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刘旭

双月刊

1672-1810

zwyczyxb2003@sina.com,zwyczyxb2003@163.com

010-82105794,82105795

100081

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12号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Plant Genetic Resour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报道内容:大田作物、同艺作物、观赏植物、药用植物、林木、牧草及其他一切经济植物的有关遗传资源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研究方面的研究报告、学术论文和高水平综述或评论。诸如,种质资源的考察、收集、保存、评价、利用、创新、信息学、管理学等:以及起源、演化、分类等系统学:基因发掘、鉴定、克隆、基因文库建立、遗传多样性研究等。重点介绍本学科研究的新进展、新成果、新方法和新技术。欢迎从事植物遗传资源以及相关学科的科技人员、大专院校师生踊跃投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禾本科植物EMS诱变研究进展

    彭辉穆麟沈佳欣张文杰...
    1417-1427页
    查看更多>>摘要:EMS是化学诱变中最常用的诱变剂,EMS诱变具有单个碱基点突变率高、成本低、易操作等优点,通过EMS诱变获得突变体可以为育种和基因功能研究提供有利的材料.EMS诱变技术的关键是确定EMS浓度和诱变时间,一般以达到半致死率的浓度和时间为最佳处理组合.禾本科植物中主要以种子为诱变材料,同时花粉、愈伤组织以及依靠营养繁殖的禾本科植物的营养器官也可以作为诱变材料.不同植物材料对EMS的耐受性不同,花粉最敏感,其次是愈伤组织,无性繁殖材料和种子的耐受性较强.突变体的筛选方式包括表型对比筛选、逆境定向筛选和正、反向遗传学筛选.本文综述了近年来EMS诱变技术在禾本科植物育种和基因功能研究中的应用,介绍了 EMS的诱变原理、诱变剂浓度、处理时间、诱变处理材料的选择及突变体的筛选,并对未来禾本科植物中的EMS诱变研究进行了展望,为今后禾本科植物的EMS诱变研究提供参考.

    禾本科EMS诱变突变体

    水稻耐冷研究现状与黑龙江省粳稻耐冷生物育种策略

    张文雨雷远宝张云江郭震华...
    1428-144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极端天气事件发生概率显著上升.作为我国水稻商品粮重要生产基地,黑龙江省是低温冷害频发地区,黑龙江省粳稻在苗期和生殖生长期(含孕穗期、开花期和成熟期)都容易遭遇低温胁迫.低温胁迫是黑龙江省粳稻生产的重要限制因素,提高黑龙江省粳稻品种耐冷性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生产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本文在回顾水稻耐冷鉴定方法和遗传研究同时,通过分析黑龙江省粳稻近20年(2006-2023年)育成品种的耐冷数据发现,随着近年来审定品种数量"井喷",品种耐冷性呈现整体下降趋势;其次,通过基于参考基因组的比较作图发现,苗期和生殖生长期耐冷性大多受独立的位点或染色体区段控制,遗传重叠(包括一因多效位点和连锁区段)比例在21%左右,其中负调控位点占比20%.对当前黑龙江省粳稻耐冷育种工作而言,针对上述遗传重叠位点/区段和负调控位点开展深入研究,将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育种工作效率.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黑龙江省粳稻耐冷生物育种策略以及苗期与生殖生长期耐冷性同步改良的具体建议.

    黑龙江省早熟粳稻耐冷性遗传重叠生物育种改良

    广西野生稻种质资源的抢救性调查收集及其抗病性初步鉴定

    郭文龙梁云涛罗翠婷乔卫华...
    1441-145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广西野生稻濒危状况越来越严重的问题,抢救性收集广西野生稻种质资源,发掘其抗病基因,对广西野生稻资源丰富的地区开展了调查和收集,并对收集的部分资源进行了白叶枯病和稻瘟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广西野生稻原记载的44个分布点中,仅剩24个尚有野生稻分布,濒危状况十分严重,近10年来野生稻分布点消失比例高达45.5%,水源被破坏和杂草竞争是危害野生稻生存的主要威胁因素;按照野生稻取样原则,共抢救性收集到11个普通野生稻和药用野生稻群体共317份种质资源;利用国际强毒菌株PXO99对177份材料进行白叶枯抗性鉴定,采用离体戳伤叶片鉴定的方法进行不同病菌小种(Guy11、RB22、FJ-3-2、FJ-3-5、FJ-2-3)的稻瘟病抗性鉴定,筛选出白叶枯抗性资源27份,稻瘟病抗性资源105份,兼抗白叶枯和稻瘟病的种质资源5份.针对广西野生稻抗病资源丰富但消失严重的问题,建议加强收集和保护,并加大种质资源鉴定力度.

    野生稻濒危状况收集种质资源抗性鉴定

    花生种质资源品质性状分析及综合评价

    饶庆琳姜敏吕建伟胡廷会...
    1454-146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旨在探究不同来源花生种质资源品质性状之间的关联性,为挖掘优异的鲜食花生种质资源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变异系数、遗传多样性指数以及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综合评分等方法,对287份不同来源花生种质资源的11个品质性状进行全面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11个品质性状变异系数介于1.286%~19.506%,遗传多样性指数在1.046~2.073之间.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油酸含量与蛋白质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与蔗糖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共提取到3个主成分因子,累计贡献率达到71.467%.通过聚类分析,287份材料被分为3个类群,第Ⅰ类群脂肪、硬脂酸含量较高,共计100份材料;第Ⅱ类群共有61份材料,油酸含量较高;第Ⅲ类群含126份材料,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的特点.基于3个主成分的贡献率权重,构建了综合评分公式:F=0.588F1+0.277F2+0.135F3,据此公式筛选出了综合评分大于1的材料51份,其中大于5的材料有3份,可为今后花生品质育种提供参考.

    花生品质性状因子分析综合评价

    基于主要农艺性状的686份红花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侯献飞张云刘雨馨宋贤明...
    1468-1479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变异系数、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686份红花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及综合评价,为新疆红花品种选育奠定基础.供试材料的11个农艺性状变异系数介于12.72%~44.80%,说明红花种质资源存在丰富的变异.3个质量性状遗传多样性指数范围介于0.75~1.04.相关性分析表明,单株产量与株高、一级分枝数、二级分枝数、单株果球数、顶球直径及每果粒数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聚类分析在平方欧氏距离为7.5时,将种质资源划分为4个类群,其中第Ⅳ类群的单株产量和千粒重表现优异.主成分分析表明,5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78.838%,叶缘、叶刺、单株果球数、每果粒数和千粒重为红花表型变异的主要因素.综合评价筛选出3份优异种质,分别为合肥红花(220657)、78-1(220675)、临泉红花(220683),其中临泉红花(220683)千粒重较大(53.42 g),可作为高产型亲本材料.本研究686份红花种质资源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可为后续选育红花新品种提供基础材料.

    红花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综合评价遗传多样性分析

    向日葵种质资源的耐盐性评价

    李玉骁汪磊汪魏李军...
    1480-149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向日葵种质资源的耐盐性,鉴定发掘向日葵耐盐优异种质,对444份种质资源分别进行了芽期(250mmol/LNaCl)、苗期(250 mmol/LNaCl)耐盐鉴定和盐碱地全生育期种植观察,通过测定芽期发芽率、苗期存活率、叶面积、株高、SPAD值等6个苗期指标和全生育期株高、葵盘直径、结实率、相关产量等7个指标的相对值(各指标与对照处理的相应比值)进行耐盐性分析评价.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苗期两两指标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在0.518-0.790之间;全生育期7个指标中多数指标间的相关性都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基于指标相对值进行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值计算、耐盐性综合评价和聚类分析,筛选出芽期耐盐及以上种质132份、苗期耐盐及以上种质9份、全生育期耐盐及以上种质41份,其中6份种质(ZX0365、ZX0389、ZX1391、ZX1394、ZX3089、ZX3094)在3个时期均表现为耐盐及以上等级,综合耐盐性好,可作为耐盐基因挖掘和耐盐品种选育等后续利用的种质材料.对其中124份种质3个时期(芽期、苗期、全生育期)的耐盐等级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各时期的耐盐性鉴定结果极显著相关,芽期和苗期的耐盐鉴定结果可为盐碱地种植向日葵选择耐盐材料提供有效参考.本研究为向日葵耐盐品种选育提供了方法和材料基础.

    向日葵芽期苗期全生育期耐盐性鉴定

    小麦种质资源穗发芽抗性鉴定和分子标记分析

    龚承儒袁雨豪刘振郑继周...
    1493-150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鉴定小麦种质资源的穗发芽抗性,筛选出有效的抗穗发芽分子标记,进而挖掘优异白粒小麦抗穗发芽种质资源,本研究通过整穗发芽试验对222份小麦种质资源进行穗发芽抗性鉴定,并利用myb10D、DFR-B、Vp1B3、PM19-A1、MFT-3A、MFT-A2、MKK3-A和QSD1等8个抗穗发芽基因的功能分子标记对供试材料进行基因型检测.表型鉴定结果表明,222份小麦种质资源材料的相对穗发芽率存在显著差异,相对穗发芽率变化范围为0~1.15,平均相对穗发芽率为0.73,鉴定出抗穗发芽小麦材料38份,其中包括白粒小麦9份、红粒小麦27份、黑粒小麦2份.等位基因类型与相对穗发芽率相关性分析表明,相对穗发芽率与功能标记myb10D、DFR-B、Vp1B3、MFT-3A和MFT-A2呈极显著相关,而与PM19-A1、MKK3-A和QSD1相关性不显著,说明myb10D、DFR-B、Vp1B3、MFT-3A和MFT-A2等分子标记可用作小麦抗穗发芽基因型检测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综合表现型和基因型结果,筛选出豫农914、豫农946、丰德存麦30、泛麦5号、徐麦029、连麦1901、保丰1903、郑麦829、13网27-8等9份抗穗发芽白粒小麦种质资源,可用于小麦抗穗发芽遗传育种和抗穗发芽品种布局.

    小麦种质资源穗发芽分子标记

    基于高通量芯片的大麦高效KASP标记的开发和应用

    徐婷婷孟珊朱小品邹淑琼...
    1504-15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子标记是遗传研究的基础工具,广泛应用于遗传多样性研究、种质鉴定、遗传图谱构建和基因定位等领域.本研究利用Barley SNP 50K芯片对遗传背景来源广泛的大麦核心资源进行SNP检测,筛选出一系列多态性高的SNP位点,并开发出124个KASP分子标记.利用43份不同地理来源的大麦种质检测其有效性,初步筛选出56个KASP标记;以最小等位基因频率≥0.40、多态信息含量≥0.45为标准挑选18个高质量的KASP标记并用于绘制98份江苏省大麦品种的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这18个KASP标记能够将具有相同地理来源及亲缘关系近的大麦材料聚为一类,表明上述KASP标记在大麦品种鉴定、大麦资源亲缘关系分析以及群体划分方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同时构建了 98份江苏大麦品种的SNP指纹图谱,验证了 KASP技术在我国大麦品种鉴定中的可行性.开发的KASP标记能够准确、快速鉴定大麦品种,有助于大麦种质资源的科学规范管理和遗传多样性研究.

    大麦KASP标记遗传多样性指纹图谱品种鉴定

    水稻籽粒锌含量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及候选基因筛选

    刘阳杜怀东孙志勇于雪然...
    1516-1523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挖掘水稻籽粒中锌含量显著关联的QTL,并结合基因功能注释、单倍型和灌浆期籽粒相对表达量分析,筛选与水稻籽粒锌含量相关的候选基因.本研究以139份西北早粳稻核心种质资源为试验材料,结合重测序获得的1800920个高可信度SNPs,基于一般线性模型(GLM,general linear mode l)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对显著QTL区间内候选基因进行功能注释,并对进一步筛选后的基因进行单倍型和籽粒灌浆期相对表达量分析,以期筛选出与籽粒锌含量相关的候选基因和优势单倍型.结果表明,139份水稻中籽粒锌含量存在丰富的表型变异,且符合正态分布.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共关联到12个显著SNP,分布在第1、2、4、10、11号染色体上,结合候选区间内的基因功能注释,推测定位在囊泡中的OsFRDL2可能与水稻籽粒锌元素富集相关;单倍型和灌浆期籽粒相对表达量分析表明,OsFRDL2在优势单倍型Hap5中表达量相对较高.因此推测OsFRDL2可能与水稻籽粒锌元素富集相关.研究结果为解析水稻籽粒锌元素富集机制和开发富锌水稻分子标记提供理论基础,为培育富锌水稻提供基因资源.

    水稻籽粒锌含量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基因候选

    小麦B-ARR转录因子家族基因鉴定与表达模式分析

    王长彪尹誉蓉程泽任永康...
    1524-1539页
    查看更多>>摘要:B型反应调节因子(B-ARR,type-B authentic response regulator)家族基因是细胞分裂素信号转导的正向调节因子,在植物生长发育和抗非生物胁迫中起重要作用.然而,目前对小麦中B-ARR基因家族的研究还很少.本研究从小麦基因组中鉴定出25个B-ARR基因家族成员,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其理化性质、基因结构、顺式作用元件和非生物胁迫诱导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B-ARR蛋白都定位于细胞核中,B-ARR蛋白二级结构以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为主要结构.B-ARR基因在小麦染色体上分布不均匀,其中7号染色体上含有的B-ARR基因数量最多.此外,在B-ARR的启动子区域中鉴定出了与生长发育、激素响应以及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相关的多种顺式作用调节元件.RT-qPCR分析表明,基因TaARRM-like9、TaARRM-like10、TaARRM-like12和TaARRM-like13在干旱、盐和低温胁迫下表达量显著上调,能够响应非生物胁迫.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B-ARR转录因子在小麦发育和非生物胁迫应答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小麦B-ARR转录因子生物信息学分析非生物胁迫表达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