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肖传实 王斌全 吕吉元

月刊

1672-1349

zxyjhxnxgbzz@vip.163.com

0351-4639124

030001

太原解放南路85号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on Cardio/Cerebrovascular DiseaseCSTPCD
查看更多>>《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是2003年1月创刊的,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共同主办,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陈可冀院士任总编,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及神经科专业委员会知名专家任编委的医学期刊,编委人数41 ,其中博导18 人,硕导 14 人,心血管有 22 人,神经科有 11 人,是国内唯一一种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疾病学术刊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Nrf2-GPX4铁死亡途径探讨芒果苷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

    潘敏丽黄国定蔡冠虎卢宏全...
    646-6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芒果苷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保护机制。方法:60只无特定病原体(SPF)级健康雄性 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MIRI组、芒果苷低剂量组、芒果苷高剂量组、芒果苷+核因子E2相关因子 2(Nrf2)抑制剂(ML385)组,每组 12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组大鼠通过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 MIRI模型。再灌注 4h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定血清肌钙蛋白 I(cTnI)、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水平;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学变化;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 dUTP缺口末端标记测定法(TUNEL)分析心肌细胞凋亡情况;二氢乙锭(DHE)荧光法检测心肌组织活性氧(ROS)水平;比色法检测心肌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和亚铁离子(Fe2+)含量;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组织 Nrf2、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4(GPX4)、铁蛋白重链 1(FTH1)、长链脂酰辅酶 A合成酶 4(ACSL4)的基因和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MIRI组大鼠血清 cTnI、CK和 LDH水平,心肌细胞凋亡率,ROS、MDA、Fe2+含量,ACSL4 mRNA和蛋白水平升高;SOD活性和 GSH含量,Nrf2、GPX4、FTH1 mRNA和蛋白水平降低(P<0。05);心肌细胞肿胀,心肌纤维排列紊乱,大量炎性细胞浸润。与 MIRI组比较,芒果苷低剂量组、芒果苷高剂量组血清 cTnI、CK和LDH水平,心肌细胞凋亡率,ROS、MDA和 Fe2+含量,ACSL4 mRNA 和蛋白水平降低;SOD 活性和 GSH 含量,Nrf2、GPX4、FTH1 mRNA和蛋白水平升高(P<0。05);心肌细胞水肿减轻,少量心肌纤维断裂和炎性细胞浸润。使用 Nrf2 抑制剂 ML385 抑制 Nrf2 的核易位可明显阻断芒果苷对心肌铁死亡的抑制作用(P<0。05)。结论:芒果苷可通过激活 Nrf2-GPX4 轴抑制铁死亡对 MIRI发挥保护作用。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铁死亡芒果苷核因子E2相关因子2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实验研究

    lncRNA NEAT1调节miR-424-5p/ELK4轴对ox-LDL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Lp-PLA2和CRP水平的影响

    陈光远边毓尧王秀艳
    653-6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 RNA核旁斑组装转录本 1(lncRNA NEAT1)在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中的分子机制和功能。方法:收集健康人和动脉粥样硬化(AS)病人血液标本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检测血清中 lncRNA NEAT1、微小 RNA-424-5p(miR-424-5p)和 ETS域蛋白 4(ELK4)mRNA表达水平。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qRT-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lncRNA NEAT1、miR-424-5p和ELK4表达情况;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和膜联蛋白 V-异硫氰酸荧光素/碘化丙啶(Annexin V-FITC/PI)法检测 HUVEC细胞增殖活力和凋亡情况;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HUVEC中乳酸脱氢酶(LDH)释放量、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1β含量、脂蛋白磷脂酶A2(Lp-PLA2)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测定 lncRNA NEAT1、miR-424-5p和 ELK4 之间的靶向相互作用。进行动物实验以评估 lncRNA NEAT1在体内 AS进展中的作用。结果:lncRNA NEAT1在 AS病人血清和ox-LDL诱导的 HUVEC中显著上调(P<0。05)。lncRNA NEAT1的沉默可削弱 ox-LDL引发的细胞毒性,降低 Lp-PLA2和CRP水平,并减少ApoE-/-小鼠的脂质异常分泌(P<0。05)。miR-424-5p是 lncRNA NEAT1在调节 ox-LDL诱导的 HUVEC损伤中的功能介质,ELK4是miR-424-5p的直接靶标(P<0。05)。miR-424-5p的抑制或ELK4的过表达逆转了lncRNA NEAT1沉默对ox-LDL诱导的HUVEC细胞损伤的影响(P<0。05)。结论:沉默lncRNA NEAT1可通过调控 miR-424-5p/ELK4轴保护 HUVEC免受 ox-LDL触发的细胞毒性,降低 Lp-PLA2和 CRP水平。

    动脉粥样硬化长链非编码RNA核旁斑组装转录本1,lncRNANEAT1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微小RNA-424-5pETS域蛋白4实验研究

    上调lncRNA MEG3对大鼠心肌细胞系缺氧/复氧损伤的影响

    余敏崔跃黎鹏飞谢丹...
    660-6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长链非编码 RNA(lncRNA)母系表达基因 3(MEG3)对大鼠心肌 H9c2细胞缺氧/复氧(H/R)的保护作用及其与核因子 E2相关因子 2(Nrf2)/抗氧化反应元件(ARE)通路的关系。方法:将 H9c2 细胞分为 Control组、H/R组、H/R+Ad-绿色荧光蛋白(GFP)组、H/R+Ad-MEG3组、H/R+Ad-MEG3+si-NC组及 H/R+Ad-MEG3+si-Nrf2 组。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酶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检测 MEG3表达;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2',7'-二氯荧光黄双乙酸盐(DCFH-DA)法检测活性氧(ROS)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检测 Nrf2/ARE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 Control组比较,H/R组细胞凋亡率、细胞中 ROS水平及 Nrf2、血红素氧化酶 1(HO-1)和醌氧化还原酶-1(NQO-1)蛋白水平均增高,而细胞活力、细胞中 MEG3表达水平、SOD和CAT 活性均降低(P<0。05)。MEG3过表达可部分逆转 H/R对 H9c2细胞和 Nrf2/ARE通路蛋白的影响(P<0。05);敲低 Nrf2 可削弱 MEG3 过表达对 H/R损伤的保护作用(P<0。05)。结论:MEG3过表达可抑制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减轻H/R心肌损伤,可能与激活Nrf2/ARE抗氧化信号有关。

    缺氧/复氧长链非编码RNA母系表达基因3心肌细胞H9c2实验研究

    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力衰竭研究进展

    唐巧林瞿惠燕刘文锐王田...
    665-667页
    查看更多>>摘要: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力衰竭(HFmrEF)为左室射血分数(LVEF)为 40%~49%的心力衰竭,HFmrEF病人在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的治疗方案中同样获益。本研究结合当前 HFmrEF人群的临床试验和机制研究结果,从流行病学、临床特征、病理生理机制、药物治疗、预后等方面进行综述。

    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力衰竭临床特征药物治疗预后综述

    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应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的展望

    李国建王凤儒
    668-6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综述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的应用。长期的心肌损伤会导致心脏缺血、缺氧、心肌变性和纤维化,最终可导致心力衰竭。虽然抗心力衰竭手术治疗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药物治疗仍是抗心力衰竭的基础。

    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血小板药物治疗心肌损伤综述

    基于血脑屏障探索活血化瘀药减少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的研究进展

    周玉英顾勇
    671-6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综述活血化瘀药与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联合使用后减少出血转化的研究进展。活血化瘀药单药有效成分(丹参多酚酸、丹参酮ⅡA、红景天苷、三七皂苷、银杏叶提取物等)、现代制剂(丹红注射液、川芎嗪注射液、银杏内酯注射液、脑心通胶囊)、经典方剂(桃红四物汤、血府逐瘀汤、补阳还五汤)对 t-PA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具有积极的治疗作用,且通过抑制血小板活化、神经炎、抗氧化、调节血管重构因子及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活性等多种途径保护血脑屏障完整性、减少内皮损伤。

    出血转化血脑屏障活血化瘀药中医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综述

    三酰甘油-葡萄糖指数与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关系研究进展

    樊金梦齐昊
    674-6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综述三酰甘油-葡萄糖(TyG)指数与 2型糖尿病(T2DM)及其并发症的关系。胰岛素抵抗(IR)是T2DM的主要发病机制,早期识别 IR对于预测及预防 T2DM的发病、延缓疾病进展具有重要意义。TyG指数可作为 IR的替代指标,且其与 T2DM及其并发症存在不同程度的关系。

    2型糖尿病并发症三酰甘油-葡萄糖指数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综述

    心脏起搏后QRS波时限与心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武旅李学文
    678-6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植入双腔起搏器后病人心电图 QRS波时限与心功能的相关性,分析起搏器植入后心脏结构的远期改变。方法:选取 2011年 11月—2020年 1月于山西白求恩医院门诊复查起搏器的 398例病人。采用病人自身对照的模式,对病人术前及术后各个时间超声心动图(UCG)数据进行广义估计方程分析,探讨长期植入双腔起搏器对心脏结构及左心收缩功能的影响,分析病人植入起搏器后心电图 QRS波时限与 UCG数据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术后 1、3个月的左房内径(LAD)较术前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1、2、3年LAD较术前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6个月LAD与术前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163)。术后 1、3、6个月及 1年的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较术前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3年较术前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2 年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377)。术后 1、3、6 个月及 1 年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较术前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2、3年 LVEDD较术前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1、3、6个月及 1年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较术前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 2、3 年 LVEF较术前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AD、LVESD、LVEDD的变化趋势整体上为先降低后升高。植入心脏起搏器后,LAD、LVESD、LVEDD逐渐降低,随着时间的延长,LAD、LVESD、LVEDD逐渐升高。LVEF的变化趋势整体上为先升高后降低,植入心脏起搏器后,LVEF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在术后 6个月达到高峰,随着植入时间的延长,LVEF逐渐下降。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植入起搏器后病人的 QRS波时限与 LVEF呈负相关(r =-0。464,P<0。001),与LVESD和LVEDD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 0。133,0。151,P<0。05),与 LAD无明显相关性。结论:植入双腔起搏器后短期内能提高心功能,增强左心收缩功能,改善心室结构;但长期的双腔起搏仍会使心功能下降,LVEF减少,心脏增大,这种改变在植入双腔起搏器 2年以上的病人中表现更为明显;QRS波时限可作为评估植入起搏器后病人心脏结构和收缩功能的指标,QRS时限越长,病人左室结构越大,左心功能越差。

    QRS波时限心功能起搏器心脏结构起搏年限

    左束支区域起搏对需心室起搏病人左室功能、起搏器程控参数的影响

    胡钦韩卫卫梁洁周峰...
    682-6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左束支区域起搏(LBBAP)对需心室起搏病人左心室功能、起搏器程控参数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0年 4 月—2021年 3月于我院需心室起搏的病人 100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 50 例。对照组予以右室低位间隔部起搏,研究组予以LBBAP。比较两组手术前后左室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房内径(LAD)、右房内径(RAD)]、血浆脑钠肽(BNP)水平、心电图参数(QRS波宽度),并比较两组起搏器程控随访(术后 1、3、6、12 个月)期间起搏参数(阈值、阻抗、感知)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 1、3、6、12个月 LVEF均高于对照组,LAD、RAD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 1、3、6、12个月血浆BN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 1、3、6、12个月QRS波宽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 1、3、6、12个月阻抗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 1、3、6、12个月阈值、阻抗、感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随访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4。08%与 19。15%,P<0。05)。结论:与右室低位间隔部起搏比较,LBBAP对心室起搏病人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更小,可改善心电图参数,且起搏参数稳定,能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左束支区域起搏心室起搏右室低位间隔部起搏左心室功能

    黄芪桂枝五物汤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心室重塑及血清miR-21、miR-126水平的影响

    田苗艳徐丹宋炜刘学峁...
    686-6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黄芪桂枝五物汤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心室重塑及血清 miR-21、miR-126 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1 年 2 月—2022年 7月于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青岛市中心医院就诊的 116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5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芪桂枝五物汤辅助治疗,均治疗 14d后比较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心肌梗死溶栓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舒张期末容积(LVEDV)、心肌重量指数(LVMI)、左室后壁厚度(LVPWT)、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 1(sICAM-1)、内皮素-1(ET-1)、血清 miR-21、miR-126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 6个月后,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52,P =0。697),但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33,P =0。028)。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实施黄芪桂枝五物汤辅助治疗,可降低心肌缺血及再灌注损伤,改善冠状动脉灌注和心功能,下调血清 miR-21、miR-126水平。

    急性心肌梗死黄芪桂枝五物汤心室重塑心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