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植物保护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植物保护
植物保护

吴孔明

双月刊

0529-1542

zwbh1963@263.net

010-62819059

100193

北京圆明园西路2号中国农科院植保所

植物保护/Journal Plant Protection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1963年创刊,由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和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主办,中国科协主管,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本刊主要报道农作物、果树、园林、蔬菜、花卉、中草药和牧草的病、虫、草、鼠害的发生与防治,新农药、械的应用技术及现代植保科学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发展新动向等内容。曾多次荣获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中国科协优秀期刊奖,2003年荣获国家期刊奖提名奖。本刊已被《CAB (英国)》、《Agrindex (FAO)》、《美国化学文摘》、《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生物学文摘》、《中国农业文摘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等国内外重要的数据库和科技文摘期刊收录,是我国《中国期刊网》、《万方数字化期刊群》的源期刊。  读者对象:植保科技人员、农林院校师生、农药企业、植物医生、各级农技干部、园林、园艺工作者、科技专业户和广大农民朋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甘薯苗期黑斑病对薯苗生长的影响及药剂浸种对黑斑病的防治效果

    张德胜田雨婷马占宽赵付枚...
    331-336,35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确甘薯苗期黑斑病对薯苗生长的影响及25%肟菌·异菌脲悬浮剂浸种的防治效果,通过人工接菌和药液浸种试验,对各处理的种薯发芽、生长、产苗量及薯苗带菌率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种薯或基质带菌育苗,种薯发芽数与未接菌处理相比没有显著差异;不同浓度25%肟菌·异菌脲悬浮剂浸种对种薯发芽数也未见显著影响.与未接菌处理相比,种薯带菌和育苗基质带菌处理未药剂浸种时产苗量分别减少43.97%和59.82%.使用25%肟菌·异菌脲悬浮剂500 mg/L浸种时,种薯和基质带菌试验中千克种薯产苗分别为74.12株和69.56株,苗床接菌试验中产苗分别为126.92株和85.31株,均显著高于未药剂浸种的处理.调查发现,种薯或苗床带菌会使萌发的嫩芽受黑斑病菌感染,引起死苗、生长停滞和薯苗带菌,是产苗量减少的主要原因.25%肟菌·异菌脲悬浮剂浸种可减少薯苗发病,增加产苗量.

    甘薯甘薯长喙壳甘薯苗期黑斑病浸种产苗量

    13种药剂种子处理对瓜类细菌性果斑病的防治效果

    宫嘉悦林培炯刘朋飞俞斌...
    337-346,3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瓜类细菌性果斑病是西瓜、甜瓜等瓜类作物的重要细菌性病害.为筛选防控果斑病的有效药剂,本研究比较了 13种药剂浸种带菌西瓜种子不同时间对果斑病的防治效果及对种子发芽的影响;并通过"先喷药后接种"和"先接种后喷药",比较了 13种药剂对西瓜苗期果斑病的预防和治疗效果,同时测定了助剂8.6%聚乙二醇对13种药剂的增效作用.药剂浸种试验结果表明,带菌种子在10%阿苯达唑750倍液、2%春雷霉素300倍液中浸种12 h,对果斑病的防效均达到100%,发芽率比清水浸种分别高16.20百分点和16.34百分点;杀菌剂1号200倍液处理12 h的防效较好,为85.58%,且促进种子萌发.苗期喷施药剂的试验结果表明,13种药剂对果斑病的预防效果均好于治疗效果,预防效果和治疗效果都超过60%的药剂有7种,以10%阿苯达唑600倍液对果斑病的防效最好,预防效果和治疗效果分别为87.58%和75.70%,与8.6%聚乙二醇混配后分别提高至94.12%和81.31%,增效作用显著.本研究结果为后续田间试验和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细菌性果斑病药剂浸种阿苯达唑预防效果治疗效果

    橡胶树白粉病拮抗放线菌的筛选及田间防效评价

    施玉萍刘一贤李岚岚戴利铭...
    347-35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筛选对橡胶树白粉病菌具有拮抗作用的生防放线菌,本研究从云南省主要植胶区橡胶树根际土壤中分离放线菌,以橡胶树主要病害病原菌为靶标菌,采用平板对峙培养法初步筛选出1株抑菌效果良好的放线菌菌株,命名为DL5C,其对橡胶树尖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acutatum、胶孢炭疽菌C.gloeosporioides、橡胶树白根病病菌Rigidoporus lignosus、橡胶树褐根病病菌 Phellinus noxius 的抑菌率分别为 58.35%、60.97%、60.03%、74.00%;DL5C菌株发酵滤液对橡胶树白粉病菌Oidium heveae孢子萌发的抑制率达72.40%;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处理7 d后,DL5C菌株发酵液对橡胶树白粉病的相对防效为80.93%.通过菌株形态特征、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性以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放线菌菌株DL5C被鉴定为不吸水链霉菌Streptomyces ahygroscopicus.

    橡胶树白粉病拮抗放线菌不吸水链霉菌生物防治田间防效

    石榴蓟马防治药剂筛选及喷雾助剂对药剂的减量增效作用

    杨小龙杨俊杨石有张蕊...
    356-36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筛选对石榴蓟马有效的防治药剂,同时评价添加喷雾助剂对药剂的减量增效作用,本研究开展了 12种杀虫剂对石榴蓟马的田间防效试验,同时将450 g/L吡虫啉微乳剂常规用量减量10%、20%后添加0.05%的有机硅Silwet 408、矿物油、芦荟精油助剂,测定其对药液物理性能的影响及对石榴蓟马的田间防效,评价喷雾助剂的减量增效作用.结果表明:12种杀虫剂对石榴蓟马具有较好的田间防效,按照667 m2用量,450 g/L吡虫啉微乳剂10 mL、60 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30 mL、10%多杀霉素悬浮剂20 mL、240 g/L虫螨腈悬浮剂40 mL、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30 mL对石榴蓟马防效较高,可作为防治石榴蓟马的临时推荐药剂.添加3种喷雾助剂均能显著降低药液的表面张力、增大扩展直径并提高药液持留量,提高药剂对石榴蓟马的防效.相对常规用量,通过添加有机硅Silwet 408、矿物油助剂可使450 g/L吡虫啉微乳剂用量减量20%,添加芦荟精油可使药剂减量10%.生产上可通过向450 g/L吡虫啉微乳剂中添加3种喷雾助剂来达到对石榴蓟马减量增效的作用.

    石榴蓟马杀虫剂喷雾助剂减量增效田间防效

    6种种衣剂防治芝麻枯萎病效果初步研究

    赵新贝倪云霞刘新涛赵辉...
    362-3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种衣剂处理是防治由土壤、种子带菌引起的作物苗期枯萎病的有效手段.本研究分别采用培养皿培养和盆栽试验评估6种种衣剂防治芝麻枯萎病的效果.结果表明:使用培养皿培养法筛选芝麻种衣剂可行,与盆栽试验相比,培养皿方法简单快速.盆栽试验结果表明,6种种衣剂中防治效果最好的为15%多·福FSC,其次为30 g/L苯醚甲环唑FSC和25%噻虫·咯·霜灵FSC.15%多·福FSC的防治效果在播种后15 d达97%,播种后45 d仍在50%以上.15%多·福FSC、30 g/L苯醚甲环唑FSC和25%噻虫·咯·霜灵FSC包衣的最佳用量分别为11.11、7.50 mL/kg和30 mL/kg.本研究为芝麻种衣剂的初筛提供了简单快速的方法,并筛选出3种防效良好的种衣剂.

    芝麻枯萎病种衣剂皿内培养法

    不同药剂及施药技术对玉米南方锈病的防效研究

    王子伟鲍丽宛琼陈莉...
    368-375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由多堆柄锈菌Puccinia polysora Underw.引起的玉米南方锈病在黄淮海玉米产区发生频率高、危害重.为明确玉米南方锈病的最佳防治时期,不同杀菌剂种类、施用剂量及防治次数对玉米南方锈病的防治效果,在大田条件下,以丙硫菌唑为供试杀菌剂,探讨了在玉米不同生育期防治及防治次数对玉米南方锈病的防效及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同时研究了丙环唑、戊唑醇、氟环唑和丙硫菌唑4种杀菌剂不同使用剂量对玉米南方锈病的防效及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分别在玉米大喇叭口期、抽雄初期、吐丝期和灌浆期防治,以抽雄初期的防效最好(58.47%),挽回产量损失率最高(108.05%).施药两次对玉米南方锈病的防治效果显著优于施药一次的防治效果.丙环唑、戊唑醇、氟环唑和丙硫菌唑4种杀菌剂对玉米南方锈病均有一定的防控效果,施药后14 d的防效均在85%以上,施药后28 d的防效呈明显下降趋势.4种杀菌剂防治玉米南方锈病,防效以氟环唑(1 350 mL/hm2)和丙硫菌唑(1 350 mL/hm2)最好,施药后14 d的防效分别为95.68%和95.57%;施药后28 d的防效分别为55.39%和60.27%.4种杀菌剂不同使用剂量的挽回产量损失率均在70%以上.从防治效果及挽回产量损失率等方面综合考虑,防治该病的最佳施药期为玉米抽雄初期,4种供试药剂均可在大田防治中推广应用.

    玉米南方锈病杀菌剂使用剂量防治次数产量防治效果

    双氯磺草胺在东北地区春大豆田的应用效果

    罗婵郭小桐王宇丛克强...
    376-38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确双氯磺草胺土壤封闭与茎叶处理对东北地区春大豆田阔叶杂草的防除效果和对作物的安全性.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连续2年开展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5.2~76.5 g/hm2有效成分剂量下84%双氯磺草胺水分散粒剂用于大豆田进行土壤封闭处理,施药后60 d,对东北地区常见阔叶杂草藜、本氏蓼、苍耳、苘麻、水棘针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都在90.0%以上,对龙葵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都在87.0%以上.对阔叶杂草的总株防效为93.3%~99.0%,总鲜重防效为94.7%~99.4%.25.2~63.0 g/hm2有效成分剂量下84%双氯磺草胺水分散粒剂茎叶喷雾处理,施药后30 d,对本氏蓼、苍耳、苘麻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都在93.0%以上,对水棘针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都高于82.0%,对藜、龙葵的株防效为59.8%~85.5%,鲜重防效为62.5%~90.9%.对阔叶杂草总的株防效为80.1%~93.2%,总的鲜重防效为82.2%~95.9%,施药后初期,大豆叶片有受害症状,后期新生叶片正常.双氯磺草胺土壤封闭和茎叶喷雾施药方式都能有效控制东北地区春大豆田的阔叶杂草,但依据大豆产量分析,84%双氯磺草胺水分散粒剂有效剂量25.2~76.5 g/hm2 4个土壤封闭处理区大豆产量与人工除草相比差异不显著.本试验为大豆田苗后除草剂选择提供了新思路,茎叶喷雾施药方式适宜的剂量为84%双氯磺草胺水分散粒剂31.5~37.8 g/hm2;土壤封闭施药方式具有更好的除草效果,适宜的施药剂量为84%双氯磺草胺水分散粒剂25.2~50.4 g/hm2.

    杂草防除大豆双氯磺草胺土壤处理茎叶处理防效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