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王广谦

月刊

1000-1549

zycjdxxb@cufe.edu.cn;zycjdxxb@sohu.com

010-62288381;62288382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39号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Central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属于财经类社科学学术性期刊。主要刊登财政、税收、金融保险、财务、会计、济经管理、经济法等财经类理论研究和实践等方面的学术论文、课题研究成果、调研报告、会议综述等及有关国外财经方面的著文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税制改革赋能新质生产力:理论基础、历史逻辑和实践路径

    马金华王朋飞吕婉莹
    3-1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质生产力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共同富裕的重要支撑."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税收属于生产关系范畴,税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新质生产力生成和发展的重要催化剂.笔者以马克思、恩格斯生产力理论和习近平经济思想为理论基础,分别从三次产业革命的历史视角和新质生产力的生成视角,探讨了税制改革赋能生产力的历史作用和生成机制,并以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为基本原则,从建立新型举国体制、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和高标准市场体系三个维度提出税制改革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实践路径,为当前和未来阶段开展税制改革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新的参考.

    税制改革新质生产力习近平经济思想生产关系

    我国区县级政府财政收支的典型事实分析

    马海涛任强邵磊王天祺...
    1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笔者基于手动搜集全国区县的预决算公开数据,构建了 2018年与2019年区县级政府的财政收支数据库.通过分析区县级政府各项财政收支的典型事实,研究发现:区县级政府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值的全国中位数不到20%;货物和劳务税类收入占区县级政府税收收入比重的中位数约60%;来自上级(各级)政府的转移性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占比中位数约为80%;土地三项与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值的全国中位数约为10%.因此,从更长时期看,考虑增加区县级政府财产类课税如房地产税收入占比,增加财政收入的稳定性;房地产税本身的税制设计中,需要结合本国国情更多考虑有利于收入稳定的元素;应进一步减少对转移支付的依赖程度,提高自有收入占比,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应减少对土地出让的依赖程度,逐步调整区县财政的运行模式,服务于现代财政制度的构建.

    区县财政税收转移支付

    央行数字货币支付技术进步与应用场景扩大的宏观经济效应

    刘震徐宝亮朱衡
    26-4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央行数字货币和银行业具有垄断竞争特征的多部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研究了央行数字货币支付技术进步和应用场景扩大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机制和作用强度.研究表明:第一,央行数字货币支付技术的进步会通过降低交易成本的方式,一方面提高公众持有央行数字货币的意愿,从而从需求侧发力推动数字货币化的转型进程;另一方面刺激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从而带动总需求的扩张.第二,在数字货币化推动下,垄断竞争的银行体系会创造流动性充裕的低利息信贷环境,宽松的信贷环境有利于推动总需求的扩张.第三,央行数字货币应用场景扩大会通过货币数量效应、技术扩散效应和资源再配置效应等传导渠道促进经济增长,并通过稳定宏观经济波动的方式增进社会福利.本文针对不计付利息的零售型央行数字货币的研究成果为稳妥推进我国数字人民币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启示.

    数字人民币央行数字货币支付手段交易成本动态随机一般均衡

    气候风险对发展中国家外债水平的影响

    刘志洋丁洋张静
    44-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外债水平影响国家金融体系稳定,尤其对于发展中国家,然而有关气候风险如何影响发展中国家外债水平的研究文献相对较少.本文使用德国Germanwatch开发的全球气候风险指数,以2007年至2019年全球主要发展中国家为样本,研究气候风险对发展中国家外债水平的影响和作用机制.实证结论表明,第一,气候风险将导致发展中国家公共外债和公共担保私人外债存量、发展中国家长期外债存量显著增加;第二,分位数回归结果显示,极端的气候风险会使发展中国家外债水平显著增加;第三,基于发展中国家样本的调节效应模型显示,整体宏观制度环境好的发展中国家在应对气候风险时外债水平较低;第四,中介效应模型表明,气候风险会导致发展中国家政府财政支出增加,进而引起本国外债的上升.

    气候风险全球气候风险指数国家外债水平宏观经济政策财政支出

    共同所有权会促进企业创新吗?

    黄沁雪周冬华
    57-7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基于2007-2019年中国沪深A股市场机构投资者共同持股上市公司的数据,研究分析了共同所有权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共同所有权与企业创新显著正相关,即与未拥有共同机构投资者的企业相比,拥有共同机构投资者的企业创新能力更高.共同所有权主要通过缓解产品市场竞争和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从而促进企业创新活动.更进一步地,当共同机构投资者为长期型机构投资者时,共同所有权与企业创新之间正向关系更为显著.相较于位于经济发达地区的上市公司,共同所有权主要提高了位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上市公司的创新水平.本文的研究结论有助于丰富我国共同所有权的相关经济后果研究,为共同所有权与企业创新的联动关系提供了直接的经验证据.

    共同所有权企业创新产品市场竞争信息不对称

    税收征管信息化与企业风险承担水平——基于"金税三期"工程的准自然实验

    赵欣陈颂凯王浩宇朱立怡...
    7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十四五"规划中强调要加快数字化发展,提升数字化政府服务效能.税收征管信息化建设是数字政府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考察其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具有深刻现实意义.本文借助"金税三期"工程实施这一准自然实验,实证检验了税收征管信息化对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金税三期"工程的实施降低了试点地区企业的风险承担水平.机制检验发现,"金税三期"工程实施后企业风险承担水平降低是通过降低经营风险和减少投资高风险项目实现.进一步的研究表明,"金税三期"工程对风险承担水平的降低效应在不具有政治关联以及杠杆率较高的企业之中更加显著.本文的结论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税收征管信息化建设有助于引导企业进行合理投资,避免盲目追求高风险投资,也为继续深入推进税收信息化治理提供证据支持.

    税收征管信息化风险承担金税三期

    延迟退休、生育率与内生增长

    万春林张卫
    82-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口老龄化加剧使延迟退休呼声不断.本文将延迟退休纳入内生增长理论模型框架中,综合考虑延迟退休的资本积累效应、技术进步效应和生育效应,分析强制延迟退休和弹性退休两种退休模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预期寿命延长对生育率和经济增长具有抑制作用,但实施延迟退休政策能够抵消此负面作用,预期寿命延长会使老年人愿意提供更多工作时间;尽管延迟退休会使储蓄下降,但延迟退休对生育率和技术进步的正向作用超过了储蓄下降的负向作用,表明延迟退休有利于经济增长;弹性退休模式下的生育率和人均产出增长率均高于强制延迟退休对应数值,表明弹性退休模式更有利于促进生育率和经济增长.因此,建议中国应推行允许个人可以在一定年龄范围内自主选择退休年龄的弹性退休政策,这将有利于促进生育率回升和经济增长.本文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延迟退休与经济增长的理论研究,并为实施弹性退休政策提供了理论借鉴.

    人口老龄化弹性退休生育率内生增长技术进步

    生育政策调整、人口年龄结构优化与人口素质提升

    管振
    102-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厘清不同生育政策的经济影响对于优化中国生育政策和推动人口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中国传统文化背景和生育政策特征,构建一个统一的理论模型,并结合中国现实参数,系统分析了自主生育、限制(计划)生育和鼓励生育政策对人口年龄结构和素质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以生育数量限定和超生罚款率刻画的计划生育政策显著降低了生育率和提升了人力资本增长率,也解释了中国近代人口从快速增长期进入红利期再进入老龄化期的变动.第二,在计划生育政策实施期间,中国经历了养育成本、子女质量重视程度以及公共教育投入强度的提升,导致放松计划生育后,生育率没有出现明显提升.第三,以生育补贴门槛和生育补贴率刻画的鼓励生育政策能够提升生育率,但会降低人力资本增长率;而通过与公共教育政策的协调实施,可以在提升生育率的同时促进人力资本增长率提升.在中国当前的现实背景下,若将生育率提升至更替水平,中国人口将从老龄化期进入抚养负担重期再进入均衡发展期.文章扩展了生育政策对经济影响的分析视角,同时也为政府调整公共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生育政策生育率人口年龄结构人力资本

    企业数字化转型与客户资源配置非线性关联探讨

    曾江洪柳煜涵黄向荣
    117-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企业数字化转型与客户资源配置的非线性关联,既取决于企业自身配置客户资源的集中度,又受制于数字化转型外在要素的调节.笔者基于客户资源集中度视角,以2007-2021年中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企业相关有效数据,运用动态非线性效应面板模型,实证检验了企业数字化转型与客户资源配置二者之间的关联性.检验结果证实: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中伴随客户资源集中度的变化,企业数字化转型与客户资源配置的非线性关联呈U型,即当企业处于数字化转型的初始阶段时,通过信息搜集优势拓展客户资源以实现分散配置客户资源的迹象明显,而伴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深化,便开始步入通过筛选客户资源和整合客户资源以推动客户资源集中配置的轨道;在此关系演进中,企业创新水平、行业竞争力和企业所在区域市场化程度均具有负向调节作用.本研究尝试性地将资源配置理论拓展到企业数字化转型探讨之中,通过实证检验,从分散配置客户资源和集中配置客户资源勾勒出企业数字化转型与客户资源配置关联的U型曲线,研究结论有助于为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以及有效配置资源提供理论依据.

    数字化转型客户资源配置创新水平行业竞争程度区域市场化程度

    潜心甘为"助推器"——编辑生涯漫忆

    麦伟
    封2,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