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雷振扬

双月刊

1672-433X

xuebao@mail.scuec.edu.cn

027-67842094

430074

武汉市民院路5号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South-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侧重民族学,也发表哲学、科学社会主义、经济学等方面的论文。民族学方面以研究我国南方少数民族为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我国《民法典》居住权制度的利益衡量与适用路径

    张罡
    170-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民法典》中居住权制度的确立,是对其内在诸多利益的比较和权衡.藉由对利益衡量理论的考察,从中归纳出对法律制度进行利益衡量的理论面向,阐明利益衡量在居住权制度中运用的应然路径.对我国居住权制度中的多元利益进行识别和抉择,分析范式主要分为制度选择的利益衡量和规范功能的利益衡量.前者关涉是否应当设立居住权,后者则关注居住权功能定位.通过进一步阐述制度背后的利益冲突,明确设立居住权制度能够实现生活利益、实用性利益和描述性利益.居住权制度的功能定位主要以保障性居住权为主,以流通性居住权为辅,在利益抉择中兼顾了不同位阶的多重生活利益.

    利益衡量居住权民法典物权编居住权功能人役权

    产业协同集聚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高新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实证分析

    鲍金红李印
    179-1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用2004-2019年全国30个省市区的数据,利用区位熵和SBM-DDF模型,测得高新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水平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借助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分析两产业协同集聚对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从全国来看,两产业协同集聚显著地促进了经济高质量发展;两产业协同集聚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呈倒U型非线性关系,且大部分省份位于倒U型曲线左侧,即促进期.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显著的累积循环效应,两产业协同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正向空间溢出.分区域来看,东部地区两产业协同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负向作用,中部地区具有正向作用,还存在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西部地区作用不显著.分行业来看,高新制造业与"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金融业"协同集聚对高质量发展有促进作用,且存在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

    产业协同集聚高新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真诗"之概念建构与明清之际的文学生发观

    王炜
    188-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明末清初,诗源于天、诗源于人这两个命题在"真诗"概念的范畴之内被糅合于一体.人们围绕"真诗"建构了诸多诗学命题,申明了"真""真诗"与应感、神思的区别:应感、神思的发出者是诗人,着眼于诗之源起;"真""真诗"指向着"诗-诗人"的同构体,笼括了诗之未生、将生、既生、已生的全过程.这些诗学命题还呈现了"真"与自然之间的根本差异:"真"指向着诗之空无虚静的状态,指向着诗的本质规定性;人们谈到诗之"自然"时,则着意于作品表达、呈现出来的效果.明清之际,"真"与诗之生发这个诗学问题整合于一体,"真"在指称对象、意义结构、价值功能等层面上完成了转型与转换,成为诗学统序中的核心概念.

    明清之际"真诗"文学生发本质规定性

    竟陵派传记散文的理论意涵与价值阐述——以钟惺、谭元春为中心

    张啸吕忠山
    197-2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竟陵派传记散文的开拓性与创新性似更为显著,且这类散文的理论生成和文本撰写极有力地表现出性灵思潮对其思想的辐射与创作的规约.从传记散文的演进脉络溯源,明代是主体意识觉醒与古典传记的突破期,特别是晚明士林群体主体意识之强化的思想背景和历史基础,使得竟陵派传记散文表现出"性灵"的本质一面.具体而言,"细事小语点染着色"与"奇事当传"为竟陵派传记散文理论的重要两端,使传记散文在写作原则、艺术手法、题材择取等多方面凸显出自身的创作特色.从价值意义上来看,竟陵派传记散文在延续了性灵文学"求真"本质意涵的同时,又较为适时地将"求善"价值理念蕴含于创作之中,即针对公安派之任情而发、情性泛滥这一现实而采取反思与节制主体性建构的策略.竟陵派对"性灵"一脉的修正及纠偏于传记散文一体是理应予以重视且认同的.

    竟陵派传记散文性灵主体性

    共同富裕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形象传播体系构建的目标与进路

    张静
    206-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共同富裕取得的新成效巩固了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形象,新征程上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需要以中国共产党的形象和威望凝心聚力.共同富裕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形象传播要以塑造共产主义科学思想的忠实践行者、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组织者、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积极探索者、全球公平正义的坚定捍卫者的形象为新目标.围绕实现这一新目标,中国共产党形象传播体系要基于党的形象传播的心理机制、传播受众的思想意识形成机制、党的形象的传播机制,守正创新制定共同富裕阶段的构建方略:一是在党的领导下设置优势议题引导形象评价;二是坚持以"人"为中心的"自塑"原则引导"他塑";三是构建"超差序格局"传播优质政党形象符号强化形象识别;四是创新点面结合的传播策略和共情型情感叙事方式深化形象感知.

    中国共产党形象政党形象传播体系共同富裕超差序格局形象化传播资源

    Abstracts

    217-224页

    作品选

    封2,封4页

    发掘民族生态智慧 助推和美乡村建设——评《西南少数民族生态知识的现代利用与美丽乡村建设研究》

    黄柏权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