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肖传实 王斌全 吕吉元

月刊

1672-1349

zxyjhxnxgbzz@vip.163.com

0351-4639124

030001

太原解放南路85号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on Cardio/Cerebrovascular DiseaseCSTPCD
查看更多>>《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是2003年1月创刊的,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共同主办,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陈可冀院士任总编,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及神经科专业委员会知名专家任编委的医学期刊,编委人数41 ,其中博导18 人,硕导 14 人,心血管有 22 人,神经科有 11 人,是国内唯一一种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疾病学术刊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肺动脉高压病人TAPSE/PASP、NT-proBNP与右心功能的关系

    李慧李天亮韩红李巧丽...
    3228-32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肺动脉收缩压(PASP)和 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与肺动脉高压(PAH)病人右心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 2020年 1月—2022年 8月于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进行诊治的PAH病人 30例作为研究对象。测量所有受试者TAPSE、估测PASP数值,计算TAPSE/PASP。记录右心室血流动力学参数及NT-proBNP,分析TAPSE/PASP、NT-proBNP及右心室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关系。结果:TAPSE/PASP与平均肺动脉压(mPAP)、肺血管阻力(PVR)、肺收缩压(sPAP)、舒张压(dPAP)呈负相关(P<0。05),与心脏指数(CI)、心输出量(CO)呈正相关(P<0。05);NT-proBNP与 mPAP、sPAP、dPAP呈正相关(P<0。05);TAPSE/PASP与 NT-proBNP呈负相关(P<0。05)。结论:TAPSE/PASP、NT-proBNP可用于评估 PAH病人右心功能。

    肺动脉高压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肺动脉收缩压血浆N端脑利钠肽前体右心导管

    参附注射液联合常规西医抗休克治疗对创伤失血性休克病人脑损伤的改善作用

    胡承刚张志鸿王玉洁程健强...
    3231-32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联合常规西医抗休克治疗对创伤失血性休克病人脑损伤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 2018 年 5 月—2023年 5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急诊外科收治的创伤失血性休克病人 115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 A组(50 例)与 B组(65例)。A组接受常规西医抗休克治疗,B组在 A组基础上给予参附注射液。比较两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休克恢复情况(休克指数、乳酸水平、乳酸清除率)、脑组织灌注情况(脑灌注压、脑血流量)、凝血功能[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炎性因子水平[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并发症(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部感染)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 24 h,两组 GCS评分均升高,且 B组 GCS评分高于 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24 h,两组休克指数、乳酸水平均降低,且 B组休克指数、乳酸水平低于 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24 h,B组乳酸清除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24 h,两组脑灌注压、脑血流量均增大,且 B组脑灌注压、脑血流量大于 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24 h,两组 TT、PT、APTT、FIB、INR减小,且 B组 TT、PT、APTT、FIB、INR小于 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24 h,两组 IL-6、IL-10、TNF-α降低,且 B组 IL-6、IL-10、TNF-α低于 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 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联合常规西医抗休克治疗创伤失血性休克病人的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病人的昏迷与休克状态,增加脑组织灌注,改善凝血功能指标,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减少并发症。

    创伤失血性休克脑损伤参附注射液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四肢联动康复训练对脑梗死病人神经、运动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

    汪艳李文张金琴
    3236-32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四肢联动康复训练对脑梗死病人神经、运动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 1月—2022年 12月我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 126例脑梗死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简单化随机法分为 rTMS组、康复训练组及联合组,每组 42例。3组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其中 rTMS组进行 rTMS治疗,康复训练组进行四肢联动康复训练,联合组进行rTMS联合四肢联动康复训练,比较 3组治疗前与治疗 3个月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肢体功能[运动功能量表(Brunnstrom)与功能性步行量表(Holden)]、生活自理能力[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HSMARE-Ⅱ)与巴塞尔指数(Barthel)]、平衡功能[Berg平衡功能评定法(BBS)]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3 组 NIHS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联合组低于 rTMS组及康复训练组,rTMS组低于康复训练组(P<0。05)。治疗后,3 组 Brunnstrom分级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rTMS组与康复训练组 Brunnstrom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Brunnstrom分级改善优于rTMS组与康复训练组(P<0。05)。治疗后,3组 Holden分级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rTMS组与康复训练组Holden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 Holden分级改善优于 rTMS组与康复训练组(P<0。05)。治疗后,3 组 AHSMARE-Ⅱ及 Barthel指数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联合组治疗后 AHSMARE-Ⅱ及 Barthel指数评分均高于 rTMS组及康复训练组,rTMS组治疗后 AHSMARE-Ⅱ评分高于康复训练组(P<0。05)。治疗后,3组 BBS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联合组治疗后 BBS评分高于 rTMS组及康复训练组,rTMS组 BBS评分高于康复训练组(P<0。05)。3组病人不良反应症状均较轻微且均无癫痫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TMS联合四肢联动康复训练能明显提高脑梗死病人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

    脑梗死经颅磁刺激四肢联动康复训练运动能力

    KLF9水平、mtDNA拷贝数与恶性胶质瘤的关系

    黄永锋朱火灵张巍
    3241-32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Krüppel样因子 9(KLF9)水平及线粒体DNA(mtDNA)拷贝数与恶性胶质瘤发生发展的潜在联系。方法:选取 2020年 6月—2022年 12月本院神经外科收治的胶质母细胞瘤(GBM)病人 28 例作为研究对象,留取脑胶质瘤标本;另选择同期因脑外伤而行颅骨减压术病人 10例作为对照组,并留取其非癌脑组织。采用在线数据库基因表达谱交互式平台分析 KLF9 在胶质瘤组织和正常组织中的表达。采用 GSE16011数据集进行基因表达、相关性和生存分析。人神经胶质瘤细胞系 U87转染 KLF9siRNA和阴性对照(si-NC)以及 pcDNA-KLF9和阴性载体(Vector)。分别对细胞 mtDNA拷贝数、活性氧(ROS)和三磷酸腺苷(ATP)进行测量。结果:与正常组织相比,KLF9在低级别胶质瘤(LGG)和 GBM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更高。KLF9 水平较高的 LGG和 GBM病人生存期较短。此外,GBM表达的 KLF9水平明显高于 LGG。与非癌脑组织相比,GBM组织中 KLF9免疫反应分数增加(P<0。05)。在GBM的 GSE16011数据集中,单变量和多变量分析显示,KLF9 具有显著的 GBM预后价值。与 si-NC相比,si-KLF9 降低了 U87 细胞中线粒体膜蛋白的水平[包括前序列转位酶 23(Tim23)、线粒体外膜 20易位酶(Tom20)、细胞色素C氧化酶Ⅳ亚型(COXⅣ)],显著减少了 mtDNA拷贝数。与 Con组相比,FCCP+si-NC组细胞 ATP水平、线粒体膜电位(MMP)水平降低(P<0。05),ROS水平增加(P<0。05)。与 FCCP+si-NC组相比,FCCP+si-KLF9 组细胞 ATP、MMP和 ROS水平降低(P<0。05)。结论:高水平的 KLF9 与GBM病人的低存活率相关。KLF9可调节胶质母细胞瘤细胞中的线粒体稳态和线粒体吞噬。

    恶性胶质瘤Krüppel样因子9线粒体DNA线粒体稳态预后

    小剂量利妥昔单抗治疗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发生感染的影响因素

    侯佳琪刘睿钦孟华星张美妮...
    3248-32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小剂量利妥昔单抗(RTX)治疗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发生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为预防病人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选择 2014年 1月—2022年 6月就诊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使用小剂量 RTX治疗 NMOSD的 65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收集病人的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指标,通过门诊、电话随访了解病人有无感染发生,分为感染组与非感染组,对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65例病人中,有 20 例发生感染,感染率为 31%,年龄、高血压、糖尿病、使用过免疫抑制剂、行走功能障碍、睡眠障碍及排尿障碍(P<0。05)为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多因素 Cox回归分析显示,睡眠障碍[HR=6。527,95%CI(1。955,21。798),P=0。005]、排尿障碍[HR=19。441,95%CI(1。365,12。950),P=0。015]是小剂量 RTX治疗 NMOSD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小剂量RTX治疗 NMOSD病人发生感染与睡眠障碍、排尿障碍密切相关。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利妥昔单抗感染

    临床孤立综合征病人肥胖抑制素、Npt和TIGAR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孙宏贤蒋华玉陈淑华
    3252-32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脑脊液和血清中肥胖抑制素、血清新蝶呤(Npt)及 TP53 诱导的糖酵解调节磷酸酶(TIGAR)在临床孤立综合征(CIS)病人预后无创检测中的意义。方法:选取 2018年 5月—2020年 5 月于我院治疗的 110 例 CIS病人作为 CIS组,其中复发病人 55例,未复发病人 55例,选取年龄、性别相匹配的神经系统非炎症疾病(NIND)的住院病人 55例作为NIND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各组病人脑脊液和血清肥胖抑制素、Npt及 TIGAR表达水平;分析转归为多发性硬化症(MS)病人与未复发CIS病人脑脊液和血清肥胖抑制素、Npt和 TIGAR表达水平;分析转归为 MS病人复发前及复发后脑脊液和血清肥胖抑制素、Npt和TIGAR表达水平;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肥胖抑制素、Npt和 TIGAR对病人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复发病人与未复发病人年龄、白细胞计数、总蛋白升高、寡克隆带(OB)阳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 NIND组比较,CIS组病人脑脊液和血清肥胖抑制素、Npt和 TIGAR表达水平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转归为 MS病人与未复发 CIS病人脑脊液和血清肥胖抑制素、Npt和 TIGAR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复发前比较,复发后病人脑脊液和血清肥胖抑制素、Npt和 TIGAR表达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ROC曲线显示,血清肥胖抑制素、Npt、TIGAR水平对病人复发均具有诊断价值,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 0。803,0。815,0。809,敏感度分别为 91。97%,86。23%,80。83%,特异度分别为 80。76%,81。93%,85。14%,3者联合诊断价值更高,AUC为 0。921,敏感度为 93。92%,特异度为 87。58%(P<0。001)。结论:肥胖抑制素、Npt和 TIGAR在 CIS病人脑脊液和血清中有异常高表达,且趋势一致,血清肥胖抑制素、Npt联合 TIGAR对 CIS病人的复发预测作用显著,可能是无创检测开发的候选分子。

    临床孤立综合征肥胖抑制素血清新蝶呤TP53诱导的糖酵解调节磷酸酶无创检测

    "病-理-法-方-药"现代中医诊疗程式的探讨

    闫梦元何伟峰金政吴彤...
    3257-32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理-法-方-药"是传统中医辨证论治的核心临床思维模式。吴伟教授在传承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五诊十纲"理论基础上,结合临床经验,提出"病-理-法-方-药"是现代中医临床诊疗程式,衷中参西,病证结合,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病-理-法-方-药辨病辨证辨治中医诊疗程式

    基于气血虚滞论的寒湿疫后心悸脉证并治

    董鹤曾武诗佳邓悦
    3259-326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型冠状病毒病感染在恢复期常出现心悸脉证,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根据邓悦教授的临床经验,此类病人多是由于寒湿之邪夹杂疫疠之气侵袭人体后损伤肺脾、伤及气血所致。气血虚滞为本病发生的基本病机,故在临床上多应用具有益气养血、理气安神作用的养心汤加味进行治疗,效果较为显著。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心悸脉证寒湿疫气血虚滞

    从心-肝-脾一体观论治青年高血压

    雷鑫谢煌烈周谷林韩鹏宇...
    3261-3264页
    查看更多>>摘要:青年高血压是危害青少年健康的主要慢性病之一,多由于精神压力大、饮食不节、生活作息不规律等原因所致,病位主要责之于心、肝、脾三脏,痰、湿、瘀贯穿全程。中医从心-肝-脾一体观论治,以调和肝脾为要,兼顾养心安神,辅以涤痰、祛瘀、化湿之法。临床随证治之,获益良多。

    青年高血压心-肝-脾一体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