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陈可冀

月刊

1003-5370

cjim@cjim.cn

010-62877592;62886827

100091

北京西苑操场1号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和中国中医研究院主办的、全国性中西医结合综合性学术期刊。1981年7月创刊,名为《中西医结合杂志》,16开64页;1981--1982年为季刊;1983年为双月刊;1984年改为月刊;1992年改名为《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9年改为大16开;2000年改为80页。创刊以来,积极宣传党的中医政策和中西医结合方针,报道我国中西医结合在临床、科研、预防、教学等方面的经验和成果,探讨中西医结合思路和方法,介绍国内外有关本专业的进展。本刊设有:临床论著、经验交流、实验研究、学术探讨、博士之窗、基层园地等多种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化湿通痹方对勃起功能障碍大鼠血脂水平、血管内皮细胞与肠道菌群的影响

    邹和德刘寒飞陈文康曹芮...
    1471-14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化湿通痹方(HTF)对勃起功能障碍大鼠血脂水平、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西地那非组、HTF低、中、高剂量组,每组7只.采用高脂血症联合双侧髂内动脉结扎造模,造模后灌胃给药,西地那非组予西地那非(4.5mg/kg)灌胃,HTF组分别予HTF低、中、高剂量(3.24、6.48、12.96 g/kg)灌胃,其他三组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干预6周后,采用多道生理信号记录仪测量阴茎海绵体内压(ICP)、平均颈动脉压(MAP),计算ICP/MAP,记录大鼠勃起次数;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内皮素1(ET-1),NO微板法检测海绵体组织一氧化氮(NO)水平.16 SrDNA测序检测大鼠肠道菌群.结果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HTF各剂量组大鼠血清LDL-C水平降低,HDL-C水平升高,HTF中剂量组大鼠TC水平降低(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勃起次数、ICP/MAP、血清HDL-C、阴茎海绵体组织NO含量降低,血清TC、LDL-C、VEGF、ET-1水平升高(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勃起次数减少,血清VEGF、ET-1水平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西地那非组血清ET-1水平降低,阴茎海绵体组织NO含量升高(P<0.05);HTF各剂量组大鼠血清LDL-C、VEGF、ET-1水平降低,HDL-C水平升高,HTF低剂量组阴茎海绵体组织NO含量升高(P<0.05),HTF中剂量组勃起次数增加、血清TC水平降低(P<0.05).与西地那非组比较,HTF各剂量组大鼠血清LDL-C、VEGF水平降低,HTF低、高剂量组大鼠HDL-C水平升高,HTF低剂量组ET-1水平降低(P<0.05).肠道菌群分析显示,HTF可影响肠道菌群结构.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丁酸菌属(Butyricicoccus)、瘤胃球菌属(Ruminococcus)、普雷沃氏菌科 UCG-001(Prevotellaceae_UCG-001)、厌氧棍状菌属(Anaerotruncus)丰度升高,Candidatus_Stoquefichus属、费克蓝姆菌属(Facklamia)、耐盐咸海鲜球菌属(Jeotgalicoccus)、肠球菌属(Enterococcus)丰度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HTF中剂量组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普拉梭菌属(Faecalibacterium)、耐盐咸海鲜球菌属、嗜盐单胞菌(Halomonas)、Negativibacillus 属、无色杆菌属(Achromobacter)、Subdoligranulum属、毛螺菌科 UCG-010(Lachnospiraceae_UCG-010)、嗜胆菌属(Bilophila)、Nosocomiicoccus 属丰度升高(P<0.05),粪杆菌属(Faecalibaculum)、Family_ⅩⅢ_UCG-001 属、毛螺菌科 UCG-006(Lachnospiraceae_UCG-006)、丁酸菌属、unidentified_Ruminococcaceae 属、毛螺菌科 ND3007(Lachnospiraceae_ND3007_group)、乳球菌属(Lactococcus)丰度降低(P<0.05).结论 化湿通痹方可能通过影响肠道菌群丰度与多样性,改善血脂异常和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提高大鼠勃起功能.

    化湿通痹方勃起功能障碍血管内皮细胞高脂血症髂内动脉结扎肠道菌群中药复方中西医结合

    强精片对初老雄性大鼠精子质量及雄激素生成、利用的影响

    严旭洪陈帝昂尤耀东李广森...
    1482-14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强精片对初老雄性大鼠精子质量及雄激素生成、利用的调节作用,并从雄激素受体(AR)及睾酮合成通路探索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6只2月龄SD大鼠设为对照组,将24只19月龄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强精片低、中、高剂量组,每组6只.对照组和模型组采用生理盐水灌胃,强精片低、中、高剂量组灌胃相应剂量药物[0.72、1.44、2.88 g/(kg·d)],干预4周.检测精子密度、精子存活率、活动精子率.ELISA法检测血清黄体生成素(LH)、总睾酮(TT)、游离睾酮(FT)及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水平,并计算睾酮分泌指数(TSI).Western Blot法检测睾丸AR、类固醇急性生成调节蛋白(StAR)、细胞色素P450侧链裂解酶(CYP11A1)、细胞色素P450 17-α-羟化酶/20-裂解酶(CYP17A1)、3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3β-HSD)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精子密度、精子存活率、活动精子率、TSI降低(P<0.01),血清SHBG水平及AR、StAR、3β-HSD蛋白表达升高(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强精片高剂量组精子密度、精子存活率、活动精子率升高(P<0.01);强精片中、高剂量组TSI降低(P<0.05),CYP17A1蛋白表达升高(P<0.01);强精片低、中、高剂量组AR蛋白表达升高(P<0.01),StAR、3β-HSD、CYP11A1蛋白表达降低(P<0.01).结论 强精片能改善初老雄性大鼠精液质量,缓解睾酮生成过程中的代偿,增加睾丸组织雄激素利用,其机制可能与调控StAR、3β-HSD、CYP11A1、CYP17A1并上调睾丸组织AR表达有关.

    强精片初老生殖衰老精子雄激素中药复方

    益元灸调控TRPV1/C-kit/HCN1改善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大鼠尿动力学

    黄晓萌张芝兰韦慧麟李冰...
    1488-14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益元灸对骶髓损伤(SCI)后神经源性膀胱(NB)大鼠尿流动力学的作用,并基于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1(TRPV1)、C-kit和超极化激活环核苷酸阳离子通道1(HCN1)通路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2)、模型组(n=15)、益元灸组(n=15)、抑制剂组(n=15)、益元灸+抑制剂组(n=15).通过改良的Hassan Shaker脊髓横断法建立SCI后NB大鼠模型,假手术组仅露出脊髓,不横断.除假手术组外各组大鼠接受每日手法排尿;益元灸组给予益元灸"神阙""关元"穴治疗;抑制剂组给予TRPV1抑制剂capsazepine(2.5 mL,100 nmol/L,30 min)膀胱灌注;益元灸+抑制剂组在手法排尿基础上给予益元灸和capsazepine干预,连续14天.尿流动力学检测大鼠的膀胱功能;HE染色法观察膀胱组织的形态变化;比色法检测膀胱组织内的ATP含量;免疫荧光双标法观察膀胱组织中Cajal间质细胞(ICC)、HCN1阳性表达;Western Blot和RT-PCR分别检测膀胱组织中TRPV1、C-Kit和HCN1蛋白及mRNA表达.结果 假手术组的大鼠膀胱组织结构完整有序,模型组和抑制剂组膀胱上皮细胞排列紊乱、固有膜破损、肌束模糊、纤维收缩、组织水肿和出血.益元灸组较模型组、益元灸+抑制剂组较抑制剂组,大鼠膀胱组织结构排列更有规律,空泡细胞减少,肌纤维完整,组织水肿和出血情况缓解.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最大膀胱容量和膀胱顺应性升高(P<0.01),漏尿点压力、膀胱组织中ATP含量、C-Kit、HCN1受体荧光强度、TRPV1、C-Kit、HCN1蛋白和mRNA表达降低(P<0.01).与模型组和抑制剂组分别比较,益元灸组和益元灸+抑制剂组大鼠最大膀胱容量、膀胱顺应性降低(P<0.01),漏尿点压力、膀胱组织中ATP含量、C-Kit、HCN1受体荧光强度、TRPV1、C-Kit、HCN1蛋白和mRNA表达升高(P<0.05,P<0.01).抑制剂组较模型组大鼠最大膀胱容量、膀胱顺应性升高(P<0.01),漏尿点压力、膀胱组织中ATP含量、C-Kit、HCN1受体荧光、TRPV1、C-Kit、HCN1蛋白和mRNA表达降低(P<0.05,P<0.01).结论 益元灸可改善SCI后NB大鼠尿流动力学,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膀胱组织TRPV1/C-ki/HCN1通路有关.

    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尿流动力学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1Cajal间质细胞超极化激活环核苷酸阳离子通道益元灸艾灸中西医结合

    伏湿小鼠感染人冠状病毒HCov-229E后免疫功能状态变化

    柯宏霞秦聖乐许琪华王玉涛...
    1496-15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伏湿小鼠模型感染人冠状病毒HCov-229E,探索伏湿状态下病毒感染机体免疫功能的改变.方法 将24只BALB/c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伏湿组、感染组、伏湿感染组,每组6只;伏湿组和伏湿感染组构建伏湿小鼠模型,感染组和伏湿感染组造模第22天给予10-4HCoV-229E半数组织培养感染剂量(TCID50)滴鼻,正常组和伏湿组以磷酸盐缓冲液(PBS)代替.观察肺组织病理;测量脾指数、胸腺指数;检测外周血白细胞(WBC)、淋巴细胞(Lym)、单核细胞(Mono)、中性粒细胞(NE)、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RDW-CV)、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RDW-SD);Luminex液相芯片法观察血清中趋化因子配体5(CCL5/RANTES)、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 β(MIP-1 β)、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炎症因子在蛋白水平的表达;免疫组化检测肺组织CD4+、CD8+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肺CD4+、CD8+T细胞、自然杀伤(NK)细胞的表达.结果 正常组以及伏湿组小鼠肺组织肺泡结构完整,腔内无明显渗出;感染组小鼠肺间质、肺泡腔内出现较多的组织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浸润,间质小血管周围出现淋巴细胞浸润,伏湿感染组肺泡炎症浸润现象较感染组加重.与正常组比较,伏湿组胸腺指数、脾指数、外周血WBC、Lym、Mono、NE、肺部CD4+表达、CD4+T细胞比例降低,血清RANTES、MIP-1 β、IP-10水平升高(P<0.05,P<0.01).与感染组比较,伏湿感染组胸腺指数和脾指数降低,外周血RDW-CV、RDW-SD、肺部 CD4+、CD8+表达、CD4+、CD8+T 细胞比例、血清 RANTES、MIP-1 β、IP-10 水平升高(P<0.05,P<0.01).结论 伏湿小鼠感染人冠状病毒HCov-229E后表现为免疫失衡状态,免疫炎症损伤更严重.

    伏湿人冠状病毒HCoV-229E免疫功能中医证型中西医结合

    构建"方—病—证"中医辨证论治新体系

    徐浩
    1503-1506页

    基于中医证素构建冠心病PCI术后风险预测模型

    陶诗怡于林童李军杨德爽...
    1507-15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s)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的严重并发症,早期识别MACEs中、高风险人群,积极控制危险因素,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临床预测模型可识别心血管疾病风险,是临床医生开展健康教育和高危人群健康管理的重要工具.中医证素与PCI术后多种病理生理改变密切相关,基于证素构建PCI术后MACEs风险预测模型或有助于提高模型预测的准确性和特异性.通过纳入人群证素信息并采用队列研究数据进行拟合,构建中西医结合预测模型,综合评估同类模型应用效能的优劣性,并在实际应用中进行反复验证和不断优化,形成具有临床实用价值的评分体系与诊疗程式,有助于辅助PCI术后临床决策,优化临床管理.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临床风险预测模型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证素中医中西医结合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再次荣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

    1513页

    重视中成药在哮喘防治中的规范化应用——《中成药治疗成人支气管哮喘临床应用指南2021年》解读

    王建新林江涛孙增涛张洪春...
    1514-15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成药防治支气管哮喘积累了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但多数中成药的疗效、安全性、应用指征、作用特点等尚不明确,导致不合理、不规范使用现象广泛存在.基于循证的有效性与安全性证据,明确中成药的适应症,规范中成药的使用并制定合理化治疗策略是发挥中成药优势的关键.在此背景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部基于循证的《中成药治疗成人支气管哮喘临床应用指南》于2022年3月正式发布.本文结合指南编写过程、临床经验,从指南编写过程、推荐意见对指南进行解读,探讨中成药在哮喘防治中的临床价值与特色,并指出本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

    哮喘中成药指南解读

    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举行2024中西医结合医院高质量发展大会暨建院100周年系列学术活动

    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党建办
    1519页

    基于交际语境中医药论文中药名英译对比分析

    戴乐高芸
    1520-152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