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陕西师范大学杂志社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陕西师范大学杂志社

月刊

1002-2155

西安市雁塔区陕西师大校内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Journal Chinese Teaching Reference for Secondary School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教学刊物。旨在紧密结合中学语文课之教学,反映全国各地的教改经验及其动态,探索语文教学规律;兼顾教与学,开发智力培养能力,探讨学习方法和自学途径。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古文字字形在文言实词教学中的运用

    刘畅
    63-6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若要高效识记和理解文言文实词,教师可充分利用汉字的象形特征,追本溯源,以字形为手段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字义.基于许慎的"六书"理论,将文言实词按象形、指事、会意和形声四种造字法进行分类,并以每一种造字法的造字原理为理论依托,将"形"与"义"相结合,具体策略为:以充分观察的形式理解象形字,以把握关键方法理解指事字,以丰富的联想与想象理解会意字,举一反三类推高效理解形声字通过研究字形的最初形态及发展变化过程促进学生识记词语和理解字义.

    古文字字形文言文教学文言实词"六书"理论

    审美视域下《愚公移山》的教学探究

    莫健军
    66-68页
    查看更多>>摘要:《愚公移山》作为一篇经典的文言寓言,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其故事背后也隐藏着独特的美育价值.综合语文课标、审美教育、学情基础和统编教材四方面内容,教师可以在审美视域下,引导学生感受文本回环的结构美、有趣的语言美、诗意的劳动美及向善的品质美.

    审美创造《愚公移山》初中语文

    《孔乙己》教学中"手"意象的运用

    吕兴强
    69-71页
    查看更多>>摘要:鲁迅先生在小说创作中常借助"手"来刻画人物形象,赋予人物丰富的内涵.以《孔乙己》教学为例,从品读人物形象、进行"读写结合"训练以及开展群文阅读等方面,探讨"手"的运用方式及途径,以此可加深学生对小说内容的理解.

    《孔乙己》人物形象人物性格

    跨媒介背景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探微

    王琳嘉
    72-74页
    查看更多>>摘要:"跨媒介阅读与交流"任务群是语文课程适应时代变化的一种尝试,教师要理解该任务群的定位与功能,把握其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的相关要求和统编教材中的具体体现,积极探索信息化背景下语文教学方式的变革.在此基础上,探索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教学的实施路径还需要注意:不能脱离语言文字运用这一重心;要创设真实、有意义的学习情境和具体、典型的学习任务,并将其渗透在其他任务群的学习中;要开展有效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构建学习共同体.

    跨媒介阅读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学习任务群

    搭建跨学科学习支架 探索古诗结构化教学——以《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为例

    陈延伟
    75-7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跨学科视角审视古诗教学,教师要善于超越语文这一单一学科视角,确立学科统整大概念,为学生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从而搭建适配的策略型、资源型、情境型学习支架,引导学生借助学科学习资源,渗透运用学科思维模式,在结构化的古诗探究实践活动中实现核心素养的进阶发展.

    跨学科古诗结构化学习支架大概念

    思维导图在《西游记》整本书阅读中的应用

    朱晔
    78-80页
    查看更多>>摘要: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实用性较强的思维工具能够在名著阅读中发挥较大效用.整本书的阅读课程一般分为三类:导读课、推进课、分享课.八类思维导图在这三类课型中的灵活应用,能够协助学生激发阅读兴趣,推动学生进行深度阅读;辅助学生抓住阅读重心,促进学生产生深度体验;帮助学生培养阅读能力,引导学生实现深度思考.

    名著阅读思维导图《西游记》

    书讯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