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骆少明

季刊

1674-5663

journal@zhku.edu.cn

020-89002383 89003056

510225

广东省广州市纺织路东沙街24号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ZhongKai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 and Technology
查看更多>> 《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学报》是仲恺农业技术学院主办的自然科学学术期刊,创刊于1988年。主要反映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各系部教师和科技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主要刊登农学、园艺、植物保护、食品科学、动物科学、动物医学、生物技术、农业经济、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电子信息,以及其他农业学科及其交叉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成果、实验新方法、新技术和国内外研究动态等,主要栏目有研究报告、研究简报、文献综述等。读者对象主要是农业科技工作者、农业高校师生和农业科技管理人员。 本刊为季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现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期刊网》入网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收录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农业文摘——植物保护》收录期刊、《中国农业文摘——园艺》收录期刊、《中国农业文摘——土壤肥料》摘录期刊。 《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学报》实行开放的办刊政策,除主要刊登本院稿件外,也广泛接受外单位和社会各界学者的稿件,其中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湘潭大学、山东农业大学、江西农业大学、山西农业大学、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等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都有作者在本刊发表文章。我们竭诚欢迎全国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的广大科技人员来稿,对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基金资助项目的研究论文、具副高以上职称及博士学位人员所投稿件,本刊将免收版面费,并优先发表,同时在版面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并酌致稿酬。 欢迎全国各地科技工作者投稿和订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番荔枝叶总黄酮提取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梁泽锐薛彬娥李永泉周胜...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试验旨在优化番荔枝叶(Annona squamosa Linn.)总黄酮提取工艺,并分析其抗氧化活性.以乙醇为提取溶剂,在单因素实验结果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优化番荔枝叶总黄酮提取工艺.并以DPPH、-OH和ABTS为指标综合评价番荔枝叶总黄酮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番荔枝叶总黄酮提取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70%,液料比50∶1(mL∶g),超声时间85 min,超声温度67 ℃,该工艺下,番荔枝叶总黄酮提取率为4.37%.番荔枝叶总黄酮抗氧化活性通过3个指标测定: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O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ABTS清除能力.结果表明,番荔枝叶总黄酮对DPPH、-OH和ABTS自由基均具有较好的清除效果,IC50值分别为94.78 μg/mL、756.34 μg/mL和419.91 μg/mL,其中对-O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强于VC.本试验确定的工艺简单易行,番荔枝叶总黄酮提取率高,且提取出的总黄酮具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

    番荔枝(AnnonasquamosaLinn.)总黄酮提取工艺抗氧化超声辅助提取

    4种鹰爪花属植物叶片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研究

    石婧梁泽锐王慧颖张晖...
    8-14,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进一步开发利用番荔枝科鹰爪花属(Artabotrys)植物,为药物或食品天然抗氧化剂筛选和应用提供参考,本研究以4种鹰爪花属植物——狭瓣鹰爪花(Artabotrys hainanensis R.E.Fries)、鹰爪花(Artabotrys hexapetalus(L.f.)Bhandari)、毛叶鹰爪花(Artabotrys pilosus Merr.& Chun)、厚瓣鹰爪花(Artabotrys pachype talus B.Xue &Junhao Chen)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总黄酮、总多酚含量,并以DPPH·清除能力、·OH清除能力和ABTS+·清除能力3个指标对4种植物的叶片提取物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不同植物的总黄酮含量和总酚含量差异显著,4种植物的总黄酮含量和总多酚含量分别为1.33~7.99 mg/g和2.26~9.50 mg/g,其中,毛叶鹰爪花的总黄酮和总酚含量最高;(2)4种植物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抗氧化活性随提取物浓度增大而增强,其中毛叶鹰爪花对DPPH·和ABTS+·2种自由基清除能力最强,也有较好的清除·OH自由基的能力;(3)4种植物中总黄酮含量与DPPH·和ABTS+·清除能力均呈显著正相关,总酚含量与DPPH·和ABTS+·清除能力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因此综合看来,4种鹰爪花属植物中,毛叶鹰爪花叶片乙醇提取物抗氧化活性最好,最具有开发为天然抗氧化剂的潜力.

    番荔枝科(Annonaceae)鹰爪花属(Artabotrys)抗氧化活性总黄酮总酚

    疏浚土配施氮磷钾肥对皇竹草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郭勤莉谢姗宴曾曙才
    15-21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讨以疏浚土为种植基质时,氮、磷、钾肥配施对皇竹草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筛选出最合适的肥料配比,揭示皇竹草(Pennisetum hydridum)的需肥规律,为皇竹草在疏浚土上的高效栽培、疏浚土的科学合理处置及复垦提供理论依据.以疏浚土为供试土壤,皇竹草为种植材料开展盆栽试验,设置氮、磷、钾3因素,每个因素3个水平,测定不同施肥处理中皇竹草株高、叶片数、干质量等生长指标和全株吸收量等养分指标.结果表明,配方施肥能够显著提高皇竹草的株高、生物量及氮磷钾养分吸收量(P<0.05).S4处理(每株施1.41 gN、0.83 g P2O5、0.5 g K2O)的株高,叶片数,总生物量,全株氮、磷、钾吸收量分别较CK增加了 59.87%、68.39%、378.46%、455.54%、433.79%、454.37%.不同施肥处理效果的综合评价结果显示,S4(N2P1K2)为最理想的施肥配方,该配方能显著促进皇竹草的生长和养分吸收,促进皇竹草在疏浚土中的生长.合理的氮磷钾配施能够提高皇竹草生物量及养分吸收量,促进皇竹草在疏浚土中的生长.

    配方施肥疏浚土皇竹草(Pennisetumhydridum)生长养分吸收

    广东兴宁盆地古树资源现状及其空间分布特征

    魏少锋黄荣胡德活廖思溢...
    22-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古树资源是最为引起人们关注的一类林木种质资源,有着重要历史、文化和科研价值.本研究对广东兴宁盆地现有古树资源进行全覆盖调查发现,现存古树364份,以三级古树为主,占总数的94.23%.这些古树隶属于 26 科 33 属 38 种,其中以蕈树科(Altingiaceae)、桑科(Moraceae)等为主,以雅榕(Ficusconcinna(Miq.)Miq.)、细柄蕈树(Altingiagracilipes Hemsl.)、红锥(Castanopsishystrix Hook.f.& Thomson ex A.DC.)、朴树(Celtissinensis Pers.)、枫香树(Liquidambar formosana Hance)等为优势树种.兴宁盆地的古树表现出显著的空间分布特征和高生物多样性,其空间核密度为0.172株/km2,海拔分布范围介于98~529 m;按自然断点法,海拔92~278 m的区域拥有最丰富的古树资源,总计279株,占76.65%.在地理位置上,盆地的北部和东部即罗浮镇与径南镇,呈现最高的分布密度,分别为56株(占15.38%)与40株(占10.99%),核密度在0.55~0.67株/km2之间.然而古树的整体生长状况仅为一般,生长状态正常的古树占67.31%,而衰弱或濒危的古树占32.69%,因此对于衰弱或濒危的古树,有必要采取相应的保护和恢复措施,以维持其生态价值和生物多样性.

    兴宁盆地古树分布空间特征广东省

    具有不确定非线性函数和不同维数节点的时变复杂网络的输出同步

    胥淞耀张丽丽
    30-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分散输出反馈控制的方法,研究了一类具有不确定非线性函数和不同维数节点的时变复杂动态网络的输出同步问题.不同于现有文献中关于输出同步的模型,文中网络模型考虑了每个节点不可避免的未知不确定非线性函数,且模型中的外耦合矩阵允许是时变的、非零行和的、不确定的、不对称的,这能更好地描述实际网络.给出了网络渐近输出同步的定义.利用Lyapunov稳定性理论和Barbalat's引理,严格证明了为实现网络渐近输出同步而提出的分散输出反馈控制方案的正确性.最后,数值仿真验证了理论结果的有效性.

    复杂动态网络渐近输出同步不确定非线性函数不同维数时变耦合

    通用可调形三次三角Hermit插值样条

    徐应祥
    37-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给出一种更具一般形式的可调形三次三角Hermit插值样条,可以精确表示椭圆弧、抛物线弧、立方抛物线弧、星形线弧等工程曲线,并可以根据需要自主调整曲线形状.然后对误差进行分析,给出了相应的数值算例与结论.

    可调形Hermit插值三角样条

    广东省罗非鱼国际竞争力分析

    李争姚佳菁陈宏方凯...
    43-47,5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2012-2021年罗非鱼产品的进出口数据,运用竞争力指标分析广东省罗非鱼产品国际竞争力强弱以及是否具有出口优势,并与我国其他主要罗非鱼出口省份进行比较,探究广东省罗非鱼产品出口贸易的优劣势.结果显示:广东省罗非鱼国际竞争力2016-2017年达到最高水平,此后出现下滑;鲜或冷罗非鱼相对于其他省份具有较强的出口竞争优势;冷冻罗非鱼出口竞争力与海南省基本相同,弱于福建省.广东省冻罗非鱼和鲶鱼等鱼肉的出口竞争力较弱,国际竞争力不及海南.基于研究分析提出以下对策建议:应调整出口结构,打通国内外流通渠道;构建全程监控体系,保证鱼苗的质量和安全,并结合智慧农业,科学规划罗非鱼养殖方案;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开拓罗非鱼预制菜产品,优化产品结构,增强国际竞争力.

    竞争力分析罗非鱼产业国际贸易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在植物病原物检测中的应用

    陈文静董章勇宋汉达罗梅...
    48-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是一种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操作简便的新型核酸扩增方法,为植物检测提供了便利手段.该技术在真菌、细菌、病毒以及线虫等病原物检测中已得到广泛应用.概述了 LAMP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发展状况,重点评述了其在植物病原物检测方面的应用,旨在为今后LAMP技术在病原物检测和早期诊断中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环介导等温扩增植物病原物检测应用

    基于深度学习的人体行为识别研究进展

    郭建军叶俊伟孔壹右陈杰鑫...
    55-64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体行为识别作为计算机视觉领域一个重要的研究热点,近年来备受关注,在智慧医疗、智慧农业、监控安防等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发展,将其应用在人体行为识别已经成为一种趋势.相较于传统的人体行为识别方式,基于深度学习的人体行为识别具有适应性强、鲁棒性高、速度快等优势,并且该方式准确率更高,识别效果更佳.首先简单介绍了基于手工提取特征的人体行为识别方法,然后从网络结构的角度对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进行梳理与分析,重点介绍了 3D卷积神经网络、双流网络、循环神经网络、Transformer等深度学习网络框架,并对目前该领域的常用数据集进行分析,同时对比部分算法在数据集UCF-101、HMDB-51上的表现,最后对当前该领域的研究进行总结与展望.

    行为识别深度学习网络结构数据集

    社区支持农业的发展与研究综述——基于消费者需求行为视角

    程硕刘嘉棋杨吉民陈陌欢...
    65-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社区支持农业(Community Support Agriculture,CSA)作为一种全新的生态农业形式和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有效途径,强调有机、环境友好的耕作方式,是一种以生产者与消费者相互支持为核心的本地化生产与消费模式.CSA作为一种新兴的农业生产方式在我国快速发展,但也客观出现了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从CSA的产生背景、内涵、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等方面,对CSA相关文献资料进行详细梳理,深入了解CSA的研究进展,以期推动CSA的发展.

    社区支持农业生态农业产销模式消费需求需求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