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肖传实 王斌全 吕吉元

月刊

1672-1349

zxyjhxnxgbzz@vip.163.com

0351-4639124

030001

太原解放南路85号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on Cardio/Cerebrovascular DiseaseCSTPCD
查看更多>>《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是2003年1月创刊的,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共同主办,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陈可冀院士任总编,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及神经科专业委员会知名专家任编委的医学期刊,编委人数41 ,其中博导18 人,硕导 14 人,心血管有 22 人,神经科有 11 人,是国内唯一一种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疾病学术刊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二氮嗪对冠心病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及炎症反应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

    谢玉霞武刚梁铖刘文宁...
    3524-35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线粒体三磷酸腺苷(ATP)敏感性钾离子通道(mito-KATP)开放剂二氮嗪对冠心病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及炎症反应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构建冠心病模型后分为模型组、二氮嗪低剂量组、二氮嗪中剂量组、二氮嗪高剂量组,正常大鼠作为空白对照组,二氮嗪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大鼠分别灌胃给予二氮嗪3、5、7 mg/kg,治疗14 d后检测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6、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3-羟基-3-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HMGR)水平。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心肌组织损伤。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组织 Bax、Cleaved Caspase-3、Bcl-2、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核因子-κB(NF-κB)、磷酸化 NF-κB(p-NF-κB)、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 γ)相对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二氮嗪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大鼠血清IL-1β、IL-6、TG、TC、LDL-C、HDL-C、HMGR水平明显降低,心肌细胞损伤明显减少,并且凋亡相关蛋白Bax和Cleaved Caspase-3表达下调,Bcl-2表达明显上调,p-NF-κB表达明显降低,PPARγ表达明显上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氮嗪可明显缓解冠心病大鼠心肌损伤,其机制可能与调控PPARγ和NF-κB信号通路有关。

    冠心病二氮嗪心肌细胞凋亡炎症反应血脂实验研究

    恒清Ⅴ号方干预海人藻酸致癫痫小鼠的作用机制研究

    邓楚珺竺闻雷唐剑飞沈洁...
    3529-35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恒清Ⅴ号方干预海人藻酸致癫痫小鼠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雄性野生型C57BU6J小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恒清Ⅴ号方干预组及丙戊酸钠干预组,每组10只。恒清Ⅴ号方干预组给予恒清Ⅴ号方灌胃,丙戊酸钠干预组给予丙戊酸钠溶液腹腔注射,正常对照组及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每日1次,持续10 d。最后1次给药干预后,模型组、恒清Ⅴ号方干预组及丙戊酸钠干预组均给予海人藻酸腹腔注射以诱发小鼠癫痫发作,观察各组小鼠行为变化及空间工作记忆能力。观察结束后检测各组小鼠海马组织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癫痫持续状态时间明显延长,癫痫潜伏期缩短,Ⅲ级以上惊厥发作次数增加,新异臂探索次数、新异臂探索时间及新异臂探索路程均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恒清Ⅴ号方干预组与丙戊酸钠干预组癫痫持续状态时间均明显缩短,癫痫潜伏期延长,Ⅲ级以上惊厥发作次数减少,新异臂探索次数、新异臂探索时间及新异臂探索路程均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丙戊酸钠干预组比较,恒清Ⅴ号方干预组癫痫持续状态时间缩短,癫痫潜伏期时间延长,Ⅲ级以上惊厥发作次数减少,新异臂探索次数、新异臂探索时间及新异臂探索路程均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海马组织中MDA水平升高(P<0。01),SOD、CAT及T-AOC水平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恒清Ⅴ号方干预组、丙戊酸钠干预组小鼠海马组织中MDA水平均下降(P<0。01),SOD、CAT及T-AOC水平均升高(P<0。01)。与丙戊酸钠干预组比较,恒清Ⅴ号方干预组小鼠海马组织中MDA水平均下降(P<0。05),SOD、CAT及T-AOC水平均升高(P<0。05)。结论:恒清V号方可以干预海人藻酸诱导小鼠癫痫发作,改善癫痫发作症状及其认知功能,其作用优于丙戊酸钠。恒清Ⅴ号方可能是通过抗氧化应激来发挥抗癫痫作用。

    癫痫恒清Ⅴ号方海人藻酸氧化应激超氧化物歧化酶实验研究

    氯雷他定调节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对ox-LDL诱导的内皮细胞功能障碍的影响

    赵小玲孙莲莲高英英
    3534-35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氯雷他定(LTD)调节Toll样受体4(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内皮细胞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以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为研究对象,噻唑蓝(MTT)法检测不同浓度ox-LDL诱导HUVEC的存活率;取对数生长期HUVEC,分为对照组、ox-LDL组(ox-LDL 100 μg/mL)、LTD低浓度组(LTD-L组)、LTD中浓度组(LTD-M组)、LTD高浓度组(LTD-H组)、LTD高浓度+LPS组(LTD-H+LPS组),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按照相应浓度药物处理。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含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检测细胞中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VCAM-1)表达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TLR4/MyD88/NF-κB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00 μg/mL的ox-LDL诱导HUVEC的存活率接近半抑制浓度(IC50)值。与对照组相比,ox-LDL组HUVEC存活率、NO 含量明显下降,HUVEC 凋亡率、ET-1 含量、MCP-1、IL-8、TNF-α、VCAM-1 表达、TLR4、MyD88、磷酸化 NF-κB(p-NF-κB)p65/NF-κB p65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ox-LDL组相比,LTD-L组、LTD-M组、LTD-H组HUVEC存活率、NO含量明显增加,HUVEC 凋亡率、ET-1 含量、MCP-1、IL-8、TNF-α、VCAM-1 表达、TLR4、MyD88、p-NF-KB p65/NF-κB p65 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LTD-H组相比,LTD-H+LPS组HUVEC存活率、NO含量明显下降,HUVEC凋亡率、ET-1含量、MCP-1、IL-8、TNF-α、VCAM-1表达、TLR4、MyD88、p-NF-κB p65/NF-KB p65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TD通过抑制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可减轻ox-LDL诱导的内皮细胞功能障碍。

    内皮细胞功能障碍氯雷他定Toll样受体4髓样分化因子88核因子-κB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实验研究

    脑损伤后意识障碍病人脑电图监测的研究进展

    屈楠张刚利
    3539-3543页
    查看更多>>摘要:总结脑损伤后意识障碍病人的脑电图变化以及脑电图结合其他监测方法的研究进展,并展望未来脑电图监测技术在脑损伤后意识障碍病人中的应用。评估脑损伤后意识障碍病人的意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多种监测评估方法都不太满意。脑电图作为一种脑功能监测的重要手段,具有无创、动态、简单实用的优点,在危重病人脑部疾病的诊断、监测和预后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脑损伤意识障碍脑电图昏迷脑功能评估综述

    胰高血糖素样肽-1改善线粒体质量控制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

    逯烨马灏申晓彧
    3543-35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就近期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及线粒体特异性靶点进行综述,旨在探索线粒体质量控制是否影响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以及GLP-1是否可通过作用于线粒体特异性位点干预动脉粥样硬化进程。

    动脉粥样硬化线粒体质量控制胰高血糖素样肽-1线粒体生物发生线粒体动力学线粒体自噬综述

    老年左室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的研究进展

    张丽颖
    3548-35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综述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的诊断以及治疗现状。HFpEF属于一种类型较为特殊的心力衰竭,主因是心脏舒张功能障碍导致的淤血,其死亡率与再住院风险均较高。对于老年病人而言,由于身体机能的减退以及对受损组织修复功能下降,治疗方案面临更大的挑战。对HFpEF的疾病特征以及治疗进展进行充分的了解,因此,对于疾病的预防以及治疗方案的选取具有重要意义。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老年人诊断治疗临床特征综述

    益心通络胶囊联合替格瑞洛对青少年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病人心肌微循环及血清AMPK、Hcy的影响

    赵新祥苏方成房师荣李永光...
    3552-35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益心通络胶囊联合替格瑞洛对青少年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心肌微循环及血清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1年10月于潍坊市人民医院行急诊PCI治疗的年龄14~40岁的青少年急性心肌梗死病人78例,将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在PCI术后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PCI术后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益心通络胶囊治疗,连续用药2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心肌微循环各指标以及血清AMPK、Hcy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中医症状积分明显降低,心功能指标和心肌微循环各指标明显改善,血清AMPK、Hcy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尸<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心功能指标和心肌微循环各指标优于对照组,血清AMPK、Hcy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4。87%与76。92%,P<0。05)。结论:益心通络胶囊联合替格瑞洛能够有效改善青少年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中医症状积分,改善心肌微循环,降低血清AMPK、Hcy水平,改善心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急性心肌梗死青少年益心通络胶囊心肌微循环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同型半胱氨酸

    早期呼吸功能训练联合阶段康复计划对心肌梗死PCI再通后病人心肺储备功能的影响

    肖华赵倩萍邵晨兰赵卫卫...
    3556-35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呼吸功能训练联合阶段康复计划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再通病人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临床试验,选取2019年7月-2021年12月经PCI治疗且冠状动脉靶血管再通标准达到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3级的AMI病人97例,将病人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48例)与常规组(49例),联合组采取早期呼吸功能训练联合阶段康复计划实施术后康复,常规组仅采取一般临床康复指导、早期呼吸功能训练。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心功能指标、心肺运动试验指标、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评分、6 min步行距离。结果:干预后,联合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大于常规组,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联合组峰值摄氧量(peak V02)、峰值功率(peak WR)、无氧阈(VO2AT)、6 min步行距离大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联合组躯体活动受限程度、治疗的主观满意度、SAQ总分均大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PCI术后再通的AMI病人,采用早期呼吸功能训练联合阶段康复计划能更显著地改善心肺功能,提高生存质量。

    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呼吸功能训练阶段康复心肺功能

    海南省南部地区心肌梗死后综合征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刘尚军王蓓
    3561-35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海南南部地区心肌梗死后综合征的流行病学特征,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三亚中心医院治疗的20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收集病人一般人口学特征信息、是否为海南南部的常住人口(连续居住时间≥6个月)、吸烟史、梗死部位、是否进行了再灌注治疗、心肌缺血总时间、诊疗的时间节点、合并症(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脑梗死)、转归,以及心脏彩超、X线检查(或胸部CT)、血常规、入院时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等。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STEMI病人发生心肌梗死后综合征的危险因素。结果:200例STEMI病人中发生心肌梗死后综合征29例(14。5%),发病时间为急性心肌梗死(AMI)后的1周左右,心肌梗死后综合征发生率高于现有的流行病学数据,发病时间也相对提前。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海南常住人口、年龄、吸烟史、AMI缺血时间、进入医院大门到开始接受治疗的时间(D to W)、高血压、血脂异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是STEMI病人发生心肌梗死后综合征的危险因素(P<0。01)。结论:海南省南部地区心肌梗死后综合征的发病率高及发病时间早,且心肌梗死后综合征的发生与海南地区居住时间、吸烟史、AMI后缺血时间、D to W时间、高血压和血脂异常有关。

    心肌梗死后综合征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海南省南部地区危险因素

    左卡尼汀联合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对CHF病人心功能、鸢尾素、NT-proBNP水平的影响

    危娜赵静邵洁崔琳...
    3564-35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左卡尼汀联合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病人心功能、鸢尾素、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西安市第九医院收治的CHF病人154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77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以CRRT治疗,观察组以左卡尼汀联合CRRT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心功能指标、氧化应激指标、血清标志物指标、安全性。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0。91%(70/77),高于对照组的74。03%(57/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功能指标每搏输出量(SV)、心排血量(CO)、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脏指数(CI)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8-羟化脱氧鸟苷(8-OHdG)、髓过氧化物酶(MPO)、NT-proBN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鸢尾素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99%,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0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卡尼汀联合CRRT治疗CHF病人,可改善病人心功能和氧化应激水平,上调鸢尾素表达,降低NT-proBNP水平,且安全性较好。

    充血性心力衰竭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左卡尼汀心功能鸢尾素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