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半月刊

2096-0417

whr01@whu.edu.cn

027-68772482 

430072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武汉大学工学部68栋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杂志社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Journal Women's Health Research
查看更多>>本刊面向全国各医疗卫生单位或医学研究机构、各医学院校,医务工作者、医学研究人员及高等院校师生等,致力于发掘女性健康研究的新问题,引领女性健康研究的新方向,捕捉医学发展的新动态,发现临床研究的新成果,推广医务管理的新方法,培养临床与科研并重的新型专家学者。目标成为女性健康研究领域内具有独特风格和影响力的一流学术期刊,为广大医务工作者提供一个规范、权威、高水平的交流发布平台。本刊以妇幼保健医学为主,兼及其他医学领域。征稿范围包括妇、产、儿科的基础及临床研究;护理及其他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测评;医疗卫生单位教学、政策制度的调查报告及评价;兼收其他临床医学各科及中医药类论文(男性专科及偏方除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依托泊苷联合奈达铂治疗中晚期卵巢癌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预后与QOL评分的影响

    丁涛丰常申
    38-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中晚期卵巢癌患者采用依托泊苷联合奈达铂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预后与QOL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5月本院收治的66例中晚期卵巢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分成两组,每组33例,对照组接受依托泊苷联合顺铂治疗,研究组接受依托泊苷联合奈达铂治疗。对比两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生存质量(QOL)评分和预后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近期治疗总有效率,心理状况、机体功能和自我保健等QOL评分以及生存率更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恶心呕吐发生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神经毒性、脱发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复发率、病死率更低(P<0。05)。结论:中晚期卵巢癌患者应用依托泊苷联合奈达铂方案开展化疗,可以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保障患者在治疗期间的安全性,改善患者预后情况,提高其生存质量,具有比较显著的近期疗效。

    卵巢癌依托泊苷奈达铂临床效果预后情况QOL评分

    超短效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和血糖控制的影响

    綦才辉李宁
    42-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超短效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和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12月门诊收治的60例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给予超短效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胰岛β细胞功能、血糖控制情况。同时,将60例T2DM患者按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分为低HbA1c组32例和高HbA1c组28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胰岛β细胞功能、血糖变化差值。结果:治疗后,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C-P)In]、空腹C肽(FC-P)相对于治疗前明显提升(P<0。05),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C-P)In]、空腹血糖(FBG)相对于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低HbA1c组患者治疗前后HOMA-β(C-P)In差值、HOMA-IR(C-P)In差值、FBG差值高于高HbA1c组(P<0。05),但两组FC-P差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短效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可改善T2DM患者胰岛β细胞,有效控制血糖,且低HbA1c患者治疗前后血糖、胰岛素β细胞功能改善相对更佳。

    2型糖尿病超短效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胰岛β细胞功能血糖控制

    亲情-责任交互式护理模式联合母乳喂养技能指导对自然分娩初产妇心理状态、哺乳技能及母乳喂养信心的影响

    孙丽
    46-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亲情-责任交互式护理模式联合母乳喂养技能指导对自然分娩初产妇心理状态、哺乳技能及母乳喂养信心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自然分娩的80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产后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亲情-责任交互式护理模式联合母乳喂养技能指导干预。观察两组产妇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母乳喂养知识、哺乳技能、新生儿护理能力、母乳喂养自我效能、泌乳情况、纯母乳喂养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焦虑及抑郁水平均明显比对照组低,母乳喂养知识、哺乳技能及新生儿护理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及泌乳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泌乳开始时间比对照组更短(均P<0。05);观察组产后1周、2周及4周纯母乳喂养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亲情-责任交互式护理模式联合母乳喂养技能指导能有效减轻自然分娩初产妇的负性情绪,改善母乳喂养认知、技能及新生儿护理能力,提高自我效能,缩短泌乳开始时间,且增加产后泌乳量,同时可提高纯母乳喂养率。

    自然分娩初产妇亲情-责任交互式护理模式母乳喂养技能

    抗HER2乳腺癌ADC药物研究进展

    迟曰梅周涛
    50-52页
    查看更多>>摘要:乳腺癌发病率居女性恶性肿瘤首位,其是由于乳腺上皮细胞发生增殖失控,进而恶变。在乳腺癌治疗时,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乳腺癌抗体药物耦联物(ADC)的应用逐渐受到重视,本文就对乳腺癌治疗中常用的抗HER2乳腺癌ADC药物(恩美曲妥珠单抗、德曲妥珠单抗、曲妥珠单抗多卡马嗪、维迪西妥单抗、MM-302、XMT-1522、ARX788、MEDI4276)的应用效果进行综述,以期为抗HER2乳腺癌ADC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乳腺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抗体药物耦联物恩美曲妥珠单抗

    小剂量氨磺必利辅助治疗对精神分裂症长期住院患者认知功能及症状缓解情况的影响

    冯晓莉孙梦梦冯琳徐太磊...
    53-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小剂量氨磺必利辅助治疗对精神分裂症长期住院患者认知功能及症状缓解情况的影响。方法:将泰安市精神病医院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对照表将其分为研究组30例,对照组30例。常规组采用奥氮平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采用小剂量氨磺必利进行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认知功能、症状缓解情况、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可重复的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量表(RBANS)总分以及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RBANS量表总分以及各维度得分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NASS)总分以及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PNASS量表总分以及各维度得分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常规组为13。33%,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氨磺必利辅助治疗能够有效提高精神分裂症长期住院患者的认知功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安全性良好。

    小剂量氨磺必利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症状缓解安全性

    金郁小柴胡汤联合消炎利胆胶囊治疗慢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效果

    刘波
    56-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金郁小柴胡汤联合消炎利胆胶囊治疗慢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于本院就诊的慢性胆囊炎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将入选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成对照组和联合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消炎利胆胶囊治疗,联合组行金郁小柴胡汤联合消炎利胆胶囊治疗。比较两组中医症状积分、胆囊功能、肝胆功能指标和血清学指标等。结果:治疗6周后,两组纳呆胸闷、胸胁胀痛和脘腹胀满中医症状积分均下降,胆囊容积和胆囊壁厚度均有所缩小,胆囊收缩功能均有所提高;且联合组纳呆胸闷、胸胁胀痛和脘腹胀满中医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胆囊容积和胆囊壁厚度小于对照组,胆囊收缩功能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6周后,两组各项肝胆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胆汁酸、总胆红素)、IFN-γ、Lep指标均有所下降,且联合组各项肝胆功能指标、IFN-γ、Lep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金郁小柴胡汤联合消炎利胆胶囊治疗慢性胆囊炎可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其胆囊功能,降低肝胆功能指标,并促进炎性反应水平减轻。

    金郁小柴胡汤消炎利胆胶囊慢性胆囊炎肝功能胆囊功能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与内镜下高频电切术治疗大肠息肉疗效及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常见行
    59-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与内镜下高频电切术治疗大肠息肉疗效及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本院收治的大肠息肉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采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内镜下高频电切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出血、穿孔、感染)、操作时间(进镜、退镜、总操作时间)、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观察组疗效高于对照组(96。67%vs。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3。33%)低于对照组(20。00%)(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进镜时间、退镜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总操作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间炎症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炎症因子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CRP、IL-6、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大肠息肉可提高临床效果,降低术后患者机体炎症因子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且手术操作总时间较短。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内镜下高频电切术大肠息肉术后并发症炎症因子

    HPV-DNA联合肿瘤标志物检测在宫颈癌诊断中应用价值探析

    陈振刘秋敏刘霞
    62-64页
    查看更多>>摘要:[摘 要]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PV-DNA)联合肿瘤标志物检测在宫颈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96例接受宫颈癌筛查的妇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HPV-DNA和肿瘤标志物检测,并将临床综合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HPV-DNA联合肿瘤标志物检测效能。结果:96例宫颈癌患者经临床综合确诊共58例。HPV-DNA检出48例,肿瘤标志物检出49例,HPV-DNA+血清肿瘤标志物检出57例。HPV-DNA+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灵敏度98。28%、特异度65。79%、阳性预测值81。43%、阴性预测值96。15%、准确率85。42%高于HPV-DNA、血清肿瘤标志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HPV-DNA+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与临床综合检测一致性极好(Kappa为0。968,P<0。05);宫颈癌患者SCCA、CA125、CEA高于非宫颈癌者(P<0。05)。结论:HPV-DNA联合肿瘤标志物检测在诊断宫颈癌中,比单一使用肿瘤标志物或HPV-DNA的准确性更理想,可降低疾病误诊、漏诊率,有较高诊断效能。

    宫颈癌HPV-DNA肿瘤标志物诊断效能检测

    双靶新辅助治疗对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免疫功能及影像学指标的影响

    范增慧
    65-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双靶新辅助治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3年1月本院收治的80例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多西他赛十卡铂+曲妥珠单抗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以帕妥珠单抗治疗,21d为1个周期,持续治疗4个周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免疫功能、影像学有关指标、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0%(37/40),高于对照组的75。00%(30/40),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CD3+、CD4+、CD8+与表观弥散系数(ADC)、肿瘤最大长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CD3+为(65。49±6。35)%、CD4+为(40。23±3。24)%、ADC 为(1。97±0。36)×10-3mm2/s,高于对照组的(58。96±5。25)%、(35。78±2。85)%、(1。35±0。27)×10-3mm2/s,CD8+为(22。49±1。67)%、肿瘤最大长径为(31。29±2。36)mm,低于对照组的(26。25±2。15)%、(43。21±3。28)mm,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双靶新辅助治疗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可增强治疗效果,加速免疫功能改善,安全可行。

    乳腺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免疫功能不良反应

    低分子肝素对复发性流产的疗效及Th1/Th2因子、子宫动脉血流阻力变化的影响

    李曼
    68-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对复发性流产的疗效及Th1/Th2因子、子宫动脉血流阻力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在单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95例复发性流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接受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接受低分子肝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保胎成功率、Th1/Th2因子、子宫动脉血流阻力指标、不良反应等。结果:观察组保胎成功率66。67%高于对照组的42。55%(P<0。05);观察组治疗后TNF-α、IFN-γ、IL-2低于对照组,IL-10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组间子宫动脉血流阻力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RI、PI、S/D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复发性流产,能更好的调控患者机体子宫动脉血流阻力,稳定Th1/Th2免疫,提升保胎成功率。

    低分子肝素复发性流产子宫动脉血流阻力阿司匹林Th1/Th2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