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学语文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学语文
中学语文

潘纪平

月刊

1000-419X

jiaoxuedacankao@163.com

027-88666211

430062

湖北武昌湖北大学文学院

中学语文/Journal ZhongXue YuWen
查看更多>>分上中下三个月刊分册,分别为《教学大参考》(38-48)《读写新空间》(38-51),2007年出《大语文论坛》。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窦娥悲剧产生的原因及其逻辑误区

    张银翠
    82-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窦娥悲剧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其信仰的坍塌.从剧本可以看出,窦娥的信仰重建是用三桩誓愿为外在表现形式以引起当政者的关注和民众的共情,从而达到伸冤昭雪的目的,也为世人构建起正确的信仰价值,但在冤和愿之间陷入了逻辑误区.

    悲剧信仰逻辑误区窦娥

    多维视角下《诗经》的审美解读——以《关雎》为例

    吴龙芳
    84-8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是诗的国度,《诗经》作为中国现存最早的诗歌总集,是中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发源之处,其审美解读历来是各时期文人学者的研究重点.文章为帮助学生探寻深入解读古典诗歌的方法,从艺术手法、文本结构、封建教化等维度出发,以《关雎》为蓝本,多视角解读诗歌的审美特质,从不同角度领略诗歌的魅力所在.

    "诗""经"《关雎》审美解读

    理性·思辨:高考作文的逻辑遵循和策略旨归

    于秀权
    87-91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的高考作文教学存在泛文学化的倾向,学生的作文缺乏思维和逻辑.而新高考作文教学要回归理性,重视思辨.对此,文章提出学生在写作中可通过这些策略培养理性精神、思辨能力:诠释概念,让思维彰显理性的特质;体现层次,让表达具备逻辑的力量;多维视角,让认识闪耀思辨的光辉.

    理性思辨高考作文逻辑策略

    高考语文北京卷中的"素养立意"作文的解析与比较研究——以2022-2023年的作文写作为例

    周建强
    92-97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考试卷真题往往成为引领未来高考的"指挥棒"和"风向标",每一年的高考语文作文写作常常成为备受社会关注与热议的周期性教育"公共话题".高考语文的作文写作已成为践行"素养立意"的中学语文课程教学守正创新的向上一路.文章针对审议检视2022-2023年普通高考语文北京卷的作文写作,从主题、类型、要求、驱动等四个维度对其展开文本话语分析和比较研究,以期建构"教学评"一致性的教育教学生态系统,以消解目前普通高考作文的写作异化为识记性论据材料的堆砌、"套作"与"袭作"的顽疾,真正让普通高考的作文写作回归学生生活、情意思想和素养创生,使其考查测评聚焦于生活情境场域,着力于素养生成,定位于思想、情意和精神检视.

    高考语文"素养立意"北京卷作文解析与比较审议研究

    高考默写题的刚性和柔性

    尹善斌
    98-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考古诗文名篇名句默写题兼有刚性和柔性的特点.在分析默写题的刚性和柔性的特点及其具体体现的基础上,探讨默写题的命题趋势并寻求应对策略,对于提高默写题得分率,具有积极的意义.

    默写题刚性柔性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任务群的课程目标与实施——以统编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二单元为例

    王军
    102-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统编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二单元属于"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学习任务群,人文主题为"时代镜像",共选编七篇中国现当代文学精品.如何引导学生通过篇幅有限的文本的阅读和鉴赏,以点带面,探究文学作品中蕴含的深刻内涵,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是本单元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基于此,笔者试从课程目标、研习路径与评价等角度探索该学习任务群的教学.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课程目标实施策略

    深化高中语文教改的探索

    徐光华
    106-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修订)》已为继续深化高中语文教改、发挥语文育人功能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因此,我们要持之以恒地"夯基固本",注重指导学生在语言建构、情境运用中不断增长言语智慧、增强语用能力;要高度重视"思维提升",注重指导学生在思辨阅读、深度学习中不断淬炼、发展高阶思维;要切实加强"以美育人",注重指导学生在感受文字、鉴赏作品中不断增强美感体验、提高审美素养;要有机渗透"以文化人",注重指导学生在传承经典、含英咀华中不断汲取文化血脉、坚定文化自信.

    修订课标学科核心素养高中语文深化教改

    深度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的有效策略

    杨旻
    109-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深度阅读教学中可从教学角度、具体学科与信息技术应用三个角度培养学生高阶思维.从教学角度出发,着重探讨了如何通过构建问题情境和主题探究的方式来引导学生的探究学习并促进学生能力转化.从学科角度出发,提出借鉴不同学科对高阶思维培养的策略,包括数学学科中的归纳推理训练、探究式学习和英语学科的批判性阅读,在深度阅读课堂上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从信息技术的角度分析了如何利用多媒体资源和数据分析工具来促进学生理解、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

    深度阅读高阶思维教学策略问题情境

    征稿启事

    封2,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