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肇庆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肇庆学院学报
肇庆学院学报

姚英

双月刊

1009-8445

xbbjb@zqu.edu.cn

0758-2716328

526061

广东省肇庆市肇庆学院

肇庆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Zhaoqing University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登载的文章属学术研究类论文和社会科学及技术指导类文章。办刊宗旨是坚持“双百”方针,促进学术交流,为本校教学、科研服务,促进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提高,为教师发表论文提供园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粤港澳大湾区老年大学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

    梁瑞明
    6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建构粤港澳大湾区老年大学高质量发展的分析框架,以示范校建设视角切入,研究发现,粤港澳大湾区老年教育存在建设参差不齐、区域发展不平衡、缺乏有效的资源共享等问题.研究在基于内涵建设的示范校建设的基础上,建构粤港澳大湾区老年大学共建共享体系及运行机制,尝试打破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老年教育的发展壁垒,以期驱动粤港澳大湾区老年大学高质量发展.

    继续教育老年大学粤港澳大湾区教育粤港澳大湾区老年大学

    数字化语境下高校美术教育的挑战与突破

    尹艺
    69-73,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教育2.0时代发展的背景下进行教育模式改革和教学方式的创新,需要教师与时俱进,将数字化教学技术运用在其中,进行美术教育教学的深度革新.基于此,本研究立足于高校美术教育在数字化语境下发展的必要性,对其发展路径进行探究,旨在为日后相关人员的研究提供参考.在高校美术教学中,教师应在数字化语境下进行教学方式的发展与创新:如以数字媒体软件服务于教学;或者以VR技术创设教学情境,突破美术鉴赏限制;或者以MOOC教学平台为引导,构建翻转教育模式;又或者以人工智能AI、chatgpt等构建美术教育大模型,实现纯数字化教学的终极挑战和突破.

    高校美术教育数字化语境"云—网—端"教育模式人工智能

    概念整合理论下"X狗"类流行词探析

    黄年丰邱蕊蕊
    74-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狗"是人类最熟悉的家养的动物,带"狗"一词在古代汉语中常用于带贬义语境.在现代网络语境中,带"狗"一词用以喻人,则弱化汉语中的贬义色彩,构成"X狗"类热词,用于嘲讽或自嘲,其语义常表示为"某一类行为特殊或极端的人群"."X"为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短语时,一般指人带有某种气质或特点,如"土狗"、"菜狗"等."X"为动词或动词性短语时,表示人处于某种动作、行为或状态,如"虐狗""舔狗"等.当"X"为名词或名词性短语时,可以表示处于对某身份、职业阶段的人的称呼,如"工科狗""高三狗"等;也可以表示某类人具有"X"这一事物所具有的特点,如"奶狗";如"X"为姓氏,表示对关系亲近的人较搞怪调侃的称呼.用概念整合分析图可以更直观看到语义的结合和变化,有助于进一步解释网络流行语"X狗"类新词和研究"X狗"类网络新词的认知生成机制."X狗"类网络流行词主要有单一型网络和双域网络两种概念整合网络类型.

    "X狗"概念整合语义认知

    连城姑田方言的复指代词"伊"

    蒋瑶陈瑶
    80-85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连城姑田方言的"伊"字句的结构类型、使用条件进行考察,并从祈使句类、非祈使句类以及较为特殊的无宾语的"伊"字句角度分析"伊"的性质与功用."伊"由于语义上的羡余,指代意义大为弱化,其在"伊"字句中的作用总体上相当于句末语气词,且在无宾语条件下增加了表达主观情感、转移焦点、礼貌调节等功能.姑田话"伊"字句的适用范围的特殊性,具有一定类型学上的意义.

    连城方言姑田话复指代词"伊"处置句

    情状副词"一举"的词汇化及其动因机制

    李爽
    86-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代汉语情状副词"一举"是由数词"一"和动词"举"构成的状中短语词汇化而来."一举"语义自足性较差,形成"一举VP"连动结构以说明"一举"带来的结果或影响."一举VP"是次典型连动结构,处于连动和状中的交叉地带,"一举"在此句法、语义环境中有着向状中虚化的倾向.情状副词"一举"在元明时期形成,于近现代演变成熟.在这一历时演变过程中,"一举"自身语义基础、句法位置、韵律因素和主观化推动是其词汇化的动因,重新分析及语境吸收是其词汇化的机制.

    情状副词"一举"词汇化词汇化动因机制

    论唐代题画诗题材、体裁创制的多样性特征

    赵婵媛
    93-9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一般认为,宋代是中国传统题画诗发展的高峰,历来研究者众多,实际上唐代题画诗已多有创制.立足于唐代题画诗创作文本,着力于从题材、体裁两方面探讨唐人在唐诗繁荣基础上的题画诗开创之功,题材方面涉及山水、人物、花鸟、鞍马、鳞虫等诸多类别,体裁方面呈现四言、五绝、五律、七绝、七律、杂言、歌行、组诗等多种形式.宋人继承了唐人衣钵,范式大体无出其外.唐代题画诗为即将到来的宋代题画诗的繁荣奠定了重要基础,其成就值得进一步重视与探讨.

    唐代题画诗题材体裁特征

    《弟子》中子路形象的重塑分析及作家创作思想探源

    罗开淇
    99-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子路为主人公的小说《弟子》是日本作家中岛敦依据中国典籍改写的一部短篇小说.在子路的形象塑造方面,中岛敦在遵循经典的基础上又赋予其"忠于本性"的新形象.这一形象的重塑实则是中岛敦"人不具有自由意志,命运将以本性牵引的方式掌控人"的思想体现.该思想不仅根源于中岛敦的个人经历和当时动荡的社会局势,还与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命运论有着密切的关系.解读这一创作脉络有助于把握中岛敦的作家整体形象,并对重新阅读和审视中华传统经典具有启示意义.

    中岛敦《弟子》子路形象创作思想

    岭南舞蹈及其舞台创演的多维阐析

    刘卫宇尚冉
    105-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岭南舞蹈是一个区域性的多元舞蹈文化共同体,其舞台创演为岭南文化经济建模提供重要驱力.通过语言学、符号学、生态学的多维分析,阐释岭南舞蹈所蕴含的"文化—情景—形态"三个语境层次和"身体、物质"两类舞蹈符号,以及对"人"是文化生态可持续发展关键因素的强调.其创演逻辑应基于语境以建立田野与舞台的文化联系,创演实践应善用符号以准确标识区域文化特性.观照现实,探索美美与共、根植传统、互文共生的创演进路,从而使岭南舞蹈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实现守正创新.

    岭南舞蹈舞台创演语境符号生态

    非遗音乐在舞剧中的呈现特征研究

    阳秀红
    110-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当代舞台艺术的发展,作为传统文化艺术的非遗音乐,不断被纳入舞剧创作的题材选择范围,成为舞剧音乐中富有特色的音乐样态,为舞剧中舞蹈与戏剧的特色性表达提供有力支撑.从历史线性角度,阐述非遗音乐在不同历史时期舞剧创作中所具体呈现的鲜明文化自觉特征;从背景空间角度,分析非遗音乐舞剧创作的理念与原则;以期更全面地认识和了解非遗音乐在舞剧创作中的历史表现及其文化特征.

    非遗音乐舞剧呈现创作

    地方高校学报社会服务效能探颐——期刊指标分析视角

    肖娜
    117-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下,普通地方高校学报面临同质化等办刊危机,积极寻求办报出路是受关注的话题.目前已有研究中对地方高校学报进行量化性分析的个案不足,本研究以《肇庆学院学报》为案例,对学报近十年中与服务地方相关的论文发稿情况进行相关指标统计与分析,检视学报是否与本校应用型的办学宗旨紧密契合,即学报刊发的论文中体现本校服务地方产业需求、培养地方需求的应用型人才的科研成果比例是否充分.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地方高校学报如何进一步服务本校办学宗旨和办学定位,从而构建符合自身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办刊危机地方高校学报办学宗旨服务地方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