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浙江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浙江医学
浙江省医学会
浙江医学

浙江省医学会

李兰娟

半月刊

1006-2785

85109568@163.com

0571-87567843

310003

浙江省杭州市武林广场浙江省科协大楼十一楼

浙江医学/Journal Zhejiang Medical JournalCSTPCD
查看更多>>《浙江医学》的办刊宗旨为: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贯彻“卫生工作四大原则”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为繁荣和发展我省医学科学事业服务,为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报道内容以临床为主,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兼顾基础研究和卫生防疫,重点反映浙江省医疗卫生科研水平和成果。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营养与老年健康

    杨云梅竺越丽
    1457-146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速,老年人群的健康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合理的营养摄入能增强机体免疫系统功能、降低各种慢性疾病风险,对维持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至关重要.老年人由于生理功能衰退,是营养不良的高发人群.而营养不良与许多不良临床结局密切相关,不仅严重影响老年人的预期寿命和生活质量,也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负担.本文就营养概述、营养对机体各组织器官(包括心脏、肝脏、脑、胃肠道和免疫系统等)及其功能的作用、老年人群膳食模式的选择作一述评,为老年人群提供有效的营养指导.

    营养老年健康组织器官功能膳食模式

    铁死亡相关基因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关系

    程国雄陈正伟
    1462-1468,后插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寻结直肠癌(CRC)患者铁死亡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情况,分析这些基因的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从基因表达谱数据库中选取CRC差异表达基因数据集GSE32323、GSE21510和GSE934及铁死亡相关基因集为研究对象,筛选CRC患者差异表达的铁死亡相关基因,并对筛选的共差异表达基因进行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构建、基因本体论(GO)功能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估算免疫细胞浸润与基因表达水平的相关性.根据共差异表达基因表达水平分为高、低表达组,比较两组患者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3年12月丽水市人民医院手术切除的44例CRC组织石蜡切片,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患者癌组织中共差异表达基因蛋白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4个数据集中有共差异表达基因3个,分别为MYC、电压依赖阴离子通道蛋白3(VDAC3)基因和缺氧诱导脂滴相关基因(HILPDA).PPI分析显示,3个蛋白共有蛋白节点33个,节点间相互作用219种,平均聚类指数为0.68.GO功能和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显示,3个基因功能主要富集于转录调控、DNA模板、核质及转录因子结合;信号通路主要富集于癌症、细胞周期和铁死亡.VDAC3基因高表达组患者无进展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均显著高于低表达组(均P<0.05),而MYC、HIL-PDA高、低表达组患者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肠癌患者中,VDAC3表达水平与B细胞、CD8+T细胞、CD4+T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浸润有关(均P<0.05);直肠癌患者中,则与CD8+T细胞、CD4+T细胞浸润有关(均P<0.05).免疫组化显示VDAC3主要在细胞质中阳性表达.44例CRC患者VDAC3阳性表达20例(45.5%),VDAC3阳性表达组和阴性表达组患者肿瘤分化程度、血管侵犯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MYC、VDAC3基因和HILPDA为CRC患者差异表达的铁死亡相关基因,VDAC3低表达与CRC患者预后不良有关.

    铁死亡结直肠癌远期生存生物信息免疫浸润

    HN1L、PLK1在食管胃交界腺癌中的表达及与肿瘤进展和患者预后的关系研究

    魏娉姜琳娜安欣何鹏...
    1469-1473,后插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液和神经表达1样蛋白(HN1L)、Polo样激酶1蛋白(PLK1)在食管胃交界腺癌(AEGJ)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进展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邯郸市第一医院手术切除的105例AEGJ组织及其距离肿瘤边缘5 cm处的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并比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HN1L、PLK1表达评分,比较不同临床特征AEGJ患者癌组织HN1L、PLK1表达评分,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两种蛋白表达评分的相关性,根据表达评分分组,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预后分析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 癌组织中HN1L、PLK1表达评分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均P<0.05).相比于肿瘤-淋巴结-远处转移(TNM)分期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AEGJ患者,TNM分期Ⅲ~Ⅳ期、有淋巴结转移AEGJ患者癌组织HN1L、PLK1表达评分显著升高(均P<0.05).癌组织HN1L表达评分与PLK1表达评分呈正相关(P<0.01).AEGJ患者3年总生存率为43.8%.生存分析显示,HN1L高表达组患者和PLK1高表达组患者3年总生存率均显著低于HN1L低表达组和PLK1低表达组(均P<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TNM分期Ⅲ~Ⅳ期、HN1L和PLK1高表达是影响AEGJ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1).结论 AEGJ患者癌组织HN1L、PLK1表达与肿瘤恶性程度有关,可作为预测患者预后的潜在指标.

    血液和神经表达1样蛋白Polo样激酶1蛋白食管胃交界腺癌肿瘤进展预后

    长链非编码RNA MMP12-001对胆囊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机制

    尹磊张津瑜蔡炜龙汪伟民...
    1474-14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MMP12-001在胆囊癌(GBC)细胞中的表达及对GBC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 采用qRT-PCR法检测lncRNA MMP12-001在GBC癌组织、癌旁组织、GBC细胞株及胆囊上皮细胞中的相对表达量.采用RNA核质分离实验确定lncRNA MMP12-001的亚细胞定位.构建特异性靶向lncRNA MMP12-001的沉默序列及过表达慢病毒载体,分别转染多株GBC细胞株.通过细胞存活率检测、克隆形成实验分析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采用Transwell实验观察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变化.通过RNA互作蛋白拉下实验结合蛋白质谱、RNA结合蛋白免疫共沉淀(RIP)方法筛选lncRNA MMP12-001在GBC中的相互作用蛋白.结果 qRT-PCR结果显示癌组织及GBC细胞株中lncRNA MMP12-001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和胆囊上皮细胞.RNA核质分离实验发现lncRNA MMP12-001主要位于细胞质内.过表达lncRNA MMP12-001明显促进GBC细胞的增殖、克隆形成、迁移和侵袭能力,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沉默lncRNA MMP12-001表达则导致相反的结果(均P<0.05).RNA互作蛋白拉下实验结合蛋白质谱鉴定结果显示lncRNA MMP12-001在GBC中可与去乙酰化酶沉默调节蛋白3(SIRT3)直接结合.SIRT3 RIP实验也发现SIRT3能够富集lncRNA MMP12-001.结论 lncRNA MMP12-001能够促进胆囊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

    长链非编码RNAMMP12-001胆囊癌增殖侵袭迁移

    核糖体蛋白L34和STAT3表达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曹学全范广民於樱枝阮正英...
    1481-14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核糖体蛋白L34(RPL34)和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表达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22年6月台州市中心医院(台州学院附属医院)手术切除的30例宫颈癌和30例正常宫颈(对照)新鲜组织,以及2017年1月至2022年6月手术切除的76例宫颈癌和40例正常宫颈(对照)组织石蜡标本.采用qRT-PCR法检测新鲜组织中RPL34和STAT3 mRNA相对表达量,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石蜡标本中RPL34和STAT3蛋白表达水平,分析RPL34和STAT3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宫颈癌患者中的表达差异,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RPL34和STAT3表达的相关性,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RPL34和STAT3表达的预后意义.结果 宫颈癌组织中RPL34 mRNA相对表达量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织(均P<0.01),STAT3 mRNA相对表达量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织(均P<0.01).不同国际妇产科学联盟(FIGO)分期、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患者宫颈癌组织中RPL34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不同FIGO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分化程度患者宫颈癌组织中STAT3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宫颈癌组织中RPL34表达和STAT3表达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阴性组患者相比,RPL34阳性组患者术后3年总生存率显著升高(P<0.05),STAT3阳性组患者术后3年总生存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 宫颈癌组织中RPL34 mRNA和蛋白呈低表达,STAT3 mRNA和蛋白呈高表达,RPL34和STAT3表达与宫颈癌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特征有关,并影响患者3年总生存率.RPL34和STAT3有望成为宫颈癌预后判断的标志物.

    宫颈癌核糖体蛋白L34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预后

    参芪补肺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作用机制研究

    崔志红林雪芳姚根琴陆英...
    1487-1492,后插2-后插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参芪补肺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作用机制.方法 检索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和BATMAN-TCM数据库筛选参芪补肺汤中7味中药的主要活性成分及对应的靶蛋白,通过Uniprot数据库将其转化成相应的基因名称;利用GeneCards数据库、Online Mendelian Inheritance in Man和DrugBank数据库筛选COPD的靶基因;通过Venny在线平台获取相关交集基因,利用Cytoscape 3.9.0绘制"参芪补肺汤-成分-靶点"可视化网络;将交集靶点输入STRING数据库进行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分析;通过DAVID数据库对靶点基因进行基因本体论(GO)功能富集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通过AutoDockTools软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有效成分与靶蛋白间的结合活性.结果 参芪补肺汤中有217个有效成分,455个潜在作用靶点,2 093个疾病靶点,其中核心交集靶点214个.GO分析共获得生物学过程1 080个、细胞组成112个,分子功能183个;KEGG分析发现信号通路177条.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参芪补肺汤的前5位活性成分与前5位核心靶点结合能均≤-6.0 kcal/mol,显示出较强的结合力.结论 参芪补肺汤通过多种药物活性成分、多个作用靶点以及多条信号通路联合治疗COPD.该结果为深入研究参芪补肺汤治疗COPD提供理论依据.

    参芪补肺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

    miR-141-5p影响黏膜黑色素瘤细胞生物学行为的机制研究

    李玉莲ABU RYASH Ahmed申屠杨萍陈国荣...
    1493-1500,1506,后插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miR-141-5p在黏膜黑色素瘤(MM)组织及细胞中的表达及其意义,分析其影响MM细胞生物学行为的机制.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手术切除的MM和色素痣组织标本.qRT-PCR法检测并比较MM和色素痣组织、MM细胞株A375和人角质形成细胞株HaCaT中miR-141-5p、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 mRNA的相对表达量.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miR-141-5p与ERK1/2 mRNA相对表达量的相关性.A375分别用miR-141-5p模拟物(模拟物组)、miR-141-5p模拟物对照(模拟物对照组)、miR-141-5p抑制物(抑制物组)和miR-141-5p抑制物对照(抑制物对照组)处理;采用qRT-PCR检测并比较4组细胞中miR-141-5p相对表达量;采用细胞计数(CCK)-8法、克隆形成实验、流式细胞术、划痕实验和Transwell侵袭实验观察并比较4组细胞存活率、增殖能力、细胞凋亡比例和细胞迁移、侵袭能力;采用Western blot法观察并比较4组细胞ERK1/2、磷酸化的ERK1/2(p-ERK1/2)蛋白相对表达量.采用HE染色、免疫组化染色观察MM和色素痣组织形态并检测p-ERK1/2、ERK1/2表达水平,比较不同p-ERK1/2、ERK1/2表达情况MM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差异.结果 miR-141-5p和ERK1/2 mRNA在MM组织和A375中表达下调(均P<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miR-141-5p与ERK1/2 mRNA相对表达量呈正相关(P<0.05).相比对照组,模拟物组细胞增殖和迁移、侵袭能力显著降低,细胞凋亡比例升高,抑制物组细胞增殖和迁移、侵袭能力升高,细胞凋亡比例降低(均P<0.05).相比对照组,模拟物组细胞p-ERK1/2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抑制物组显著降低(均P<0.05).MM组织中ERK1/2与p-ERK1/2蛋白表达明显减少(均P<0.05).p-ERK1/2阴性组和阳性组、ERK1/2阴性组和阳性组不同临床病理特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miR-141-5p可能通过ERK1/2通路影响MM细胞生物学行为.

    黏膜黑色素瘤miR-141-5p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信号通路

    即刻植入物乳房重建失败风险列线图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竺美珍毛洁飞王跃珍方军...
    1501-15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估即刻植入物乳房重建(IBR)失败的风险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并验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浙江省肿瘤医院行即刻IBR手术的241例患者,按7:3随机分为训练组(169例)和验证组(72例).训练组依据重建失败(RF)是否发生,分为RF组(10例)和非RF组(159例),比较并分析两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RF的独立风险因素,建立列线图模型;绘制ROC曲线,评估模型预测即刻IBR术后RF的效能;绘制校准曲线,评估即刻IBR术后发生RF的一致性.结果 高BMI、植入物体积>86.30%、辅助化疗(ACT)是即刻IBR术后RF的独立风险因素(均P<0.05).基于BMI、淋巴结手术方式、植入物体积、补片使用和ACT这5个变量构建列线图模型,模型预测训练组即刻IBR术后RF的AUC为0.920,预测验证组的AUC为0.930;模型的Brier评分为0.040.校准曲线显示,实际观察和模型预测之间存在较好的一致性.结论 列线图模型能够较好预测即刻IBR术后RF的风险,有助于指导临床早期干预RF.

    乳房植入物乳房重建重建失败列线图

    紫草素抑制肝癌细胞增殖的机制研究

    叶亚丽陈美云朱立飞陈景丹...
    1507-15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紫草素抑制肝细胞肝癌(HCC)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方法 将人HCC细胞株HepG2分为对照组、紫草素低剂量组、紫草素高剂量组和miR-181c空白组、miR-181c抑制组和miR-181c转染组,培养基中分别加入工作浓度为2.5和5.0 μmol/L紫草素溶液以及miR-181c抑制物和miR-181c模拟物转染处理.采用细胞计数(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qRT-PCR法检测细胞中miR-181c和非染色体结构维护凝缩蛋白I复合体G亚基(NCAPG)mRNA相对表达量,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NCAPG和B淋巴细胞瘤-2(Bcl-2)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高剂量组、低剂量组细胞增殖率显著降低(均P<0.05);与低剂量组相比,高剂量组显著降低(P<0.05).与miR-181c空白组相比,miR-181c抑制组细胞增殖率显著升高,miR-181c转染组显著降低(均P<0.05).高剂量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低剂量组和对照组(均P<0.05);与miR-181c空白组相比,miR-181c抑制组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P<0.05),miR-181c转染组显著升高(P<0.05).高剂量组miR-181c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低剂量组和对照组(均P<0.05);与miR-181c空白组相比,miR-181c抑制组miR-181c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miR-181c转染组显著升高(P<0.05).高剂量组NCAPG mRNA相对表达量、NCAPG和Bcl-2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低于低剂量组和对照组(均P<0.05);与miR-181c空白组相比,miR-181c抑制组NCAPG mRNA相对表达量、NCAPG和Bcl-2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0.05),miR-181c转染组均显著降低(均P<0.05).结论 紫草素可上调HCC细胞中miR-181c表达从而抑制其增殖.

    紫草素miR-181c肝细胞肝癌细胞增殖

    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及脂质代谢水平与胆囊结石形成的关系研究

    任爱群胡裕雯叶红于徐蓓蓓...
    1513-15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载脂蛋白(Apo)E基因多态性及脂质代谢水平与胆囊结石形成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在温州市人民医院诊断为胆囊结石的100例患者作为胆囊结石组,另选取同期在本院体检的100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使用基因检测试剂盒进行多通道荧光定量分析Apo E基因多态性.比较两组Apo E基因型分布、等位基因频率分布以及血清TG、TC、HDL-C、LDL-C、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脂蛋白水平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胆囊结石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ROC曲线评估危险因素对胆囊结石的预测效能.结果 胆囊结石组患者TC、HDL-C、LDL-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Apo E基因多态性分析显示,胆囊结石组ε2、ε4等位基因频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1).胆囊结石组E2/3、E2/4、E3/4、E4/4 及 E2/4+E3/4+E4/4 基因型频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1).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E2/3、E2/4 及 E3/4 基因型、性别、HDL-C水平及吸烟史均是胆囊结石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而E2/4、E3/4、TG、HDL-C可作为胆囊结石的预测指标,其联合预测的灵敏度为0.710,特异度为0.910,约登指数为0.620,截断值为0.600,AUC为0.880.结论 胆囊结石患者存在ApoE基因多态性,且Apo E基因多态性、性别、HDL-C水平及吸烟史与胆囊结石的形成密切相关,E2/4、E3/4、TG、HDL-C可作为预测胆囊结石形成的潜在指标.

    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胆囊结石脂质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