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鞋类工艺与设计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鞋类工艺与设计
中外鞋业编辑部
鞋类工艺与设计

中外鞋业编辑部

月刊

2096-9163

webmaster@leather365.com

010-64351739

100016

北京市朝阳区将台西路18号

鞋类工艺与设计/Journal Shoes Technology and Design
查看更多>>《中外鞋业》(月刊)杂志创刊于1973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中国皮革制鞋业研究院有限公司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制鞋业综合性期刊。每月5日出版。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传统刺绣工艺的巧夺天工——以苏绣为例

    章欣敏黄芳
    121-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苏绣有着悠久的历史,自汉代开始有文字记载,到明代妇女刺绣的盛行以及现代仿真刺绣和假冒针线绣的产生,苏绣的艺术风格和技艺在不断发展.苏绣艺人不断探索和开发新的、难度更大的针法,促进了苏绣绣法的表现力和艺术性.这一切说明苏绣在不断推陈出新、不断创新.本文追溯了苏绣从古至今的发展历程,重点解析了苏绣绣法的发展历史,以梳理不同历史时期苏绣技术和相关艺术形式的演变过程.希望能为美术工艺史的探讨和研究提供新的助益.

    苏绣针法美术工艺史非遗传承

    玻璃滴漏工艺技法在创作中的探索与应用

    高渊
    124-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主要以玻璃热熔工艺中玻璃滴漏工艺技法为研究方向,以冬天冰凌的形成过程为创作方向,通过分析,采用线因重力从上自下自由流淌的方式,探讨了玻璃滴漏工艺技法的特点.在玻璃艺术创作中,基于玻璃滴漏工艺技法的工艺特性和艺术表现效果,在创作中通过玻璃滴漏实验探究,从材料的空间与肌理两个方面运用到玻璃创作中.通过对线的形式语言归纳,向观赏者表达线自由形态的魅力,追求自然效果的美.采用玻璃滴漏工艺技法,融合紫砂材料,拓宽了玻璃工艺的形式语言范围.

    玻璃滴漏工艺玻璃形式语言

    江南传统纹样参数化创新的灯具设计研究

    黄雁丹
    127-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江南传统纹样的结构组合方式精巧多样,用参数化技术将纹样进行数据化处理,将纹样创新运用到灯具设计中,提高灯具设计的艺术审美和文化内涵,是灯具创新发展的重要方向.在理论研究方面,通过分析江南文化的艺术特征,论证了参数化技术在江南传统纹样应用在灯具产品设计中的可行性和探索价值.在设计实践方面,借助参数化将设计结果可控性多元化,结合参数化技术将江南传统纹样融合进灯具设计中,探索江南纹样与其他产品结合的可能性.

    江南传统纹样参数化设计灯具设计

    基于用户体验的外卖APP适老化设计研究——以"饿了么"为例

    江灿明
    130-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加速,老年人群体对外卖 APP 的依赖程度加深.本文以当下最热门的外卖 APP"饿了么"为例,从用户体验的角度出发,研究"饿了么"外卖 APP适老化版本中的老年用户体验的特点,为外卖 APP的适老化设计提出进一步优化建议.通过老年用户使用APP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使用习惯,优化用户体验,增强用户黏性,从而达到提高外卖 APP适老化的目的.

    用户体验外卖APP适老化设计"饿了么"

    学以致用设计赋能——乡村振兴战略下高职包装设计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李晨乔臻
    133-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探讨高职包装设计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实践,对于提升高职学生的设计能力、激发学生的设计思维、促使其设计出更加精美的农副产品包装设计、推动乡村经济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时代环境背景下,本文从高职包装设计课程教学模式进行出发,探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高职包装设计课程的改革方向,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改革方案,旨在能够有效推动高职包装设计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提升课程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灵活设计思维,并使其能够在毕业后积极投身于乡村振兴工作之中,进而推动我国乡村经济实现蓬勃发展.

    乡村振兴包装设计教学模式改革

    传统村落环境的可持续性设计特征研究

    林冠秀孙沂楠李玉凤
    136-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村落的可持续性发展研究已成为乡村全面振兴发展的重点.以三江侗族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结合传统村落的地缘地脉特征对三江侗族的地理环境、气候表现、材料选择以及地域文化等方面进行归纳分析,总结三江侗族的可持续性设计特征.从生态理念中汲取发展经验,挖掘传统村落地域文化的传承路径,探索其应对人居环境挑战的当代价值,构建新时代的乡村生态文明,为传统村落绿色发展以及规划设计实践提供借鉴性思路.

    三江侗族传统村落环境可持续性设计生态智慧

    基于老年友好型社区视角的公共设计探析

    刘泽陆傅昊王丰
    139-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老年人数量愈渐增多,2022 年,我国正式步入"老龄社会",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发展民生事业,国家和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应对政策.跟随相关应对政策,提出"老年友好"这一理念,社会各界兴起了各类公共设计,以期助力老年友好型社会的发展.然而,在实地走访与调研之后,发现在老年人群集中生活的社区中,仍存在居住环境体验较为单一、公共便民设计不够完备等问题,故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上述问题提供可行的设计策略.研究以文献法、网络调查法、半结构式访谈为主,最终得出以下4 点策略:打造宜居环境,优化适老化生活体验;聚焦民生需求,优化社区导视标识系统;增强人文关怀,完善公共无障碍设施;加强数智创新,助力老年友好型社区营建.

    老年友好型社区公共空间设计适老化设计

    极简主义思潮驱动下的扶手椅优化设计

    陕冰洁范旭东
    142-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极简"是一种以简约为中心,以"极简"为中心的人生哲学与设计概念,以"最本质"为中心,以"内涵"为中心,它的哲学始终是革新的先导,极简主义的理念挑战了传统的奢华和浮华,提倡以简单、清晰和实用为价值基准,在设计领域中致力于在外观和功能上兼备.本文旨在基于极简主义的艺术理念,根据极简主义的基本特征,对扶手椅设计进行创新,实现艺术与技术的统一,达到功能、情感与文化的融合.本文方法主要是通过定性研究对极简主义内涵进行整理,并对极简主义的应用案例进行分析了解其现状,主要是以市场上售卖热门的极简主义扶手椅及宜家品牌的椅子进行调研.最后,通过市场调研等方式,了解大众的设计需求,进行极简主义的扶手椅的优化设计,完成设计实践.

    极简主义工业设计扶手椅设计

    传统地域文化审美对现代产品设计的启示——以良渚文化为例

    尚之军
    145-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代产品在造型上更多受限于机器技术的制约,极简风格产品更加符合现代人们的审美,使得现代产品在造型上造型趋于大同,在被商业过度包裹的设计中,产品越来越流于表面,缺失内在价值与精神信仰.艺术设计区别于工业制造的是,它把产品作为传递精神信息的媒介,赋予产品灵魂生命,使其能够在时间的长河中得以延续.良渚文明作为中华大地上已知最早的国家,有着独特的美学理解,从出土的良渚玉器和陶器等手工产品看,它们更多的是身份的象征,信仰的载体,体现对于器物美感的追求.在对良渚文化的研究中,可以弥补现代产品所缺失的内在价值,对现代产品设计有着积极作用.

    产品设计传统文化良渚文明中国哲学

    革命类纪念馆导览设备的多感官研究与设计

    王昕悦吴寒
    148-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生活品质也越来越高,现有交互产品也越来越多,而革命类纪念馆仍然是以传统的展板、解说视频以及语音导览等方式进行馆内信息导览;导览产品严重缺乏革命类纪念展馆特点、导览方式单一枯燥乏味容易疲劳不能吸引到游客是现在革命类纪念馆存在的问题.本文通过多感官体验的角度,设计出一款革命类纪念馆馆内导览产品,丰富导览过程中感官的刺激让用户提高浏览体验和兴趣,从而达到对革命人物精神、历史生活背景、历史事件的深刻认知和体验.

    革命类纪念馆导览产品多感官体验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