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学语文(中旬·读写新空间)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学语文(中旬·读写新空间)
中学语文(中旬·读写新空间)

月刊

1000-419X

duxiexinkongjian@163.com

027-88666211

430062

湖北武昌湖北大学文学院

中学语文(中旬·读写新空间)/Journal ZHONGXUE YUWEN
查看更多>>分上中下三个月刊分册,分别为《教学大参考》(38-48)《读写新空间》(38-51),《大语文论坛》(2007)。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孔雀东南飞》震撼心灵的艺术特色

    李艳春
    48-49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乐府双璧"之一的《孔雀东南飞》一直是高中语文教与学的重点,也是考查的热点篇目.本文从传神写人,形象凸显性格;多法并用,浓烈抒发情感;反映现实,深刻揭示主题;巧妙构篇,艺术安排结构等四个方面探讨《孔雀东南飞》的艺术特色.

    《孔雀东南飞》艺术特色人物情感主题结构

    三重维度巧解现代诗歌作品——以林徽因《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为例

    周敏捷
    50-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代诗歌在语言提炼、意象设置及韵律节奏上更为自由,新诗创作能够杂糅中国传统意象与西方象征主义,通过多种艺术表现形式营造出深邃的意境.掌握诗歌解读规律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水平,并在审美体验中升华情感,在与诗人的对话中受到美的熏陶.对现代诗歌的解读既要有基本的感知能力,也要在实践中体会诗歌创作的乐趣,从而在真实情境中实现知识的迁移运用与"精神性成长".

    现代诗歌文本解读三重维度诗意诗心自我

    《论语》教学的文本分析与实践

    于保龙
    52-53页
    查看更多>>摘要:《论语》属于对孔子思想进行集中记录的经典著作.研读经典作品,能够传承经典文化,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在新课程的理念之下,选修课是必修课的拓展与延伸,能够指向课堂动态化生成,侧重于学生素养的提升.《论语》属于"文化论著研读"选修系列,教学之前需要教师对于《论语》选修内容进行深度分析,才能探索出实践教学之路.

    高中《论语》选修课教学内容文本实践

    《阿Q正传》中"符号化"意象的意蕴探析

    安志龙
    54-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符号化事物的应用是鲁迅小说创作的特色之一.在《阿Q正传》中,人物、地名和道具的应用都具有符号化意蕴,透过这些符号的形式探讨符号化意象的意蕴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为读者深度了解该小说的主题思想带来新的切入点.《阿Q正传》中符号化意象众多,且每一种类型都有其独特的内涵,这些符号化意象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增加了小说的象征意味和批判效果,值得深入探讨.

    《阿Q正传》符号化意象意蕴探析隐喻象征

    初中语文教学"去边界"的策略——以综合性学习《天下国家》为例

    潘日堂
    56-5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与其他科目相比,语文教学更具弹性,经常会根据教材、教师、学生的不同而变化.试图用一种固定的教学模式来限制语文教学是不合适的.本文从语文学科特点入手,以语文综合性学习《天下国家》为例,探索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去边界化.

    语文教学去边界综合性学习实例分析

    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实践模式——以统编选必上册第一单元为例

    王琴
    58-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群文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热点话题,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活动有助于增加学生的阅读积累、提升其阅读质量.积极探索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实践模式,围绕着单元统领,明确群文议题;巧析例文,把握群文共性;自主探析,拓展群文资源等板块,有序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活动,能切实提高群文阅读教学实效.

    语文教学群文阅读实践模式单元统领巧析例文自主探析

    深度学习理念下高中语文"五层"阅读教学模式

    刘蓓
    60-61页
    查看更多>>摘要:阅读能力是语文素养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考语文的重要考查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不断探索创新可行的阅读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切实提高阅读教学效果,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深度学习理念下高中语文"五层"阅读教学模式在这方面大有可为.

    阅读教学深度学习"五层"模式

    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综合实践课程的实施

    龙菊才
    62-63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中语文教学应推动学生的人文素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全面发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重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为培养学生综合素养,促进创新意识发展提供支持和助益.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需要教师正确引导和精密设计,才能保证课程实践活动顺利落实.本文探讨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以文化基础素养、社会参与素养、自主发展素养等为切入点,探究在核心素养视域下确保语文实践活动课程顺利落实的策略.

    高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

    《作者的选择》中的"跨媒介阅读与交流"

    张明雨
    64-67页
    查看更多>>摘要:"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对应着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统编教材对该任务群的呈现仍处于初期探索中.本文通过对美国母语教材《作者的选择》的对应单元进行分析,揭示其线索导向明晰、受众意识显著和支架类型丰富的编排特色,辨析了"跨媒介"的内涵及相关要素,并对照美国共同核心州立标准审视其课程内容.据此为国内"跨媒介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的教材编写方面提供一些借鉴和启示.

    《作者的选择》母语教材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媒介素养

    "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落实路径——以《兰亭集序》教学为例

    戴聪龙
    68-6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是语文核心素养之一,是语文教育的目标与责任.但当下该素养的落实不尽如意,语文教师很难将教学重点落在文化传承与理解上,因此加快高中生文化传承与理解的素养的培养刻不容缓.本文以《兰亭集序》教学为案例,以"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为切入点,探讨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落实"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培养的路径,以期引导学生更好的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传承与理解落实路径书写朗读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