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职业技术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职业技术教育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职业技术教育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旬刊

1008-3219

cctve@vip.163.com

0431-86908094;86908095

130052

吉林长春凯旋路3050号

职业技术教育/Journal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宣传国家职业技术教育的方针政策,开展教学理论研究,介绍教学改革新鲜经验,为职教教师和教学工作者提供理论与方法借鉴。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纵深推进职业本科教育评价改革的路径要点

    娄小娥
    1页

    来稿须知

    4页

    新中国成立75年:职业教育发展系列研究

    6-7页

    新中国成立75年来职业教育政策演进:历程、逻辑与启示——基于35份政策文本的分析

    冯帮梁燕萍
    8-15页
    查看更多>>摘要:职业教育政策作为推动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指导建设职业教育强国的关键.梳理新中国成立75年来职业教育政策的演进,对优化与调整职业教育政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选取35份职业教育政策进行分析,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可划分为初创与探索、恢复与发展、规范与提升、改革与深化、提质与创新五个演进历程,呈现出以践行职业教育使命为根本的功能逻辑、以建设职业教育体系为主线的任务逻辑、以强调政校企行协同为特色的共治逻辑、以提升职业教育质量为导向的发展逻辑.基于上述逻辑,应适应职业教育使命,服务职教强国建设;优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完善配套政策;完善产教融合政策,激发主体办学活力;建立职业教育评价体系,全面提升质量.

    新中国成立75年职业教育政策演进历程演进逻辑

    新中国成立75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治理的制度变迁及当代启示——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

    王兴立张毅哲肖世程
    16-22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治理的制度变迁经历了治理乡村贫困、全面建成乡村小康社会、纵深推进乡村振兴的演进历程.1949-1977年为革命性制度变迁,呈现突变式制度断裂的特点;1978年至今为渐进性制度变迁,呈现渐进式制度断裂的特点.影响我国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治理的深层结构包括计划经济体制的经济结构、集权管理模式的政治结构、社群本位文化的文化心理结构,总体呈现出较强的路径依赖特征.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方位下,应加快构建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长效机制,着力突出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类型优势,以制度创新突破路径依赖,实现新的制度均衡,为乡村振兴贡献职业教育力量.

    职业教育乡村治理制度变迁历史制度主义乡村振兴

    新中国成立75年来劳动教育的演进历程、发展逻辑与基本经验

    许智勇
    23-3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中国成立75年来,劳动教育按照党的教育方针,从无到有,由弱到强,历经酝酿探索、改革发展、体系深化、全面育人四个发展阶段,取得巨大成就.在发展过程中,我国劳动教育形成了根植于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观发展、劳动的多样性决定劳动教育全面性发展、劳动教育从外在设计到内生动力双重发展、创造性劳动教育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四重逻辑,凝练出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把握育人方向、与时俱进构建劳动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融合的体制机制、分级分类分域有针对性构建劳动教育体系、不断加强劳动价值观和劳动精神的养成教育四条基本经验.

    劳动教育演进历程发展逻辑基本经验

    新中国成立75年来中国特色学徒制的发展历程、内涵特征、现实困境与政策建议

    张耀嵩孙辉孙林王婷...
    3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中国成立75年来中国特色学徒制的发展,经历了萌芽、酝酿、探索和创新阶段.其内涵特征表现为:逻辑起点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养对象是双身份学徒、功能指向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根本路径是职业院校与企业协同育人.中国特色学徒制的现实困境表现为:价值引领缺位导致功利指向过强,法律保障缺失导致权利难以保障,制度衔接缺项导致教育与劳动割裂,互联互通缺路导致持续发展受限.为此,需要在价值导向上实现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在立法规划上实现受教育权与劳动权相衔接,在制度设计上使教育制度与劳动制度相融合,在证书体系上使学徒与学历、技能、岗位、学位证书相融通.

    中国特色学徒制现代学徒制企业新型学徒制技术技能人才

    高质量发展时期我国产教融合政策的话语生成逻辑

    陈鹏童欣安
    37-44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质量发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主题,而产教融合政策的价值旨归与高质量发展要求交织耦合.以批评话语分析中的社会实践为分析框架,对23份高质量发展时期的政策前端话语文本进行分析,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维度探讨产教融合政策的话语何以生成.研究发现,产教融合的政策话语生成遵循人民中心与为国育才协同推进的政治逻辑、供给侧改革与创新产业体系双轮驱动的经济逻辑、文化自信与知行合一内在建构的文化逻辑.这些逻辑理路揭示了产教融合政策话语生成的本质意图在于实现政策话语意蕴的国家建构、职业教育类型的身份强化以及强国建设战略的路径规划.探寻产教融合政策的生成逻辑及其内核实质,能够强化对政策本质的理解,为相关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提供理论支撑.

    高质量发展产教融合政策话语话语分析

    中国特色高职教育产教融合质量的现实特征与推进策略——基于《2023中国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的分析

    宗诚刘英霞
    45-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中国特色高职教育产教融合是产业与高等职业教育的深度合作,旨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产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基于利益相关者的不同价值诉求,依据投入产出理论,以产教融合体制机制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双师"队伍建设作为投入变量,以服务人才培养成效、服务企业成效作为产出变量,构建产教融合评价指标体系,全要素监测并剖析产教融合质量.研究发现,高职教育产教融合还存在东高西低、校热企冷等问题.基于此,建议以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新模式试点为支撑,创新制度设计,统筹推进东中西部协同发展;依托市域产教联合体和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激发企业参与办学的动力和活力,提高人岗匹配度;健全高职教育产教融合评价机制,以科教融汇为突破口,提升服务企业发展成效,推动高职教育更贴近中国实体经济和产业发展需求培养人才.

    中国特色高职教育产教融合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质量年度报告

    多重制度逻辑框架下高职院校治理的现实审思与实践路向

    罗能朱丽佳万维华
    52-57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职院校治理是一种多元主体共同完成的集体实践.不同主体的制度逻辑诱发了各自不同的行为方式,表现为从单一走向多元的演进逻辑、从管制走向善治的方法逻辑和从行政主导走向依法治理的路径逻辑.现实中由于制度的缺位、治理理念的冲突、治理资源的矛盾等,国家、地方政府、职业院校和企业呈现出不同的问题.可以通过构建多元融合共治的管理体系,建构多元主体"协作—共生"的运行机制和"大数据"共享的一体化考核机制,深层次地达成多方利益共融共享,实现高职院校治理现代化.

    多重制度逻辑高职院校治理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