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直升机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直升机技术
直升机技术

吴希明

季刊

1673-1220

kuangyin5541@163.com

0798-8465287

333001

江西省景德镇市825信箱

直升机技术/Journal Helicopter Technique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主办,中国航空学会协办的科技类期刊,它遵循理论与实践统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办刊方针,主要刊载直升机行业科研、设计、试验、制造和使用方面的论文,也登载国内外直升机领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及信息动态等文章,主要读者对象为从事直升机科研设计、生产、使用、教学人员及直升机爱好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直升机旋翼桨叶动力学/强度多学科优化设计

    余瑾金坤健黄珺陈艳红...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板梁构型桨叶设计方案结构超重和疲劳寿命不足的问题,以旋翼桨叶剖面特性展向分布为设计变量,以桨叶频率配置、气弹稳定性和转动惯量为设计约束,组织多学科优化设计,实现减小桨叶结构重量,提高桨叶疲劳寿命并降低桨叶剖面动载荷的设计目标.取桨叶动载荷最大的高速前飞状态为设计点,采用文中构建的方法,成功实现了该桨叶的调频/减重/减振/提高疲劳寿命优化设计,优化后桨叶结构减重近10%,桨叶控制剖面的动应变降到许用值以下,满足了重量和疲劳寿命设计指标.

    减重减振提寿多学科优化桨叶直升机

    直升机复合装甲典型攻角下的防弹能力分析

    李文智郑林峰陈忱曹瑶琴...
    7-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武装直升机作为战场的战略攻防利器,使用装甲是最典型的防护方式.目前,直升机装甲的防护能力均是以弹体垂直入射时可防护的距离和可防护的最大口径弹种表示,但研究发现,实际状态下弹体几乎不可能以垂直入射的方式实现打击,所以装甲的实际防护能力并未被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文章通过设计包线试验的方法探究了直升机现用的陶瓷复合装甲在典型攻角下的防护规律,并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可能的装甲防护力提升设计思路,在倾斜15°的布置方式下,防弹性能可提升19.1%左右.

    复合装甲典型角度攻角防弹能力

    基于有限元的直升机桨毂整流罩动力学特性分析

    张英琦郭杰黄国科
    11-15,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直升机桨毂整流罩模态频率及振型是整流罩结构设计的关键参数,当其固有频率与激振频率相接近时会发生共振,造成结构破坏或脱落,进而影响飞行安全.尾桨整流罩由于其安装位置的特殊性及振动环境的复杂性,需进行模态分析以保证其结构设计合理.基于有限元法对整流罩进行建模,开展了不同转速及不同安装边界约束的模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转速增大,整流罩受到的预应力增大,从而造成拉伸刚度、弯曲刚度和扭转刚度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相比于转速变化,整流罩安装边界约束条件改变对频率影响更明显;该整流罩频率与各阶激振频率都具有一定间隔,说明其结构设计合理.

    直升机桨毂整流罩结构动力学有限元计算模态分析

    基于信息熵的直升机通用质量特性评估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张宏斌翁兴国孙世霞
    16-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权重反映了各指标在通用质量评估中的重要程度,确定评估指标权重是开展直升机通用质量特性评估的关键环节.基于信息熵理论,提出了一种直升机通用质量特性评估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通过采集专家意见构建指标权重评价矩阵,计算各指标专家评价熵权值和区分度,并转换为信度因子,以信度因子对指标权重进行修正,实现了"主观+客观"的指标权重确定,为直升机通用质量特性评估指标权重的确定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直升机通用质量特性评估指标权重信息熵

    基于粒子群优化的直升机LPV-MPC建模方法

    陈媛姬乐强冷根
    20-26,3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直升机飞行动力学建模参数优化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的线性变参数模型预测控制(Line-ar parameter variable and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LPV-MPC)优化设计,通过优化建模参数,提高直升机飞行动力学建模精度.基于经过滤波加权的前飞速度和横向速度对操纵量、姿态角、气动导数和操纵导数进行三维插值,对气动力进行实时计算,完成了UH-60 直升机的LPV-MPC系统建模.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针对前飞速度插值间隔、横向速度插值间隔和滤波常数等三个建模参数进行优化.利用UH-60 直升机非线性模型生成一系列用于优化的线性状态空间模型,对直升机纵向通道、横向通道同时给定激励进行仿真试验.仿真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任意选取的优化参数,经过粒子群寻优后,建立的LPV-MPV模型精度更高.

    直升机模型缝合模型预测控制粒子群优化

    六旋翼无人机单旋翼失效下的容错控制

    胡琴段国强
    27-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六旋翼无人机是以六个电机为动力的飞行器.通过对六旋翼无人机的结构分析以及操纵策略的研究,完成对升力、三轴力矩四个控制量的控制律设计.对单旋翼卡死或完全失效的状态进行分析,提出故障解决方案.为保证单旋翼故障下的稳定结构,在该旋翼停止工作的同时不再对其对角旋翼分配任务,将故障飞行器重构成一个对称的四旋翼结构;同时提出主动容错控制,计算出六旋翼正常工作情况以及各旋翼故障情况下的四种模型.列出了每种模型对应的分配矩阵,根据旋翼故障状态对分配矩阵以及系统模型进行实时切换,将无人机的升力重新分配构建,实现旋翼故障状态下的平稳飞行.最后给出数学模型,通过Matlab/simulink进行仿真验证,检验了算法的可靠性.

    六旋翼无人机双闭环控制结构容错控制

    飞参趋势分析方法在直升机日常维护中的应用

    李金声苏辉吴根才宋林清...
    34-4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出了一种实用的飞参趋势分析方法,有效弥补传统的直升机飞参判读方法缺乏故障趋势预测的不足.详细介绍了如何运用趋势分析方法来分析最能代表直升机安全状态的 18 类关键参数的趋势变化情况;根据趋势变化情况来确定对应的直升机维护思路,并进行了实证应用,有力证明了飞参趋势分析方法在直升机日常维护中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

    直升机飞参趋势分析预测预防

    军用直升机战勤席位人机工效综合评价

    王灵玉
    42-47,5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军用直升机战勤席位人机工效提出了一种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相结合的体系评价方法.首先通过改进德尔菲法构建军用直升机战勤席位的评价体系;再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然后由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多级分析,并对人机工效特性做出客观评价;最后将结果进行敏感性分析,验证了评价方法的实用性以及评价结果的稳定性.

    战勤席位人机工效改进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敏感性分析

    基于部件级建模的直升机飞行仿真方法

    张逸舟蔡伟健
    48-52页
    查看更多>>摘要:飞行仿真模型是飞行模拟设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介绍了一种基于部件级建模的直升机飞行仿真方法.模型基于MATLAB/Simulink平台开发,适用于直升机飞行气动特性的实时仿真.针对模型的部件级建模架构,给出参数调整的方法思路,在仿真对象明确的情况下,列举部分模块中的可调参数范围.以系统联调过程中出现的陆基自动起飞悬停不稳问题为例,阐述参数调整对模型适用性的影响,证实模型的有效性.

    直升机飞行仿真模型部件级参数调整

    直升机星形柔性桨毂连接螺栓断裂故障处理

    胡小玉王正峰宁远李鑫...
    53-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直升机星形柔性桨毂连接螺栓断裂及相应衬套断裂的故障现象进行了阐述,利用显微、能谱分析、金相组织等检查手段,从外观、断口和强度等多方面进行原因分析,得出螺栓断裂是由于拧紧力矩丢失造成的疲劳破坏所致.通过加强使用监控要求和提高螺栓拧紧力矩裕度等方法,该故障得以解决.

    直升机桨毂螺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