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学语文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学语文
中学语文

潘纪平

月刊

1000-419X

jiaoxuedacankao@163.com

027-88666211

430062

湖北武昌湖北大学文学院

中学语文/Journal ZhongXue YuWen
查看更多>>分上中下三个月刊分册,分别为《教学大参考》(38-48)《读写新空间》(38-51),2007年出《大语文论坛》。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窦娥冤》三桩誓愿之道德与叙事分析

    刘文朋
    75-77页
    查看更多>>摘要:深入探讨《窦娥冤》中窦娥所立的三桩誓愿如何象征着对当时社会不公和司法腐败的道德批判,分析这些道德判断如何指导叙事规则的构建,特别是在混合叙事视角、时间与空间的灵活调度,以及强烈的象征与隐喻手法上的体现.这些叙事策略不仅有效推动了故事情节的演进,更重要的是,它们将道德议题深刻植于叙事之中,使得《窦娥冤》成为一部兼具艺术美感与思想深度的深入探讨人性、正义与道德的重要文学作品.

    《窦娥冤》道德判断叙事规则

    那一抹明媚的哀愁——《江南春》解读

    刘玉平
    78-80页
    查看更多>>摘要:深入探讨杜牧的《江南春》,通过六个维度——有山有水、有声有色、有晴有雨、有动有静、有实有虚、见微知著——全面展示这首诗如何细腻地描绘江南春天的自然美景与丰富的文化底蕴.每个维度不仅展现了江南特有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感,还反映了诗人对生命、历史与自然的哲学思考和情感怀旧.

    《江南春》杜牧自然美景文化底蕴

    品味《赤壁赋》《登泰山记》《我与地坛》中的文化哲思

    乐鹏
    8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文人墨客游历山川风物,参悟人生、引发哲思,实现精神上的自我突围、自我超越、自我救赎,这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基因.

    传统文化文化哲思精神力量

    王维《山居秋暝》诗画一体特色品鉴

    刘仕勇
    83-85页
    查看更多>>摘要:诗词是我国文明发展史上的经典文学形式之一,体现了民族精神和文化审美,彰显了中华文化内涵与内质.王维作为唐代著名诗人,其禅宗哲学思维在他的诗作中得到生动体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即王维诗歌的最大特色,"空"生万物,"喧"引情动.以王维《山居秋暝》为例,着重品鉴其"诗画一体"的审美观和风格,阐释"诗画一体"的特色.

    王维《山居秋暝》诗画一体诗词特色

    《春江花月夜》"月"意象的疏密与动态性

    任艳
    86-88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春江花月夜》中"月"意象的整体布局、疏密相济及动态性的分析,探讨张若虚如何在这一作品中,融合自然美景与人文情怀,展现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思想深度,使这首诗超越时代界限,成为传诵千年的经典.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月"意象

    初中语文发展型学习任务群写作评价设计与实践

    奚宁
    89-9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践行新课标的教育理念并落实其教学建议,在深入研读新课标的基础上,围绕"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及"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三大学习任务群,探讨初中语文学科中发展型学习任务群写作评价的设计与实践策略.并结合统编教材中的教学素材做具体分析,旨在提升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实效性.

    初中语文发展型学习任务群写作评价

    农村初中语文实践性作业设计谈

    刘文强
    9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合农村初中语文教育的现状与挑战,深入探讨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实践性作业设计策略,旨在为学生营造一个全面、均衡发展的教育环境.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创新能力和兴趣特长提出了具体的实施路径,通过分层化设计、自主性设计及多样化设计三大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促进其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核心素养农村初中语文教学实践性作业

    指向深度思维与个性写作的读写结合尝试——2024年新高考九省联考之"交错带"作文评析

    张颖
    93-95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4 年教育部统一命制的普通高考适应性测试中的"交错带"作文题,属于读写结合型作文题.该题依据本卷现代文阅读材料Ⅰ的内容进行话题延伸,生发出相关的写作话题或任务,是继 2023 年"老高考新课标卷"适应性测试和 2023 年新课标Ⅱ卷读写结合作文题之后又一次新的尝试.此类新题型实现了读、写、思的多项结合,为学生深度思维和个性写作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创造空间.关注并评析此次作文题目,旨在为高三学生后一阶段的高考作文复习指明方向,明晰思路.

    高中语文读写结合深度思维个性写作

    快速提炼非连续性文本信息的方法

    陈静
    96-97页
    查看更多>>摘要:非连续性文本近几年出现在各地的中考语文试卷中.其题目设置灵活多变,但无论如何变化,都始终围绕着对学生提炼信息能力的考查.在考试中,学生答题时常遇到的困难是耗时长且难以分辨隐含信息.从泛读、连读和精读三个方面详细介绍如何快速提炼非连续性文本信息,旨在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和答题效率,进而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

    非连续性文本信息提炼泛读连读精读

    中考语文阅读类试题解答能力的培养

    梁彩霞
    98-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阅读类试题是中考语文试卷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考查学生对文章的阅读、理解及应变能力,同时也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点.为此,教师要培养学生掌握相应的解题技巧,用正确的方法去阅读文章,用正确的思路去解答问题,从而攻克阅读试题的难关,在中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结合真实的阅读试题,从"把握全文,梳理文章内容""寻找原话,确定答题范围""确定主干,整理答题内容""答题指导,争取题目分数"四个层面出发,对新课程改革下中考语文阅读类试题解答能力的培养展开研究,旨在从多个层面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新课程改革中考语文阅读类试题解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