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重型机械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重型机械
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
重型机械

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

刘存德 刘金华

双月刊

1001-196X

zjedit@163.com

029-86322581

710032

陕西省西安市辛家庙西安重型机械研究所

重型机械/Journal Heavy Machiner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报导冶炼、轧制、锻压机械设备及与之配套的电气、液压传动控制技术、环保除尘、计算机技术、基础件、标准件等的发展方向、最新研究成果、新技术及新设备的应用等。主要读者对象是冶金、机械等专业从事科研、教学、设计、制造、使用及维修的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技术工人和大专院校的师生。本刊除广泛发行于国内各省市、各行业外,还与日本、德国、英国、俄罗斯等国建立了良好的发行、交换关系。为了沟通产、供销渠道,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本刊兼营广告业务。欢迎生产、经营机械、电子、液压、润滑等产品的企业在本刊刊登广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RH精炼钢包智能顶升模型及精度的研究

    赵腾李伟峰张虎杨洪音...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智能化RH精炼技术已成为钢铁生产行业的研究热点,钢包智能顶升技术是实现RH高效、稳定生产的关键。基于RH精炼过程的钢包顶升原理建立了钢包智能顶升模型,并分析了在线测距仪测量精度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阻尼系数为1。5 Ns/m,钢包车经过在线测距仪时运行速度为10 m/min,钢包中心经过在线测距仪正下方的-1 000 mm至1 000 mm,在线测距仪数值与净空计算模型的精准度较高,钢包智能顶升模型计算的自动顶升高度与实际顶升误差<5%,可用于RH精炼工艺的钢包智能顶升过程。

    智能顶升在线测距仪精度RH精炼

    RH真空精炼装置性能优化研究

    符姣姣赵腾程红兵李伟峰...
    7-1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某厂RH精炼工序提升钢产品质量过程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提出了合理的装置性能优化方案。对全套四级真空泵(B1 B2 S3 S4)更新迭代;优化真空料仓结构解决密封和称量精度问题;环流气体阀站升级优化提升了钢液循环效率;蒸汽减温减压装置更新稳定了真空泵的工作气源条件。优化后效果如下:真空度为67 Pa时,真空抽气能力提升150 kg/h,真空度到100 Pa的平均时间为2。3 min,真空稳定性提升(真空度反弹值在100 Pa以下);钢液终点氢含量小于0。000 12%的比例较优化前提高36。40%,浸渍管在线使用增加30炉次,高牌号道岔轨、高速轨及重轨系列产品的总产量增加10。79%。优化改造后,RH精炼装置性能显著提升,对真空精炼装备的优化升级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RH真空精炼装置性能优化真空稳定性脱氢效果

    RH精炼三钢包车双工位布局型式的研究

    程红兵李伟峰孟娜付康...
    14-1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现有RH工艺布局存在热损失较高的现状,提出了一种连续高效生产的三钢包车双处理工位的RH布局型式。三套钢包车平行并列布置,三列钢包车的运行轨道相互平行。两侧钢包车(1#和 2#)分别对应处理工位,中间钢包车(0#共享)对应处理位中间的回转台装置。0#共享钢包车运行至回转台上后,回转台装置旋转90°后可直达两个处理工位之一。三台钢包车两两组合可单工位交叉生产,可双工位交替生产,实现多种组合生产模式。使用该布局型式,可实现钢水连续冶炼过程的"无缝对接"且灵活多变,故障小效率高,可以适应不同钢种的冶炼要求。

    RH钢包车回转台

    特厚板连铸七辊大压下扇形段辊缝控制模型

    李武红曾晶王文学何博...
    18-2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某特厚板连铸的七辊大压下扇形段,根据其结构特点及机架上框架、扇形段内外弧辊与夹紧油缸之间的关系,并通过数学公式推导,建立了辊缝调整的控制模型。该模型通过控制大压下扇形段的每个夹紧缸的位移量,实现扇形段入口、出口辊缝值的精确控制。利用该模型对三种不同工况的铸坯进行重压下实验,按照预先设定好的压下量及压下速率精确控制每个扇形段的动作过程,结果表明,铸坯中心疏松及缩孔明显减少,大大改善了铸坯质量。

    特厚板大压下控制模型压下量压下速率

    连铸保护渣热阻的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

    张亚竹吴越践王永洪王文学...
    23-30页
    查看更多>>摘要:量化保护渣热阻对于提高连铸工艺水平和铸坯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数值模拟和传热实验两种方法对典型连铸结晶器保护渣的热阻进行了研究。首先使用ANSYS数值模拟软件建立铸坯通过渣道向结晶器的导热和辐射耦合传热模型,得到渣道两侧交界面温度分布;随后构建保护渣热阻计算模型,用模拟的传热结果评估固态保护渣和液态保护渣的厚度、导热热阻和辐射热阻;同时构建连铸保护渣稳态传热实验,通过水冷铜探头实验测量保护渣两侧的温度分布,进而得到不同厚度渣道的综合热阻。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当铸坯表面温度从1 415 ℃降为1 345 ℃时,液态保护渣在结晶器上部迅速由1。7 mm减薄为1。04mm,模拟总热阻沿拉坯方向由0。67 × 10-3m2·K/W增加到1。46 ×10-3m2·K/W。热阻传热实验结果表明,实验获得的综合热阻较数值模拟偏小,渣道的综合热阻随厚度增加而升高,典型热阻值为(2。28~7。89)×10-4m2·K/W。

    热阻保护渣热传导热辐射

    Q345R电子束熔覆含铜不锈钢涂层表面改性研究

    王杰韩传龙王睿泱李娟...
    3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提高Q345R钢的表面性能,采用电子束熔覆技术制备含铜不锈钢涂层。研究了含铜不锈钢涂层的表面微观组织、力学性能和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经过电子束表面熔覆处理后,涂层晶粒得到细化,位错密度增大,塑性和韧性得到提升。由于晶粒细化、位错强化,三种束流下的涂层,硬度得到增强。在束流为28 mA时,涂层硬度达到最高,为384。078 HV,相比于基材131。048 HV,硬度提高了 2倍。涂层的耐磨性要优于基材。在束流为28 mA时,磨损体积及磨损率最小,仅为基材磨损量的10%。在电化学腐蚀测量中,涂层表现出了比基材更好的耐腐蚀性能,束流为28 mA下的试样表现出的耐腐蚀性能最好。电子束表面熔覆含铜不锈钢涂层能够有效提高Q345R碳钢的各项性能。

    电子束表面熔覆耐磨性电化学性能微观组织

    镍栅层增强合金层界面结合性能研究

    周海王建梅
    38-4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线材轧机等重型机械向重载、高速发展,对滑动轴承服役性能提出了更严苛的要求。在高速重载工况下,轴承易发生磨损、烧损、甚至于减磨层脱落等失效。在合金层间添加镍栅层可以有效增强合金层间结合能,降低减磨层脱落的几率,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之一。以高速线材轧机滑动轴承为研究对象,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X射线衍射仪(XRD)等方法对多层复合材料(钢背/铜铅合金/镍栅层/铅基巴氏合金)进行了显微测试,并使用分子动力学仿真软件Materials Studio构建了三层分子模型(铜铅合金/镍栅层/铅基巴氏合金)和双层分子模型(铜铅合金/铅基巴氏合金)。研究了镍栅层对铜铅合金与铅基巴氏合金结合性能的提升机理。结果表明,镍栅层的添加在宏观层面上阻挡了元素的扩散,有助于保持两侧合金的良好性能,在微观层面上有效提升了合金层间的结合性能。

    镍栅层分子动力学结合能元素扩散滑动轴承

    Al含量和加载速度对AlxCoCrFeNi高熵合金的影响及分子动力学仿真

    刘治民薛子腾赵广辉李娟...
    45-54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分子动力学(MD)仿真从硬度、Von Mises应力、剪切应变、位错和相变方面研究了纳米压痕过程中Al含量和加载速度对AlxCoCrFeNi高熵合金(HEA)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Al含量较少时,HEA内部形成原子剪切带较多,总位错长度和位错密度较大。加载速度较大时大量位错缠结产生高密度的位错胞,阻碍位错滑移,带来显著的强化效应。Al含量与硬度成反比,而加载速度与材料的硬度成正比。此外,在纳米压痕初期,所有HEA发生可恢复的弹性变形。压痕深度增加,材料开始发生塑性变形,位错形核生长。由于压头力的作用,材料内部原子重新排列,FCC结构逐渐转变为BCC结构,HCP结构和无序结构。与压头相接触的区域原子应变较高并且率先转变为无序结构。经过多次加载-卸载循环,弹性变形逐渐转变为塑性变形,合金中残留的应力变多,Alx-CoCrFeNi HEA表现出明显的循环劣化现象。

    纳米压痕Al含量高熵合金分子动力学

    Bisplate400耐磨钢在不同环境介质中的磨损行为分析

    王巨堂陈匡正王建国胡永...
    55-62页
    查看更多>>摘要:Bisplate400耐磨钢在应用过程中面临各种工作条件,不可避免地会暴露在不同的环境介质中。为此,对Bisplate400耐磨钢试样在不同载荷(50 N、100N、150 N)和环境(干摩擦、去离子水和3。5%NaCl溶液)下进行了摩擦磨损试验。利用白色光干涉三维表面轮廓仪和扫描电镜等分析了不同条件下的磨痕表面和横截面形貌。结果表明:环境对摩擦系数有着显著的影响,在干摩擦条件下时摩擦系数呈现出最大值,去离子水环境中的摩擦系数次之,而3。5%NaCl溶液则因其独特的润滑特性展现出最小的摩擦系数。在干摩擦条件下,磨痕深度从试样表面到底部的变化最大。随着法向载荷的增加,在3。5%NaCl溶液环境下,由于腐蚀磨损导致磨损加剧,磨痕最深磨损体积最大;在去离子水环境中,当法向载荷为50 N和100 N时由于去离子水的润滑作用和冷却作用,使得磨痕的深度和磨损体积小于干摩擦条件下。同时由于去离子水的腐蚀性要弱于3。5%NaCl溶液,这也使得在去离子水环境下磨痕的体积和深度要小于3。5%NaCl溶液环境下,而当法向载荷增加到150 N时,腐蚀磨损加剧使得磨损体积要大于干摩擦条件下。

    Bisplate400耐磨钢环境介质摩擦系数磨损机理

    2304节约型双相不锈钢的高温拉伸塑性研究

    陈兴润王长波赵得江钱张信...
    63-67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Gleeble-3500型热模拟试验机在加热温度为750~1150 ℃下,对2304节约型双相不锈钢进行高温拉伸研究。采用扫描电镜和EBSD分析检测手段对断口进行分析。并借助Thermo-calc软件对2304平衡相图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在750~1150℃的温度范围,随着温度升高断面收缩率依次增大,峰值应力依次减小,应力主要分布在奥氏体相中。2304双相不锈钢在950~1150℃的温度范围具有较好的高温热塑性,断口处主要以韧窝为主,为典型的韧性断裂。温度升高和奥氏体含量减少这两个因素导致热塑性良好。

    节约型双相不锈钢高温拉伸热塑性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