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杭州市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HIV/AIDS)抗病毒治疗后的免疫重建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HIV/AIDS病例抗病毒治疗效果,改善其生存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纳入杭州市2016年1月1日—2021年8月31日开始抗病毒治疗、基线CD4+T淋巴细胞(CD4)计数<500个/μL或基线CD4/CD8+T淋巴细胞(CD8)比值<0.8的HIV/AIDS病例为研究对象,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抗病毒治疗开始至2023年8月31日随访终止期间的资料,包括基本信息、治疗情况、CD4计数和CD4/CD8比值等,分析HIV/AIDS病例的免疫重建情况,治疗后CD4计数≥500个/μL且CD4/CD8比值≥0.8定义为免疫重建良好.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免疫重建的影响因素.结果 纳入HIV/AIDS病例3 349例,其中男性3 075例,占91.82%;开始治疗年龄M(QR)为31(20)岁;大专及以上学历1 600例,占47.78%;世界卫生组织(WHO)临床分期Ⅰ~Ⅱ期2 455例,占73.31%.免疫重建良好1 368例,占40.85%;2016年开始抗病毒治疗的HIV/AIDS病例免疫重建良好比例最高,为51.90%.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WHO临床分期(Ⅰ~Ⅱ期,HR=2.529,95%CI:2.023~3.162)、治疗及时(HR=1.196,95%CI:1.027~1.394)、初始治疗方案(替诺福韦+拉米夫定+奈韦拉平/依非韦伦,HR=2.185,95%CI:1.891~2.524;整合酶抑制剂,HR=8.509,95%CI:6.706~10.795)、基线CD4/CD8比值(≥0.1,HR:1.600~4.515,95%CI:1.061~6.661)、基线血红蛋白(<90 mg/dL,HR=0.327,95%CI:0.121~0.880)、合并乙肝感染(HR=0.619,95%CI:0.457~0.840)和合并丙肝感染(HR=0.308,95%CI:0.099~0.956)是HIV/AIDS病例抗病毒治疗后免疫重建的影响因素.结论 HIV/AIDS病例抗病毒治疗后免疫重建情况受WHO临床分期、治疗是否及时、初始治疗方案、基线CD4/CD8比值、基线血红蛋白和乙肝/丙肝感染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