI:1.726~8.314)、年龄(70~<80岁,OR=1.260,95%CI:1.018~1.559;≥80岁,OR=3.083,95%CI:1.546~6.147)、体质指数(BMI)(≥24 kg/m2,OR=0.358,95%CI:0.205~0.626)、骨折家族史(OR=1.475,95%CI:1.073~2.030)、糖尿病(OR=1.626,95%CI:1.109~2.382)、规律运动(OR=0.457,95%CI:0.287~0.726)、摄入奶制品(OR=0.511,95%CI:0.335~0.780)、补充钙剂(OR=0.473,95%CI:0.287~0.778)和维生素D缺乏(OR= 2.132,95%CI:1.309~3.473)是OP的影响因素.结论≥60岁人群OP发生与性别、年龄、BMI、骨折家族史、糖尿病、运动、饮食和维生素D缺乏有关.

    骨质疏松症骨密度老年人影响因素

    平湖市非细菌性呼吸道感染病原学监测结果

    陆飞越姚凤燕沈智健郭林杰...
    239-2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浙江省平湖市非细菌性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谱构成,为呼吸道传染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21年1月—2022年11月平湖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发热患者咽或鼻咽拭子,采用多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鼻病毒(Rh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副流感病毒(PIV)、腺病毒(ADV)、偏肺病毒(MPV)、冠状病毒(CoV)、博卡病毒(Boca)、肠道病毒(EV)、流感病毒(Flu)、肺炎衣原体(CP)和肺炎支原体(MP)核酸,分析不同年龄人群和季节各种病原体的检出率和混合感染情况.结果 收集592份标本检出至少1种病原体核酸阳性212份,总检出率为35.81%,RhV(9.80%)、PIV(7.26%)、FLu(6.76%)、RSV(4.39%)和CoV(3.72%)检出率相对较高.0~<3岁、3~<18岁患者检出率高于18~<60岁患者;秋季检出率高于春季和冬季(均P<0.05).检出混合感染2种病原体23份,占3.89%,以PIV、CoV、RhV、ADV混合其他病原体检出较多.结论 2021-2022年11月平湖市非细菌性呼吸道感染病原体以RhV、PIV、FLu、RSV和CoV为主,且存在一定比例的混合感染,需针对婴幼儿和儿童加强呼吸道感染防控工作.

    呼吸道感染病原学监测混合感染

    2013-2022年上城区新报告HIV/AIDS病例晚发现及影响因素分析

    徐一梅陈亚妮胡锦峰陈婉君...
    243-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2013-2022年杭州市上城区新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HIV/AIDS)晚发现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HIV/AIDS病例早检测和早发现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13-2022年上城区新报告HIV/AIDS病例基本信息、检测发现途径和CD4+T淋巴细胞检测资料,分析HIV/AIDS病例晚发现比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晚发现的影响因素.结果 2013-2022年上城区新报告HIV/AIDS病例1 052例,年龄为(32.90±12.39)岁,其中男性1 011例,占96.10%.HIV/AIDS晚发现病例333例,占31.65%,2013-2022年晚发现比例未见明显变化趋势(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25岁(25~<50岁,OR=1.894,95%CI:1.350~2.658;≥50岁,OR=3.010,95%CI:1.838~4.928)的HIV/AIDS病例晚发现风险较高;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OR=0.655,95%CI:0.459~0.936)、经VCT检测发现(OR=0.542,95%CI:0.380~0.772)的HIV/AIDS病例晚发现风险低.结论 2013-2022年上城区新报告HIV/AIDS病例晚发现比例为31.65%,年龄、文化程度和检测发现途径是影响上城区HIV/AIDS病例晚发现的重要因素.

    艾滋病晚发现影响因素

    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炎症指标分析

    包振英王雅杰
    247-2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患者炎症指标,为OSCC早期筛查和识别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就诊的OSCC患者86例、慢性牙周炎(CP)患者61例和无上述疾病者71人分别纳入OSCC组、CP组和对照组,检测外周血降钙素原(PCT)、淀粉样蛋白A(SAA)、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数(NEUT%)、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值(NLR)、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比值(LMR)及血小板计数和淋巴细胞比值(PLR).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价炎症指标对OSCC的筛查效果.结果 OSCC组男性46例,女性40例,年龄M(QR)为59.50(18.25)岁;CP组男性32例,女性29例,年龄M(QR)为53.00(14.50)岁;对照组男性36人,女性35人,年龄M(QR)为54.00(16.00)岁.与对照组和CP组比较,OSCC组PCT、SAA、CRP、WBC、NEUT%、NLR和PLR升高,LMR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CT、SAA和CRP联合鉴别OSCC组与对照组的效果较好,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92,大于8项指标单独鉴别(均P<0.05);PCT、WBC和NLR联合鉴别OSCC组与CP组的效果较好,AUC值为0.841,大于WBC、LMR和PLR单独鉴别(均P<0.05).结论 与CP患者、无OSCC和CP者比较,OSCC患者炎症指标水平存在明显差异,可能有助于OSCC早期识别.

    口腔鳞状细胞癌炎症指标慢性牙周炎

    单胎妊娠自发性早产的影响因素研究

    陈桂儿周金英
    251-2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单胎妊娠自发性早产的影响因素,为降低早产发生风险提供依据.方法 于2022年6月—2023年6月,选择杭州市妇产科医院单胎妊娠自发性早产的产妇230例为病例组,选取同期、同在本院单胎妊娠足月产的产妇230人为对照组,通过医院电子病历系统收集产妇的基本情况和妊娠情况等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单胎妊娠自发性早产的影响因素.结果 病例组产妇年龄为(33.40±3.16)岁;分娩孕周为(34.72±2.15)周.对照组产妇年龄为(28.30±3.92)岁;分娩孕周为(39.84±2.09)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35岁(OR= 1.280,95%CI:1.022~1.603)、人工流产≥3次(OR=3.122,95%CI:1.368~7.121)、有早产史(OR=3.769,95%CI:1.725~8.240)、胎膜早破(OR=12.708,95%CI:4.836~33.391)、妊娠高血压(OR=2.934,95%CI:1.313~6.550)、妊娠糖尿病(OR=2.510,95%CI:1.249~5.038)和宫颈管长度≤25 mm(OR=5.832,95%CI:2.380~14.279)可增加单胎妊娠自发性早产的风险.结论 单胎妊娠自发性早产可能与年龄、人工流产次数、胎膜早破、妊娠期疾病和宫颈管长度有关.

    单胎妊娠自发性早产影响因素

    萧山区0~36月龄婴幼儿发育状况分析

    李清钟碧华孙嘉瑞戴锋坡...
    255-2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杭州市萧山区0~36月龄婴幼儿发育状况及影响因素,为促进婴幼儿健康发育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22年1月1日—12月31日萧山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童保健门诊健康体检的0~36月龄婴幼儿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收集婴幼儿及其母亲的基本资料,采用年龄与发育进程问卷-第三版(ASQ-3)筛查婴幼儿发育状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婴幼儿发育状况的影响因素.结果 调查0~36月龄婴幼儿2 519人,其中男婴1 339人,占53.16%;女婴1 180人,占46.84%.沟通(CM)、粗大动作(GM)、精细动作(FM)、解决问题(CG)和个人-社会(PS)5个能区有至少1个能区发育异常608例,异常率为24.14%;各能区异常率分别为9.77%、6.59%、7.98%、6.39%和9.3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男,OR=1.563,95%CI:1.191~2.052)、母亲生育年龄(≥35岁,OR=1.411,95%CI:1.001~1.988)和母亲文化程度(大专以下,OR=1.460,95%CI:1.116~1.912)是婴幼儿CM能区发育异常的影响因素;早产(OR=2.323,95%CI:1.315~4.103)是婴幼儿GM能区发育异常的影响因素;性别(男,OR=1.654,95%CI:1.225~2.232)是婴幼儿FM能区发育异常的影响因素;性别(男,OR=1.511,95%CI:1.086~2.102)、分娩方式(剖宫产,OR=1.460,95%CI:1.060~2.010)是婴幼儿CG能区发育异常的影响因素;性别(男,OR=1.340,95%CI:1.019~1.763)、出生体重(低出生体重,OR=1.985,95%CI:1.149~3.432)是婴幼儿PS能区发育异常的影响因素.结论 萧山区0~36月龄婴幼儿发育异常率为24.14%,性别、早产、分娩方式、出生体重、母亲生育年龄和母亲文化程度可影响婴幼儿发育状况.

    婴幼儿发育年龄与发育进程问卷影响因素

    克拉玛依市居民健康素养分析

    张伟文范玉玺霍婷婷吴刚...
    260-2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制定健康促进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克拉玛依市居民健康素养监测项目收集2022年克拉玛依市15~69岁居民人口学信息和健康素养资料,分析健康素养具备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结果 纳入1 473人,其中男性751人,占50.98%;女性722人,占49.02%.年龄为(39.62±15.09)岁.具备健康素养417人,具备率为28.31%;其中基本知识和理念、生活方式与行为和基本技能具备率分别为39.31%、27.36%和30.75%;安全与急救、科学健康观、健康信息、慢性病防治、传染病防治和基本医疗6类问题具备率分别为58.93%、49.29%、48.88%、33.67%、29.74%和27.7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45~<55岁,OR=2.329,95%CI:1.005~5.398)、民族(少数民族,OR=0.459,95%CI:0.341~0.617)、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OR=0.213,95%CI:0.102~0.444;初中,OR=0.302,95%CI:0.193~0.471;高中,OR=0.579,95%CI:0.428~0.784)、家庭年收入(<1万元,OR=0.352,95%CI:0.199~0.624;1万~<3万元,OR=0.447,95%CI:0.279~0.717;3万~<5万元,OR=0.598,95%CI:0.407~0.880)是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结论 2022年克拉玛依市居民健康素养具备率为28.31%,应针对不同年龄、民族、文化程度和家庭年收入的居民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进一步提升克拉玛依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健康素养影响因素克拉玛依市

    健康素养促进型学校的概念及对我国的启示

    童莺歌尉烨玲钱金伟李怡萱...
    264-267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升全民健康素养是促进全民健康的前提,儿童青少年时期形成的健康态度和行为对成年后的健康模式具有深远影响,因此提升儿童青少年的健康素养尤为重要.学校作为儿童青少年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应更好地发挥健康素养教育和促进功能.我国自1995年起开展健康促进学校(HPS)试点与推广,目前正处于HPS建设的全面提高阶段.本文介绍国外健康素养促进型学校(HeLit-Schools)概念产生的背景及其特征,并与我国HPS进行比较,借鉴HeLit-Schools的优势,为我国HPS建设和践行"健康中国行动"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

    健康素养健康素养促进型学校健康促进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