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作物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作物杂志
作物杂志

姚杰

双月刊

1001-7283

zwzz304@mail.caas.net.cn

010-82108790

100081

北京中关村南大街12号中国农科院作物所内

作物杂志/Journal Crop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国作物学会和中国农科院作物所主办的农作物综合性技术类期刊,于1985年创刊,刊名由方毅题字。该刊自创刊以来直以丰富多彩的内容,生动流畅的叙述传播着作物科学知识,及时报道和推广科研成果,为促进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起到了桥梁和纽带作物。本刊融技术性、学术性、信息性和知识性于一体。读者对象为农业科研人员、农业大专院校师生、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者及农民朋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氮肥减施对超级稻玮两优8612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何嘉辉李艳锋严天泽张选文...
    73-7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氮肥减施对玮两优8612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确定生产中氮肥减施的可行性,设置了 0(N0)、50(N50)、100(N100)、150(N150,一般氮肥施用量)和 200 kg/hm2(N200)5 个氮肥施用水平,连续开展3年大田试验,测试其产量、产量相关性状及稻米品质.结果表明,与N150相比,适当增施(N200)和减施(N100)氮肥,玮两优8612的产量无显著增产或减产,对稻米加工、外观以及蒸煮品质也没有显著影响;N100处理下稻米蛋白质含量降低,有助于食味品质提升.综上,土壤肥力中等偏上的条件下,在氮肥减施(N100)处理下超级稻玮两优8612无显著减产;同时加工和外观品质指标对施氮量不敏感,氮肥减施下蛋白质含量下降,可以改善其食味品质.

    超级稻玮两优8612施氮量产量稻米品质

    鲜食糯玉米籽粒含糖量与品尝相关性分析

    卢柏山董会刘辉徐丽...
    80-8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7个鲜食糯玉米品种为研究材料,比较鲜穗适宜采收期不同糯玉米品种籽粒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蔗糖、还原糖含量的差异以及与感官品尝各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参试糯玉米品种籽粒可溶性糖、蔗糖和还原糖含量在品种间存在极显著差异.适宜采收期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以京紫糯219(12.65%)最高,其次是京科糯768(12.51%),分别比对照品种苏玉糯2号高15.63%和14.35%;可溶性糖和蔗糖含量均以京科糯768最高,其次是京科糯2000E,可溶性糖含量分别为31.02和30.09 mg/g FW,比对照高31.05%和27.12%,蔗糖含量分别为33.12和29.85 mg/g FW,分别比对照苏玉糯2号高80.79%和62.94%;还原糖含量以京科糯2000E(1.88 mg/g FW)最高,其次是京科糯768(1.73 mg/g FW),分别比对照苏玉糯2号高9.21%和0.35%.相关性分析表明,鲜穗蒸煮后滋味、皮的薄厚和气味等评分均与籽粒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和蔗糖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感官品质总评分以京科糯768最高(91.33),其次是京紫糯219和京科糯2000E,分别为89.67和88.00.综合分析表明,京科糯768和京科糯2000E在适宜采收期可溶性固形物及相关糖分含量较高,口感甜糯相宜,适宜鲜食和速冻加工等用途.

    糯玉米适采期可溶性固形物糖含量

    生物降解地膜和灌溉定额对棉田土壤水热特性的影响

    王一帆林涛王冬王新翠...
    86-9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索新疆棉区生物降解地膜覆盖下棉田土壤水热特性及其适宜灌溉量,以地膜为主区,设新疆宝利丰达热氧—生物双降解地膜(BF)、宿州天壮全生物降解地膜(TZ)、蓝山屯河生物降解地膜(LS)和聚乙烯地膜(PE)4个处理;灌溉定额为副区,设3150(亏缺灌溉,W1)、4050(常规灌溉,W2)和4950 m3/hm2(增量灌溉,W3)3个处理,PE为对照,研究生物降解地膜和灌溉定额对棉田土壤温度、水分分布、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膜的降解率表现为BF>TZ>LS>PE.相同地膜覆盖下,W3处理较W1和W2处理可增加0~30 cm 土层土壤含水率,土壤温度降低,可促进棉花根系对土壤水分的吸收,籽棉产量分别提高3.15%和1.49%.与PE相比,BF和LS保温保墒效果较弱,不利于棉花的生长发育,产量降低,而TZ降解速率适中,籽棉产量达5665.20~5776.36 kg/hm2,当灌溉定额较W3高6.53%时,籽棉产量增加1.27%.因此,天壮全生物降解地膜和灌溉定额在4050~5361 m3/hm2范围内组合,在南疆棉区应用可使土壤保持较好的温度和水分,确保产量不下降的同时降低残膜污染.

    棉花生物降解地膜灌溉定额水热特性产量

    聚糠萘合剂对东北地区高粱不同密度群体叶片衰老及产量的影响

    张薇王琦闫鹏许艳丽...
    96-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讨聚糠萘合剂(PKN)对东北地区高粱不同密度群体叶片衰老与产量的影响,于2021-2022年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公主岭试验站(124°48′43″E,43°29′55″N)以龙杂25号和吉杂127号为试验材料,设置聚糠萘合剂和密度梯度处理,研究密度梯度对东北地区高粱叶片衰老与产量的影响以及PKN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花期到成熟期,随着种植密度增加,2个高粱品种单株叶面积减小,旗叶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降低,丙二醛(MDA)含量增加,上述指标在2个品种间存在差异.PKN处理可显著提高各密度下2个高粱品种旗叶SOD、CAT和POD活性以及SPAD值,显著降低MDA含量;显著减小单株叶面积降幅,延缓植株衰老进程.PKN处理后,各密度条件下,龙杂25号和吉杂127号较各自对照分别增产1.86%~7.61%和5.39%~8.94%;2个高粱品种均在12.75万株/hm2密度下显著增产,增幅分别为7.61%和7.82%.因此,合理的种植密度配合喷施PKN可作为东北地区高粱高产稳产栽培的重要技术措施.

    聚糠萘合剂高粱种植密度叶片衰老抗氧化酶

    铁肥施用对绿豆产量和籽粒含铁量的影响

    郝青婷高伟张泽燕闫虎斌...
    105-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绿豆作为一种重要的药食同源作物,单产水平较低,施用铁肥可提高植株的光合作用,进而提高绿豆产量和品质.设置2种铁肥施用方式(基施,B1;80%基施+20%喷施,B2)搭配4种铁肥施用量(0、250、500和750kg/hm2,分别以CK、A1、A2和A3表示)的处理试验,研究对绿豆光合作用参数、产量及其相关指标和绿豆籽粒含铁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A3处理绿豆植株的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产量相关指标(株高、英长、单株英数、百粒重、籽粒产量、生物产量)及籽粒含铁量均显著提高.与B1方式相比,B2方式对光合系统Ⅱ实际光化学效率[Y(Ⅱ)]、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和籽粒含铁量有显著影响.因此,本研究认为750.00 kg/hm2的铁肥搭配80%基施+20%喷施能显著提高绿豆的产量和籽粒品质.

    铁肥绿豆产量叶绿素籽粒含铁量

    群体密度和黄腐酸对芸豆产量及籽粒营养品质的影响

    孙光旭刘莹王欣怡孔德庸...
    110-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精细田间管理和营养调控同步提升籽粒产量与品质是提高芸豆种植综合效益的有效途径.采用二因素裂区试验设计,设置3个群体密度[20万株(D1)、23万株(D2)和26万株/hm2(D3)],开花期喷施黄腐酸 5 个浓度[0(C0)、0.37(C1)、0.45(C2)、1.12(C3)和 1.50kg/hm2(C4)]处理,共 15 个处理.结果表明,生长条件较差、产量水平较低的年份(2021年),单株产量差异较小,籽粒产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在生长充分的丰产条件下(2022年),稀植处理(D1)下平均单株英数和粒数较常规密度分别增加4.5个和21.1,平均单产增加27.6%.不利于生长的情况下,籽粒蛋白质合成加强,黄酮和皂苷含量降低,但总酚含量增加.叶面喷施黄腐酸在生长不利的情况下,能提高籽粒灌浆活力,对芸豆产量形成具有促进作用,而在生长环境良好的条件下无增产效果,但促进了籽粒功效成分合成,尤其是C4处理,2022年的平均黄酮和皂苷含量较对照分别增加了 11.1%和16.3%.综合分析,在试验区生产条件下采用20万株/hm2的群体,同时在芸豆开花期喷施0.45kg/hm2的黄腐酸,可稳定芸豆品质的同时提高籽粒产量.

    种植密度黄腐酸芸豆产量籽粒品质

    多效唑喷施浓度和时期对工业大麻花叶产量和大麻二酚含量的影响

    王珊珊杨宇蕾刘飞虎杨阳...
    119-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多效唑处理对工业大麻花叶产量和大麻二酚(CBD)含量的影响,以云麻8号为试验材料,设5个多效唑浓度(C0:0mg/L,C1:100 mg/L,C2:200mg/L,C3:300 mg/L,C4:400 mg/L)和 2 个喷施时期(T1:旺长初期,T2:旺长中后期)处理,通过农艺和产量性状的测定分析,筛选对提高工业大麻花叶产量和CBD含量最有效的多效唑喷施浓度和时期.结果表明,在农艺性状方面,T1时期喷施200 mg/L多效唑对降低株高、增加茎粗和分枝数的作用最为显著.在产量方面,T1和T2时期,随多效唑喷施浓度的增加,花叶和茎秆产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中,C2T1处理下,工业大麻的花叶产量最高,为3642.22kg/hm2.随多效唑喷施浓度的升高,2个时期CBD含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中,T1时期喷施200 mg/L多效唑,CBD含量最高,为3.53%.综上,C2T1(200 mg/L+旺长初期)为最佳处理组合.

    工业大麻多效唑处理浓度喷施时期农艺性状花叶产量大麻二酚含量

    木薯田间作不同密度南瓜对作物产量、经济效益及土地生产力的影响

    黄渝岚刘文君李艳英周佳...
    125-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适宜广西区域的高效木薯间作南瓜模式,试验共设5个处理,分别为木薯单作(C)、南瓜单作(株距60 cm,P60)、木薯间作南瓜(3种种植密度,南瓜株距分别为40、60和80 cm,记为CP40、CP60、CP80),每个处理重复3次,研究了木薯间作不同密度南瓜后对产量、经济效益及土地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处理相比,间作降低了木薯的株高、茎径及单株结薯数,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没有显著影响;与P60处理相比,3种间作模式均极显著降低了南瓜产量,以CP60产量降幅最少.5个处理总产量表现为CP60>CP80>CP40>C>P60,可见3种间作模式的作物总产量、总收入、净收入均显著高于C和P60处理.木薯在间作系统中对总产量贡献显著大于南瓜.3种间作模式的土地当量比分别为1.68、1.82、1.69,土地生产力提高了68%~82%,说明该系统具有间作优势.研究表明木薯间作南瓜体系中以南瓜株距为60cm时的土地当量比最大,且具有较高的产量与经济效益,是最适于广西地区推广的木薯间作南瓜模式.

    木薯南瓜间作产量经济效益

    钙镁水滑石施用方式对双季稻糙米镉含量与土壤特性的影响

    田琴琴卓乐陈娜娜郑德超...
    131-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讨钙镁水滑石对双季稻糙米镉含量的影响及其适宜施用方式,通过2年大田试验研究了钙镁水滑石(CK,不施;T1,第1年早稻基施3000kg/hm2;T2,第1年早稻基施1500 kg/hm2;T3,每年早稻基施1500kg/hm2;T4,每季基施750kg/hm2;T5,每季基施375 kg/hm2)对双季稻糙米镉含量与稻田土壤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钙镁水滑石施入时间的延长,双季稻糙米镉含量显著降低,但降幅有品种间与年际间差异.2021年各品种糙米镉含量降幅随钙镁水滑石用量增加而增大,但T1、T2、T3处理间差异不显著;2022年糙米镉含量降幅均以T3处理最大.钙镁水滑石显著提高了土壤pH和养分含量,降低了土壤有效镉含量,2021和2022年分别以T1和T3处理效果最好.主成分分析与相关分析表明,钙镁水滑石用量与土壤有效镉含量、糙米镉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土壤pH及速效磷、速效钾、碱解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可见,合理施用钙镁水滑石可改良土壤酸性,提高养分含量,降低土壤有效镉含量,最终使糙米镉含量下降,综上,本试验以T3为最佳处理.

    水稻钙镁水滑石施用方式产量糙米镉含量土壤特性

    低温锻炼持续时间对菜用甘薯幼苗耐寒生理特性的影响

    肖晓钟坤权屠小菊易镇邪...
    140-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菜用甘薯品种福菜薯18为材料,在昼夜条件15 ℃/12 ℃下分别锻炼24、48和72 h,然后在昼夜条件8 ℃/5 ℃下进行低温胁迫处理,于胁迫0、24、48和72 h后恢复常温48 h,再次低温胁迫48 h取幼苗倒3~5叶片测定抗氧化酶、渗透调解物和膜脂过氧化、耐寒生理特性指标,考察不同低温锻炼时间对菜用甘薯耐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低温胁迫时间延长,各低温锻炼处理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活性呈逐渐增加趋势,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虽有起伏,但较对照(CK)变化幅度较平缓;低温胁迫期间,各低温锻炼处理丙二醛含量逐渐减少,CK则随胁迫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加;低温锻炼苗耐寒能力并未随温度恢复而丧失,并在其再次低温胁迫中表现出来;通过分析可知,低温锻炼与低温胁迫两因素之间存在显著交互作用,耐寒性在两因素分段互作下共同诱导了耐寒性提升.

    菜用甘薯低温锻炼耐寒性生理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