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砖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砖瓦
砖瓦

邹基

月刊

1001-6945

qiangcai@vip.sina.com

029-85221486

710061

西安市长安南路6号

砖瓦/Journal Block-Brick-Tile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国家科委批准面向砖瓦等墙体材料行业的唯一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性建材科技期刊。权威报道国家有关行业的方针、政策及最新科研成果、新产品、新设备、新工艺及国内外有关墙体屋面材料的最新发展动态。是广大砖瓦工作者进行学术探讨、技术交流、传播信息的园地。本刊聘行业的资深专家作为编委,全国设有通联站25个,通讯员达400多人,所建的“中国墙材信息网站”是行业最权威、最具影响力的网站之一,杂志社每年在全行业举加技术交流装备展览会一次,每年参会人数超过800人.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柱锤冲扩灰土挤密桩法在处理建筑杂填土地基施工中的应用

    王世磊
    154-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决建筑垃圾填埋形成的松散地基承载力不足问题,以山西省长治市某高层建筑工程杂填土地基处理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场区工程地质的基础上确定柱锤冲扩灰土挤密桩施工方案,并基于现场平板载荷试验对处理后的地基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荷载小于100kPa时,加固前后的地基土荷载-沉降曲线一致,荷载超过100kPa后,在相同的地基沉降条件下柱锤冲扩孔灰土挤密桩法加固后的地基承载力明显大于加固前承载力,且随着沉降的增加,两者的差值也越大;地基处理前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80kPa,极限承载力为220kPa,地基处理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60kPa,提升幅度50%,极限承载力为320kPa,提升幅度45%,满足地基承载力要求;采用柱锤冲扩孔灰土挤密桩法对杂填土可以取得较为均一的加固质量,处理后的地基土挤密系数平均值为0.982,桩身压实系数平均值为0.99.

    地基处理柱锤冲扩灰土挤密桩杂填土复合地基

    施工误差对装配式建筑框架结构可靠度的影响

    王郁琪
    157-159,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装配式建筑在施工过程中误差累积导致的结构安全性和可靠性下降问题,以广东省深圳市某多层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实测数据统计方法对施工误差进行统计分析,并运用有限元模拟方法对施工误差引起的结构可靠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预制框架梁和预制框架柱的轴线位置偏差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如果严格控制允许偏差值5mm,预制框架柱的位置轴线偏差控制程度较好,预制框架梁的安装效果较差;预制框架柱的垂直度偏差分布大致呈非对称高斯分布,无明显误差突变点,大部分预制框架柱的垂直度偏差都集中在相对较小的偏差范围,垂直度精度控制较好;节点承载力均随着轴线位置偏差的增大呈反"S"形减小并趋于收敛,节点刚度则呈现单调非线性减小并趋于收敛;相同的轴线位置偏差条件下,预制框架柱轴线位置偏差引起的节点承载力、刚度下降幅度均比预制框架柱轴线位置偏差引起的更大,两者的差值随着轴线位置偏移的增加而不断增加.

    装配式建筑框架结构施工误差可靠度分析有限元分析

    轻质隔墙板在装配式建筑中的研究与应用

    张鹏
    160-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轻质隔墙板是一种两侧放置硅酸钙板、中间浇筑聚苯颗粒水泥胶浆芯层,经复合养护形成的非承重复合夹芯板材,能够应用于多种建筑结构形式,适用于装配式钢结构的非承重内隔墙体.阐述了轻质隔墙板主要性能指标,分析其安装施工及技术要点,结合甘肃某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小区项目,研究轻质隔墙板关键施工技术,助力建筑业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轻质隔墙板装配式钢结构施工工艺

    超高层建筑钢管混凝土柱-核心筒结构施工技术

    吴婷
    163-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讨了超高层建筑双向斜交钢管混凝土柱框架-核心筒结构施工技术,包括施工准备、基础施工、钢管混凝土柱施工、核心筒施工、连接节点处理及施工监控与质量控制.结合实际工程案例,深入分析了各个施工环节的关键点,总结了施工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和注意事项.

    超高层建筑双向斜交钢管混凝土柱框架-核心筒

    深厚淤泥质土层复杂环境下大面积基坑支护施工技术

    余冰
    166-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深厚淤泥质土地质条件下深基坑支护结构施工和大变形问题,以某高层建筑小区深基坑工程为研究对象,结合基坑工程地下连续墙结构的设计条件,针对性地提出施工控制技术,并运用现场实测的方法研究地下连续墙的施工效果.结果表明,不同开挖深度条件下,地下连续墙的水平位移变化大致呈中间大两头小的"纺锤形",水平位移最大值出现在基坑底部;在相同的深度条件下,基坑开挖深度越大,地下连续墙的水平位移越大;在基坑开挖深度小于12m时,地下连续墙的水平位移极值接近于0.2%H,而基坑开挖深度达到16m时,地下连续墙的水平位移极值则接近于0.3%H.

    深厚淤泥质土复杂环境深基坑工程地下连续墙大面积开挖

    土木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应用

    杨国涛
    169-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持续发展,促使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逐渐应用于各种工程建设.在土木工程项目施工中,混凝土浇筑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结构的安全与稳定,并且混凝土浇筑作业也是工程建设中较为关键的部分.为了提升浇筑质量,需充分发挥技术使用效果.因此,首先介绍混凝土浇筑技术的基本方法,其次详细分析工程概况,然后开展施工方案设计与工程质量验收.

    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多角度异形倾斜混凝土墙柱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周刚
    172-174,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保证多角度斜向墙柱的施工效果,以贵州省某公共建筑工程为例对多角度异形倾斜混凝土墙柱施工过程中的难点问题,提出绘制施工定位图并设计单向和双向倾斜构件的定位方案,利用溜槽浇筑法完成混凝土浇筑,通过对多角度异形倾斜混凝土墙柱施工过程分析及施工后技术指标的检测,各项检测指标均满足设计要求,证实本工程各环节设计方法合理、可靠,施工效果良好.

    建筑工程异性倾斜混凝土墙柱施工技术

    学科竞赛驱动下BIM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刘洪君何蕴
    175-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的BIM课程普遍存在所学内容与行业最新技术脱节、学生缺乏实际项目经验难以满足企业需求等问题.为此,通过分析应用型本科《BIM建模与应用》课程的教学现状以及BIM课程相关竞赛的特点,通过改革教学模式、优化课程体系、完善考核方式三个手段将学科竞赛融入课程日常教学当中,实施"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模式.通过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从而提升学生在就业中的竞争力.

    学科竞赛建筑信息模型(BIM)企业需求教学改革

    基于BIM工程管理专业教学实践性环节一体化改革探索——以新疆大学为例

    朱丽玲王建虎冉洁
    179-181,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新工科背景下,传统工程管理教学实践环节已无法满足新时代人才培养要求.为此,以BIM建筑模型系统作为依托,深入分析现阶段工程管理专业教学实践培养现状,应用BIM技术对课程设计、实习、毕业设计环节进行改革,对工程管理专业教学实践性环节一体化进行探索,构建完整实践体系,形成以赛促学、课证对接新模式,培养满足市场需求和适应未来发展的创新复合型人才.

    BIM技术工程管理实践性环节一体化改革

    民族院校土木工程施工类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张坤毛云程王飞
    182-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系统梳理土木工程施工类课程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双碳"目标背景及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下土木工程施工类课程教学中存在的新老交织叠加问题,发现施工类课程内容经典但过于陈旧、教学方法和手段落后、教学案例库及思政资源库的建设缺乏.基于此,从提高教学质量及学生知识、技能和素养的视角对民族院校土木工程施工类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提出应从校企紧密合作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教学团队调整与虚拟仿真教学平台建设、现场视频+图片资源的搭建和数字资源的搭建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

    民族院校土木工程施工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