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半月刊

2096-0417

whr01@whu.edu.cn

027-68772482 

430072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武汉大学工学部68栋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杂志社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Journal Women's Health Research
查看更多>>本刊面向全国各医疗卫生单位或医学研究机构、各医学院校,医务工作者、医学研究人员及高等院校师生等,致力于发掘女性健康研究的新问题,引领女性健康研究的新方向,捕捉医学发展的新动态,发现临床研究的新成果,推广医务管理的新方法,培养临床与科研并重的新型专家学者。目标成为女性健康研究领域内具有独特风格和影响力的一流学术期刊,为广大医务工作者提供一个规范、权威、高水平的交流发布平台。本刊以妇幼保健医学为主,兼及其他医学领域。征稿范围包括妇、产、儿科的基础及临床研究;护理及其他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测评;医疗卫生单位教学、政策制度的调查报告及评价;兼收其他临床医学各科及中医药类论文(男性专科及偏方除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米非司酮联合去氧孕烯炔雌醇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研究

    杜魏龙蒋超
    106-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联合药物疗法(米非司酮+去氧孕烯炔雌醇)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P-DUB)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 2023 年 1 月至 2024 年 1 月收治的 76 例P-DUB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 38 例。对照组给予单纯米非司酮,观察组给予联合药物疗法(米非司酮+去氧孕烯炔雌醇)。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止血时间、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EMT)、血常规及凝血相关指标[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血清性激素水平[促黄体生成素(LH)、泌乳素(PRL)、雌二醇(E2)、促卵泡生成素(FSH)、]及用药相关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 94。74%高于对照组78。95%(P<0。05)。治疗后,观察组EMT低于对照组,控制止血、完全止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HB、PLT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T、FIB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HB、PLT高于对照组,PT、FIB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LH、E2、FSH、PRL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血清LH、E2、FSH、PRL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ADR发生率 15。79%、10。53%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联合药物疗法(米非司酮+去氧孕烯炔雌醇)治疗P-DUB效果明显,可有效调节性激素水平,改善凝血功能及血液指标,降低子宫内膜厚度,缩短止血时间,且安全性较高。

    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米非司酮去氧孕烯炔雌醇性激素

    艾灸辅助脏腑经络推拿对脾胃虚寒型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症候积分及复发率的影响

    张敏
    109-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艾灸辅助脏腑经络推拿对小脾胃虚寒型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症候积分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研究纳入 2022年 12 月至 2024 年 2 月本院收治的脾胃虚寒型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 120 例为对象,经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60)与对照组(n=60)。对照组采用头孢克肟颗粒治疗,观察组采用头孢克肟颗粒联合艾灸辅助脏腑经络推拿治疗,两组患儿均连续治疗 7d。评估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观察两组临床疗效,采集并比较治疗前后组间肠系膜淋巴结纵轴、横轴,随访 3 个月后比较两组患儿疾病复发率。结果:两组患儿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比较(P>0。05);治疗 7d后,两组患儿主证、次证、总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主证、次证、总分分别为(1。61±0。47)(2。96±0。93)(3。06±1。01)分,低于对照组的(3。93±1。06)(4。06±1。02)(8。93±2。77)分(t=15。498、6。172、15。422,均P<0。05);两组患儿肠系膜淋巴结纵轴、横轴直径治疗前比较(P>0。05);治疗 7d后,观察组肠系膜淋巴结纵轴、横轴分别为(0。70±0。22)mm、(0。26±0。09)mm,均短于对照组的(0。91±0。39)mm、(0。38±0。11)mm(t=3。633、6。540,均P<0。05);治疗 7d后,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5。00%vs 81。67%,χ2=5。175,P<0。05);观察组患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33%vs 13。33%,χ2=3。927,P=0。048)。结论:艾灸辅助脏腑经络推拿能改善脾胃虚寒型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的临床症状,降低症候积分、复发率,减轻淋巴结水肿。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脾胃虚寒型艾灸脏腑经络推拿

    HER-2、ALDH1、BCRP水平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与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郭三菊
    112-114,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乙醛脱氢酶(ALDH1)、乳腺癌耐药蛋白(BCRP)水平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与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 2022 年 6 月至 2023 年 12 月本院收治的 76 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距肿瘤边缘≥3cm的正常乳腺组织)标本,经免疫组化法检测HER-2、ALDH1、BCRP的表达水平。对比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的HER-2、ALDH1、BCRP水平差异,分析 3 项指标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与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癌组织的 HER-2 阳性率、ALDH1 阳性率、BCRP阳性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肿瘤TNM分期为Ⅲ期的HER-2、ALDH1、BCRP阳性率高于Ⅰ期、Ⅱ期;组织分级Ⅲ级的HER-2、ALDH1、BCRP阳性率高于Ⅰ级、Ⅱ级;肿瘤直径>5cm或侵及胸壁或皮肤的 HER-2 阳性率高于肿瘤直径≤2cm、>2cm且≤5cm;有腋窝淋巴结转移的 HER-2、ALDH1、BCRP阳性率高于无转移;ER阳性的 HER-2、BCRP阳性率高于阴性(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HER-2 表达与肿瘤TNM分期、组织分级、肿瘤直径、腋窝淋巴结转移、ER呈正相关(P<0。05);ALDH1 表达与肿瘤TNM分期、组织分级、腋窝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BCRP表达与肿瘤TNM分期、组织分级、腋窝淋巴结转移、ER呈正相关(P<0。05)。结论:HER-2、ALDH1、BCRP在乳腺癌中呈高表达,3 项指标与病理特征存在一定联系,可能参与乳腺癌的发生与发展。

    乳腺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乙醛脱氢酶乳腺癌耐药蛋白

    贝伐珠单抗联合厄洛替尼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

    张福惠
    115-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联合应用贝伐珠单抗与厄洛替尼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本院 2021 年 2 月至2023 年 2 月收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80 例为研究对象,以完全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 40 例,对照组行厄洛替尼治疗,研究组行贝伐珠单抗+厄洛替尼治疗,观察两组血清肿瘤标志物及免疫功能变化情况,并评估两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1)研究组治疗后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 125(CA125)、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细胞角蛋白 19 片段(CYFRA21-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研究组治疗后T细胞分化抗原 3(CD3+)、T细胞分化抗原 4(CD4+)、T细胞分化抗原 8(CD8+)、CD4+/CD8+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3)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两组治疗后出现的不良反应程度较轻,研究组高血压发生率 10。00%、蛋白尿发生率 10。00%及出血发生率 12。50%显著高于对照组 0。00%、0。00%、0。00%(P<0。05)。结论:针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予以贝伐珠单抗联合厄洛替尼治疗,可降低血液中肿瘤标志物浓度,并提高机体抗病能力,抑制肿瘤生长,提高治疗效果,且联合用药不良反应轻微,值得推广。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贝伐珠单抗厄洛替尼

    环孢素A联合司坦唑醇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效果及有效率分析

    石晶
    118-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讨环孢素A联合司坦唑醇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的效果及有效率。方法:选取 2020 年 5 月至 2022 年3 月入住本院的CAA患者 68 例,按照随机数表法设计为两组,各 34 例。对照组接受司坦唑醇单药治疗,观察组基于对照组用药条件施加环孢素A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用药前后外周血象指标[血红蛋白(Hb)、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炎性因子指标[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以及用药安全性。结果:观察组用药总有效率[94。12%(32/34)]高于对照组[76。47%(26/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观察组 3 项外周血象指标(Hb、WBC及PLT)检测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观察组 3 项炎性因子指标(IL-2、CRP及TNF-α)检测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总占比[2。94%(1/34)]低于对照组[23。53%(8/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环孢素A与司坦唑醇配伍用于CAA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造血微环境,抑制机体炎性因子表达,并保障用药安全。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环孢素A司坦唑醇外周血象炎性因子

    温针灸结合痛经宁颗粒治疗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证的疗效及其对患者中医证候评分、痛经症状的影响

    程永凤
    121-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温针灸结合痛经宁颗粒应用于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证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 2022 年 4 月至 2023 年 3 月于本院治疗的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证患者 86 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3 例)和对照组(43 例)。对照组予以痛经宁颗粒,观察组予以痛经宁颗粒+温针灸,两组均持续治疗 3 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痛经症状、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1。40%)相比较,观察组(95。35%)明显提高,观察组小腹作痛为(1。09±0。26)分,色黯有块经量少为(0。82±0。14)分,畏寒肢冷为(0。62±0。05)分,均低于对照组,COX痛经症状量表(CMSS)为(9。29±1。18)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为(2。77±0。59)分,均低于对照组,子宫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为(0。66±0。04),搏动指数(PI)为(2。12±0。12),收缩期峰值/舒张期分值(A/B)为(4。77±0。53),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证患者中,应用温针灸结合痛经宁颗粒治疗的疗效确切,可缓解患者的疼痛,减少中医症状,可调节子宫内血液的循环,且安全性良好。

    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证温针灸痛经宁颗粒

    产前心理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及产后心理的影响

    姜宏伟
    124-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对于初产妇者实施产前心理护理对产妇分娩方式、产后出血、产后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0 年 3 月至2023 年 2 月本院接收的初产妇 100 例,随机表法的方式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组为 50 例。对照组对初产妇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则对初产妇采取常规护理联合产前心理护理。评价并比较两组在分娩方式、产后出血以及产后心理状况[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结果:研究组初产妇分娩方式为自然分娩占比 92。00%高于对照组 72。00%(P<0。05);研究组的初产妇产后出血率 2。00%低于对照组 14。00%(P<0。05),研究组的初产妇产后 2h、24h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初产妇分娩后 1d的SAS、SDS评分均比入院时降低,且研究组的评分低于对照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初产妇这一群体,应用产前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提高产妇自然分娩率,降低产后出血率及减少产后出血量,并且缓解产妇产后焦虑抑郁不良情绪。

    初产妇产前心理护理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心理状态

    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研究

    刘敏
    127-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进行现状调查并分析。方法:选取 2021 年 06 月至 2023 年 03 月于本院就诊的 80 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心理健康状况量表、生活质量问卷对入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入组 80 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年龄 23~44 岁,平均(28。34±4。53)岁。量表评估结果显示: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得分(6。58±1。22)分;患者生活质量得分(58。53±9。57)分。Pearson相关性分析如下: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得分与生活质量得分间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0。368,P=0。015。影响因素结果显示:职业、受教育程度、Barthel指数及生活质量是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心理健康处于中等水平。职业、受教育程度、Barthel指数及生活质量是影响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危险因素。临床护理人员应从患者具体情况出发,多关注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心理变化,结合患者心理健康得分,利用多种方式最大程度地解决患者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以减少因心理健康问题带来的不良事件。

    妊娠期高血压心理健康相关性分析

    父亲参与的袋鼠式护理联合三同一异健康教育对产妇产后抑郁及早产儿健康恢复的影响

    柳冬雪
    130-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探讨父亲参与的袋鼠式护理联合三同一异健康教育对产妇产后抑郁及早产儿健康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 年 12 月至 2022 年 12 月本院收治的 300 例早产产妇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 150 例。对照组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取父亲参与的袋鼠式护理联合三同一异健康教育。评估对比两组产妇抑郁评分、产妇睡眠质量、早产儿生长发育指标、护理满意度等。结果:干预观察组产妇蒙哥马利抑郁评定量表(MADRS)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产妇快速动眼睡眠时间、觉醒时间低于对照组,而睡眠总时间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早产儿身长、头围、体质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 91。33%(137/150),高于对照组患者为 80。67%(121/150)(P<0。05)。结论:父亲参与的袋鼠式护理联合三同一异健康教育对产妇有良好干预效果,能够缓解产妇的抑郁症状,提高产妇睡眠质量,促进早产儿生长发育,且能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早产儿产后抑郁三同一异健康教育父亲参与袋鼠式护理

    PBL式健康教育联合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程娟
    133-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采取问题导向式学习(PBL)式健康教育联合个性化护理对于遵医行为、妊娠结局影响。方法:选取本院 2021 年 1 月至 2023 年 2 月接收的妊娠期糖尿病者 78 例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分成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组均为 39 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取PBL式健康教育联合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遵医行为得分情况以及妊娠结局情况,测定及对比两组干预前、干预 2 周、干预 4 周的空腹血糖与餐后 2h血糖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遵医行为各方面得分要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各种妊娠结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 2 周、干预 4周在空腹血糖与餐后 2h血糖水平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干预 2 周与 4 周各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PBL式健康教育联合个性化护理干预妊娠期糖尿病的患者,能显著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改善患者妊娠结局,控制血糖水平。

    妊娠期糖尿病PBL式健康教育个性化护理干预遵医行为妊娠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