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资源开发与市场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资源开发与市场
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
资源开发与市场

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

月刊

1005-8141

zykfsc@163.com;zykfysc@188.com

028-68107829;68107828

610015

成都市一环路南二段24号

资源开发与市场/Journal Resource Development & Market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四川省科学技术厅主管,四川省自然资源研究所主办的综合性自然科学学术期刊,涵盖自然科学的各个学科,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重点刊登国内以自然资源为主、兼顾社会经济资源的科学理论研究的创新成果,资源开发中的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以及资源与环境、资源管理、开发与保护等具有创新性的科研成果。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国旅游电商政策的演进与发展趋势

    黄平芳李勇李梁平
    99-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186 份中国旅游电商相关政策文件为研究样本,综合使用政策计量、数据分析和人工判读等方法,全面梳理了中国旅游电商领域政策发展历程及演变特征,为今后更好地制定相关政策、促进旅游电商经济发展提供启示和借鉴.结果发现:中国旅游电商政策演进大致可分为4 个阶段,分别是2001-2008 年萌芽期、2009-2014 年起步期、2015-2019 年上升期、2020 年至今成长期;旅游电商政策主要内容包括在线旅游企业和平台监管、扶贫语境下乡村旅游电商发展、智慧旅游和电商促产业发展等三大类,整体呈现出发文主体多方参与但合力不足、发文主题与时俱进并不断丰富等特征.未来需要在电商行业市场秩序监管、数字文旅产业创新、业态融合力促部门深化合作、乡村振兴配套政策支持等方面增加政策关注.

    旅游电商政策演进政策计量政策趋势

    中原城市群旅游产业绿色发展水平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

    李金铠董婷婷魏伟
    108-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旅游产业绿色发展是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从旅游绿色增长、绿色财富、绿色福利3 个维度,综合构建兼顾质量、效率与协调的旅游产业绿色发展理论框架,并运用熵权法、空间相关性分析、耦合协调度及地理探测器对中原城市群2015-2020 年旅游产业绿色发展水平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①中原城市群旅游产业绿色发展水平稳步上升,且内部表现出一定的协同演进态势;②区域上呈现"西部>中部>东部"的空间分布,形成了西部高值集聚和东部低值集聚的两极分化格局;③旅游产业绿色发展内部耦合协调发展水平与其综合发展水平基本吻合;④中原城市群旅游产业绿色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布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旅游绿色生产、产业结构升级、旅游经济绩效、游客体验性福利对其产生显著影响,且作用程度依次递减.

    旅游产业绿色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影响因素中原城市群

    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孙亚东刘敏李华
    118-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科学研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空间结构及影响因素对促进我国度假旅游产业布局、推动度假旅游高质量发展以及形成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以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研究对象,运用最邻近指数、不均衡指数、核密度分析等方法对其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并采用地理探测器、叠加分析法和缓冲区分析法进一步探讨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整体分布上,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呈现"东南多西北少"的凝聚型空间分布格局;从省域尺度来看,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空间分布不均衡,集中分布在浙江、江苏、山东、四川、云南和江西等省份.②密度特征上,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密度分布差异较大,呈现出 1 个高密度核心区、1 个次密度核心区以及1 条倒"Y"字形核心带.③影响因素上,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空间分布受经济产业、社会政治、自然地理和旅游资源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其中经济产业因素和旅游资源因素的影响作用尤为显著.

    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空间分布特征影响因素地理探测器

    旅游制度创新能否推动城市旅游经济发展?——来自"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的例证

    徐彤张毓利赵云申军波...
    127-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将"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视为旅游制度创新的准自然实验,选取 2009-2019 年中国重点旅游城市的面板数据,使用双重差分法对旅游制度创新能否促进城市旅游经济发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①"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政策对于各试点城市旅游经济发展产生了明显正向影响,表明旅游制度创新能够推动城市旅游经济发展;②旅游制度创新对于城市旅游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存在显著区域异质性和规模适用性特征,其更有利于北方城市和普通地级市旅游经济发展;③旅游制度创新可以通过壮大旅游产业规模、完善基础服务设施、旅游扶贫共建共享富民、创新旅游资源观念和推动体制机制创新等路径促进城市旅游经济发展.据此,提出积极推动旅游制度创新、优化先行区创建单位的空间布局、积极发挥旅游制度创新政策的示范引领作用等举措,以更好地推动各地旅游蓬勃发展.

    旅游制度创新旅游经济发展双重差分法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

    桂林市区游客酒店住宿的区位特征与形成机制——基于旅游流轨迹的实证分析

    胡聚山孙昌盛邓春凤张春英...
    135-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酒店等住宿设施是体现旅游城市形象和服务水平的重要窗口,对其空间分布特征的现有实证研究中,鲜有基于游客需求侧维度的系统解读,亟需一个能对多元结论提供合理解释的分析框架,以明晰不同结论的场景约束条件和应用价值边界.以携程旅行网上发布的桂林游记作为数据来源,提取游客旅游轨迹中的住宿信息,运用聚类分析、核密度估计、空间句法等方法解读桂林市区游客酒店住宿的空间特征,并从"旅游地—旅游流—酒店"三元关系的视角解读游客住宿空间分布的形成机制.结果表明:①桂林市区游客住宿空间具有显著的集聚特征,表现为多节点的分布格局;②酒店等住宿设施的集聚节点可分为"邻近交通门户""邻近目标景观""位于交通便捷区"三大类型,表现为至少具有"便捷旅游交通"与"邻近景观资源"两大空间特征之一;③酒店等住宿设施的集聚受旅游流空间集散的影响,而旅游流空间集散受旅游地空间结构的影响,"旅游地—旅游流—酒店"间的关联脉络构成游客住宿空间分布机制的解析框架;④"旅游地—旅游流—酒店"的分析脉络可以将传统研究中因侧重不同视角而得出的多元结论纳入同一框架并给出理论解释.

    旅游流酒店分布区位特征形成机制

    参与型赛事旅游价值共创过程模型构建——基于扎根理论的多案例研究

    蒋晓薇王宁张倩冉建...
    143-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参与型赛事旅游是体旅融合的重要领域,也是促进体育消费增长的关键组成部分,近年来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但仍缺乏对参与型赛事旅游价值共创过程的整合性研究.以成都双遗马拉松、圣灯山佛影侠跑山训练赛、环达古冰川自行车挑战赛作为案例样本,运用扎根理论方法,探索性地建构了参与型赛事旅游价值共创的过程模型,剖析了政府、赛事组织、赛事游客三方主体嵌入的参与型赛事旅游价值共创现象,识别了参与型赛事旅游价值共创实践的关键要素,即政府治理、赛事组织动态能力契合、赛事游客参与机会、参与能力、共创行为、体验价值和社会资本,并通过价值共创的发起、价值共创环境营造、赛事游客嵌入、互动与资源整合、价值生成5 个阶段将其进行逻辑串联.结合研究结论,从精准施策、消除隐性壁垒、夯实赛事组织动态能力等方面提出了优化策略.

    参与型赛事旅游价值共创过程扎根理论

    旅游驱动下传统民族村寨文化景观演化特征与机理研究——基于贵州西江苗寨的案例

    朱正斌李瑞殷红梅于丹...
    152-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化景观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表征形式,旅游发展不可避免地影响地域文化景观的演化.以大规模旅游活动为主导动因,运用实地调查和参与式制图法,对贵州西江苗寨文化景观演化特征与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西江苗寨物质文化景观整体演化强度较高,呈现出聚落协调扩张、土地利用破碎化,民居景观服务化,服饰景观展演化特征.②非物质文化景观整体演化程度较低,呈现出饮食文化景观再地方化,制度文化景观外显化,语言文化景观稳固化,歌舞节庆文化景观他娱化特征.③西江苗寨文化景观演化是多元利益主体共同作用的结果.旅游者通过旅游凝视与主客互动引导村寨文化景观的演化,政府和旅游经营者通过权力调配和资本的介入对村寨文化景观的演化进行规训与筛选,村寨居民通过社区参与对村寨文化景观进行叙事与重构.

    旅游驱动民族村寨文化景观演化机制西江苗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