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

许大全

双月刊

1671-3877

zsxb@sibs.ac.cn

021-54922838

200031

上海市岳阳路319号31B楼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Plant Physiology and Molecular BiologyCSCD
查看更多>>本学报是我国刊载植物生理学科方面的权威性刊物,具有很高的学术地位。历年来该刊的影响因子和总被引次数均名列前矛,全国生物类期刊中排名第4位。1998、1999两年被SCI CDE引用29次,收录我刊的国内外检索系统也有26种之多。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以木糖异构酶基因为筛选标记的玉米遗传转化

    郭新梅张晓东梁荣奇张立全...
    547-5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木糖异构酶基因作为筛选标记可以在含有不同浓度木糖的培养基上筛选出玉米再生植株,其中50%~100%木糖浓度的总体筛选效果较好,但不同玉米基因型之间筛选的最佳浓度差异很大.通过DNA点杂交、PCR及PCR-Southern印记法检测表明,木糖异构酶基因已经整合到转基因植株中.以木糖作为筛选剂,可以减小潜在的生物安全隐患.

    木糖木糖异构酶筛选标记基因玉米

    一氧化氮在脱落酸诱导的玉米叶片亚细胞抗氧化防护中的作用

    桑建荣蒋明义林凡李晶...
    553-5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了ABA诱导NO产生的来源以及NO在ABA诱导的玉米叶片H2O2累积和亚细胞水平抗氧化中的作用.ABA诱导玉米叶片NO的产生以及NOS 活性增加,NOS抑制剂抑制这种增加.NO清除剂和NR抑制剂预处理也抑制了ABA诱导的NO产生,但是并不影响ABA诱导的NOS活性,结果提示了ABA诱导的NO的产生来源于NOS和NR2条途径.NO清除剂、NOS抑制剂和NR抑制剂预处理抑制了ABA和H2O2诱导的抗氧化防护酶基因SOD4、cAPX、GR1的表达和叶绿体及细胞溶质抗氧化酶活性的增加,表明NO参与ABA和H2O2诱导的玉米亚细胞抗氧化防护系统.另一方面,以NO供体SNP 预处理减少了ABA诱导的H2O2的累积,而c-PTIO 逆转了SNP减少ABA诱导的H2O2累积的作用.SNP 处理诱导了亚细胞抗氧化酶活性的增加,用c-PTIO 预处理抑制了这种增加.实验结果表明ABA诱导H2O2和NO产生,NO上调了玉米亚细胞抗氧化防护酶活性,进而防止玉米叶片中H2O2的过量累积.因此在玉米ABA诱导的信号转导中有一个NO和H2O2负反馈环.

    脱落酸抗氧化酶过氧化氢玉米一氧化氮

    抗香蕉枯萎病的野生蕉抗病基因类似序列的克隆与表达

    陈雅平陈云凤赵杰堂黄霞...
    567-573页
    查看更多>>摘要:野生蕉是香蕉遗传改良的天然基因库.为了分离野生蕉中的抗病基因类似序列,根据核苷酸结合位点(nucleotide binding site,NBS)和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域设计简并性引物,以经过鉴定的抗香蕉枯萎病4号生理小种的野生蕉(Musa acuminata)叶片c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经过对扩增产物进行克隆和测序,获得了6个500 bp左右的RGAs片段.其中有2个RGA(WNB1和WNB2)具有NB-ARC保守结构域特征,并且WNB1具有连续的ORF.其余4个RGAs(WST1、WST2、WST3和WST4)均具有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域特征,且WST3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水稻抗叶斑病基因Xa21同源性很高.用半定量PCR分析枯萎病菌诱导后野生蕉叶片中RGAs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WNB1和WST3受枯萎病菌诱导后表达量增强,这表明WNB1和WST3的表达可能与香蕉枯萎病抗性相关.

    野生蕉(Musaacuminata)枯萎病抗病基因类似序列(RGAs)克隆表达

    铝减轻过量锰对大豆生长的不利影响

    杨中宝尤江峰杨振明
    574-58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大豆为材料,研究了铝(Al)对过量锰(Mn)胁迫下大豆生理生化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Al抑制了植物对Mn的吸收运输,降低了Mn在地上部的积累,减轻了高Mn对大豆地上部生长的抑制程度、改善了叶片叶绿素含量降低的现象并降低了高Mn诱导产生的氧化胁迫伤害程度;此外,Al主要降低了叶片细胞壁和细胞器中Mn的含量,而对细胞可溶性组分中Mn含量没有影响.

    大豆细胞壁叶绿素活性氧抗氧化系统酶

    霜霉菌或水分胁迫诱导的黄瓜叶片胞间隙27kD蛋白为几丁质酶

    陈鹏李玉红程智慧陈涛...
    581-588页
    查看更多>>摘要:蛋白含量测定和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结果表明,水分胁迫或霜霉菌接种处理均使黄瓜(Cucumis sativus L.)叶片胞间隙总蛋白含量升高,27kD蛋白积累.通过基体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分析纯化的27 kD蛋白,将所得的PMF(肽指纹图谱)在NCBInr蛋白质数据库中比对,发现水分胁迫和霜霉菌接种所诱导的27kD蛋白是同一种蛋白,均为一种酸性的几丁质酶.其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水分胁迫或霜霉菌接种处理的叶片胞间隙液几丁质酶活性均高于对照.

    黄瓜霜霉菌水分胁迫基体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几丁质酶

    来自中国云南野生稻的抗稻瘟病遗传资源

    杨明挚程在全陈善娜钱君...
    589-59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与Pi-ta'等位基因相比,含有Pi-ta+等位基因的栽培稻具有抗稻瘟病特性.本研究用基因序列分析的方法检测了来自云南的不同栽培稻品种以及不同类型和来源的普通野生稻种和非洲长雄蕊野生稻种中的Pi-ta基因,发现Pi-ta基因在稻属植物中高度保守,但Pi-ta+等位基因的存在极其稀有.在所检测的栽培稻和野生稻中仅有来源于云南景洪的直立型普通野生稻中含有Pi-ta+等位基因.而与Pi-ta基因相比,另一个水稻抗稻瘟病基因Pib,经部分同源序列克隆及测序发现该基因在不同野生稻中的变异较大.在所克隆的不同野生稻Pib基因同源序列中,也只有来源于直立型普通野生稻的序列能按该基因的开放阅读框进行正常翻译.对不同类型普通野生稻的抗稻瘟病能力的初步鉴定结果表明,直立型普通野生稻对供试的本地稻瘟病生理小种具有较强抗性,其抗性可能源于所含的Pi-ta+等位基因及可能有功能的Pib基因.由于普通野生稻与栽培稻同属AA基因组型,因此,云南直立型普通野生稻可通过杂交育种或基因工程途径用于栽培稻的抗稻瘟病性能改良.

    直立型普通野生稻Pi-ta+等位基因Pib基因同源序列抗稻瘟病遗传资源

    抑制AtCLH1表达降低叶片衰老进程中叶绿素a与b的比值但不影响叶绿素降解速率

    周霄廖阳任国栋张艳艳...
    596-60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分析叶绿素酶在叶绿素降解过程中的作用,构建了抑制AtCLH1和/或AtCLH2的拟南芥RNAi 株系.在RNAi株系中,叶绿素酶的表达和活性都被显著抑制.然而,无论是在正常生长情况下还是在黑暗诱导的衰老进程中,RNAi株系中的叶绿素降解速率与野生型中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进一步的分析结果表明,AtCLH1 RNAi株系中的叶绿素a/b比值在叶片衰老进程中逐渐降低,而野生型中的却逐渐升高.另外,还观察到所有株系中叶绿素酶的活性在黑暗诱导的衰老过程的初期均呈现出上升的趋势.与这一变化趋势正好相反,在所有株系中,叶绿素酶基因的表达在黑暗诱导衰老后就开始大幅下降.有趣的是,与野生型相比,RNAi株系中的目标叶绿素酶基因仍然维持在一个较低的表达水平.这说明拟南芥中可能存在一个反馈补偿机制.基于这些结果,并结合相关的研究报道,认为叶绿素酶很可能参与了衰老进程早期的叶绿素b向a的转换过程.

    拟南芥AtCLH1AtCLH2叶绿素降解

    玉米自交系干旱应答基因的鉴定

    李富华付风玲沙莉娜李晚忱...
    607-6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开发耐旱分子选择标记提供有用信息,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分离耐旱玉米自交系'81565'在干旱胁迫与灌溉对照之间差异表达的基因,发现MD1、MD2和MD3三个在干旱胁迫下差异表达的片段.MD1和MD2为下调表达,MD3为上调表达.序列分析和同源性比对表明,MD1与编码成熟酶的玉米叶绿体基因matK有97%的相似性,MD2与极端耐旱植物Sporobolus stapfianus编码丝氨酸/苏氨酸蛋白磷酸酶的PP2C基因有99%的相似性,MD3与属精氨酸/赖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类的水稻metacaspase酶基因有99%的相似性.根据MD2片段序列,结合电子克隆和RT-PCR方法,克隆出一条1731 bp的全长cDNA序列,它编码388个氨基酸.此氨基酸序列包含丝氨酸/苏氨酸蛋白磷酸酶2C的催化中心结构域,被认定为玉米PP2C基因族的新成员,命名为ZmPP2Ca.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ZmPP2Ca基因在3个耐早自交系中呈下调表达,在2个不耐旱自交系中呈上调表达.

    mRNA差异表达玉米干旱胁迫丝氨酸/苏氨酸蛋白磷酸酶2CZmPP2Ca实时荧光定量PC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