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噪声与振动控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噪声与振动控制
中国声学学会
噪声与振动控制

中国声学学会

严济宽

双月刊

1006-1355

NVC@sjtu.edu.cn

021-62932221

200030

上海市华山路1954号上海交通大学

噪声与振动控制/Journal Noise and Vibration Control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科技工作者和工程师交流噪声与振动控制理论和实际应用研究的最新理论、方法、信息和知识的重要平台。主要内容包括噪声和振动控制领域中理论和实践的最新发展、创新方法、重要成果、新技术等。可供相关专业的大专院校师生、各单位噪声振动专业人员参考。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无人航行器声隐身性能提升研究

    魏建红向阳
    206-211,27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小几何尺度的无人航行器(Unmanned Underwater Vehicle,UUV)中减振技术的应用问题,建立尺度较小的SUBOFF无人航行器有限元模型。分析其在典型激励下的声振特性,探讨阻振、吸振技术在UUV上的应用,并且基于声学黑洞结构设计UUV舱段,分析其减振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无人航行器结构振动和辐射噪声的峰值频率与整体和局部结构的模态频率关系较大。在推进电机基座、推力轴承基座等结构上应用阻振质量和动力吸振器可有效减小艇体振动,吸振器质量增加可改善吸振效果。设计声学黑洞(Acoustic Black Hole,ABH)舱段并应用于艇体的中部均匀部分,可有效减小结构振动由激励源向船艏的传递,体现该方案的减振效果。

    声学无人航行器减振降噪技术声学黑洞阻振吸振

    高速列车轴箱振动特性及功率谱密度归纳研究

    李世杰吴兴文梁树林池茂儒...
    212-218,30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我国动车组轴箱振动特性及实测加速度功率谱密(Power Spectral Density,PSD)不明确等问题,在我国多条线路上开展轴箱振动试验,获取各个线路轴箱振动加速度数据。通过滑窗计算并拟合峭度、偏斜度两个非高斯参数的分布形式。采用约翰逊拟合对非正态分布的PSD样本进行谱归纳,获得轴箱实测功率谱密度,与IEC 61373标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轴箱振动加速度信号有着明显的超高斯特性,其中峭度分布符合对数正态分布,且进行曲线平移后拟合效果较好;高斯混合模型对偏斜度分布有着较好的拟合。通过对5条线路实测功率谱密度的统计结果可知,标准值与实测功率谱密度差异较大,各线路在500~1000 Hz高频振动能量大于标准值;在5~300 Hz低频振动能量小于标准值。将统计结果作为轴箱附属部件的载荷输入,为轴箱附属部件进行考虑线路非高斯特性的疲劳可靠性设计和振动试验提供理论指导。

    振动与波高速列车轴箱线路试验振动特性非高斯功率谱密度

    某纯电动汽车蠕行工况轰鸣问题分析与控制策略优化

    沈龙张军赵明斌秦宾...
    219-223,2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电驱传动系统刚性连接,使其呈现出"弱阻尼"状态,这会让纯电动汽车在某些特定工况下容易发生传动系统轰鸣问题。文章以某纯电动汽车蠕行工况轰鸣问题为例,系统地阐述电驱传动系统轰鸣问题的分析排查过程,分析转矩波动抑制失稳导致转矩波动过大是引起蠕行轰鸣的原因,提出电机转矩波动抑制失稳潜在机理及改进的主动阻尼控制策略。结合改进的主动阻尼控制逻辑,在不改变车辆传动系统结构的前提下,通过限制主动阻尼上限的方法,电机转矩波动抑制的失稳现象得到有效控制。并通过实车验证针对轰鸣问题的新主动阻尼控制方法的有效性,这对解决此类问题具有借鉴和参考价值。

    振动与波纯电动汽车传动系统主动阻尼控制转矩波动转矩控制轰鸣

    发动机活塞敲击下的整机动力学响应分析及优化

    黄泽好罗福平邢志斌聂嘉余...
    224-229,248页
    查看更多>>摘要:抑制活塞二次运动产生的敲击噪声是发动机NVH控制的重要内容。以某款两缸四冲程发动机为研究对象,考虑活塞和缸套工作变形及其接触特性,建立整机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探究活塞敲击激励下的整机振动与噪声响应;以活塞间隙、活塞销偏置及活塞质心位置为设计变量,活塞动能和摩擦损失为优化目标进行多目标优化设计。结果表明活塞敲击激励主要影响机体上侧部分,气缸盖罩振动噪声明显;优化后多个转速下的活塞敲击动能、摩擦损失以及机体振动和噪声均有所改善,其中6000 r/min下的活塞敲击动能比优化前降低31。1%;气缸盖罩顶部辐射噪声减小量最大为4。8%。

    振动与波二次运动敲击动能摩擦损失辐射噪声多目标优化

    开放式研究室键盘敲击声对中文文献阅读的影响研究

    单晓霞史晓峰
    230-235,302页
    查看更多>>摘要:键盘敲击声是开放式研究室内典型的声源之一。本文通过实验测试来研究不同声压级的键盘敲击声对开放式研究室人员专业文献阅读的影响。键盘敲击声以45、50、55 dB(A)3个不同的声压级水平进行呈现,对参与者在3种声环境下阅读文献客观绩效和主观感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参与者的客观绩效和主观感受都受到键盘敲击声的影响并与其声压级大小相关,且在键盘敲击声为50 dB(A)的测试环境中,参与者的主观感受和客观表现都达到最佳。此外还探讨个人因素(键盘使用类型、性别和噪声敏感度)对键盘敲击声环境下文献阅读任务的影响。

    振动与波开放式研究室文献阅读键盘敲击声工作效率

    曲线钢桁桥人致振动舒适性评价现场试验研究

    温青何泳霖周越曹张...
    236-2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跨曲线钢桁梁人行桥竖向、横向和扭转振型耦合强,人致振动舒适度评价和减振控制难度大。以湖南省长沙市浏阳河一主跨为120 m的曲线双层桥面三跨连续钢桁梁桥—汉桥为工程背景,通过理论分析和人群激励现场动力试验,识别桥梁固有模态参数,评价人致振动舒适性,优化设计调谐质量阻尼器(Tuned Mass Damper,TMD)并评价TMD的减振效果。研究表明:因桥梁第一阶竖弯模态和第一阶扭转模态的阻尼比仅为0。23%和0。3%,人致振动加速度不满足舒适性要求;采用竖向TMD进行竖弯模态和扭转模态的减振控制,减振后的桥梁满足舒适性要求。

    振动与波钢桁架梁桥人致振动现场实测舒适性评价人行桥

    地铁邻近高层住宅建筑振动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

    曾钦娥何蕾邬玉斌宋瑞祥...
    242-248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有限元法建立轨道-隧道-土体-建筑大型精细化有限元模型,考虑轮轨激励的频率特性,结合源强原位测试验证模型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系统研究建筑不同房间、楼板不同位置、不同楼层的振动分布规律,结合楼板的模态分析,重点研究不同房间振动水平差异的形成原因。结果表明,同一楼层不同房间振动差异受楼板一阶固有频率与输入源强卓越频率重叠关系影响,不同房间的振动水平仿真结果差异达到15。1 dB;当房间楼板一阶固有频率远低于源强卓越频率时,房间楼板振动极值点出现在房间楼板中央以外的位置,反之则出现在楼板中央;振动随楼层高度的增加表现为波动变化规律,不同房间的最大值可能出现的位置为首层、中间层或顶层。

    振动与波地铁住宅建筑室内振动楼板固有频率

    车辆段上盖超高层建筑室内结构噪声分析与评价

    杜彦芊鞠龙华王安斌
    249-254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内标准多采用等效A声级来评价车致振动引起的二次结构噪声,评价范围为16~200 Hz。鉴于A声级对低频部分的大幅度衰减,本文根据国内某车辆段上盖超高层建筑的实测数据,对室内结构噪声沿建筑高度分布的规律进行分析,并通过与响度的对比,对等效A声级的适用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车致振动引起的上盖超高层建筑室内噪声频率分布范围随楼层变化,楼层越高,频带越窄;分析频带由标准规定的16~200 Hz变为有效噪声分布频带时,等效A声级的变化幅度难以被人耳察觉,响度级的变化却能明显被人耳感知;200 Hz以上能量占比小,但对响度评价的影响较大。若仍以16~200 Hz等效A声级来评价上盖超高层建筑室内结构噪声,会低估其响亮程度。研究结果对有效评价上盖建筑结构噪声的影响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声学车辆段上盖建筑二次结构噪声等效A声级响度级

    泡沫铝材料声学参数计算及其应用

    张学勇魏定源戴梦超马田伟...
    255-260页
    查看更多>>摘要:泡沫铝材料曲折因子、热特征长度和黏性特征长度等声学参数对其吸声性能有重要影响。针对泡沫铝声学参数难以在实验室完成检测的问题,本文研究采用Johnson-Champoux-Allard多孔介质模型,运用全局最小二乘优化方法完成对泡沫铝材料的声学参数反求,通过与熔体发泡法制备的泡沫铝吸声性能实测值比较,验证所提方法的可行性;通过数值计算,进一步分析泡沫铝流阻率、黏性特征长度、热特征长度、曲折因子和孔隙率等声学参数与其吸声系数的关系。结果表明:增大流阻率、曲折因子和孔隙率均使泡沫铝吸声性能增强;热特征长度和黏性特征长度的改变对吸声系数影响较小;增大孔隙率,泡沫铝的吸声性能提升最为明显。研究成果可为泡沫铝的研发制备和实际工程应用提供借鉴和指导。

    声学泡沫铝多孔介质模型声学参数吸声系数降噪系数

    空调压缩机三点式橡胶隔振脚垫刚度优化与实验验证

    曾小山陈昌垚陈俊杰
    261-266,31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某变频空调压缩机隔振系统性能不达标的问题进行优化设计,采用三点式隔振脚垫布置法搭建空调压缩机隔振系统模型,以橡胶隔振脚垫的刚度为关键优化参量,隔振系统固有频率及能量解耦率为优化目标,获取隔振脚垫刚度对隔振系统振动特性的影响规律及关键参量的最佳匹配方案,并通过隔振脚垫-压缩机系统振动特性测试验证方案的准确性。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压缩机橡胶隔振系统性能有较大提高,能够满足实际隔振需求。

    振动与波变频空调隔振系统能量解耦遗传算法优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