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肿瘤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肿瘤学杂志
肿瘤学杂志

毛伟敏

月刊

1671-170X

zlxzz04@126.com

0571-88122280

310022

杭州市半山桥广济路38号

肿瘤学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Chinese Oncolog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1995年公开发行,大16开,64页,1995年-2000年为季刊,2001年改为《肿瘤学杂志》,双月刊,主要刊登肿瘤临床与基础,科研等学术研究论文,1997-1998年被浙江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及浙江省期刊协会科技期刊委员会评为优秀期刊二等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POLE/POLD1突变对结直肠癌预后及免疫治疗影响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赵龙杨长江叶颖江申占龙...
    439-4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中的DNA聚合酶ε(POLE)和DNA聚合酶δ1(POLD1)的突变情况进行分析,并探索两者对CRC预后及免疫治疗的影响.[方法]基于TCGA数据库的数据集,利用cBioPortal工具对所有癌症中的POLE/POLD1的改变及其预后进行分析,利用MSIsensor、MANTIS两种评分系统对POLE/POLD1野生型和突变型的CRC患者微卫星不稳定性进行评价,并利用TIMER数据库分析CRC的免疫细胞浸润以及免疫检查点表达与POLE/POLD1突变之间相关性.[结果]在CRC中POLE/POLD1基因的改变频率为6%,且均以错义突变为主.在泛癌中POLE的突变后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0.001)、无病生存期(P<0.001)及疾病特异性生存期(P=0.017 8)均显著延长.POLE/POLD1突变型CRC患者的微卫星不稳定性占比相比较于野生型患者显著提高(P<0.001),且免疫检查点相关基因 CD274、HAVCR2、PDCD1、CTLA4、LAG3、TIGIT和 PDCD1LG2 的表达均显著上升.CRC中POLE和POLD1基因表达均与肿瘤突变负荷显著相关.此外,CRC中POLE/POLD1突变还与CD8+T细胞、中性粒细胞、树突状细胞等免疫细胞的浸润相关.[结论]POLE/POLD1基因的改变在CRC中较为常见,在泛癌中POLD1突变与患者预后相关.POLE/POLD1基因突变后可能造成微卫星不稳定性增高、免疫检查点的表达上调和免疫细胞浸润程度增加,其可能成为免疫治疗的新靶点.

    POLE突变POLD1突变结直肠肿瘤生物信息学免疫治疗

    cN+对于病理Ⅱ期结直肠癌患者检出淋巴结数目的影响及预后探讨:SEER数据库和中国医院数据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程璞关旭王锡山郑朝旭...
    449-4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cN+对于病理Ⅱ期结直肠癌患者检出淋巴结数目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04-2015年美国SEER数据库23 565例及2011-2015年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Cancer Hospital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CHCAMS)数据中 454 例病理 Ⅱ 期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基线资料.比较检出淋巴结数目<12枚和≥12枚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行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cN+是否是影响检出淋巴结数目的因素.并分析cN+对于检出淋巴结数目≥12枚组患者5年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的影响.[结果]两个数据集中检出淋巴结数目≥12枚组较<12枚组cN+比例均更高(SEER:4%vs 2%,CHCAMS:52%vs 22%),且cN+均是检出淋巴结数目≥ 12枚的独立影响因素(SEER:OR=1.497,95%CI:1.133~1.979,P=0.005;CHCAMS:OR=2.698,95%CI:1.221~5.960,P=0.014).两个数据集中,检出淋巴结数目≥12枚组患者中cN+组较cN0组均具有更好的5年OS(SEER:80.6%vs 74.9%,HR=0.74,95%CI:0.58~0.95,P=0.01 6;CHCAMS:90.3%vs 83.2%,HR=0.53,95%CI:0.31~0.91,P=0.020).[结论]cN+是检出淋巴结数目≥12枚的影响因素,且对于检出淋巴结数目≥12枚组病理Ⅱ期结直肠癌患者,cN+组具有更好的5年OS.

    结直肠肿瘤病理Ⅱ期阳性淋巴结预后

    Circ_0001946靶向miR-671-5p调控Wnt/β-catenin通路对结直肠癌细胞恶性进展的影响

    邹燕刘立民蒙杰巢薇...
    458-4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circ_0001946对结直肠癌细胞恶性进展的影响.[方法]培养结直肠癌HCT116、SW480、Colo320、HT29 细胞和正常结直肠 CCC-HIE-2 细胞,实时定量 PCR 检测 circ_0001946、miR-671-5p表达量.miRcode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分析circ_0001946和miR-671-5p的关系.circ_0001946、miR-671-5p在HCT116细胞中的表达量被上调或下调后,分别检测HCT116细胞生长活性、细胞凋亡率及细胞迁移能力.免疫蛋白印迹法检测Bcl-2、Bax、Caspase-3和Caspase-9蛋白表达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结果]HCT116(4.76±0.47)、HT29(2.85±0.57)、SW480(2.75±0.62)、Colo320(3.12±0.68)细胞中circ_0001946 表达水平高于 CCC-HIE-2 细胞(1.24±0.09)(t=7.238、8.129、6.893、6.875,P均<0.05).下调circ_0001946表达显著降低了 HCT116细胞增殖(P<0.05)和迁移能力(P<0.05),促进了细胞凋亡(P<0.01);circ_0001946靶向miR-671-5p;circ_0001946表达被上调或miR-671-5p表达被下调后,HCT116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显著上升,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被激活.[结论]circ_0001946靶向miR-671-5p激活了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促进了结直肠癌细胞恶性进展.

    circ_0001946miR-671-5p结直肠肿瘤增殖凋亡

    术前纤维蛋白原-前白蛋白比值联合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评分对结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患者的预后评估价值

    李静刘继斌江晓晖崔小鹏...
    467-4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术前纤维蛋白原-前白蛋白比值指数(fibrinogen-prealbumin ratio index,FPRI)联合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lymphocyte ratio,PLR)评分对根治性切除术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价值.[方法]对249例手术结直肠癌患者的术前FPRI、纤维蛋白原-白蛋白比值指数(fibrinogen-albumin ratio index,FARI)、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和PLR进行分析.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ROC)曲线分析确定各指标的最佳截断值,并通过Kaplan-Meier曲线和Cox回归模型评估它们对总生存期(overall suvival,OS)、无病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DFS)的预后价值.[结果]ROC曲线结果显示,FPRI、FARI、NLR和PLR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11.8%、8.2%、3.26和158.6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FPRI、FARI、NLR和PLR均是CRC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P均<0.05).FPRI对OS和DFS的预测价值优于 FARI、NLR 和 PLR(OS:AUCFPRI=0.658,AUCFARI=0.581,AUCNLR=0.536,AUCPLR=0.588;DFS:AUCFPRI=0.618,AUCFARI=0.545,AUCNLR=0.511,AUCPLR=0.549).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 FPRI、高 PLR 和 FPRI联合PLR评分高是患者OS和DFS的独立危险影响因素(P均<0.001).[结论]FPRI和PLR均可预测根治性切除术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且两者联合比单独FPRI和PLR效果更优.

    结直肠肿瘤纤维蛋白原-前白蛋白比值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纤维蛋白原-白蛋白比值预后

    《肿瘤学杂志》关于论文中基金项目标注的要求

    476页

    基于洛铂的三药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结直肠癌/阑尾癌腹膜转移的安全性与疗效分析

    张勇沈志玲李衎武亚超...
    477-4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基于洛铂、奥沙利铂和雷替曲塞的三药腹腔热灌注化疗(hyperthermic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HIPEC)方案治疗结直肠癌/阑尾癌腹膜转移患者的近期安全性与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分析自2017年6月至2022年6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和安阳市肿瘤医院行细胞减灭术(cytoreductive surgery,CRS)+HIPEC治疗的结直肠癌/阑尾癌腹膜转移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共150例患者纳入研究,根据HIPEC化疗方案不同,将患者分为双药HIPEC组(n=78)与三药HIPEC组(n=72).收集分析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手术结果、化疗相关毒性指标及预后资料.[结果]三药HIPEC组与双药HIPEC组患者的基线临床病理资料相似,两组患者术后3~5级严重并发症发生率相似(27.8%vs 30.8%,P=0.688).三药HIPEC组患者术后第5天平均血小板计数显著低于双药 HIPEC 组[(225.3±53.1)×109/L vs(289.2±72.3)×109/L,P=0.029)].三药 HIPEC 组术后第3天血小板异常(13.9%vs 3.8%,P=0.029)和术后第5天谷丙转氨酶异常(20.8%vs 7.7%,P=0.020)的患者比例均显著高于双药HIPEC组.三药HIPEC组与双药HIPEC组患者的3年总生存率(48.5%vs 35.2%,P=0.298)和无病生存率(35.0%vs21.1%,P=0.47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高腹膜癌指数(HR=1.09,95%CI:1.03~1.14,P=0.005)、细胞减灭完整(completeness of cytoreduction,CC)程度评分 2~3 分(HR=1.93,95%CI:1.04~3.62,P=0.043)和3~5 级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HR=2.50,95%CI:1.38~4.51,P=0.004)是结直肠癌/阑尾癌腹膜转移患者CRS+HIPEC治疗后总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高腹膜癌指数(HR=1.11,95%CI:1.03~1.16,P<0.001)与 CC 指数 2~3 分(HR=3.64,95%CI:1.22~5.36,P<0.001)是无病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基于洛铂的三药HIPEC方案治疗阑尾癌/结直肠癌腹膜转移安全可行,且有改善预后的趋势.虽然会对血小板和肝功能造成一定影响,但不会转化为相关并发症.

    腹膜转移结直肠肿瘤阑尾肿瘤腹腔热灌注化疗洛铂安全性预后

    关于假冒《肿瘤学杂志》编辑进行诈骗的声明

    485页

    基于网络平台调查的392例直肠癌患者治疗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彭昕和白明华褚嘉栋朱骥...
    486-4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调查分析直肠癌患者对治疗相关因素的选择及各因素优先等级的排序,希望能对肿瘤医生从患者角度出发进行治疗决策有所帮助,从而提升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方法]设计一份包含15个直肠癌治疗相关因素的问卷.2023年12月19日至2024年1月12日期间,通过浙江省肿瘤医院平台进行问卷发放,以调查直肠癌患者对直肠癌治疗可能涉及疗效和生活质量相关因素的重要性选择及排序.运用Microsoft Excel、SPSS 2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频数、构成比表示,亚组间分类变量的分析采用卡方检验.[结果]最终确定有效问卷392份.392例直肠癌患者认为对其整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非常重要"的5个影响因素依次为癌症得到治愈(n=376,95.9%)、无手术并发症(n=270,68.9%)、治疗后无永久性结肠造口(n=266,67.9%)、治疗后大便习惯和排便恢复正常(n=248,63.3%)、恢复正常的运动和体力活动(n=191,48.7%).不同治疗状态、分期、年龄、学历的患者之间对影响因素的选择存在差异.[结论]对治疗后生活质量与器官功能保留的越来越重视是绝大多数患者的共同选择.手术治疗目前仍为患者选择的主要治疗模式,新辅助治疗后的观察等待策略作为一种有效的新兴治疗模式,需要进一步提升医患双方对其认知.

    直肠肿瘤患者治疗意愿手术新辅助治疗

    食管癌根治术后急性呼吸衰竭危险因素分析及列线图预测模型构建

    马欢任志慧杜辉李倩...
    492-4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影响食管癌根治术后急性呼吸衰竭(acute respiratory failure,ARF)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Nomogram)预测模型.[方法]对2018年12月至2022年12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肿瘤放射治疗中心食管癌根治术后49例ARF患者和97例非ARF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收集并比较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影响食管癌根治术后ARF的因素.绘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因素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各因素预测食管癌根治术后ARF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和最佳截断值.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食管癌根治术后ARF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R语言软件4.0"rms"包构建预测食管癌根治术后ARF的Nomogram模型,分别采用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对Nomogram模型进行内部验证和对其预测效能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患者年龄、血清白蛋白水平、手术时长、吸烟史、肺部手术史、吻合口瘘、胸腔粘连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血清白蛋白水平、手术时长的AUC分别为0.761、0.692、0.712,最佳截断值分别为54.00岁、38.15 g/L、3.08 h.年龄(>54岁)、血清白蛋白水平(<38.15 g/L)、手术时长(>3.08 h)、吸烟史(有)、肺部手术史(有)、吻合口瘘(有)、胸腔粘连(有)是影响食管癌根治术后ARF的独立危险因素.Nomogram模型预测影响食管癌根治术后ARF的C指数为0.725(95%CI:0.640~0.772),阈值>0.21.校准曲线显示观测值与预测值之间保持较好一致性.Nomogram模型提供临床净收益并高于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Nomogram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和临床应用价值,可为食管癌根治术后ARF的预防提供一定的参考.

    列线图预测模型食管肿瘤根治术急性呼吸衰竭影响因素

    《肿瘤学杂志》对图和表的要求

    49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