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作物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作物杂志
作物杂志

姚杰

双月刊

1001-7283

zwzz304@mail.caas.net.cn

010-82108790

100081

北京中关村南大街12号中国农科院作物所内

作物杂志/Journal Crop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国作物学会和中国农科院作物所主办的农作物综合性技术类期刊,于1985年创刊,刊名由方毅题字。该刊自创刊以来直以丰富多彩的内容,生动流畅的叙述传播着作物科学知识,及时报道和推广科研成果,为促进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起到了桥梁和纽带作物。本刊融技术性、学术性、信息性和知识性于一体。读者对象为农业科研人员、农业大专院校师生、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者及农民朋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14个不同产地藜麦种质染色体核型分析

    刘建霞王文庆薛乃雯郭绪虎...
    82-8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确不同产地藜麦的染色体数目、核型特征及亲缘与进化关系,采用常规压片法制片比较分析了 14个藜麦种质染色体核型特征,对其进行近似数聚类.结果表明,忻藜6的染色体数为2n=54,其余13个种质的染色体数为2n=36;染色体核型共有1A、1B、1C和2B4种,总体较为对称;核不对称系数范围为52.06%~59.76%.核型聚类分析结果显示,14个藜麦种质总体聚为两大类,藜麦1605单独为一类,其余13个藜麦种质为一类.来自同一地区的藜麦品种在亲缘关系和进化程度上较为相似,不同产地的藜麦品种因起源或在进化过程中受到外界环境干预程度不同,导致亲缘关系较远.该研究获得14个不同藜麦种质的核型信息,填充了有关藜麦染色体核型的数据库以及在细胞遗传学方面的研究.

    藜麦染色体核型分析

    绿豆新品种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鉴定与评价

    王珅范保杰刘长友王彦...
    90-9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筛选适合不同生态区域种植的高产优质绿豆新品种,以国家鉴定品种冀绿13号为对照,2019-2020年间对来源于15家育种单位的27个绿豆新品种在23个试验点进行了联合鉴定.结果表明,0802-4-2-1-2-1、保绿201323-3、保绿201322-3、白绿13号、皖科绿3号、渝绿9号和品绿2014-129共7个品种增产显著,较对照增产2.35%~11.55%.综合分析,0802-4-2-1-2-1、保绿201323-3、保绿201322-3和皖科绿3号的生态适应性较好.根据生育期、株高、主茎分枝数、单株英数等表型性状及产量表现,分别筛选出适宜不同生态区种植的绿豆新品种,为品种推广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绿豆新品种产量适应性

    双季稻双直播模式不同早稻秸秆还田方式下氮肥运筹对晚稻生长发育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江敏何爱斌孙会娟满建国...
    100-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150kg/hm2施氮水平下以2种晚稻施氮比例[N1(基肥∶分蘖肥∶穗肥=1∶1∶1)和N2(基肥∶分蘖肥∶穗肥=2∶1∶1)]为主区,以5种不同秸秆还田方式[早稻秸秆直接还田(SR)、秸秆还田+石灰(SR+L)、秸秆还田+腐熟剂(SR+S)和秸秆还田+石灰+腐熟剂(SR+L+S)以及秸秆不还田(CK)]为副区,探究双季稻双直播模式中不同早稻秸秆还田方式下氮肥运筹对晚稻生长发育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处理相比,SR处理降低了晚稻幼苗质量和土壤pH,而SR+L处理可以加快秸秆腐解速率,增加晚稻土壤速效钾含量;同时,增加晚稻基肥氮施用比例(N2)提高了晚稻出苗率和幼苗素质,缓解了短期秸秆还田带来的不利影响:此外,SR+L处理和N2协同提高了晚稻土壤pH.因此,秸秆还田配施石灰和增加基肥氮施用比例协同增加晚稻产量,增幅达8.4%.生产上双季稻双直播早稻秸秆还田后,可通过施用石灰和增加晚稻基肥用量来降低秸秆还田的不利影响,提升晚稻产量.

    双季稻双直播秸秆还田氮肥运筹石灰秸秆腐熟剂

    夏玉米光合特性、根系生长和产量对砂姜黑土深松增密的响应

    郭海斌张军刚王文文薛志伟...
    109-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明黄淮海南部砂姜黑土深松增密后,夏玉米光合特性、根系生长和籽粒产量变化特征,采用大田试验,设置2种耕作方式(常规旋耕和深松耕作)和5个种植密度(4.5万、6.0万、7.5万、9.0万和10.5万株/hm2).结果显示,深松耕作后,穗位层透光率、底层透光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分别提高了 14.8%、10.9%、9.0%、3.7%和12.7%;根系干重、长度和表面积分别增加了 19.6%、15.8%和15.0%;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分别增加了 1.4%、4.3%和5.4%.深松耕作在9.09万株/hm2下获得最大产量,与常规旋耕相比,最适种植密度提升了 9.7%,平均增产8.4%.因此,在黄淮海南部砂姜黑土上可以通过深松耕作充分挖掘夏玉米的增密增产潜力.

    夏玉米深松耕作种植密度光合特性根系分布籽粒产量

    北疆氮肥运筹对花生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刘跃贾永红于月华张金汕...
    119-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确生产上适宜的花生氮肥运筹模式,以花育25为供试品种,设4个施氮量(N1:90kg/hm2,N2:135 kg/hm2,N3:180kg/hm2,N4:225 kg/hm2)和 3 种施氮方式(T1:1/2 基肥+1/2 幼苗肥,T2:1/2 基肥+1/4幼苗肥+1/4花针肥,T3:1/2基肥+1/6幼苗肥+1/6花针肥+1/6结英肥),以不施氮肥为对照(CK),分析不同处理对花生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氮量90~225 kg/hm2范围内增施氮肥,花生主茎高、第一对侧枝长和分枝数均呈增加趋势,以N4处理最高;干物质积累量及产量呈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以N3处理最高;蛋白质、脂肪及油酸含量以N3处理最高.施氮量相同时,干物质积累量及产量以T3处理最高,蛋白质、脂肪、油酸含量以T2处理最高.N3T3处理干物质积累量、产量高于其他处理,且品质较优.从提高产量及品质方面综合考虑,施氮量180 kg/hm2、基施氮肥90 kg/hm2并于幼苗期、花针期、结英期分别追施氮肥30 kg/hm2可作为实现北疆地区花生高产优质的最佳氮肥运筹模式.

    花生氮肥用量施氮方式产量品质

    施氮对郑麦366光合速率、花后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张素瑜岳俊芹李向东靳海洋...
    127-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2年大田试验,分析不同施氮措施对郑麦366花后旗叶相对叶绿素含量(SPAD)、光合速率、花后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探究最佳施氮量和施氮方式.设置4个施氮处理,分别为不施氮(N0)、基施纯氮210kg/hm2(N210)、基施纯氮150kg/hm2+拔节期追施纯氮60kg/hm2(N150+60)、基施纯氮150kg/hm2+拔节期追施纯氮120 kg/hm2(N150+120).结果表明,与其他氮肥处理相比,2018-2019、2019-2020年度N0处理下灌浆期旗叶净光合速率、灌浆后期旗叶SPAD、花后干物质积累对籽粒产量的贡献率、千粒重和产量均显著降低.与N210处理相比,Ni50+60处理2018-2019年度灌浆末期小麦旗叶SPAD、花后干物质积累对籽粒产量的贡献率、千粒重及产量分别提高 12.9%、9.7%、6.5%、1.6%,2019-2020年度分别提高 16.3%、27.2%、6.3%、10.0%.与N150+120处理相比,N150+60处理显著降低2018-2019年度灌浆末期冬小麦的旗叶SPAD、灌浆期旗叶净光合速率,但2019-2020年度差异不显著,N150+60处理显著提高2018-2019年度冬小麦的穗粒数、产量及2年的氮肥偏生产力.综合考虑小麦净光合效率、产量及氮肥生产效率,N150+60处理是更适宜豫北平原的施氮方式.

    小麦氮肥光合速率产量氮肥偏生产力

    钾肥用量和追肥时期对抗黑胫病红花大金元烟叶化学成分及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夏玉兰王德勋赵园园范志勇...
    133-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烤烟新品种抗黑胫病红花大金元配套钾肥施用技术,以抗黑胫病红花大金元为材料,在云南大理设置钾肥用量和追肥时期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处理对烟叶化学成分及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单次追肥,分次追施钾肥中部叶叶长增加3.2%~5.3%,叶宽增加6.9%~12.0%,钾、钾氯比分别增加8.0%~11.3%和13.6%~22.9%;上部叶叶长增加3.2%~5.9%,叶宽增加9.6%~10.8%,钾、钾氯比分别增加8.8%~12.1%和22.9%~41.3%;并且从经济性状来看,分次追施钾肥产量增加8.1%~14.0%,产值增加12.6%~21.8%,均价增加4.1%~6.9%,中上等烟比例增加4.4%~7.0%.综上,钾肥施用量为217.50 kg/hm2,于移栽后30和45 d各追50%处理烟株大田长势好,化学成分协调,感官质量及产量较好.

    抗黑胫病红花大金元钾肥用量追肥时期化学成分产量质量

    不同时期干旱对淀粉型甘薯产量形成及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

    陈碧伟鞠玺凯孙一鸣李清华...
    141-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淀粉型甘薯品种商薯19号和烟薯29号为试验材料,在控水条件下分别设置发根分枝期(前期)、薯蔓并长期(中期)、块根膨大期(后期)干旱和全生育期正常浇水(对照)4个水分处理,研究不同时期干旱对淀粉型甘薯产量形成及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不同时期干旱处理商薯19号地上部生物量分别降低35.7%、18.7%和11.4%,地下部生物量分别降低55.4%、36.1%和20.8%;烟薯29号地上部生物量分别降低47.4%、20.9%和13.8%,地下部生物量分别降低60.2%、49.9%和15.1%.与对照相比,不同时期干旱对甘薯块根造成不同程度的减产,商薯19号薯干产量分别降低14.3%、1.8%和3.6%,烟薯29号分别降低20.0%、6.9%和5.7%.不同时期干旱胁迫会降低薯块淀粉率和提升薯块的干物率,块根膨大期干旱处理干物率最高,与对照相比,商薯19号和烟薯29号分别提升了 10.6%和8.7%.发根期干旱处理淀粉率最低,与对照相比,商薯19号和烟薯29号分别降低了 11.8%和16.4%.不同时期干旱胁迫影响淀粉糊化特性值,中后期干旱能一定程度提升糊化参数,改善淀粉品质,但随着干旱持续会显著降低淀粉糊化参数.

    淀粉型甘薯干旱时期产量淀粉糊化特性

    不同垄高下雪茄烟根组织结构及根系与地上部生长动态变化

    吴永兵袁华恩张瑛陈泳纬...
    148-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垄高对雪茄烟根组织结构、根系与地上部生长动态变化的影响,结合调制后烟叶经济性状,为四川达州雪茄烟区选择适宜的垄高.采用随机区组试验,以川雪1号为试验材料,设置3个垄高水平,分别为高垄(HR,35 cm)、中垄(MR,30cm)、低垄(SR,25 cm),分析各时期根组织结构、根系发育、地上部生长的变化规律及调制后烟叶经济性状.结果表明,雪茄烟生长过程中根组织细胞逐渐发育成熟,根系与地上部生长呈渐升趋势,且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HR较SR处理提高了根横切面积、中柱面积及导管数量,HR和MR处理提高了整个生育期的根系活力,提高了生长前期的根冠比,为地上部生长提供物质基础;HR和MR处理显著促进了生长中后期根系及地上部生长,提高了调制后烟叶经济效益.综上,在达州雪茄烟区高垄和中垄处理能够优化根组织结构,显著促进雪茄烟根系及地上部发育,提高烟叶经济效益.

    雪茄烟垄高根显微结构根系发育地上部生长经济性状

    气象因子与向日葵DUS测试测量型性状的关系

    刘春晖杜瑞霞王永行杨钦方...
    156-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确主要气象因子与向日葵开花期等DUS测试测量型数量性状的关系,于2017-2022年连续6年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定点调查了气象数据和4个向日葵品种DUS测试性状数据,利用方差分析的方法对各品种DUS测试测量型数据年度间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后通过相关性分析明确向日葵数量性状与气象因子间的关系,利用逐步回归和通径分析的方法筛选出主要影响气象因子.结果发现,对开花期、叶片大小、株高和花盘大小影响最大的气象因子是温度和水分,而光照仅对开花期有一定影响;对籽粒厚度和籽粒大小影响最大的是最低温度和相对湿度.

    向日葵DUS测试气象因子通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