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电机与控制应用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电机与控制应用
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集团)有限公司
电机与控制应用

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集团)有限公司

张玉青

月刊

1673-6540

eec@seari.com.cn;emca@seari.com.cn

021-62543397

200063

上海市武宁路505号

电机与控制应用/Journal Electric Machines & Control Application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电机行业的技术性刊物。刊登电机研究、设计、工艺制造技术及电机应用技术方面的论文,报道国内外动态与信息。主要栏目有研究与设计、控制与保护、工艺与材料、测试与试验、运行与维修、国外信息等。主要内容包括电机与设计、电机制造工艺、新产品介绍、计算机应用、测试技术和装备、绝缘技术、电机选用与维护、电机故障分析与检测、电机控制与保护、电机标准、电机质量、国外电机技术、经验交流以及行业动态、信息报道等。主要读者对象为电机专业研究、设计人员及大专院校师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表贴式永磁同步电机磁链和转矩无差拍控制系统

    李耀华周逸凡赵承辉秦玉贵...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立了基于定子磁链坐标系的表贴式永磁同步电机(SPMSM)下一时刻的磁链和转矩计算简化模型,验证了可以采用简化模型来计算下一时刻的磁链和转矩,从而降低无差拍控制计算复杂程度,提高系统实时性能,并得到实现磁链和转矩无差拍控制的理想输出电压矢量.采用模型预测控制(MPC)选择最接近理想电压矢量的基本电压矢量作为输出电压矢量.仿真验证了所提SPMSM磁链和转矩无差拍控制系统的可行性.为了进一步提高系统实时性能,提出2种无需MPC的基本电压矢量简化选择方法.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电压矢量简化选择方法控制效果与传统MPC非常接近,但省却了MPC计算,减小了系统计算负担.

    永磁同步电机无差拍控制模型预测控制转矩脉动

    基于观测器的异步电机随机系统模糊反步位置跟踪控制

    赵恩亮于金飞程帅于金鹏...
    8-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出了一种基于观测器的异步电机随机系统模糊反步位置跟踪控制方法:通过构造降维观测器估计转子角速度;采用模糊逻辑系统逼近系统模型中的未知随机非线性函数.利用动态面控制技术解决传统反步设计中存在的“计算爆炸”问题.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方法可以克服随机扰动的影响,并且确保跟踪误差收敛到足够小的原点邻域内.

    异步电机随机系统自适应模糊控制动态面控制降维观测器

    基于TSF的开关磁阻电机脉宽调制变占空比控制

    刘迪赵永生范云生柳健...
    15-20,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的基于转矩分配函数(TSF)的开关磁阻电机(SRM)控制策略存在电流跟踪效果较差和转矩脉动高的问题.为此提出一种变占空比的控制方法.该方法结合电流滞环和脉宽调制(PWM)技术,根据电感的线性模型特性进行区间分段,然后通过改变不同区间上PWM的占空比来调节绕组两端的电压,达到精确跟踪电流和抑制转矩脉动的目的.对改进后的控制方法进行了仿真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与传统控制方法相比,改进后的控制策略具有更小的电流跟踪误差和转矩脉动.

    开关磁阻电机转矩分配函数脉宽调制转矩脉动

    真空泵用多台屏蔽电机模式切换与位置补偿偏差耦合同步控制

    张永龙安跃军张志恒王光玉...
    21-28,3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真空泵用多台屏蔽电机起动、突加随机扰动、突加周期性负载及单/多电机不同时刻故障停机过程,设计了模式切换与位置补偿偏差耦合同步控制系统,创新性地在速度补偿器中引入位置补偿器,同时在故障瞬间将偏差耦合控制方式切换为主从控制.将所提出的控制系统与传统的虚拟电机控制系统进行了对比.结果 表明:当发生单电机故障以及双电机不同时刻故障时,在相同的模式切换和位置补偿条件下,所提出的控制系统位置误差分别为4.6°和4°,在5°的误差允许范围内,而传统虚拟电机控制系统的位置误差分别为15°和20°.

    同步控制屏蔽电机偏差耦合虚拟电机主从控制位置补偿模式切换

    基于RTU平台的永磁同步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算法

    杨泽贤朱雨菲陈瑜涵温志威...
    29-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电机控制中常用的芯片有FPGA、DSP、ARM等,均需要进行手工编程,不仅开发过程复杂,而且调试过程较为繁琐.针对此类情况,半实物仿真平台RTU(Real-time unit)为用户提供了一种在真实硬件上无需手动编程就可以非常有效且快速地开发、优化和测试复杂控制算法的方法.采用RTU试验平台,实现了永磁同步电机(PMSM)模型参考自适应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系统的开发.在MATLAB/Simulink和RTU平台下对该控制策略进行仿真和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证明了该控制方法的正确性以及RTU平台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永磁同步电机模型参考自适应系统无位置传感器控制RTU平台

    负载转矩和转子电阻未知任意情形下感应电机转矩无源性跟踪控制

    马良河
    36-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应用无源性控制方法研究了在负载转矩和转子电阻为未知时变情形下感应电机期望转矩的跟踪控制问题.基于感应电机的Euler-Lagrange(E-L)模型,通过设计控制器、期望轨道、期望转矩、转子电阻估计器、负载转矩估计器、转子状态观测器,在理论上证明了可以实现对任意时变期望转矩的渐近跟踪,以及对负载转矩和转子电阻的快速估计.基于MATLAB/Simulink的仿真结果,证明了理论结果的正确性、有效性和高性能.

    感应电机无源性控制期望转矩负载转矩转子电阻

    基于脉振高频方波注入的永磁同步电机无位置传感器磁场定向控制

    吴少风单忠
    4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永磁同步电机的无位置传感器的磁场定向控制,采用了一种基于方波电压的脉振高频注入法.该方法注入新颖的方波电压信号,通过二阶有限长单位冲激响应(FIR)高通滤波器提取高频响应,使用闭环的锁相环进行位置计算,通过改变d轴基波电流辨别初始的转子极性.通过理论分析,用数学表达式描述了各环节实用的特征,然后根据分析的特征,进行了相应的试验.结果 表明,注入高频方波,其频率提升至控制频率的一半,可闻噪声基本消失,信号处理极大简化,可测转速范围提升至中高速阶段.

    永磁同步电机高频方波注入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磁场定向控制

    无刷双馈电机笼型转子磁场调制能力分析

    刘昊青王淑红白崟儒
    48-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笼型转子无刷双馈电机(BDFM)由于其简单且特殊的转子结构,使得转子磁场谐波含量大,直接影响转子的磁场调制能力.从电机内部磁场人手,提出了一种快速计算BDFM转子磁场的方法,分析了转子磁场与转子短路环个数及短路环分布的关系.以短路环个数及短路环分布跨距为参数,建立MATLAB计算程序对转子磁场调制能力进行分析,研究了转子的极限调制能力.最后,通过Flux电磁场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电机模型并对所提方法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有助于优化转子结构设计.

    无刷双馈电机笼型转子磁场调制能力短路环数短路环分布有限元分析

    笼型转子磁力耦合器调速特性

    葛研军鞠录峰潘林关成平...
    54-58页
    查看更多>>摘要:设计了一种基于异步电机笼型转子的调速型异步磁力耦合器(SRAMC),推导出其转矩与转差率关系式,并据此分析了SRAMC起动特性、拐点特性及同步特性的运行机理.建立了SRAMC有限元仿真模型,得到了转矩与转速曲线、转矩与转差率关系及相应的调速特性曲线.通过分析所建模型及上述曲线,得到了SRAMC起动及额定转矩与气隙磁密、永磁体极距及其耦合长度的平方成正比,且其最大转矩与内转子笼条电阻无关等结论.另外,SRAMC具有较为优异的调速特性,将其应用于离心式负载时,可获得较好的节能收益.

    异步电机笼型转子磁力耦合器电磁转矩运行特性

    成型绕组永磁电机优化设计

    孙重阳冯桂宏
    59-65页
    查看更多>>摘要:成型绕组电机净槽满率高,在电机的额定功率、冷却系统、定子内外径、定子槽面积不变的条件下,采用成型绕组时,电机铁心长度更短,转矩密度更高.将节距为1的传统上下双层成型绕组结构改为左右放置,降低了成型绕组的绕制难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开口槽槽口宽度较大,会增加气隙磁密中的谐波含量,降低电机运行稳定性.采用Taguchi方法,以成型绕组电机的气隙长度、定子槽宽和槽深为优化变量,对齿槽转矩、输出转矩进行优化;并建立电机模型进行有限元仿真分析.最终,通过样机试验验证了扁铜线成型绕组电机方案设计的合理性.

    永磁电机成型绕组Taguchi优化有限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