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外医学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外医学研究
中国医院管理杂志社
中外医学研究

中国医院管理杂志社

师帅

旬刊

1674-6805

zwyxyj01@163.com,zwyxyj.com@163.com

010-83637135

100071

北京市丰台区文体路5号院

中外医学研究/Journal 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
查看更多>>《中外医学研究》杂志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黑龙江省卫生厅主管,中国医院管理杂志社主办的医学专业综合性学术期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6805、国内统一刊号:CN 23-1555/R,旬刊,国内外公开发行,邮发代号14-83。本刊发表文章已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并全文录入“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电子版。本刊以促进国内外医学学术交流和医学科学发展为宗旨,以推广现代医学先进技术、交流临床防病治病经验、普及医学科技新知为己任,服务广大医药卫生科技人员。本刊的办刊方针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与普及相结合,积极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中骨水泥渗漏的影响因素分析

    苟东凯单文翰王焱刘全敬...
    39-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中骨水泥渗漏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 2020 年 6月—2023 年 6 月医院收治的 98 例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的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的资料,根据骨水泥渗漏发生情况将患者分为骨水泥渗漏组和骨水泥正常组。比较骨水泥渗漏组和骨水泥正常组患者临床特征,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中骨水泥渗漏的危险因素。结果:98 例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的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中,共有 28 例患者发生骨水泥渗漏,渗漏率为 28。57%。骨水泥渗漏组性别、年龄、骨折程度与骨水泥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水泥渗漏组骨水泥注射时机、椎体周壁破坏、骨水泥形态、骨水泥注入量、椎体压缩程度≥50%与骨水泥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椎体压缩程度≥50%、椎体周壁破坏、骨水泥注入量多、骨水泥注射时机为粥状期均是影响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中骨水泥渗漏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椎体压缩程度≥50%、椎体周壁破坏、骨水泥注入量多、骨水泥注射时机为粥状期均是影响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中骨水泥渗漏的独立危险因素。

    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骨水泥渗漏骨水泥形态骨水泥注入量

    阿利西尤单抗联合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郭英杰许锦荣陈晓欣刘左玲...
    43-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阿利西尤单抗联合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合并心力衰竭(HF)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 2021 年 1 月—2023 年 4 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 92 例STEMI合并H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46)和观察组(n=46)。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予以rhBNP治疗,观察组予以阿利西尤单抗联合rhBNP治疗,两组均获得 6 个月随访,比较两组疗效、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于治疗前后,对比两组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径(LVESD)]、血脂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更高,MACE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LVEF升高,LVEDD、LVESD值及血脂指标均下降,且观察组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利西尤单抗联合rhBNP治疗STEMI合并HF可提高疗效,改善血脂指标,提高心功能,降低MACE发生率。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心力衰竭重组人脑利钠肽阿利西尤单抗心功能

    消癌解毒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驱动基因阴性的晚期肺腺癌患者的效果

    贺雪黛杨静高震
    47-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驱动基因阴性的晚期肺腺癌患者接受消癌解毒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 年 10 月—2023 年 10 月徐州市中医院诊治的 84 例驱动基因阴性的晚期肺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42 例。对照组实施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消癌解毒方治疗,疗程持续至化疗结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中医症状积分、肺功能、癌因性疲乏程度和生存质量,统计两组疗程结束后的近期客观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中医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呼吸功能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癌因性疲乏评分较对照组低,生存质量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基础上增加消癌解毒方加强治疗驱动基因阴性的晚期肺腺癌患者获得确切疗效,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肺功能,减轻癌性疲乏,提高生存质量。

    驱动基因阴性晚期肺腺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消癌解毒方肺功能癌因性疲乏生存质量

    氨磺必利联合地西泮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效果

    肖建树
    5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氨磺必利(ASPD)联合地西泮治疗精神分裂症(SP)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 2022 年 6 月—2023 年 9 月安溪县第三医院收治的 188 例S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双盲法分为A组(n=96)和B组(n=92)。A组给予ASPD治疗,B组在A组基础上联合地西泮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精神状况、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B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B组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阳性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阴性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QOLI-74)各领域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且B组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SPD联合地西泮治疗SP患者,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可更快控制阳性症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氨磺必利地西泮精神分裂症临床效果

    连续硬膜外麻醉复合收肌管阻滞应用于老年膝关节置换手术的临床效果观察

    黄辉
    54-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连续硬膜外麻醉复合收肌管阻滞用于老年膝关节置换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 2022 年 5月—2023 年 12 月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 60 例行膝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30 例。实验组实施连续硬膜外麻醉复合收肌管阻滞治疗,对照组实施连续硬膜外麻醉治疗,比较两组术后 6 h、12 h、24 h、48 h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术后 24 h、48 h下肢肌力情况及可行走距离以及术后 2 d内低血压、恶心呕吐、嗜睡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在术后各时间点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24 h、48 h,两组下肢肌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24 h、48 h,实验组行走距离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硬膜外麻醉复合收肌管阻滞在老年患者膝关节置换术中应用效果显著,不仅为术后提供良好的镇痛效果,且有利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

    连续硬膜外麻醉收肌管阻滞老年膝关节置换术术后镇痛

    丁苯酞联合脑脉泰治疗对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效果

    王建祥
    58-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对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应用丁苯酞联合脑脉泰的具体效果。方法:选取 2021 年 11 月—2023 年 9 月青海省中医院收治的 200 例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100 例。对照组接受丁苯酞口服治疗,观察组接受丁苯酞口服联合脑脉泰口服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 3 个月,并随访 4 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水平[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改良Rankin量表(MRS)]、认知功能评分(MMSE)、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HCY)以及脑血管功能。结果: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M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MMSE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BDNF高于对照组,HCY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联用丁苯酞和脑脉泰效果较好,可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改善认知功能,有效调节血清BDNF、HCY指标。

    丁苯酞脑脉泰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同型半胱氨酸

    改良直切口腹膜前股疝修补术在老年女性嵌顿性股疝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预后分析

    朱桂华陈飞吴逢春邱志强...
    62-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改良直切口腹膜前股疝修补术在老年女性嵌顿性股疝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预后。方法:选取 2020年 1 月—2024 年 1 月南通市通州区中医院收治的 100 例老年女性嵌顿性股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改良直切口腹膜前修补术组,n=50)和对照组(传统开放修补术组,n=50)。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排气时间、负压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感染、疝复发、尿潴留、慢性疼痛等)、术后炎症反应(术后 24 h C反应蛋白水平和白细胞计数)、生物标志物水平[术后 24 h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术后 1 个月心理健康状况[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评分]以及术后 1 个月和 3个月Barthel指数。结果:观察组术后 24 h 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恢复方面,观察组排气时间、负压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 24 h C反应蛋白水平和白细胞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 24 h IL-6 水平和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 1个月HAD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 1、3 个月Barthel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直切口腹膜前股疝修补术在老年女性嵌顿性股疝治疗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能够有效降低术后疼痛,缩短恢复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改善心理健康和康复质量。

    改良直切口腹膜前修补术老年女性嵌顿性股疝治疗效果预后分析

    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的效果

    徐西宽
    66-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 2023 年 1-12 月新泰市人民医院收治的 86 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双色球随机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 43 例。对照组给予微创经皮肾镜术治疗,观察组给予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比较两组应激指标、血气指标、手术指标、结石清除率及并发症。结果:术后 3 d,两组皮质醇(Cor)、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较术前提高,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术后 3 d血气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和碎石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 1 个月结石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 3 个月结石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1 周,两组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评分较术前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效果显著,能缩短治疗时间,提高结石清除率,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术后恢复更快,患者生活质量更高。

    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输尿管上段结石效果

    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阻滞对膝关节镜手术止血带的反应影响

    陈云徐向阳陈莹李前胜...
    7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阻滞对膝关节镜手术中止血带应用的不良生理反应影响。方法:选取 2022 年6 月—2023 年 12 月泗阳医院 72 例接受膝关节镜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来院先后顺序分为阻滞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36 例,阻滞组采用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阻滞联合全麻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全麻治疗。比较两组在使用止血带前(T0)、使用止血带后 30 min(T1)、60 min(T2)、90 min(T3)以及撤除止血带后 5 min(T4)时的生命体征(平均动脉压、心率)、生化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乳酸(Lac)]以及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术后 1 h、12 h、24 h)、不良反应情况和止血带反应相关症状发生率。结果:阻滞组在T1 至T3 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阻滞组术后TNF-α、MDA水平低于对照组,而SOD活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阻滞组术后 24 h和 48 h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阻滞组止血带反应相关症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阻滞能有效减轻膝关节镜手术中止血带使用的生理反应,降低手术后的疼痛感和不良反应,可提高患者的术后舒适度和安全性。

    髂筋膜阻滞膝关节镜手术止血带反应麻醉

    经导管介入与手术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中的应用疗效及预后影响比较

    蔡海明林志滨张旭林惠泉...
    75-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疾病室间隔缺损中采取经导管介入、手术治疗,探索分析其临床应用疗效及预后影响。方法:选取 2021 年 3 月—2023 年 3 年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收治的 68 例患儿(均确诊为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临床不同手术方式将其划分为对照组(外科手术)与观察组(经导管介入),每组各 34 例,比较不同手术治疗疗效及患儿预后。结果:观察组封堵成功率(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总住院时间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后左室射血占数(LVEF)高于对照组,但是手术后左室收缩内径(LVED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SD)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导管介入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疗效显著,能提升患者术后心功能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经导管介入手术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疗效及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