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陈可冀

月刊

1003-5370

cjim@cjim.cn

010-62877592;62886827

100091

北京西苑操场1号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和中国中医研究院主办的、全国性中西医结合综合性学术期刊。1981年7月创刊,名为《中西医结合杂志》,16开64页;1981--1982年为季刊;1983年为双月刊;1984年改为月刊;1992年改名为《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9年改为大16开;2000年改为80页。创刊以来,积极宣传党的中医政策和中西医结合方针,报道我国中西医结合在临床、科研、预防、教学等方面的经验和成果,探讨中西医结合思路和方法,介绍国内外有关本专业的进展。本刊设有:临床论著、经验交流、实验研究、学术探讨、博士之窗、基层园地等多种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多囊卵巢综合征中西医结合诊治指南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张明敏
    5-18页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昼夜节律、睡眠质量与性激素水平、肝阴虚证相关性研究

    程冉赵宏利方晓红杨柳青...
    19-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昼夜节律、睡眠质量与性激素水平、肝阴虚证的相关性。方法 90例均为2022年4-11月在浙江省杭州市中医院妇科门诊就诊的PCOS患者,符合纳入标准74例,另选择月经规律的健康女性30名为对照组。同时测定两组患者血清中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催乳素(PRL)、雌二醇(E2)、孕酮(P)、总睾酮(T)的水平。并使用早-晚问卷-5(MEQ-5)、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PSQI)、中医证候评分表评估PCOS患者睡眠时型、睡眠质量和肝阴虚证程度,并分析MEQ-5评分、PSQI评分与性激素水平、肝阴虚证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74例PCOS患者中,睡眠时型属夜晚型者12例(16。22%),中间型者56例(75。68%),清晨型者6例(8。10%),组间比较,显示昼夜节律紊乱越重者,LH、LH/FSH水平及肝阴虚证评分均越高(P<0。05);睡眠质量差者(PSQI ≥ 7分)共48例(64。86%),睡眠质量佳者(PSQl<7分)共26例(35。14%),组间比较显示睡眠质量差者LH、LH/FSH水平及肝阴虚证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MEQ-5评分与LH、LH/FSH 水平呈负相关(r=-0。278,P=0。022;r=-0。244,P=0。043),PSQI 评分与 LH、LH/FSH水平呈正相关(r=0。306,P=0。008;r=0。251,P=0。031),肝阴虚证评分与LH水平呈正相关(r=0。264,P=0。029);肝阴虚证评分与MEQ-5评分呈负相关(r=-0。502,P=0。000),肝阴虚证评分与PSQI评分呈正相关(r=0。692,P=0。000)。结论 PCOS患者昼夜节律紊乱、睡眠质量差与血清LH、LH/FSH升高相关,临床上针对此类患者可从肝阴虚证入手治疗以降低血清LH,纠正性激素紊乱,恢复自发排卵。

    多囊卵巢综合征昼夜节律睡眠时型睡眠质量肝阴虚证中西医结合

    坤安乐汤联合芬吗通治疗围绝经期女性睡眠障碍随机对照研究

    盛少琴董沈怡范梦梦万闻婧...
    25-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坤安乐汤联合芬吗通治疗围绝经期女性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267例均为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杭州市妇产科医院更年期门诊就诊伴有睡眠障碍的围绝经期女性患者,符合纳入标准1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中医组、西医组、中西医组),每组50例,中医组予坤安乐汤口服,西医组予芬吗通口服,中西医组予坤安乐汤+芬吗通口服。治疗3个月后观察3组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改良Kupperman评分、血糖、肝功能[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肾功能[肌酐(Cr)]、血脂[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性激素[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等变化。结果 142例患者完成随访,其中中医组46例,西医组48例,中西医组48例。治疗3个月后,3组患者的PSQI较治疗前均降低,与其余两组比较,中西医组入睡加快、早醒延迟、夜间苏醒次数减少、总睡眠时间延长(P<0。05);3组患者的改良Kupperman评分中各项症状评分及总分较治疗前均有降低,中西医组的潮热出汗、失眠、易激动、疲乏症状评分较其余两组降低更为显著(P<0。05);3组患者治疗后,血糖、TC下降,中医组、中西医组HDL-C升高(P<0。05);各组患者的FSH、LH下降,E2上升(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坤安乐汤联合芬吗通治疗有效缓解女性围绝经期睡眠障碍。

    围绝经期睡眠障碍坤安乐汤芬吗通中药复方中西医结合

    益肾安胎化瘀方对肾虚血瘀型早期先兆流产合并绒毛膜下血肿患者凝血指标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杨琳左文婷
    3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回顾性分析益肾安胎化瘀方联合孕激素对肾虚血瘀型先兆流产合并绒毛膜下血肿(SCH)患者的妊娠结局及凝血指标的影响。方法 92例诊断为早期先兆流产合并绒毛膜下血肿的患者(肾虚血瘀型),根据入院后有无使用中药,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有效率、SCH面积、孕三项、凝血指标及妊娠结局。结果 (1)临床有效率及中医主、次症状评分: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3。48%(43/46),对照组52。17%(24/4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864,P<0。01);与本组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治疗7、14天后各主、次症状评分均显著下降(P<0。01),对照组14天后阴道出血、夜尿频数、面色晦暗评分显著下降(P<0。01);组间比较,观察组治疗7、14天后各主、次症状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2)SCH、SCH面积/孕囊(GS)面积比值、孕三项、凝血指标及子宫动脉阻力指数(RI):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7天后,观察组SCH、SCH/GS、子宫动脉RI均显著降低(P<0。05),血雌二醇(E2)、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显著升高(P<0。05),对照组SCH/GS显著降低(P<0。05),E2、β-HCG显著升高(P<0。05);治疗14天后,观察组SCH、SCH/GS、血浆D-二聚体(D-D)、血小板聚集率(ADP)、RI显著降低(P<0。05),E2、孕酮(P)、β-HCG显著升高(P<0。05),对照组SCH、SCH/GS显著降低(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3)两组住院天数观察组(7。63±3。49)天,对照组(9。47±4。77)天,阴道血止时间观察组(3。17±2。14)天,对照组(4。41±2。05)天,观察组住院天数、阴道血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1=2。122,t2=2。834,P<0。05);(4)观察组足月产率[84。78%(39/46)]高于对照组[56。52%(26/46)],早产率[6。52%(3/46)]低于对照组[17。39%(8/46)],流产率[8。69%(4/46)]低于对照组[26。09%(12/46)],其中足月产率、流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842,P<0。05;x22=8。859,P<0。01)。结论 益肾安胎化瘀方联合地屈孕酮、黄体酮注射液对肾虚血瘀型早期先兆流产合并SCH患者,能缩短阴道出血时间,促进SCH吸收,改善凝血功能,降低子宫动脉RI,促进P、β-HCG的分泌,从而减少住院天数,降低流产率、早产率,提高足月产率。

    益肾安胎化瘀方肾虚血瘀先兆流产合并绒毛膜下血肿凝血指标妊娠结局中西医结合

    托里消毒散与柴胡清肝汤干预热盛肉腐证化脓性非哺乳期乳腺炎初期的随机对照研究

    杜楠楠万华冯佳梅瞿文超...
    37-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托里消毒散与柴胡清肝汤治疗热盛肉腐证化脓性非哺乳期乳腺炎(NPM)的临床疗效及对相关血清免疫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单盲研究方法,将72例热盛肉腐证化脓性NPM初期患者采用区组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试验组内服托里消毒散治疗,对照组内服柴胡清肝汤治疗,疗程均为28天。入组第1~28天,每14天清晨抽取空腹血,测量肿块大小,记录脓肿形成及皮肤破溃程度。结果 试验组治疗第14天较对照组脓肿范围更大,脓肿表面溃破数量及程度更严重(P<0。05);治疗28天,试验组肿块缩小程度、红细胞沉降率(ESR)下降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化脓性NPM初期患者免疫功能紊乱,表现为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补体(C)4、T淋巴细胞亚群CD3+和CD4+、调节T淋巴细胞(Treg)以及CD19+B淋巴细胞(CD19+)异常升高,C3、活化人类白细胞Ⅱ类抗原DR(HLA-DR)T淋巴细胞以及自然杀伤(NK)细胞异常降低,两组治疗后异常指标水平均趋于正常,试验组对HLA-DRT细胞的调节作用更强(P<0。05)。结论 与柴胡清肝汤比较,托里消毒散在促进化脓性NPM初期肿块缩小、抗炎及免疫调节方面作用更好。

    化脓性非哺乳期乳腺炎初期托里消毒散柴胡清肝汤热盛肉腐证随机对照试验中药复方

    欢迎订阅2024年《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43页

    尪痹胶囊治疗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研究

    吴金联苏励黄清春王薇萍...
    44-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尪痹胶囊治疗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招募的114例活动性RA患者中,101例符合纳入标准,采用区组随机化方法,分别按中心分层,选取段长为2,借助SAS9。4软件PROC PLAN过程语句,给定种子数,将受试者以1∶1随机分入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49例),治疗组给予尪痹胶囊+甲氨蝶呤(MTX),对照组给予尪痹胶囊模拟剂+MTX治疗,疗程12周。通过比较治疗前后的基于血沉(ESR)的28个关节疾病活动评分(DAS28-ESR)、基于C反应蛋白(CRP)的28个关节疾病活动评分(DAS28-CRP)、DAS28-ESR缓解率、DAS28-CRP缓解率、ESR、CRP、类风湿因子(RF)和抗环瓜氨酸抗体(ACPA)、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医生VAS评分、关节疼痛数、关节肿胀数、健康评定问卷(HAQ)评分和中医证候积分等指标评估尪痹胶囊的疗效,通过观察安全性指标和不良反应评估尪痹胶囊安全性。结果 101例患者治疗过程中脱落5例,最终纳入分析96例,治疗组49例,对照组47例。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DAS28-CRP、患者VAS评分、医生VAS评分、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HAQ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均下降(P<0。05);治疗组CRP、DAS28-ESR评分下降更明显(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DAS28-ESR及中医证候积分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 尪痹胶囊联用MTX治疗活动性RA较单用MTX临床疗效更好,安全性良好(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No。ChiCTR1 900026079)。

    类风湿关节炎尪痹胶囊甲氨蝶呤临床疗效和安全性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研究中西医结合

    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探讨杠杆定位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即刻脑网络效应

    周星辰吕智桢黄玉波吴双...
    49-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运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rs-fMRI),观察杠杆定位手法(LPM)干预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即刻脑网络效应。方法 纳入19例LDH患者(简称LDH组)及20名健康者(对照组),LDH组采用LPM治疗30 min,并于治疗前后行rs-fMRI扫描,健康组仅纳入时行rs-fMRI扫描。分析入组时LDH组与健康组在除均值标准化低频振幅(mALFF)有统计学意义的脑区,并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脑区为感兴趣区(ROI)分析LDH组治疗前治疗后即刻的功能连接(FC)变化。结果 与健康组比较,治疗前LDH组在左侧顶上回、双侧楔前叶、右侧背外侧额上回的mALFF显著增强;在左侧中央后回的mALFF值显著降低(P<0。05)。不同脑区,mALFF值最大的是右侧楔前叶。以右侧楔前叶所在团块峰值坐标划定10 mm半径作为ROI进行FC分析,与健康组比较,LDH组治疗前在右侧背外侧额上回、左侧中央前回及左侧背外侧额上回的FC值显著增强,在左侧内侧和旁扣带脑回的FC值显著降低(P<0。05)。以右侧楔前叶划定10 mm半径作为ROI进行FC分析,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LDH组在左侧内侧和旁扣带脑回、左侧楔前叶、右侧后扣带回、右侧中央旁小叶及左侧背外侧额上回的FC增强(P<0。05)。结论 LDH患者的长期慢性疼痛存在"默认网络—背外侧前额叶—第一感觉皮层"(DMN-dlPFC-S1)神经环路的显著激活。执行控制网络—默认网络—背外侧前额叶(ECN-DMN-dIPFC)可能是LPM干预LDH患者发挥即刻镇痛起效的关键神经环路。

    推拿杠杆定位手法腰椎间盘突出症功能磁共振即刻脑效应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社微信公众号已开通

    55页

    寿胎丸对复发性流产小鼠蜕膜组织有氧糖酵解抑制的影响

    王淑慧张丽郝延芝蒋敏...
    56-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寿胎丸防治复发性流产(RSA)的作用,探讨其调控有氧糖酵解的作用。方法 将40只CBA/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RSA组、地屈孕酮组和寿胎丸组,每组10只,分别灌胃蒸馏水、地屈孕酮溶解剂、寿胎丸14天。14天后将正常组CBA/J雌鼠与BALB/c雄鼠2∶1合笼,其余3组雌鼠与DBA/2雄鼠2∶1合笼,建立RSA模型,并按照前法继续灌胃至见栓第10天。计算各组小鼠胚胎丢失率,HE染色观察蜕膜组织,Western Blot、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qRT-PCR)检测小鼠蜕膜组织己糖激酶(HK)2、M2型丙酮酸激酶(PKM2)、乳酸脱氢酶(LDH)A、B淋巴细胞瘤-2(Bcl-2)、B细胞淋巴瘤-2相关X蛋白(Bax)、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表达,乳酸脱氢酶比色法检测乳酸(LA)含量,检测HK、PK、LDH活性。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RSA组小鼠胚胎丢失率升高(P<0。05),蜕膜组织细胞减少,排列疏松,胞浆空泡样变,部分细胞核消失,蜕膜组织HK2、PKM2、LDHA、Bcl-2蛋白及 mRNA表达降低(P<0。05),Bax、Caspase-3 蛋白及 mRNA表达增高(P<0。05);HK、PK、LDH活性降低(P<0。05),LA含量降低(P<0。01)。与RSA组比较,地屈孕酮组、寿胎丸组小鼠胚胎丢失率降低(P<0。05),蜕膜组织细胞排列较致密,少数蜕膜细胞胞浆水肿、空泡样变,胞质较丰富,小鼠蜕膜组织HK2、PKM2、LDHA、Bcl-2蛋白及mRNA表达升高(P<0。05),Bax、Caspase-3蛋白及mRNA表达降低(尸<0。01);HK、PK、LDH活性升高(P<0。05),LA含量升高(P<0。01)。结论 寿胎丸可通过调节蜕膜组织有氧糖酵解水平,提高LA含量,减少蜕膜细胞凋亡,从而降低胚胎丢失率,起到防治RSA的作用。

    寿胎丸有氧糖酵解蜕膜复发性流产乳酸凋亡中药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