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杨发展

月刊

1002-2147

029-85308197 85212152

710062

陕西师范大学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教学刊物。为提高中学政治课教学质量和思想政治工作水平服务;为思想政治课改革服务。紧密配合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实际,反映全国各地的政治课改革,教学中的新鲜经验和政治理论研究中的新观点及积极开展思想政治课教研活动和第二课堂活动的新情况。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依托红色文化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县域实践

    丁立均
    59-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具有不可再生性和不可替代性。依托红色文化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对培育学生民族精神、凝聚人民力量、推进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具有重大意义。江苏省东台市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过程中,坚持目标引领,锚定铸魂育人使命;推进课程建设,讲好爱国主义故事;创新活动设计,传承爱国主义精神;推进一体化建设,构筑育人新路径,用红色之火点燃学生的爱国热情。

    爱国主义教育红色文化铸魂育人县域实践

    法治素养评价策略谈——从电影《第二十条》说起

    韩丹凤
    6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考试命题评价是课程育人的重要环节。高考试题作为思想政治学科培育和评价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对课堂教学具有鲜明的引领和导向作用。电影《第二十条》的热映引发全社会对法治意识的关注。2024年1月浙江省思想政治选考法律试题涉及诸多法律知识点,对高中思政课法治意识素养培育有些许启示。只有聚焦法治认知盲点、有效化解情理冲突、重视发展性评价,才能让法治素养评价有理有据、有情有义、有效有力。

    法治素养命题评价情理冲突发展性评价

    打造深刻思政课堂的路径——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例

    徐春飞
    64-67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思政课"建设是当前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在课堂有效践行"大思政"理念是思政课教师的重要使命。在思政课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抓住学生素养提升这个中心,坚持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相统一,实现"教—学—评"一致性,交替进阶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在充分的师生活动中让思政课堂更深刻,让立德树人看得见。

    学生素养"教—学—评"一致性立德树人

    弘扬科学精神培育辩证思维

    孙子秀刘爽
    67-69页
    查看更多>>摘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思想政治试题既承担着为国家和社会发展选拔创新型人才的使命,又对思想政治学科教育教学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引领和导向作用。五年来,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思想政治试题(以下简称"山东卷"),通过科学统筹价值立意、结构安排、情境创设、学科任务选择等因素,持续关注科学精神素养的考查,强化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观察和分析社会现象,引导学生用辩证思维、科学精神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助力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培养。

    思想政治试题应用性创新性科学精神辩证思维

    扎根新时代伟大实践 开创学科育人新局面——2024年高考新课标卷文综思想政治试题评析及备考建议

    闫彦强
    70-72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4年高考新课标卷文综思想政治试题以党的创新理论为指导,紧密结合新时代的新生活、新成就,落实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的总体要求。试题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体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创设真实学科场域,聚焦活动型学科课程实施效果,倡导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结构化实践性学习,打造学习新生态。在知行合一中探寻综合性、活动型学科课程落地实施的有效学习路径,深化普通高中育人方式和学习方式变革,开创学科育人新局面。

    高考试题伟大实践学科育人综合素养学习新生态

    2024年高考思政情境题的特征及复习能级新要求

    杨洪勤
    72-7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价值性与知识性的统一是高考思政情境题的一大特征。虽然这一特征在不同模块表现不尽相同,但解题时会超越以往"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仅关注"知识—解题"能级要求。考生必须在信息认知、信息提炼、知识运用、知识迁移、答案生成过程中,进行价值审视、观点确信及模拟实施相关行动。在此过程中,考生潜移默化地实现对试题政治观点的认同、科学精神的坚守、问题解决的参与,于无形中推动学科核心素养落地。这启示人们,新时代思政课教学要以"八个相统一"引领课程改革创新,在破解矛盾、解决问题进程中以知促行、知行合一。

    高考思政情境题样态特征启示

    新时代教育家精神养成探析

    张璐璐
    75-77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教育家精神为教师队伍建设指明前进方向,成为我国教师队伍建设的行动纲领。在教育家精神养成过程中,需要正确认识教育家精神的独特价值,以及对教师专业发展、教书育人任务完成、教育质量提升发挥的重要作用。同时,需要正确理解教育家精神各个不同维度构成内容及其相互关系是养成教育家精神的重要基础,进而通过学习、实践、反思等方式养成教育家精神。

    教育家精神独特价值逻辑关系

    思政课生命教育的应然要求与教程优化

    陈彦志
    78-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命教育是思政教育的内容与旨归。现阶段,中学生存在心理焦虑、心情抑郁、校园霸凌等背离生命健康成长的诸多问题,迫切需要思政课教师将生命教育融入思政课教育教学。生命教育不是思政教育的附加,而是时代发展对思政课育人的新期待。思政课教师应从课程资源选择、课程教育方式、课程教育内容、课程评价形式等方面,有意识、有目的地对学生实施生命教育。当学生内生追求真善美的渴望时,思政课教人成人的高价值性得以彰显。

    思政课生命教育教程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