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肖传实 王斌全 吕吉元

月刊

1672-1349

zxyjhxnxgbzz@vip.163.com

0351-4639124

030001

太原解放南路85号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on Cardio/Cerebrovascular DiseaseCSTPCD
查看更多>>《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是2003年1月创刊的,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共同主办,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陈可冀院士任总编,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及神经科专业委员会知名专家任编委的医学期刊,编委人数41 ,其中博导18 人,硕导 14 人,心血管有 22 人,神经科有 11 人,是国内唯一一种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疾病学术刊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脑梗死急性期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

    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高利
    1153-1162页

    脑梗死急性期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

    基于CiteSpace及VOSviewer的COVID-19相关心律失常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李敏马晓娟赵小晗刘敏...
    1163-1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相关心律失常的文献,探索该领域的研究现状、热点并预测未来的趋势,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借鉴。方法:选择 Web of Science 的核心合集数据库,每项研究都进行了文献计量和视觉分析,使用 CiteSpace 和VOSviewer软件生成知识图谱。结果:共鉴定出 768篇文章,发文涉及美国、意大利和中国为首的 319个国家/地区和 4366个机构,领先的研究机构是梅奥诊所和哈佛医学院。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是该领域最常被引用的期刊。在 6687 位作者中,Arbelo Elena撰写的研究最多,Guo T 被共同引用的次数最多,心房纤颤是最常见的关键词。结论:随着 COVID-19 的暴发,对COVID-19所致新发/进行性心律失常事件的研究蓬勃发展,未来的研究者可能会对 COVID-19 感染后新发或遗留的快速性心律失常/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进行进一步的探索。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心律失常CiteSpaceVOSviewer文献计量分析

    清热化痰类中药治疗痰火扰心型室性期前收缩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张雨晴曹增李瑞菡吴焕林...
    1173-1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系统评价清热化痰类中药治疗痰火扰心型室性期前收缩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Web of Science及the Cochrane Library。检索时间限定为自建库至2022年 5月 1 日。纳入运用清热化痰类中药治疗痰火扰心型室性期前收缩的随机对照试验(RCT),2 名研究者通过阅读文献题目和摘要,并结合全文,对文献进行资料提取,应用RevMan 5。4软件进行 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符合标准的 RCT 12项,涉及 1608例病人,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RR=1。23,95%CI(1。15,1。32),P<0。00001],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RR=0。50,95%CI(0。27,0。92),P =0。03],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RR=1。22,95%CI(1。07,1。39),P =0。002],室性期前收缩次数较对照组明显降低[MD=-706。53,95%CI(-951。62,-461。44),P<0。00001],中医证候积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MD=-16。30,95%CI(-21。53,-11。08),P<0。00001]。结论:现有证据表明,清热化痰类中药联合西药治疗痰火扰心型室性期前收缩的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室性期前收缩痰火扰心清热化痰临床疗效Meta分析

    基于回顾性调查的扩张型心肌病中医证候要素特征探析

    王素云武圆圆张会超杨凤鸣...
    1179-1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归纳总结扩张型心肌病(DCM)证候、证候要素分布规律,为 DCM的中医诊治提供切实的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筛选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省中医院 2010 年 1 月—2020 年 6 月确诊为 DCM 的住院病人共 449 例,利用EpiData 3。1软件建立病例资料数据库,通过 IBM SPSS 25。0软件进行频数计算、Logistic回归分析、聚类分析。结果:449例 DCM住院病人核心症状是胸闷、心悸、气喘、水肿、乏力、食少纳呆、舌质暗/淡;常见证候有水湿内停证、血瘀阻络证、气阴两虚证、气虚血瘀证、心脾两虚证、阳虚水泛证;常见病位证候要素有心、脾、肺、肾、肝;常见病性证候要素有气虚、血瘀、阴虚、水停、痰浊、阳虚;聚类分析得出 12类有意义的证候类型。结论:建立以证候、证候要素为核心的 DCM辨证体系有利于指导临床诊疗。

    扩张型心肌病证候证候要素

    补益强心片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李省王丽
    1187-11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确定补益强心片的有效成分和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靶点,以研究补益强心片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潜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获得补益强心片的有效成分和预测靶点。使用疾病数据库筛选慢性心力衰竭的疾病靶点,使用在线工具 Draw Venn Diagram获取药物和疾病的共同靶点,将获得的共同靶点上传到 STRING数据库,用于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分析。然后,使用 Cytoscape 3。9。0软件构建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图和 PPI网络的可视化分析。通过 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使用 Autodock Vina进行分子对接。结果:共获得 115个药物活性成分、247个药物靶点、2685个疾病靶点和 153个与药物和疾病相关的共同靶点。通过 PPI网络分析确定了蛋白激酶 B1(AKT1)、白细胞介素 6(IL-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A(VEGFA)、肿瘤蛋白 P53(TP53)、白细胞介素-1β(IL-1β)、半胱氨酸蛋白酶 3基因(CASP3)、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JUN、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成酶 2(PTGS2)等核心靶点。富集分析结果表明,潜在核心药物成分通过抑制炎症反应、调节血管生成、凋亡等生物过程和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信号通路、癌症中的通路、流体切应力与动脉粥样硬化、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白细胞介素-17(IL-17)信号通路等发挥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药理作用。分子对接结果表明,调控网络中的关键靶点与相关活性组分具有较高的结合活性。结论:本研究使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筛选出补益强心片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主要活性化合物、关键靶点和主要通路,揭示其潜在机制,为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价值。

    慢性心力衰竭补益强心片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

    宽胸气雾剂干预院前胸闷痛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黄满花吴炎华刘荃乐陈百坚...
    1196-12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系统评价宽胸气雾剂干预院前胸闷痛病人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检索中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维普(VIP)、中国知网(CNKI)和万方]和英文数据库(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PubMed、Web of Science)从建库至2022年 8月 1日发表的宽胸气雾剂治疗胸闷痛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RCT)。主要观察指标包括胸闷痛缓解率、心电图改善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采用 RevMan 5。3软件进行偏倚风险评价、Meta分析、敏感性分析和发表偏倚分析。结果:共纳入 19 项 RCT,涉及2487例病人。Meta分析结果显示,宽胸气雾剂组(试验组)胸闷痛缓解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15,95%CI(1。06,1。25),P =0。001];心电图改善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04,95%CI(0。99,1。10),P =0。14];应用宽胸气雾剂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应用硝酸甘油等常规药物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0。41,95%CI(0。33,0。52),P<0。00001]。纳入的 19 项研究中仅有 2项提及盲法(单盲),纳入文献质量偏低。结论:现有证据表明,宽胸气雾剂能提高胸闷痛缓解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但心电图改善不明显。本研究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相对较低,仍然需要严格的、大样本的随机双盲试验加以验证宽胸气雾剂的临床疗效。

    胸闷痛宽胸气雾剂系统评价Meta分析

    联合运用降脂通脉胶囊治疗血脂异常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赵哲俊孙元隆王肖龙李琳...
    1204-12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价联合运用降脂通脉胶囊治疗血脂异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维普(VIP)、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 Data)、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等收录的有关联合运用降脂通脉胶囊治疗血脂异常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为建库至 2022年 9 月采用 Cochrane评价手册中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进行评估,并使用 RevMan 5。4。1与 Stata 14。0软件进行 Meta分析,系统评价降脂通脉胶囊对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颈动脉斑块积分的影响。结果:共纳入 11 项 RCT,涉及914例血脂异常病人。采用降脂通脉胶囊联合常规西药治疗的试验组 TC[MD=-0。69,95%CI(-0。98,-0。40),P<0。00001]、LDL-C[MD=-0。52,95%CI(-0。74,-0。31),P<0。00001]、TG[MD=-0。47,95%CI(-0。67,-0。26),P<0。00001]、IMT[MD=-0。27,95%CI(-0。33,-0。22),P<0。00001]与颈动脉斑块积分[MD=-1。43,95%CI(-2。33,-0。63),P =0。0004]水平较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的对照组明显降低,HDL-C[MD=0。20,95%CI(0。07,0。32),P=0。002]水平与临床疗效[OR=3。49,95%CI(2。11,5。76),P<0。00001]较对照组明显提高。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25,95%CI(0。59,2。65),P =0。57]。结论:现有证据表明,加用降脂通脉胶囊治疗血脂异常效果优于单纯西药常规治疗。

    高血脂血脂异常降脂通脉胶囊Meta分析

    西北燥证对新疆地区冠心病病人MACE发生率的预测研究

    王勇花周靖雅李欣彤李鹏...
    1213-12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构建并验证冠心病病人中远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临床预测模型,探讨西北燥证等因素对新疆地区冠心病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 2015-2020年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心内科就诊的冠心病病人的临床资料,构建数据库(654例),并随访 1年内 MACE发生情况,统计分析病人一般资料和西北燥证罹患情况。将所有病人随机分为训练组(457 例,70%)和验证组(197例,30%),采用 Lasso回归优化筛选出冠心病病人不良预后的潜在影响因素,并运用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预测模型,绘制列线图。在验证组中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价模型的鉴别能力,Calibration校准曲线评价其准确性及决策曲线(DCA)分析评价其临床实用性。结果:Lasso回归与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吸烟、糖尿病史、心血管疾病家族史以及西北燥证是冠心病病人发生 MACE的危险因素。将上述 4 个变量纳入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训练组和验证组的 AUC分别为 0。736[95%CI(0。685,0。788)]和 0。713[95%CI(0。631,0。794)],校准曲线提示该模型校准度良好,DCA分析表明阈值概率在 0~0。875时,该列线图预测模型预测 MACE风险具有较好的临床实用性。结论:本研究构建的该模型对新疆地区冠心病病人 1 年内 MACE发生情况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和校准能力,有助于提早甄别易发生 MACE的冠心病病人。

    冠心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西北燥证预测模型危险因素

    秋水仙碱通过激动PI3K/AKT/eNOS信号通路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功能的影响

    李颖吴曼陈智王冠...
    1219-12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秋水仙碱通过调节磷脂酰肌醇 3-激酶(PI3K)/蛋白激酶 B(AKT)/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信号通路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大鼠心功能的影响。方法:78只大鼠中随机选取 12只作为假手术组,剩余大鼠构建AMI模型,造模成功大鼠分为模型组、秋水仙碱组[4 mg/(kg·d)]、秋水仙碱[4 mg/(kg·d)]+LY294002(20 mg/mL)组、秋水仙碱[4 mg/(kg·d)]+MK-2206(60μg/mL)组、秋水仙碱[4 mg/(kg·d)]+L-NAME(1。6 mg/mL)组,每组 12只。超声心动图检测大鼠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射血分数(EF)及短轴缩短率(FS)。处死大鼠,苏木素-伊红(HE)染色检测大鼠心肌组织石蜡切片病理学变化;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 dUTP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率;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测定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以及心肌组织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过氧化氢酶(CAT)水平;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测定大鼠心肌组织 PI3K/AKT/eNOS通路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 LVESD、LVEDD,血清 CK-MB、TNF-α、IL-6 水平,心肌匀浆 MDA、心肌细胞凋亡率升高,EF、FS 水平,心肌匀浆SOD、CAT,心肌组织磷酸化 PI3K(p-PI3K)/PI3K、磷酸化 AKT(p-AKT)/AKT、磷酸化 eNOS(p-eNOS)/eNOS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秋水仙碱组大鼠LVESD、LVEDD,血清CK-MB、TNF-α、IL-6水平,心肌匀浆MDA、心肌细胞凋亡率降低,EF、FS水平,心肌匀浆SOD、CAT,心肌组织p-PI3K/PI3K、p-AKT/AKT、p-eNOS/eNOS升高(P<0。05);与秋水仙碱组相比,秋水仙碱+LY294002组、秋水仙碱+MK-2206组、秋水仙碱+L-NAME组大鼠 LVESD、LVEDD,血清 CK-MB、TNF-α、IL-6 水平,心肌匀浆 MDA、心肌细胞凋亡率升高,EF、FS水平,心肌匀浆 SOD、CAT,心肌组织 p-PI3K/PI3K、p-AKT/AKT、p-eNOS/eNOS降低(P<0。05)。结论:秋水仙碱可能通过激活 PI3K/AKT/eNOS信号通路对 AMI大鼠发挥心功能保护作用。

    急性心肌梗死秋水仙碱心功能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信号通路实验研究

    天香丹抑制P2X7/NLRP3表达改善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研究

    白银雪张夏夏吴丹丹任珊...
    1225-12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天香丹对动脉粥样硬化小鼠嘌呤能配体门控离子通道 7(P2X7)、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 3(NLRP3)的影响。方法:选取 8周龄无特定病原体(SPF)级雄性载脂蛋白 E基因敲除(ApoE-/-)小鼠 30 只,予以高脂饲料喂养 12 周,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阿托伐他汀组、天香丹组,每组 10只;另选取 C57BL/6J小鼠 10只予普通饲料喂养,设为空白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IL)-18、IL-1β、腺嘌呤核苷三磷酸(ATP)的水平;免疫组化检测组织中 P2X7、NLRP3 的表达。结果:ELISA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 IL-18、IL-1β、ATP水平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阿托伐他汀组、天香丹组IL-18、IL-1β、ATP水平降低(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 P2X7、NLRP3 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阿托伐他汀组、天香丹组 P2X7、NLRP3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天香丹改善动脉粥样硬化与调节钾稳态抑制炎症小体的激活有关。

    动脉粥样硬化天香丹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嘌呤能配体门控离子通道7腺嘌呤核苷三磷酸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