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公路工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公路工程
公路工程

龚赛群

双月刊

1674-0610

glgczz@163.com

0731-85221546

410015

湖南省长沙市芙蓉中路三段472号

公路工程/Journal Highway Engineering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公路工程》(原《中南公路工程》)于1975年创刊,是中国公路行业综合技术类科学技术期刊。同时也是“公路运输类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和“中南公路科技情报网网刊”。专门刊载道路、桥梁及交通工程的理论研究与工程应用文章。包括公路、桥梁、结构理论、路面、路基、人工结构物、线路勘测设计、计算机应用等内容。可供从事交通研究、施工、监理、管理的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大专院校、中专师生阅读,亦可供市政、水利、建筑、铁道建筑等土木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考虑养生期水化热影响的高海拔地区水泥稳定碎石层温度分布研究

    王争军胡军伟柯文豪雷宇...
    144-150,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揭示高海拔地区水泥稳定碎石层养生期温度分布规律,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了基于水化热的水泥稳定碎石层养生期三维非稳态计算模型,分析了日最低气温、日温差、太阳辐射总量、风速、水泥稳定碎石厚度及水泥剂量等因素对水泥稳定碎石层养生期温度场分布的影响及其敏感性.分析表明:随着日最低气温、日温差、日太阳辐射总量及水泥剂量的增大,水泥稳定碎石层表面及层中温度逐渐提高;随着风速的增大,水泥稳定碎石层表面及层中温度逐渐降低;水泥稳定碎石层表面最低温度的关键影响因素为风速,层中最低温度的关键影响因素为水泥稳定碎石厚度.

    ABAQUS温度场水化热灰色关联度水泥稳定碎石

    考虑分心驾驶行为的高速公路合流区安全性评价方法

    范永丰韩欢欢杨硕董亚冰...
    151-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有的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主要基于车辆运行速度的协调性,并未考虑交通状况和驾驶人可能出现的注意力不集中情况.考虑驾驶人分心驾驶和交通状况,提出一种高速公路合流区安全性评价方法:将驾驶行为、交通流及合流区几何设计等因素纳入到安全评价模型中,构建高速公路合流区的Vissim仿真模型,通过设置临时走神的持续时长和发生概率这两个参数实现对分心驾驶行为的模拟;采用灰色聚类方法综合评价高速公路合流区的交通安全性,构建入口匝道合流区的风险预测模型,并应用该模型预测依托工程高速公路入口匝道合流区的交通安全风险.研究发现入口匝道合流区的风险预测值符合多元线性回归,在相似的交通流状态下随着走神时间、走神概率的增加而单调递增.除了驾驶行为因素,交通量、主线与匝道运行速度差是影响合流区交通安全的另外两个主要因素.当高速公路主线交通量较大时,合理的限速可以降低合流区的风险水平.提出的考虑分心驾驶行为的安全性评价方法可快速、全面地评价合流区的风险水平,为制定合理的交通管制措施、改善公路合流区交通安全提供理论依据.

    交通安全合流区安全性评价分心驾驶交通冲突灰色聚类分析

    基于全生命周期评价的高速公路基础设施碳足迹核算研究

    姚磊付豪万天意李小青...
    161-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速公路基础设施在全生命周期内产生的碳排放是容易忽视的重要碳排放来源.为促进碳减排政策的制定和量化考核,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法建立一种通用化的高速公路基础设施碳足迹核算方法,以山东枣庄-菏泽高速路段为案例进行核算分析,揭示其碳排放水平和减排方向.结果表明:在高速公路基础设施全生命周期中,建设期是主要碳排放来源,桥涵工程贡献最大;在建设期碳排放方面,材料物化是主要来源,建设施工是次要来源,其中水泥低碳材料替换及土石方运距减少是主要减排方向;在运营期碳排放方面,电能消耗是主要来源,电耗降低与清洁电力使用是主要的减排方向.

    高速公路基础设施生命周期评价碳核算方法碳足迹

    川西高原绿色韧性公路建设探索与工程实践

    姚刚刘自强何云勇杨昌凤...
    169-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四川盆地边缘向川西高原过渡区域受构造地质作用,地质结构极为复杂,生态脆弱,韧性度差.随着西部大开发如火如荼的进行,川西高原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从国家和行业层面,提出了绿色公路建设理念,但对韧性公路建设很少涉及,特别是针对川西高原公路建设从绿色韧性方面研究,尚无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以汶马、久马高速公路建设为例,从绿色韧性入手,明确绿色韧性建设应用和提升技术,创新性探索提出"绿色和韧性协同,融合发展"的建设理念,并阐述在此理念指导下如何在川西高原韧性度差和生态敏感的公路上,建设韧性度高且绿色环保的相关举措.探索提出如何提供路网韧性和绿色环保建设的措施,以期为川西高原广大公路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川西高原绿色韧性公路探索工程实践

    基于等效ACN-PCN的机场重载车辆通行性能分析

    沃宇生罗洲彬廖蜀娇
    177-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机场改扩建工程日益增多,且大多涉及不停航施工,即施工期间有大量诸如挖掘机、推土机、载重卡车等重型工程车辆在飞行区通行.施工期间,重型车辆在现有机场道面不同区域的通行对道面板带来新的荷载负担.因缺乏成熟的机场重型车载道面评估计算方法,重型车辆轮载是否会造成现行道面结构承载性能下降已成为机场管理机构关注的重点问题.有鉴于此,基于民航现行飞机等级号ACN计算规则,以工程重载卡车为例,提出了基于ACN的概念式计算与ACN等效荷载精确计算两种评估重载车辆道面通行能力的评价方法;通过有限元仿真,基于道面板底最大弯拉应力小于容许应力的基本原则,对机场重载车辆通行道面板性能进行精确计算与分析,评估案例机场的重载车辆道面板性能.结果表明重载车辆的ACN概念式计算结果精度较低,与ACN等效荷载精确计算结果相差较大;经过有限元仿真精确计算后的案例机场等效ACN值小于机场通报的最小PCN值,表明该重载卡车满足通行条件;验证了ACN等效荷载道面性能评价方法的可靠性,为机场不停航施工运行安全及工程管理评估提供重要参考.

    等效ACN值道面承载能力机场重载车辆最大弯拉应力仿真建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