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资源与产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资源与产业
资源与产业

雷涯邻

双月刊

1673-2464

zycy@cugb.edu.cn

010-82322841 82335048

100083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资源与产业/Journal Resources & Industries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资源与产业》杂志是由教育部主管、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类期刊,双月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2464;国内统一刊号:CN11-5426/TD。 《资源·产业》由原地矿部主办的《矿产资源开发》更名而来,创刊于1995年,在国土资源领域一直享有较高的声誉。目前,是我国关于自然资源与产业化研究的权威期刊。由于《资源·产业》中间的点号严重影响了作者和读者在网上的检索,经研究协商,并报请主管部门批准,《资源·产业》于2006年第1期正式更名为《资源与产业》,以全新的面貌与读者见面,同时保持本刊的办刊特色。 《资源与产业》杂志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党委副书记帅开业教授任主编。具有权威性、科学性、前瞻性、实务性等鲜明的办刊特色,深受广大从事资源管理、教学和研究人员的关注与好评,并赢得和吸引了众多的作者和读者。 《资源与产业》杂志设有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资源管理、资源战略、资源开发、资源环境、资源调查、资源评价、资源产业、资源市场等主要栏目,涉及土地、矿产、海洋、水等自然资源的管理与研究。 《资源与产业》杂志立足于科学发展观,集理论与现实于一体,其办刊水平和杂志质量正在进一步提高,社会影响也在不断扩大。办出特色,办成精品,正是杂志的奋斗目标。 《资源与产业》杂志自创刊以来,获得多项荣誉,并被国内多家数据库收录。“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是本刊的一个重要和特色栏目,在2003—2004年度被评为北京高校人文社科学报优秀栏目,2006年5月,《资源与产业》在中国人文社科学报学会第三届评优活动中获“全国优秀社科学报”,“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被评为“全国社科学报优秀栏目”。 《资源与产业》杂志曾获得“全国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2003—2004年度‘北京高校人文社科学报优秀编辑质量奖’”,“‘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栏目获‘北京高校人文社科学报优秀栏目’”等奖项;被《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以及科技部西南信息中心《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数据库收录和引用。 《资源与产业》杂志办出特色,办成精品的进程任重道远,2006年的全新面貌将是我们工作的新起点,我们真诚期待来自国土资源界及相关领域更多的支持和关注,诚挚邀请更多的读者和作者加入《资源与产业》杂志的建设行列。《资源与产业》杂志愿与您的事业共同腾飞。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全球钴产业链网络动态演化内生驱动因素研究

    王雁莉李华姣管建和
    128-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绿色低碳转型背景下战略性、关键性矿产之一钴由于资源储量和产量低,分布不均衡等特点使得全球各国钴的对外依存度极高,国家(地区)间通过钴的进出口贸易形成了复杂的钴国际贸易网络.本研究选取钴产业链不同阶段的多种商品构建了全球钴产业链网络,通过多层网络指数随机图模型和时间指数随机图模型探讨了影响全球钴产业链网络结构形成与动态演化的内生驱动因素.研究发现钴产业链中不同阶段相同网络内生结构特征对全球钴产业链网络结构形成的影响是一致的,但影响程度有较大程度区别,互惠效应、结构依赖效应和时间依赖效应对全球钴产业链网络动态演化具有显著影响.本研究将国际贸易网络动态演化影响机制研究拓展至产业链视角下的多类商品,为产业链视角下钴国际贸易网络构建与恢复、风险传播与应对等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启示作用.

    钴产业链多层网络动态演化多层指数随机图模型时间指数随机图模型内生驱动因素

    企业异质性对低碳技术合作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郭远维支援
    145-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低碳技术合作是企业减少低碳生产成本和提升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企业异质性在合作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本文基于博弈论分析方法,从企业收益和企业创新成本异质性两个维度出发,研究企业间开展低碳技术创新合作的策略选择及收敛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双方企业单独投入的成本差异和两企业间的收益差异过大不利于促进企业间的低碳创新合作;企业间需要付出的成本以及规模都相似时,双方企业是否参与低碳技术创新合作是不确定的;加大对不合作者的监管和惩罚力度、降低搭便车收益,或者提高合作时带来的收益,都有助于提高双方企业参与低碳合作的概率.基于此,本文提出要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增加政府对企业合作的监管和正确引导,探索合理的合作机制等建议推动企业开展高效的低碳合作,促进低碳发展.

    低碳技术创新演化博弈企业异质性合作稳定性

    不同技术方向的动力电池梯次利用产业发展路径研究

    张浩张志强余圆圆
    154-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带动电池退役量急剧增加,退役动力电池梯次利用的产业化发展已势在必行,但不同的技术方向直接影响产业发展的路径和结果.为了合理选择投资方向和制定配套政策,在实践调研的基础上,从系统的角度出发分析产业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以电网侧储能应用场景为例,梳理不同技术方向的规模、成本、收益和利润,建立系统动力学模型并进行了仿真对比分析.研究发现:1)"拆解重组"和"整包利用"是两类主流技术方向但各有优劣势;2)由于不受品牌限制,"拆解重组"技术方向的规模扩张速度比"整包利用"更有优势;3)得益于规模效应,"拆解重组"技术方向的投资效益在初期稍优于"整包利用",但随着时间推移两者之间的差距逐渐减小,后者更具有长期发展优势;4)设备成本与电池成本是关键控制成本,且前者不断下降而后者相反,对于"整包利用"而言,设备成本占比下降速度更快但可能出现波动;5)如果解决不同品牌车企间各自为政且竞争的难题,"整包利用"的规模扩张速度和经济效益将明显改善.据此提出根据国家发展战略选择技术方向、提供初期资金支持、启动适配性补贴政策、促进上下游企业合作以及实施品牌间有限信息共享五条建议.

    系统动力学动力电池梯次利用产业发展路径技术方向

    数字化时代下企业数字化管理模式研究

    靖小伟冯梅张文博帅训波...
    168-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数字化时代,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下,针对传统的管理模式存在的以管理者为主,对数据的利用不足,对市场的反应不够灵敏的问题,本文分析了企业管理由传统模式向数字化管理模式的转型升级的重大意义,阐述了实现数字化管理模式的前置条件,在丰富了企业数字化管理模式内涵基础之上,提出了一种数字化时代下的企业数字化管理模式建设思路,并论述了企业数字化管理模式的优势以及应用场景.数字化模型管理模式为企业通过制定符合自身数字化转型发展的生产和经营指标体系,实现科学决策、提质增效、岗位优化等提供了重要可参考的管理方法体系.

    企业管理数字化模式建设典型应用

    水价值认知对公众节约用水行为影响研究

    陆一凡袁旭东江昱含
    176-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加强公众节约用水,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是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干预模型,通过对公众发放问卷并利用结构方程分析水价值认知对公众节约用水行为的影响途径,并得出结论:1)水价值认知对公众人际交往性节约用水行为产生显著正向干预效应,同时对节约用水动机和节约用水技能亦具有显著正向影响;2)节约用水动机与节约用水技能显著正向影响公众节约用水行为;3)节约用水动机与节约用水技能在水价值认知对公众节约用水不同行为的影响路径中扮演完全中介角色.针对以上结论,从丰富宣传途径、完善节水设施、加强人际交往等三个维度提出相关建议,以进一步促进公众的节水行为.

    水价值认知节约用水行为"信息-动机-行为技巧"干预模型结构方程

    极端天气下工业遗存文旅区游客消费偏好研究——以7·31北京特大暴雨前后"一线四矿"为例

    郭静怡王玲方予彤王然...
    186-197页
    查看更多>>摘要:极端天气背景下,对工业遗存文旅区消费偏好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有助于实现工业遗址的有效转换与利用,另一方面,弥补了当前工业遗存文旅区研究中对极端天气背景考虑不足的问题.本文以"7·31北京特大暴雨"为极端天气事件案例,选择北京市门头沟区"一线四矿"工业遗存文旅区为研究对象,采用概率比例抽样(PPS)和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两次问卷调查,暴雨发生前的调查收回有效问卷964份,暴雨发生后的调查收回有效问卷1106份,经过信效度检验合格后,利用Robust回归、逐步回归和机制分析方法进行探究.研究表明:1)暴雨前,游客对"一线四矿"越了解、收费越合理、政策支持力度越大、交通便利程度越高,旅游偏好程度就越高;2)暴雨后,游客的了解程度、对收费标准和旅居质量的认知、交通困难度等因素都无法显著影响偏好,但文化程度会对旅游偏好产生显著正向影响;3)机制分析中,暴雨前价值感知与成本感知起到重要的机制作用,而暴雨后风险感知起到重要机制作用.基于此,建议政府部门加强对极端天气的预警和应急管理.工业遗存文旅区制定合理的收费标准,提升旅游设施和服务质量,针对不同教育水平和性格的游客提供个性化旅游服务,提高游客对工业遗存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认知,促进实现工业遗存文旅区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同.

    极端天气工业遗存文旅区消费偏好生态修复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2025、2030、2035 年国际 FPSO市场需求组合预测——基于多算法融合分析

    芦琳娜张瑞朋于强李松...
    198-206页
    查看更多>>摘要:调研分析国际浮式生产储油卸油装置(Floating Production Storage and Offloading,FPSO)的市场需求现状,提出国际FPSO市场需求的预测方法.采用熵值法、人工神经网络法、随机森林回归、ADABOOST回归、ARMA模型等多算法融合的方法,对国际FPSO订单进行组合预测,结果表明国际FPSO市场需求在2025年、2030年、2035年的需求量分别为9、10与12艘,可见国际FPSO市场需求在未来十多年间稳步回升.我国船企应密切关注原油价格变化对FPSO市场需求的影响,积极采用新产品技术,同时减少碳排放,提高市场份额.

    浮式生产储油卸油装置市场需求多算法融合组合预测原油价格

    《资源与产业》征稿简则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