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杨发展

月刊

1002-2147

029-85308197 85212152

710062

陕西师范大学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教学刊物。为提高中学政治课教学质量和思想政治工作水平服务;为思想政治课改革服务。紧密配合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实际,反映全国各地的政治课改革,教学中的新鲜经验和政治理论研究中的新观点及积极开展思想政治课教研活动和第二课堂活动的新情况。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民族地区研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路径

    于钟民吴玉龙
    69-72页
    查看更多>>摘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民族地区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开展研学旅行有助于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探讨在民族地区开展研学旅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实 践样态和问 题应对,能够为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活动提供借鉴。

    民族地区研学旅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思想教育

    "大思政"视域下中学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之道

    黄继勇
    73-76页
    查看更多>>摘要: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能够提升学生劳动技术素养,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高,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为促使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真正融合,避免硬融入、表面化和解决课程资源整合力度不足等问题,需不断完善二者融合的课程体系,创 新教学方法;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劳动教育和德 育实践融合体系;强化劳德协同育人保障机制,全面保障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的顺利 融合。

    大思政中学劳动教育思政教育融合

    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政治建设论析

    马一
    76-7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对中小学教师队伍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小学教师要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以高度的历史使命感 和政治 责任感,按照 新标准 新要求严格要求自己;要把政治建设始终摆在首要位置,提高政治觉悟,坚定政治方向,增强政治 认同,站稳政治立场,强化政治责任,认真履职尽责,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为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中小学教师队伍政治建设

    基于"角色丛"定位的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提升

    张晓红朱红娟罗婷
    80-83页
    查看更多>>摘要: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渠道,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高素质的思政课教师队伍是讲好思政课的保证。以思政课教师角色定位为切入点,分析思政课教师应具备的教学能力,并从外部因素和教师内在驱动两 个维度,探究提升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的现实路径。

    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实现路径

    高中劳动教育评价的现实困境与路径探索

    张勇姚世坪杨谋
    83-85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中劳动教育评价对优化劳动教育举措、提高劳动教育实效、实现劳动教育目标、提升学生劳动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具有重要作用。目前,高中劳动教育面临评价观念淡薄、评价标 准难以量化、评价主体单一、评价结果运用缺乏等困境,严重制约着劳动教育的高质量开展。基于此,改进高中劳动教育评价势在必行,亟须对症下药,采取相 关跟进措施,切实发挥劳动教育评价的多重价值。

    高中劳动教育评价困境对策

    形势与政策『金课』建设纵论

    胡朝阳
    86-88页
    查看更多>>摘要:形势与政策是推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打造形势与 政策"金课",有助 于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推动课程规 范性建设和落实课程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推动形势与政策"金课"建设中,需要对标"金课"建设的"二性一度"要求,研制形势与 政策课自身"金标准",在"金标准"规范 下从转换教学理念、重构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融合教学资源、改进评价体系方面推进形势与政策"金课"建设。

    形势与政策课"金课"价值意蕴建设标准实现路径

    红色文化图像传播的价值、困境与对策

    何丽萍
    89-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色文化图像传播,是生动传播红色文化、有效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举措。红色文化图像传播应发挥静态图像和动态图像的表意功能,顺应红色文化传播视觉化转向;发挥传统媒介和数字媒介的传播功能,实现红色文化图像传播的乘数效应;提高传播者图像素养,坚守红色文化图像传播的社会效益。

    红色文化图像传播价值困境对策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

    赵雪婷
    93-96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大理论成果,依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语境,传承发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态智慧。在深入挖掘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基础上,充分运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在促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加强生 态治理、构建生态共 同体的 实践中,实现中华优秀传统生 态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第二个结合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基因

    "龙狮精神"赋能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江苏省太仓市双凤镇新湖小学"龙狮文化"特色办学纪实

    张承智
    封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