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植物保护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植物保护
植物保护

吴孔明

双月刊

0529-1542

zwbh1963@263.net

010-62819059

100193

北京圆明园西路2号中国农科院植保所

植物保护/Journal Plant Protection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1963年创刊,由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和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主办,中国科协主管,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本刊主要报道农作物、果树、园林、蔬菜、花卉、中草药和牧草的病、虫、草、鼠害的发生与防治,新农药、械的应用技术及现代植保科学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发展新动向等内容。曾多次荣获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中国科协优秀期刊奖,2003年荣获国家期刊奖提名奖。本刊已被《CAB (英国)》、《Agrindex (FAO)》、《美国化学文摘》、《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生物学文摘》、《中国农业文摘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等国内外重要的数据库和科技文摘期刊收录,是我国《中国期刊网》、《万方数字化期刊群》的源期刊。  读者对象:植保科技人员、农林院校师生、农药企业、植物医生、各级农技干部、园林、园艺工作者、科技专业户和广大农民朋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棉隆熏蒸对烟草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杨绅方文生白庆荣王秋霞...
    100-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棉隆熏蒸对烟草氮素吸收转化利用的影响,本试验选取云南酸性红壤、北京碱性潮土 2种中国典型土壤,以本氏烟Nicotiana benthamiana为对象,研究了棉隆熏蒸对土传病原菌防效、土壤氮素转换、根系氮素供应、植株氮空间分布及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棉隆熏蒸对2种供试土壤中土传病原菌镰孢属Fusarium spp.、疫霉属Phytophthora spp.真菌的抑制率均超过89%,棉隆熏蒸显著增加了土壤铵态氮含量,减少了硝态氮含量,抑制了土壤硝化速率及根系硝态氮供应速率,而促进了 土壤反硝化速率及根系铵态氮供应速率.棉隆熏蒸显著降低了烟草组织总氮含量,但增加了根、茎、叶各部位铵态氮含量,减少了硝态氮含量,且在酸性红壤土中更明显.棉隆熏蒸后硝酸还原酶、亚硝酸还原酶、谷氨酰胺合成酶和谷氨酸合成酶活性有不同程度增加.试验结果表明,棉隆熏蒸通过改变根际氮素形态及含量,进而影响根际氮素供应速率及氮代谢关键酶活性,促进烟草根茎叶各部位硝态氮的代谢,促进烟草生长.研究结果为棉隆的科学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撑.

    棉隆土壤熏蒸氮代谢氮素转换氮代谢酶

    栗实象成虫触角感器超微结构观察

    梁宸郝紫阳何佳林周金瑞...
    111-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栗实象Curculio davidi是为害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的主要种实害虫,严重影响着板栗的品质和产量.为探明栗实象成虫触角感器类型、形态和分布,本文利用扫描电镜对栗实象雌雄成虫触角及触角感器进行观察.结果表明:栗实象雌雄成虫触角柄节、梗节、鞭节1~6亚节长度存在显著差异.雌、雄成虫触角上均有7类12种感器,包括4种刺形感器、2种锥形感器、1种叉形感器、2种毛形感器,1种Böhm氏鬃毛、1种腔形感器和1种端指形感器.其中雄虫刺形感器Ⅰ、毛形感器Ⅰ、叉形感器的长度显著长于雌虫,雄虫鞭节第7、8亚节的锥形感器数量显著多于雌虫.

    栗实象板栗扫描电镜超微结构

    缬菌胺和代森锰锌的残留特征及膳食暴露风险评估

    许晨赵沛莹刘凤娇王曦...
    119-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建立了缬菌胺、代森锰锌及其代谢物乙撑硫脲(ethylenethiourea,ETU)在葡萄和黄瓜中的痕量分析方法,基于储藏稳定性研究阐明了其田间残留特征,并结合我国膳食结构评估了膳食暴露风险.样本经乙腈提取,衍生化后盐析离心,分散固相萃取(d-SPE)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UPLC-MS/MS)检测.缬菌胺、代森锰锌和ETU在葡萄和黄瓜基质中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4%~103%、86%~106%和83%~104%,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1%~5.7%、0.8%~11.4%、4.4%~11.5%;-20℃避光条件下能在黄瓜和葡萄基质中分别稳定储藏720 d和758 d.缬菌胺和代森锰锌在黄瓜中的半衰期(1.7~2.4 d和1.4~2.7 d)均比在葡萄(6.5~30.1 d和8.6~12.8 d)中的短,而在葡萄中的最终残留浓度(<0.01~0.69 mg/kg)均比黄瓜(<0.01~0.16 mg/kg)中的高.两种果蔬中代森锰锌对儿童群体和一般人群急性膳食风险(%ARfD)分别为0.70%~3.68%和0.48%~2.53%,远低于100%;而代森锰锌和缬菌胺的联合慢性膳食风险为201.3%~831.7%,其中代森锰锌占比99.9%.可见,缬菌胺不会对我国消费者产生不可接受的膳食风险,但需警惕代森锰锌潜在高暴露风险,持续关注其在食物链中的生物累积风险,同步优化膳食结构,为其科学合理使用和健康风险规避提供理论依据.

    缬菌胺代森锰锌环境行为风险评估储藏稳定性

    福建省金柑黄化衰退病的病原种类鉴定

    范赛赛肖顺乔燚沈海萍...
    129-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金柑Citrus japonica是福建省尤溪县的重要特色果树,多年来金柑黄化衰退问题在其产区较为严重.本研究意在明确金柑黄化衰退的病因,为有效防控提供依据.调查发现金柑黄化衰退病株根部生长不良,根上有线虫雌虫寄生,其体后部突出根表面,根际土壤中有大量的2龄线虫;相邻健树根部生长健壮,根部无或只有少量该线虫.为明确其病原线虫种类,对其雌虫、雄虫、2龄幼虫进行形态学观测,对线虫的rDNA-ITS、28S rDNA D2-D3区进行测序比对,采用最大似然法和贝叶斯法构建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线虫形态学特征与柑橘半穿刺线虫Tylenchulus semipenetrans 一致,系统发育树分析进一步明确为柑橘半穿刺线虫.这是国内首次报道柑橘半穿刺线虫寄生金柑,是导致金柑黄化慢衰的病因.研究结果为制订有效防控策略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金柑柑橘慢衰病柑橘半穿刺线虫病原鉴定

    硝普钠对谷子烯禾啶药害的缓解效应

    武茜张世芳王馨茹苏新宇...
    137-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硝普钠是否可以缓解除草剂烯禾啶对谷子的药害,本试验以谷子优质品种'晋谷21号'愈伤组织为试验材料,将不同浓度硝普钠与烯禾啶复配后添加到培养基中对其进行胁迫处理,观察不同处理下愈伤组织的生长情况,并分别测定其抗氧化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等相关生理指标,通过分析比较这些指标在不同处理间的差异,了解硝普钠对烯禾啶药害的缓解效应,并对其解毒机制进行初步探讨.结果表明,硝普钠对谷子烯禾啶药害有一定缓解作用,且缓解作用随烯禾啶处理浓度而发生变化,硝普钠浓度需根据烯禾啶浓度进行调整.硝普钠与烯禾啶复配提高了愈伤组织细胞抗氧化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减轻烯禾啶对谷子的损伤.本研究为生产中使用硝普钠减轻谷子烯禾啶药害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谷子愈伤组织硝普钠烯禾啶缓解药害

    基于3种原噬菌体基因的赣南地区黄龙病菌种群动态分析

    王长宁易龙马家钰
    144-152,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柑橘黄龙病(citrus Huanglongbing,HLB)对全球柑橘产业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为明确赣南地区柑橘黄龙病菌基因组上原噬菌体的分子特征和传播动态,本研究对采自赣南10个市县区的470份样品进行HLB检测,并对阳性样品中3种类型的原噬菌体(SC1、SC2和P-JXGC-3)上的SC1_gp050、SC2_gp040和PJXGC_gp08基因序列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和谱系地理学分析.结果显示,共检出74份HLB阳性样品,包括7种原噬菌体组合类型:SC1、SC2、P-JXGC-3、SC1+SC2、SC1+P-JXGC-3、SC2+P-JXGC-3 和 SC1+SC2+P-JXGC-3,含 SC2 类型的原噬菌体检出41份,检出率为55.41%,说明赣南地区含SC2类型的原噬菌体菌株最为普遍.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赣南地区的3种原噬菌体的基因交流频繁,遗传分化现象不明显.选择压力分析结果显示,SC1和P-JXGC-3类型的原噬菌体均处于负向选择,SC2类型的原噬菌体处于正向选择.基于3种原噬菌体上的基因构建的中介网络图和单倍型分布表结果显示,3种原噬菌体均存在1个祖先单倍型,其他独有单倍型均是由该祖先单倍型经多次突变而来,其中PJXGC_gp08基因产生的独有单倍型最多.时空动态分析结果显示,SC1类型原噬菌体存在2条传播路径,分别为安远和全南地区间的相互传播(3<BF<20),安远地区可能是SC1类型原噬菌体的主要扩散传播地.P-JXGC-3类型原噬菌体存在3条传播路径,瑞金可能是P-JXGC-3类型原噬菌体的扩散中心.上述成果为解析柑橘黄龙病菌亚洲种Candidatus Liberibacter asiaticus在赣南地区的遗传进化及扩散动态提供参考依据.

    柑橘黄龙病原噬菌体分子特征传播动态

    侧孢短芽胞杆菌JYC 688鉴定及抑菌促生特性研究

    黄勋丰加文金春林高家卫...
    153-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马铃薯疮痂病是由多种致病链霉菌侵染引起薯块表面结痂导致薯块外观品质下降的病害,防控困难,生物防治是其主要防治措施之一.筛选具有良好拮抗作用的生防菌,可为马铃薯病害的生物防治提供优良的微生物资源.本研究从健康马铃薯植株根际土壤中分离获得JYC 688菌株,采用平板对峙和纸碟法筛选验证菌株拮抗性,结合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测定及分子生物学手段确定其种属地位,并检测其产生水解酶和嗜铁载体的能力.结果表明,菌株JYC 688是侧孢短芽胞杆菌Brevibacillus laterosporus,其菌株培养液能够显著抑制引起马铃薯疮痂病的酸性疮痂链霉菌Streptomyces acidiscabies和肿胀疮痂链霉菌S.turgidiscabies的生长,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7.86 mm 和 31.90 mm;其对马铃薯晚疫病菌 Phytophthora infestans、早疫病菌 Alternaria alternata、黑痣病菌 Rhizoc-tonia solani也具有良好的抑制活性;菌株JYC 688能够分泌β-1,3葡聚糖酶、纤维素酶、蛋白酶、嗜铁素等多种抗菌相关物质,可溶解大豆卵磷脂、碳酸钙、碳酸镁3种难溶性化合物,有利于磷、钙、镁3种元素的释放,是一株具有开发潜力的生防菌.

    侧孢短芽胞杆菌鉴定抑菌特性促生特性

    苯醚甲环唑拌种对小麦根际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冯超红李丽娟张姣姣王俊美...
    163-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麦茎基腐病是我国北方小麦主产区的重大病害,对小麦安全生产造成严重威胁.化学农药的使用是最直接有效的防治方法,在植物病害防治中发挥重要作用.苯醚甲环唑是一种具有较高安全性的三唑类杀菌剂.本课题前期明确了苯醚甲环唑拌种对小麦茎基腐病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且促生增产,但其对小麦根际微生物的影响尚不清楚.本文研究了苯醚甲环唑拌种对茎基腐病田中小麦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苯醚甲环唑拌种处理对小麦分蘖期,拔节期和灌浆期根际微生物的alpha和beta多样性均无显著影响,但使分蘖期镰孢属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微生物共现网络分析表明,苯醚甲环唑拌种处理提高了细菌网络的复杂性,降低了真菌网络复杂性,使植株根际微生物网络更接近健康植株根际的特征.该研究从根际微生物的角度为苯醚甲环唑防治小麦茎基腐病的机制研究及对土壤微生物的安全性评价提供理论依据.

    小麦茎基腐病苯醚甲环唑根际微生物镰孢属共现网络

    短梗长尾啮小蜂雌性生殖系统结构与卵巢发育特点

    王晶臧连生高树立赵悦...
    172-177,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关于短梗长尾啮小蜂Aprostocetus brevipedicellus卵巢结构和发育的相关研究在国内外尚无报道.本研究对短梗长尾啮小蜂的雌性生殖系统结构、卵子形态及卵巢发育特点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短梗长尾啮小蜂雌性内生殖系统由1对卵巢、1对侧输卵管、1条中输卵管、受精囊、毒囊等组成;雌性外生殖器由产卵管、产卵管鞘、内瓣和外瓣构成.同时,短梗长尾啮小蜂属于卵育型寄生蜂,雌蜂初羽化时卵巢内只含有少量成熟卵子,随着营养的补充和时间的推移,成熟卵子和总卵子数量逐渐增加,并在羽化后72 h数量达到最高值.此外,研究发现,卵巢管内成熟卵子数量和总卵子数量与雌蜂的体长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36和0.941.以上研究结果为科学合理地研究和开发利用短梗长尾啮小蜂提供了理论基础.

    短梗长尾啮小蜂卵巢发育雌性生殖系统卵育型寄生蜂

    灰飞虱冠蛋白的基因克隆与表达分析

    钟嘉怡李莉王锡锋刘文文...
    178-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冠蛋白属于WD40重复超家族成员,主要通过结合肌动蛋白调控细胞骨架的动态聚合与解聚.本研究通过RT-PCR克隆并获得了灰飞虱3个冠蛋白coronin 1A、coronin 2B和coronin 7的基因CDS区.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这3个冠蛋白分别属于3个分支,且与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的3个冠蛋白同源性最高,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分别为99.2%、88.2%和82.5%.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coronin 1A在成虫中的转录水平显著高于2龄、4龄若虫,coronin 2B在雄虫中的转录水平显著高于2龄、4龄若虫和雌虫,coronin 7在雌虫中的转录水平显著高于2龄、4龄若虫和雄虫.而3个冠蛋白基因在唾液腺中的转录水平都显著高于肠道.灰飞虱携带水稻条纹病毒(rice stripe tenuivirus,RSV)后体内3个冠蛋白基因的转录水平显著高于对照,说明冠蛋白可能在灰飞虱传播RSV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研究结果为深入探究冠蛋白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灰飞虱水稻条纹病毒冠蛋白转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