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预防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预防医学
预防医学

丛黎明

月刊

2096-5087

zjyfyx@mail.hz.zj.cn

0571-87115497

310004

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机场路137号

预防医学/Journal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浙江预防医学会主办,系综合性预防医学学术类科技期刊。具有信息量大、出版周期快、导向性强、注重指导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等特点,主要报道本省预防医学各学科的科研成果、实践经验、新技术、新方法以及国内外的最近科技信息,旨在促进我省预防医学事业的发展,为提高全省人民健康服务。本刊稿源丰富,均来自卫生防病的和预防保健、医学教育、科研工作第一线的专业人员。本刊面向基层,以广大预防保健工作者为主要对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HIV/AIDS病例抗病毒治疗后免疫重建的影响因素研究

    吴虹许珂张兴亮李西婷...
    277-2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杭州市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HIV/AIDS)抗病毒治疗后的免疫重建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HIV/AIDS病例抗病毒治疗效果,改善其生存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纳入杭州市2016年1月1日—2021年8月31日开始抗病毒治疗、基线CD4+T淋巴细胞(CD4)计数<500个/μL或基线CD4/CD8+T淋巴细胞(CD8)比值<0.8的HIV/AIDS病例为研究对象,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抗病毒治疗开始至2023年8月31日随访终止期间的资料,包括基本信息、治疗情况、CD4计数和CD4/CD8比值等,分析HIV/AIDS病例的免疫重建情况,治疗后CD4计数≥500个/μL且CD4/CD8比值≥0.8定义为免疫重建良好.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免疫重建的影响因素.结果 纳入HIV/AIDS病例3 349例,其中男性3 075例,占91.82%;开始治疗年龄M(QR)为31(20)岁;大专及以上学历1 600例,占47.78%;世界卫生组织(WHO)临床分期Ⅰ~Ⅱ期2 455例,占73.31%.免疫重建良好1 368例,占40.85%;2016年开始抗病毒治疗的HIV/AIDS病例免疫重建良好比例最高,为51.90%.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WHO临床分期(Ⅰ~Ⅱ期,HR=2.529,95%CI:2.023~3.162)、治疗及时(HR=1.196,95%CI:1.027~1.394)、初始治疗方案(替诺福韦+拉米夫定+奈韦拉平/依非韦伦,HR=2.185,95%CI:1.891~2.524;整合酶抑制剂,HR=8.509,95%CI:6.706~10.795)、基线CD4/CD8比值(≥0.1,HR:1.600~4.515,95%CI:1.061~6.661)、基线血红蛋白(<90 mg/dL,HR=0.327,95%CI:0.121~0.880)、合并乙肝感染(HR=0.619,95%CI:0.457~0.840)和合并丙肝感染(HR=0.308,95%CI:0.099~0.956)是HIV/AIDS病例抗病毒治疗后免疫重建的影响因素.结论 HIV/AIDS病例抗病毒治疗后免疫重建情况受WHO临床分期、治疗是否及时、初始治疗方案、基线CD4/CD8比值、基线血红蛋白和乙肝/丙肝感染的影响.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免疫重建影响因素

    双胎妊娠孕妇子痫前期风险预测模型研究

    陆艳李琼珊孟迪云梅丽娜...
    283-2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构建双胎妊娠孕妇子痫前期(PE)风险预测模型,为PE早期筛查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在湖州市妇幼保健院产检并分娩的双胎妊娠孕妇467人,随访期内发生PE 60例纳入病例组,随机选择未发生PE 60人纳入对照组.收集一般资料、血液生化检测指标和子宫动脉阻力指数(UtA-RI);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预测因子并建立列线图;采用Bootstrap法进行内部验证,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分析法分别检验模型的区分度、校准度和临床实用性.结果 病例组年龄<35岁47例,占78.33%;孕前体质指数(BMI)≥25 kg/m2 21例,占35.00%;受孕方式以试管婴儿为主,33例占55.00%.对照组年龄<35岁57人,占95.00%;孕前BMI≥25 kg/m2 8人,占13.33%;受孕方式以自然妊娠为主,39人占65.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孕前BMI、受孕方式、胎盘生长因子(PLGF)和UtA-RI是双胎妊娠孕妇发生PE的风险预测因子,建立的列线图曲线下面积为0.827(95%CI:0.755~0.899),灵敏度为0.767,特异度为0.733;验证显示模型的区分度、校准度良好,临床净获益较高.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列线图对双胎妊娠孕妇PE风险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双胎妊娠子痫前期列线图

    新疆基层精神卫生防治人员心理健康素养调查

    祖丽皮耶·吐尔逊米也萨·阿迪力王艳杰向阳...
    288-2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基层精神卫生防治(精防)人员心理健康素养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新疆辖区内全部基层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在岗的专(兼)职精防人员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人口学信息;采用《国民心理健康素养问卷》调查心理健康素养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心理健康素养达标的影响因素.结果 调查3 382人,其中男性771人,占22.80%;女性2 611人,占77.20%.年龄为(35.59±9.21)岁.心理健康素养达标491人,达标率为14.5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汉族(OR=2.735,95%CI:2.166~3.454)、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大专,OR=1.722,95%CI:1.299~2.283;本科及以上,OR=2.681,95%CI:1.966~3.656)、工作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OR=1.435,95%CI:1.142~1.803)、医师(OR=1.877,95%CI:1.239~2.843)和精防工作年限为2~<5年(OR=1.388,95%CI:1.059~1.818)的基层精防人员心理健康素养达标可能性较高.结论 新疆基层精防人员心理健康素养水平较低,与民族、文化程度、机构类别、职业和精防工作年限有关.

    基层精神卫生防治人员心理健康素养影响因素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社会疏离感的影响因素研究

    周梦姣李美琳孔利萍
    292-2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社会疏离感的影响因素,为制定预防和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于2023年1-10月选择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60岁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收集人口学信息、糖尿病并发症等资料;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评估社会支持水平;采用中文版2型糖尿病病耻感评估量表评估病耻感;采用一般疏离感量表评估社会疏离感;采用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分析老年T2DM患者社会疏离感的影响因素.结果 调查老年T2DM患者316例,其中男性171例,占54.11%;女性145例,占45.89%.年龄为(69.75±8.12)岁.社会支持水平以中等为主,162例占51.27%.病耻感得分为(61.87±12.50)分.老年T2DM患者社会疏离感得分为(42.09±6.33)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高中/中专,β'=-0.159;大专及以上,β'=-0.301)、婚姻状况(已婚,β'=-0.236)、家庭人均月收入(≥3 000元,β'=-0.175)、糖尿病并发症(β'=0.192)、社会支持水平(中等,β'=-0.210;高,β'=-0.352)、病耻感(β'=0.283)是老年T2DM患者社会疏离感的影响因素.结论 老年T2DM患者社会疏离感与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家庭经济水平、糖尿病并发症、社会支持水平和病耻感有关.

    老年人2型糖尿病社会疏离感影响因素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睡眠质量调查

    黄文汤佳良陈康康黄敏钢...
    296-298,3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睡眠质量,为改善慢性病患者健康状况提供依据.方法 于2022年5-8月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浙江省绍兴市4个县、市(区)纳入社区管理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收集人口学信息、疾病史、吸烟、饮酒、体力活动和睡眠质量等情况;通过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收集血压、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等资料.描述性分析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睡眠质量不良表现(打鼾/窒息/憋气、入睡困难、夜间觉醒、服用安眠药和早醒并难以重新入睡),评价睡眠质量.结果 调查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1 539例,其中男性715例,占46.46%;女性824例,占53.54%.年龄为(68.68±7.62)岁.睡眠质量不良表现有夜间觉醒459例,占29.82%;早醒并难以重新入睡439例,占28.53%;打鼾/窒息/憋气319例,占20.73%;入睡困难243例,占15.79%;服用安眠药66例,占4.29%;总体睡眠质量不良发生率为66.54%.就业情况、是否吸烟、有无中高强度活动和血压是否控制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睡眠质量有关(均P<0.05).结论 本次调查有66.54%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存在睡眠质量不良,主要表现为夜间觉醒、早醒并难以重新入睡和打鼾/窒息/憋气.

    高血压糖尿病睡眠质量

    老年病科住院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分析

    张媛史凌云吴瑞凯黄思莹...
    299-3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老年病科住院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的影响因素,为老年人群MCI早期筛查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病科住院治疗的≥60岁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患者的人口学信息、既往病史、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和抑郁症状等资料;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评估,结合病史、体格检查诊断MCI;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MCI的影响因素.结果 收集1 019例老年患者资料,其中男性472例,占46.32%;女性547例,占53.68%,年龄M(QR)为73.00(14.00)岁.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746例,占73.21%.有脑血管病446例,占43.77%.MCI检出220例,检出率为21.5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354,95%CI:1.285~1.426)、文化程度(小学,OR=0.345,95%CI:0.163~0.731;初中及以上,OR=0.196,95%CI:0.096~0.402)、ADL(中重度依赖,OR=4.744,95%CI:2.044~11.012)和脑血管病(OR=2.335,95%CI:1.482~3.679)是老年病科住院患者MCI的影响因素.结论 老年病科住院患者MCI与年龄、文化程度、ADL和脑血管病有关,应有针对性地对老年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和认知功能训练,预防MCI.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老年人住院患者影响因素

    阿司匹林预防心血管疾病研究进展

    江雨晨高倩
    304-307,313页
    查看更多>>摘要:阿司匹林(ASA)广泛用于心血管疾病(CVD)的一级和二级预防,但应用策略存在较大争议.同时,在ASA预防CVD策略上,世界各国不尽相同:美国日趋谨慎,欧盟更关注ASA临床使用的获益,我国侧重于ASA对老年人CVD的预防效果.本文收集2005-2024年国内外发表的相关文献,对ASA在CVD预防中的应用、主要国家ASA预防CVD策略,以及慢性病患者等特殊群体ASA应用情况进行综述,为我国完善ASA预防CVD策略、规范ASA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阿司匹林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二级预防

    我国老年人牙齿缺失的影响因素研究

    李星云陈建治
    308-3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我国老年人牙齿缺失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老年人早期预防牙齿缺失提供依据.方法 基于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项目,收集2018年接受调查的≥65岁老年人资料,主要包括人口学信息、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疾病史、牙齿存留数目和自我评估指标等.以28颗牙为标准分析老年人牙齿缺失情况,采用多因素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老年人牙齿缺失的影响因素.结果 纳入5 260人,其中男性3 346人,占63.61%;女性1 914人,占36.39%.年龄M(QR)为78.00(18.00)岁.老年人牙齿存留数目M(QR)为12.00(23.00)颗,牙齿缺失数目M(QR)为16.00(23.00)颗.多因素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OR=1.270,95%CI:1.098~1.470)、年龄大(OR=1.090,95%CI:1.083~1.098)、居住在农村(OR=1.369,95%CI:1.165~1.610)和城镇(OR=1.208,95%CI:1.027~1.422)、吸烟(曾经,OR=1.471,95%CI:1.240~1.746;一直,OR=1.545,95%CI:1.300~1.838)和刷牙频率<1次/d(OR=1.791,95%CI:1.488~2.160)的老年人牙齿缺失数目较多;文化程度高(初中,OR=0.819,95%CI:0.681~0.972;高中,OR=0.626,95%CI:0.507~0.771;大专及以上,OR=0.468,95%CI:0.334~0.657)、一直体育锻炼(OR=0.840,95%CI:0.736~0.958)和超重肥胖(OR=0.868,95%CI:0.769~0.980)的老年人牙齿缺失数目较少.结论 我国老年人牙齿缺失的影响因素有年龄、性别、居住地、文化程度、吸烟、体育锻炼、刷牙频率和超重肥胖.

    老年人牙齿缺失影响因素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

    原发性肛门瘙痒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分析

    陈金兰熊艺王聪王奇...
    314-3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原发性肛门瘙痒患者大便性状、焦虑抑郁情绪、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并分析其与肛门瘙痒症状的相关性,为原发性肛门瘙痒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肛肠科门诊就诊的原发性肛门瘙痒患者,采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瘙痒频率评分、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和简体中文版皮肤病生活质量评分量表进行调查;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患者瘙痒程度、频率与焦虑抑郁情绪、睡眠质量、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结果 纳入原发性肛门瘙痒患者60例,其中男性7例,女性53例;年龄为(34.37±10.30)岁.轻、中、重度瘙痒分别占28.33%、48.33%和23.34%;瘙痒频率1、2、3级分别占51.67%、38.33%和10.00%.焦虑情绪阳性占18.33%;抑郁情绪阳性占13.33%;焦虑和抑郁情绪并存占10.00%.睡眠质量很好、较好、一般和差分别占15.00%、46.66%、30.00%和8.34%.生活质量无、轻度、中度和重度影响分别占10.00%、46.66%、33.34%和10.00%.患者瘙痒程度与焦虑情绪(rs=0.405,P=0.001)、抑郁情绪(rs=0.343,P=0.007)、睡眠质量(rs=0.293,P=0.037)、生活质量(rs=0.338,P=0.008)呈正相关,而瘙痒频率与上述因素未见相关性(均P>0.05).结论 原发性肛门瘙痒患者的瘙痒程度与焦虑抑郁情绪、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相关.

    原发性肛门瘙痒焦虑抑郁生活质量睡眠质量

    定性和定量粪便免疫化学试验筛查结直肠癌效果评价

    和金金朱陈潘婷婷黄文雯...
    317-3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定性和定量粪便免疫化学试验(FIT)筛查结直肠癌的效果,为完善结直肠癌筛查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以2020年5月—2021年12月参加浙江省重点人群结直肠癌筛查项目的人群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收集基本信息、生活方式和疾病信息.采用问卷风险评估、定性或定量FIT进行初筛;风险评估结果显示高风险或FIT结果为阳性者进行结肠镜检查.比较定性和定量FIT筛查阳性率、结直肠癌检出率、阳性预测值和需镜检次数等指标的差异,并根据性别和年龄进行分层分析.结果 纳入4 099 769人,定性FIT组3 574 917人,FIT筛查阳性率为11.35%,结直肠癌检出率为1.19%,阳性预测值为0.48%,每检出1例结直肠癌需要进行83.84次肠镜检查;定量FIT组524 852人,FIT筛查阳性率为6.70%,结直肠癌检出率为2.31%,阳性预测值为1.01%,每检出1例结直肠癌需要进行43.23次肠镜检查.定量FIT组结直肠癌检出率、阳性预测值高于定性FIT组,需镜检次数少于定性FIT组(均P<0.05).性别和年龄分层后结果稳定.结论 与定性FIT相比,定量FIT提高了结直肠癌检出率,降低了结肠镜检查的工作量,更适合大规模人群的结直肠癌筛查.

    结直肠癌筛查定性粪便免疫化学试验定量粪便免疫化学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