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中山大学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中山大学

关永源

双月刊

1672-3554

XBmed@mail.sysu.edu.cn

020-87331643

510080

广州市中山二路74号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Medic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医学综合类核心刊物,刊登南方一流医科学府的先进科研和临床成果,创刊于1980年,双月刊,近60位各专科权威专家组成的编委班子严把学术质量关,从而使本刊多次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期刊、教育部优秀期刊和广东省优秀期刊,为国内外众多检索刊物与数据库收录,影响因子居全国所有期刊的前300位。本刊ISSN1000-257X,CN44-1575/R,可在全国各邮局订阅,邮发代号:46-141,全年订价:60元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铁皮石斛多糖通过上皮-间质转化抗肝纤维化

    杨柳青范钦白雅洁许颖...
    76-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铁皮石斛多糖(DOP)对CCl4 诱导肝纤维化(HF)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56 只雄性SD 大鼠随机分为七组:正常组(NG)、模型组(MG)、秋水仙碱组(CG,0.1mg/kg)、扶正化瘀组(FG,0.45g/kg)、低剂量DOP 组(LDG,0.05 g/kg)、中剂量DOP 组(MDG,0.1 g/kg)和高剂量DOP 组(HDG,0.2 g/kg),每组8 只.采用皮下注射40%CCl4 橄榄油混合液制备HF 大鼠模型,每3 d 注射1次,共10周.造模第6周结束后,各药物组分别给予秋水仙碱、扶正化瘀和DOP 溶液灌胃处理,NG 和MG 大鼠给予等量0.9%生理盐水处理,每天1次,连续4周.各组大鼠肝组织病理学采用苏木精-伊红(HE)、Masson 染色、天狼星红(Sirius red)染色检测;肝功能和肝纤四项指标采用血液生化法检测;肝组织中α-SMA、Col-I、E-cadherin、ZEB1 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分别采用RT-qPCR 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果]HE、Masson、Sirius red 染色结果显示MG 大鼠肝脏组织出现典型的HF 病理特征,LDG、MDG 和HDG大鼠HF 均出现不同程度改善.肝功能检测结果显示,LDG、MDG、HDG 大鼠的血清AST、TBIL、AKP 水平与MG 相比均显著降低(P<0.05或<0.01),血清ALT 水平除LDG 外均显著降低(P<0.05或<0.01).肝纤四项指标检测结果显示,LDG、MDG、HDG 大鼠的血清HA、LN、PC-Ⅲ、COL-Ⅳ 含量与MG 比较均明显下降(P<0.05或<0.01).基因、蛋白检测结果显示,LDG、MDG、HDG 大鼠肝组织中α-SMA、COL-I、ZEB1 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或<0.01),而E-cadherin 的相对表达量升高(P<0.05或<0.01).此外,HA、α-SMA、COL-I、ZEB1、E-cadherin 的表达均存在一定的DOP 剂量依赖性.[结论]DOP 可通过抑制大鼠肝组织的上皮-间质转化减轻CCl4 诱导的HF 程度.

    肝纤维化铁皮石斛多糖上皮-间质转化E-钙黏蛋白锌指E盒结合同源框1

    神经胶质细胞系衍生神经营养因子和雄激素受体在手术诱导隐睾小鼠睾丸管周细胞中的表达

    吴飞潮敏张殷张晔...
    85-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神经胶质细胞系衍生神经营养因子(GDNF)和雄激素受体(AR)在隐睾症小鼠睾丸管周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及对隐睾症导致生精功能障碍的理论意义.[方法]30只5周龄雄性ICR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配至6组中,随机抽取3组15只小鼠进行手术诱导隐睾,其余3组为作为对照组进行假手术处理.分别于4 d、7 d、14 d后取各组睾丸组织,然后测量睾丸体积、观察睾丸组织病理,提取各组睾丸管周细胞后利用免疫荧光、Re-al-Time PCR和蛋白质印记法检测AR和GDNF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对照组4 d、7 d、14 d小鼠的睾丸体积分别为(125.58±19.22)mm3、(123.45±20.12)mm3、(140.09±13.62)mm3;睾丸各级生精细胞排列整齐、层次清楚,可见较多精子细胞,生精小管周围管周细胞形态规则,呈梭形围绕小管周围,细胞厚度均一;ARmRNA的表达量分别为1.00±0.05、1.06±0.07、1.19±0.13GDNFmRNA的表达量分别为1.00±0.04、1.09±0.05、1.10±0.07;AR蛋白的表达量分别为1.01±0.01、0.79±0.02、1.01±0.04;GDNF蛋白的浓度分别为(18.68±0.43)pg/mL、(14.39±0.36)pg/mL、(16.88±0.37)pg/mL.隐睾组4 d、7 d、14 d小鼠的睾丸体积分别为(115.64±3.91)mm3、(69.51±14.97)mm3、(44.86±5.56)mm3;睾丸各级生精细胞排列紊乱、层次不清、结构破坏,曲细精管周围管周细胞萎缩、弯曲断裂;ARmRNA的表达量分别为0.76±0.06、0.53±0.04、0.29±0.02;GDNFmRNA的表达量分别为0.72±0.05、0.42±0.02、0.30±0.03;AR蛋白的表达量分别为 0.54±0.02、0.98±0.04、0.31±0.01;GDNF蛋白的浓度分别为(8.50±0.34)pg/mL、(17.44±0.32)pg/mL、(6.83±0.34)pg/mL.上述指标与对照组相比,除了4 d的睾丸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中3个时间点的睾丸体积、AR和GDNF的mRNA、蛋白表达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隐睾组3个时间点的睾丸体积、AR和GDNF的mRNA、蛋白表达量呈逐渐下降趋势且各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诱导隐睾小鼠中,睾丸管周细胞的AR和GDNF的表达水平随着诱导时间的延长呈现显著下降.AR和GDNF在隐睾症介导睾丸管周细胞功能的损伤中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为阐明隐睾症导致生精功能障碍的机制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隐睾症管周细胞胶质细胞系衍生神经营养因子雄激素受体

    不同潮气量和PEEP对脉搏轮廓法与经肺热稀释法测量巴马猪心排血量的影响

    刘军孙方昊陈珊张赫元...
    93-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机械通气时不同潮气量和呼气末正压(PEEP)对脉搏轮廓法与经肺热稀释法测量巴马猪心排血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实验用巴马猪1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肺动脉导管热稀释法)、研究组A(经肺热稀释法)和研究组B(脉搏轮廓法),各4只.建立模型,采用不同方法测量心排出量,分析其一致性,比较不同潮气量和PEEP对心排出量的影响.[结果]脉搏轮廓法与热稀释法测定猪心排血量的相关系数为r=0.754,两者具有正相关性.经肺热稀释法与热稀释法测定猪心排血量的相关系数为r=0.771,两者具有正相关性.脉搏轮廓法、与热稀释法测定猪心排血量相对误差为13.5%,两者具有一致性.经肺热稀释法与热稀释法测定猪心排血量相对误差为12.9%,两者具有一致性.随着潮气量增加,心排出量值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PEEP增加,猪心排出量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脉搏轮廓法、经肺热稀释法与热稀释法测定猪心排血量的一致性良好;当机械通气潮气量或PEEP增加时猪心排血量逐渐下降.

    热稀释法经肺热稀释法脉搏轮廓法潮气量呼气末正压心排血量一致性

    胶质瘤侵犯中央前回对大脑半球激活斑的影响:一项任务态磁共振研究

    曾善美赵静初建平
    100-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在术前任务态功能磁共振(T-fMRI)中,胶质瘤侵犯中央前回对双侧大脑半球激活斑的影响.[方法]将56例接受了术前任务态磁共振扫描的胶质瘤患者分为中央前回侵犯组(PGI,n=21)和中央前回无侵犯组(PGNI,n=35).我们设定了三个不同的体素水平上的统计阈值(P值:P1,10-4;P2,10-6;P3,10-8),并获得相应统计水平的大脑激活图(V1,V2和V3).分别计算双侧大脑半球间(瘤侧/对侧:IAVR)和双侧中央前回间的激活斑体积比值(瘤侧/对侧:PAVR).计算位于不同统计阈值区间的激活斑体积(△V1=V1-V2;△V2 = V2-V3),并进一步比较它们在双侧大脑半球间的比值[△Vn(瘤侧)/△Vn'(对侧),n= 1,2].此外,我们还分析了肿瘤特征与IAVR和PAVR间的关系.[结果]在相对较低的统计阈值水平中(P1 和 P2),相较于PGNI组,PGI组的IAVR和PAVR明显减低(P<0.05),但在较严格的统计阈值中(P3),这两组间则无明显差异.相比PGNI组,PGI组的△V1/△V1'明显减低(P=0.02),但△V2/△V2'在两组间没有差异.此外,在PGI组,PAVR与肿瘤大小呈负相关(P=0.043),并且肿瘤距手节区的距离与IAVR和PAVR呈正相关(P<0.05).[结论]相比胶质瘤未侵犯功能区,在T-fMRI中,侵犯功能区会更容易影响肿瘤同侧脑半球中较低统计阈值的激活斑,造成双侧大脑半球间激活斑不对称性,但这种影响在更严格的统计阈值中没有出现.选取多个统计阈值来分析胶质瘤术前T-fMRI的激活斑结果是十分必要的.

    胶质瘤大脑半球中央前回激活斑功能磁共振

    解剖型锁定钛板与髓内钉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比较

    马梦君陈彦博曾钢陈宸...
    108-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比应用解剖型锁定钛板与髓内钉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与并发症情况.[方法]自2019年9月至2021年9月,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诊断为胫骨远端AO-A型骨折的手术患者纳入本研究,共32例.其中15例采用钛板螺钉治疗,17例采用髓内钉治疗.比较两组一般手术指标、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前后VAS评分及术后踝关节功能.[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0~20个月,平均12个月.髓内钉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均长于钛板螺钉组,但术前等待时间、住院天数少于钛板螺钉组,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两组骨折愈合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周,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术前,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髓内钉组与钛板螺钉组相比,手术前后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月AOFAS评分、术后1年踝关节活动度、并发症发生率髓内钉组优于钛板螺钉组,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术后1年AOFAS评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钛板螺钉与髓内钉均是治疗胫骨远端AO-A型骨折的有效术式,远期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异.髓内钉的软组织并发症较少,对踝关节活动度影响更小,康复更快,安全性更高,而钛板螺钉发生术后软组织感染的概率较大.我们建议在临床工作中,应该做好患者的术前评估,在把握适应症的前提下,髓内钉并发症更少,有一定优势.

    胫骨远端骨折解剖型锁定钛板髓内钉治疗疗效

    集成磁共振成像技术评估COVID-19康复患者神经损伤

    谢青吴文浩廖健伟王国杰...
    114-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应用集成磁共振成像技术(SyMRI)评估COVID-19康复患者脑灰质微结构的改变.[方法]29例COVID-19康复患者分为重症患者组(SG=11例)和普通患者组(OG=18例),选取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MI)和教育年限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组(HC=23例).所有受试者均行SyMRI扫描,生成T1、T2定量图谱,利用自动解剖标记(AAL)模板将T1和T2图谱分割成90个感兴趣区(ROIs).通过对ROI内的所有体素进行平均得到每个ROI的T1、T2弛豫值.分析比较三组间90个脑区的T1、T2值.[结果]HC相比,SG在双侧眶内额上回、双侧海马旁回、双侧豆状壳核、双侧颞中回、双侧颞下回、左侧眶部额上回、左侧眶部额下回、左侧直回、左侧前扣带与旁扣带脑回、右侧内侧和旁扣带脑回、左侧后扣带回、左侧缘上回的T2值显著升高(P<0.05);与OG相比,SG在左侧直回、左侧海马旁回、双侧颞中回、双侧颞下回的T2值显著升高(P<0.05).与HC相比SG在双侧眶内额上回、左侧直回、左侧前扣带和旁扣带脑回、右侧后扣带回、左侧海马旁回、左侧舌回、左侧豆状壳核、左侧丘脑的T1值显著升高(P<0.05);与OG相比,SG在右侧后扣带回、右侧距状裂周围皮层、左侧豆状壳核的T1值显著升高(P<0.05).[结论]COVID-19患者即使在康复后脑灰质微结构仍可能存在持续性或迟发性损伤,且损伤程度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SyMRI可作为一项敏感的工具评估中枢神经系统(CNS)微结构损伤情况,有助于早期临床诊断.

    合成磁共振成像技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康复期中枢神经系统神经损伤

    双腔气管插管患者术后咽喉痛的危险因素分析

    李瑛园关健强黑子清杨基荣...
    121-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拔管力等因素是否是双腔气管插管术后咽喉痛的危险因素.[方法]这是一项随机对照试验的事后分析.本研究收集18~65岁,ASAI-Ⅲ级的双腔气管插管患者围术期资料,记录性别、年龄、吸烟史、导管直径、导管留置时间、舒芬太尼用量、是否使用氟比洛芬酯、是否拔管时呛咳等.拔管时使用测力计测量拔除导管所需的力.根据术后是否发生咽喉痛分为咽喉痛组和无咽喉痛组.对两组资料进行组间比较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术后咽喉痛的危险因素.使用ROC曲线预测危险因素的预测效应.[结果]最终纳入163例患者,拔管后30 min有74例(45.4%)患者发生术后咽喉痛,89例(54.6%)患者未发生术后咽喉痛.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OR95%CI=3.83(1.73,8.50),P=0.000 1]和拔管力增大[OR95%CI=1.78(1.45,2.20),P<0.001]是术后咽喉痛的独立危险因素.拔管力预测术后咽喉痛的AUC曲线为0.773[95%CI(0.701,0.846),P<0.001];当约登指数为0.447时,拔管力的最佳临界点是13N.[结论]女性和拔管力是双腔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术后咽喉痛的独立危险因素.

    双腔气管插管术后咽喉痛危险因素气管拔管拔管力全身麻醉

    48例原因不明矮身材儿童临床特征和致病基因分析

    侯乐乐林少汾李晓娟刘祖霖...
    127-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总结原因不明矮身材儿童的临床特征并探讨其致病基因,为临床精准诊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院儿科内分泌专科2018年1月至2022年8月就诊的未能明确诊断的矮身材儿童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全外显子组测序(WES)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作用机制对致病基因进行归纳总结.[结果]纳入患儿48例(男性30例,女性18例),年龄(7.73±3.97)岁,身高标准差分值为-3.63±1.67;临床表现:特殊面容33例(68.8%),体型或骨骼系统异常31例(64.6%),围产期异常26例(54.2%,其中61.5%为小于胎龄儿),内分泌系统异常24例(50.0%,其中87.5%生长激素(GH)峰值低于正常),矮身材家族史21例(43.8%);实验室检查:GH激发试验峰值(9.72±7.25)ng/mL,IGF-1 标准差分值为-0.82±1.42,骨龄与年龄差值(-0.93±1.39)岁;WES共发现相关基因变异者25例,其中14例(56.0%)为致病变异,6例(24.0%)为可能致病变异,5例(20.0%)为意义未明变异;评价为致病及可能致病变异的基因共14个,其中影响细胞内信号通路10个(PTPN11、RAF1、RIT1、ARID1B、ANKRD11、CSNK2A1、SRCAP、CUL7、SMAD4和FAM111A),影响细胞外基质(ECM)4个(ACAN、FBN1、COL10A1和COMP).[结论]临床上表现为严重矮身材伴特殊面容、非匀称体型、骨骼系统异常、小于胎龄儿、GH峰值低于正常和矮身材家族史等特征的儿童,其病因需考虑罕见单基因疾病的可能,WES是提高单基因性矮小症诊断效能的重要手段.本组患儿致病基因中,主要致病机制是影响细胞内信号通路和ECM组分或功能,进一步研究有助于发现和研究新的矮小症致病变异和基因功能.

    矮身材儿童临床特征全外显子组测序基因变异致病基因

    估计葡萄糖处置率与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关系的横断面研究

    吴育彬陈志腾吴茂雄刘文浩...
    136-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估计葡萄糖处置率(eGDR)与冠心病(CAD)严重程度的关联.[方法]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横断面研究设计,纳入因疑似冠心病而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共1 258人(平均年龄:62(53~68)岁;男性占53.9%).按照eGDR公式计算胰岛素抵抗水平(IR):eGDR =21.158-[0.09×腰围(WC,cm)]-[3.407×高血压(hypertension,是/否)]-[0.551×糖化血红蛋白(HbA1c,%)].根据eGDR三分位数对研究对象进行分组.冠心病的严重程度由狭窄血管的数量决定:无明显CAD组(所有冠脉狭窄均<50%,n=704),单支血管CAD组(只有一条受累的主要冠脉狭窄≥50%,n=205),多支血管CAD组(两条或两条以上受累的主要冠脉存在狭窄≥50%,n=349);以无明显CAD作参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eGDR与CAD严重程度之间的关联.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分析eGDR和CAD在整个eGDR范围内的线性关联.采用亚组分析评估不同糖尿病状态下eGDR和CAD严重程度之间的关联.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eGDR对提高CAD筛查模型的价值.[结果]eGDR降低与CAD严重程度的风险增加显著相关.(OR:2.79;95%CI:1.72~4.55;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中,eGDR最低分位(T1)的个体患多支血管CAD的风险是eGDR最高分位(T3)的2.79倍.(OR:2.79;95%CI:1.72~4.55;P<0.001).限制性立方样条分析显示,eGDR与CAD以及多支血管CAD之间存在负线性关联(P-linearity<0.05).在非糖尿病患者中,与参照组(T3)相比,T1组患CAD和多支血管CAD的风险显著增加,OR分别为1.42(95%CI:1.00~2.01;P<0.05)和1.86(95%CI:1.21~2.86;P<0.05).而在糖尿病患者中未发现此关联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eGDR加入到CAD传统筛查模型中时,AUC、IDI、NRI的结果显示,模型对CAD和多支血管CAD的筛查有显著改善.[结论]eGDR与CAD及CAD严重程度呈负相关.eGDR作为一种无创且易于获取的非胰岛素测量指标,具有筛查大规模人群中CAD严重程度的潜在价值.

    冠心病葡萄糖处置率冠心病严重程度多支血管病变冠心病冠状动脉狭窄横断面研究

    慢性丙型肝炎直接抗病毒治疗对肾脏功能的影响

    李梦月李舣婷张英林潮双...
    146-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经DAAs治疗后肾脏功能的变化.[方法]纳入自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门诊就诊的经DAAs治疗的123例慢丙肝患者,分别收集治疗前、治疗期间、治疗结束后的血清肌酐值,通过MDRD公式估计eGFR,以评估患者完成直接抗病毒药物治疗后肾脏功能的变化.[结果]本研究纳入了123例患者,67.5%(n=83)为男性患者,平均年龄为(50±11)岁,中位随访时间为24周,26.8%(n=33)基线时存在肝硬化,10.6%(n=13)合并有糖尿病,11.4%(n=14)的患者eGFR<60 mL/(min·1.73 m2),33.3%(n=41)的患者eGFR为(60-89)mL/(min·1.73 m2),55.3%(n=68)的患者eGFR≥90 mL/(min·1.73 m2).所有患者在治疗结束时及治疗结束后随访过程中eGFR并未出现下降,而CKD2期患者的eGFR在治疗结束后随访过程中较基线出现改善[(88.65±15.52)mL/(min·1.73 m2)vs(78.12±7.60)mL/(min·1.73 m2),P<0.001].14.6%(n=18)的患者经历了肾功能分期的恶化,通过二元logistic分析得出糖尿病可以预测肾功能的恶化(OR=4.663,P=0.016).[结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经DAAs治疗后,肾脏功能并未发生恶化,甚至在CKD2期的患者中发现肾脏功能有所改善.但慢丙肝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发生肾脏功能恶化的风险高,仍需密切监测肾脏功能.

    丙型肝炎直接抗病毒药物丙肝治疗肾脏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