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智能城市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智能城市
辽宁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智能城市

辽宁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半月刊

2096-1936

tg@int-city.com

024-31603655

110034

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兰州北街46号

智能城市/Journal Intelligent City
查看更多>>《智能城市》杂志是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辽宁省科技厅主管,辽宁省科学情报所承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 ISSN 2096-1936, CN21-1602/N。本刊拟抓住国家推广智慧城市建设这一契机,通过平面媒体平台加以引导和宣传,深度参与智能城市建设与发展进程,打造智能城市的品牌企业。本刊力争打造成为中文版的PLOS ONE,成为全领域的智慧综合性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数字化时代社区管理方式的演变与革新——以浙江省未来社区为例

    赵兴泰
    99-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科技化、信息化的飞速发展,社区管理同时面临机遇和挑战。传统管理方式已无法满足现代社区多样化、复杂化的需求。文章探讨数字化时代下社区管理方式的变革,强调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数字化技术在提升社区管理效率、支持数据驱动决策、增强居民参与和促进环境可持续性方面的关键作用。通过和睦社区、瓜山社区和七彩社区的实际案例,展示数字化管理在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增强社区凝聚力和推动社区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实际成效。

    数字化社区管理社区参与

    自动化门座式起重机智能识别系统

    蒋晗魏士博宓超高正龙...
    102-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门座式起重机是一种常见的港口装卸设备,其自动化和智能化对于提高港口作业效率和安全性较为重要。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智能化系统被应用于门座式起重机。文章介绍一种门座式起重机智能识别系统的设计和实现。结果显示,该系统能够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港口装卸作业,提高作业效率和安全性。

    门座式起重机智能识别自动化装卸散货码头

    BIM技术在城市管线设计中的应用探索

    孙丕晏冯时周志文
    105-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BIM技术的快速发展给城市建设中的市政给排水管线设计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推动设计行业从传统的二维CAD图纸向三维可视化模型转变,有助于及时发现设计缺陷,提高设计质量。文章分别从BIM技术的含义、应用特性以及优势出发,阐述其应用于市政给排水管线设计过程中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分析BIM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有待改进之处,以期为相关工程人员提供参考。

    BIM技术市政给排水设计城市管线设计

    基于智能制造的装配工具制造技术研究与应用

    孙建伟隋斌徐阳
    108-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传统扭矩扳手智能化程度低的问题,设计一种基于智能制作技术的智能扭矩扳手,通过建立扳手夹持装置开口大小与许用扭矩的关联函数,计算许用扭矩值,并以单片机AT89S52作为运算处理的核心,通过传感器检测施加扭矩值,当施加的扭矩值大于许用扭矩值时,发出报警。结果表明,数据误差在允许范围内,满足设计要求。

    机械装配扭矩扳手智能化

    基于BIM+数字孪生技术的校园碳中和改造路径研究

    苏扬孙文黄芳陆玮...
    111-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校园碳中和作为热门议题,适合在资源丰富的校园实施。以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为例,利用BIM+数字孪生技术,整合能源管理、碳排放监测和节能减排措施,构建智慧管理体系,实时监测碳排放,支持管理人员制定有效策略,为校园碳中和转型提供参考。

    校园碳中和BIM+数字孪生改造路径

    现状检查井病害分析及解决方案探讨

    郭卉
    114-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对现状检查井病害进行分析,其破坏的原因主要包括受力作用、沉降差异及日常维护检修等,并据此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如加强检查井结构设计、优化检查井施工工艺、加强检查井养护管理等,以期为检查井病害防治提供参考。

    检查井病害判定病害治理

    老旧城区居住品质提升的城市更新路径研究——以宁波市镇海老城片区为例

    谢立坤
    117-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宁波市镇海老城片区为例,探讨老旧城区居住品质提升的城市更新路径。通过城市体检工作,构建涵盖住房、小区、街区、城区4个维度的体检指标体系,识别城市发展问题,建立更新项目库。研究表明,镇海老城的城市更新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存在着空间结构、文化品质等问题需要改进。基于此,提出规划策略和建议,旨在促进老城区的城市更新工作,为其他城市提供参考。

    城市更新城市体检老旧城区片区策划

    砂质泥岩混合填料的蠕变特性研究——以成都天府国际机场为例

    张杰冉迅易琳力
    120-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究不同配合比例下砂质泥岩填料的长期变形特征,以成都天府国际机场为例,综合应用物理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方法,对砂质泥岩混合填料的蠕变行为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当砂质泥岩的混合比达到4∶6时,最终的变形量最小。但当施加的应力超过500 kPa后,应变的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尤其对于砂岩比例较高的试样,其影响更为明显;通过光滑粒子动力学的数值模拟,蠕变过程可分为瞬态弹性变形、蠕变速率减缓和蠕变稳定3个阶段。该研究成果可为预测粗颗粒土壤的蠕变特性提供参考。

    砂泥岩混合填料蠕变试验光滑粒子动力学

    大直径盾构施工近距离斜交下穿既有车站影响分析

    刘洋
    123-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高增隧道下穿3/9号线高增站为背景,基于Midas GTS NX软件建立三维仿真模型,对大直径盾构近距离斜交下穿既有车站问题进行研究。研究表明,盾构穿越过程中既有车站结构变形以沉降为主,沉降量最大的位置为车站底板;盾构穿越过程中,施工作用对既有车站的影响为前半段大于后半段,车站中部受影响的程度较高,施工中应对车站中部底板加强监测与保护。

    盾构隧道数值模拟大直径下穿既有车站结构变形

    结构损伤对海洋钢栈桥抗倒塌性能的影响

    王天亮王庆贺
    126-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依托东海海区某钢栈桥,采用ABAQUS软件建立钢栈桥在风-浪-流耦合作用下的有限元模型,对比试验数据和现有文献数据,验证有限元模型的可靠性,采用静力弹塑性方法分析钢栈桥发生结构损伤的极限承载力。结果表明,钢管桩底部发生嵌固失效时,钢栈桥的极限承载力降低22。1%;钢栈桥因腐蚀造成焊接节点失效时,钢栈桥的极限承载力降低17。3%。

    钢栈桥结构损伤极限承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