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王广谦

月刊

1000-1549

zycjdxxb@cufe.edu.cn;zycjdxxb@sohu.com

010-62288381;62288382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39号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Central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属于财经类社科学学术性期刊。主要刊登财政、税收、金融保险、财务、会计、济经管理、经济法等财经类理论研究和实践等方面的学术论文、课题研究成果、调研报告、会议综述等及有关国外财经方面的著文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财政力量

    杨志勇
    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准确把握新质生产力概念和新理念.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注意的主要问题包括:做到传统生产力和新质生产力的有机结合;处理好产学研关系;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的关系;正确处理好短期和中长期的关系;立足各地不同的基础条件;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关键在科技创新.文章从企业科技创新、人才政策和教育发展三个方面分析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财政力量.

    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财政政策财税改革新型生产关系

    中国地方非税收入规模与结构演变(1999-2019)——基于人大预算监督法制化的视角

    刘蓉龚小芸杨进
    10-24页
    查看更多>>摘要:非税收入作为税费改革的重点,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降成本的核心与关键.纵观世界各国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的演变,尽管比例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经济增长与税收呈现同向关系,与非税收入呈现反向关系.2018年以来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税收收入增长缓慢,地方政府倾向于寻求新的财源,使得非税收入规模呈现异常增长态势.笔者利用省级预算审查监督条例立法的准自然实验,借助1999-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人大预算监督对地方政府非税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1)在已实施省级预算审查监督条例的地区,非税收入预决算规模均有所下降;(2)异质性分析表明,在新《预算法》实施后和财政分权度更高的地区该效应更强;(3)机制分析表明,地方人大主要是通过加强对行政事业性收费的监督,进而压缩非税收入规模.本文结论进一步丰富了税费政策相关的研究,而且对更好权衡减税降费政策与地方财政可持续之间的关系,完善非税收入和人大预算监督体系构建提供了实证证据和经验借鉴.

    减税降费非税收入收入结构效应地方人大预算监督

    数字经济影响区域间税收鸿沟的机制分析与效应检验

    樊轶侠段可仪
    25-38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给区域税收增长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对税收体制变革带来挑战,随着数字经济注意力提高和产业结构调整,区域资源禀赋的差异影响了我国税收收入格局.笔者基于我国2008-2021年289个地级市数据分析数字经济发展对所得税、增值税税收鸿沟的影响机制和效应.研究发现:数字经济的发展拉大区域间税收鸿沟,对增值税作用尤其明显;在数字经济注意力的调节作用下区域税收鸿沟逐渐缩小,产业结构调整在其中具有中介效应;同时数字经济发展对加大个人所得税和总税收鸿沟作用的边际效应递减,对加大增值税税收鸿沟作用的边际效应递增;数字经济发展对区域税收鸿沟影响呈现非均匀分布.为实现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并提升税收制度与数字经济发展的契合度,需要从多个维度对现行税收体系进行深化改革,并不断完善税收收入分享体制.特别是,考虑以平台企业税收收入分享为突破口,由中央按统一规则对平台企业缴纳的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进行省际分配.

    数字经济税收鸿沟产业结构

    银行竞争增加如何影响企业劳动力雇佣——来自银行管制放松的准自然实验的证据

    吴贾宋钰娇邹淑仪
    39-6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2009年实施的银行管制放松政策作为银行竞争的外生冲击,研究了银行竞争增加对企业劳动力雇佣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银行竞争增加提高了第二产业的劳动力雇佣,并引起劳动力从劳动密集型的第三产业流入资本密集型的第二产业.机制检验表明,银行竞争增加降低了资金使用成本,有利于资本密集型企业的投资和扩张.异质性分析表明,银行竞争增加对企业信贷可得性的影响在大中型企业、低TFP企业、资本密集型企业、融资约束低的企业以及成立时间更久的企业中更明显.本研究不仅有助于提高企业就业水平,同时也为促进中国实现"稳就业"目标提供经验与启示.

    银行竞争劳动力雇佣企业信贷可得性

    融资融券与上证50ETF期权收益

    周亚萍刁训娣
    65-75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我国融资融券交易不平衡的实际情况,本文利用2015-2021年我国上证50ETF期权市场数据,实证检验了融资融券交易活动对期权收益的影响.研究发现:由于市场上看多交易方式丰富,融资交易对看涨期权收益的影响不大;而受卖空限制影响,融券交易活动越活跃,未来一个月看跌期权的收益越低.此外,融券交易活动对看跌期权收益的影响在经济不景气、投资者情绪低迷以及标的市场收益率为负的子样本中更明显,但该影响并不是长期持续的.进一步分析表明,融券交易活动增加会显著提高看跌期权的持仓量,但对看涨期权收益并不会产生显著影响.研究结论为中国融资融券市场和期权市场之间的可能联系提供了证据,为后续的跨市场研究以及监管措施的制定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融资融券50ETF期权卖空受限期权收益

    避而不谈抑或巧言令色?薪酬不公平与非财务信息的薪酬辩护效应

    王雄元胡彩霞
    76-8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价值相关性越来越高的非财务信息是否具有薪酬辩护效应?既有文献仅在文本可读性上找到了证据.本文基于"管理层讨论与分析"(MD&A)文本,从文本相似度角度探讨非财务信息的薪酬辩护效应.研究发现:(1)存在超额薪酬时,公司会提高MD&A文本相似度,即公司对普遍存在的超额薪酬采取了"避而不谈"的辩护策略,而且这种策略更可能发生在业绩辩护手段匮乏的情形下,会减少风险、人力资源以及薪酬主题的信息披露.(2)但当超额薪酬较极端时,公司会降低MD&A文本相似度,"巧言令色"地为其辩护,而且这种策略更可能发生在业绩辩护手段较为有效的情形下,会增加风险、人力资源以及薪酬主题的信息披露.这些结论有助于从非财务信息文本操纵角度丰富薪酬辩护假说,以及从薪酬披露角度丰富非财务信息文本操纵的经济后果.

    超额薪酬薪酬辩护文本相似度文本主题

    新审计报告特质信息披露的决策有用性研究——基于文本相似度视角

    宋婕邳宇晨赵慧
    89-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如何提升审计报告沟通价值对增强我国资本市场效率至关重要.本文基于关键审计事项(CAM)披露的文本相似度视角,考察新审计报告中蕴含的特质信息披露是否具有决策有用性.以2017-2020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与同期同行业其他公司CAM披露的横向文本相似度越小,公司新审计报告特质信息披露的信息含量越大,表现为事件窗口内的累计超额回报越高.并且,这些特质信息披露的决策有用性主要来自CAM事项描述段,而非审计应对段.进一步研究发现,新审计报告特质信息披露的决策有用性主要存在于公司信息环境较差、审计师具有行业专长,以及公司有着更多专业投资者时.研究表明,新审计报告特质信息披露在我国资本市场具有决策有用性,为当前审计报告模式改革提供经验支撑与参考借鉴.

    新审计报告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决策有用性文本相似度

    子代技能溢价对亲代生育率的影响

    杨琬琨金刚张霁雯
    102-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子代技能溢价使子代工资率在高技术部门人力资本门槛值处跃升,为将子女人力资本水平提高至预期门槛值处以获得最大的效用,大多数中等收入群体(以及少数子女天赋较低的高收入群体和子女天赋较高的低收入群体)会在子女教育方面进行额外的支出.数量-质量权衡下,该群体的生育率低于其余群体,且对子女教育额外支出越高的群体,生育率越低.同时,子代技能溢价程度的提高会提高该群体占比,这不仅会降低该群体的平均生育率,也会降低社会平均生育率;一般情况下,子代人力资本门槛值的提高也具有与上述相同的影响,但如果子代技能溢价程度很低或者子代人力资本门槛值很高,该群体占比会降低、社会平均生育率会提高,不过该情况现实中极为罕见.因此,在合理降低人力资本门槛值、适度降低技能溢价程度的同时加大公共教育投入,能够成为提高生育率的有效政策选择.

    技能溢价生育率数量-质量权衡

    员工亲组织非伦理行为影响全面薪酬机理探讨——基于商业企业和非营利组织基层员工问卷调查数据的实证检验

    刘生敏马艳华
    115-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笔者基于社会交换理论,以来自对商业企业和非盈利组织基层员工问卷调查的有效数据,运用层次回归和结构方程模型实证检验了员工亲组织非伦理行为与其全面薪酬二者之间的关联.检验结果证实:员工亲组织非伦理行为与其全面薪酬正相关;员工工作绩效和组织惩罚中介了员工亲组织非伦理行为对其全面薪酬的影响,其中,工作绩效的影响是正向的,组织惩罚的影响是负向的;上下级关系负向调节工作绩效和组织惩罚的中介效应.本研究通过实证检验员工采取亲组织非伦理行为与其获得组织全面薪酬之间的关联,揭示了员工亲组织非伦理行为与其全面薪酬之间的影响机理,拓展了社会交换理论的伦理应用范围,丰富了相关公司治理方面的现有文献,研究结论有助于为正确处理员工亲组织行为与全面薪酬的关系及其过程中有效运用上下级关系、工作绩效、组织惩罚等治理手段提供理论依据.

    亲组织非伦理行为全面薪酬组织惩罚工作绩效上下级关系

    "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发展创新专题研讨会"在京举行

    封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