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医临床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医临床研究
中医临床研究

王仰宗

半月刊

1674-7860

zy@cjocm.cn

010-59431886

102218

北京市昌平区102218-59信箱

中医临床研究/Journal Clinical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穴位贴敷辅助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有效性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樊晶晶谢静
    56-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系统评价中药穴位贴敷辅助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方法:在中国知网、维普、万方、PubMed数据库中检索从建库至2023年3月所有相关中英文文献,纳入穴位贴敷辅助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Cochrane协作网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通过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5个随机对照试验,共1 689例患者,其中治疗组846例、对照组843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药穴位贴敷辅助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时可以显著提高总有效率[比值比(OR)=4.66,95%置信区间(CI)(3.01,7.23),P<0.000 1],提高治愈率[OR=3.05,95%CI(2.18,4.28),P<0.00001],更快缓解发热[均数差(MD)=-1.39,95%CI(-1.58,-1.19),P<0.00001]、咳嗽症状[MD=-1.89,95%CI(-2.20,-1.57),P<0.000 01],加快肺部啰音消失时间[MD=-1.82,95%CI(-2.19,-1.46),P<0.000 01].治疗组的胸部X线炎症范围明显缩小[MD=-2.5,95%CI(-3.18,-1.83),P<0.000 01],炎症因子超敏 C 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MD=-5.35,95%CI(-9.27,-1.43),P=0.007]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MD=-3.75,95%CI(-5.19,-2.86),P<0.000 01]均降低,还可降低不良反应[OR=0.43,95%CI(0.24,0.77),P=0.0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辅助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疗效显著,总有效率、治愈率得到明显提高,可更快缓解相关症状(发热、咳嗽、肺部啰音),降低炎症反应和不良反应.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穴位贴敷中医外治法Meta分析

    欢迎订阅2025年《中医临床研究》杂志

    62页

    基于伏邪理论的益气透邪方治疗老年多重耐药菌肺炎临床疗效观察

    王铮苗开辉董晨王昱...
    63-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价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透邪方治疗重症医学科老年多重耐药菌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7年2月-2021年10月收治于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80例老年多重耐药菌肺炎患者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中药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透邪方加减,疗程为7d.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C 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linical Pulmonary Infection Score,CPIS)、氧合指数(P/F)、耐药菌清除率及28 d病死率.结果:中药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2.50%(37/40)和70.00%(28/40),中药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CPIS、CRP、PCT、IL-6均较治疗前下降,中药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P/F均升高,中药治疗组升高更为显著(P<0.05).耐药菌清除率中药治疗组为37.5%,对照组为27.5%(P>0.05).两组无显著差异;两组患者28 d病死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运用益气透邪方加减治疗老年耐药菌肺炎能够显著缓解患者临床症状,降低炎症反应,改善氧合指数,临床疗效肯定.

    老年肺炎益气透邪方多重耐药菌中医药治疗

    基于临床试验报告统一标准声明评价推拿治疗肩周炎随机对照试验报告质量的研究

    王洪博王晓增高玉奇张宇...
    68-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采用临床试验报告统一标准(Consolidated Standards of Reporting Trials,CONSORT)声明2010版及偏倚风险评价工具评估国内外推拿手法治疗肩周炎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研究的报告质量.方法:使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OVID数据库、PubMed,根据其纳排标准进行剔除、筛选、确定文献,采用NoteExpress 3.2文献管理器进行文献题录管理,最终将纳入的文献运用CONSORT声明2010、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分别由2位评价人员独立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价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最终纳入中文文献共22篇,无外文文献.根据CONSORT声明2010条目结果可看出,文章所纳入文献报告质量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题目及摘要的报告率为0.00%、背景和目的报告率约为31.81%、描述样本量的文献为0.00%、阐述具体随机方法约占32.00%、盲法报告率为0.00%、基线资料完整约占95.00%、对文章局限性进行报告的文献约占4.54%.另外根据偏倚风险评价结果,评价为低风险、不清楚及高风险的分别占18.18%、67.53%及14.29%.结论:目前推拿治疗肩周炎RCT的研究报告质量普遍较低,今后应注意严格按照CONSORT声明要求,进一步完善临床试验设计,开展标准化报告.

    肩周炎推拿疗法随机对照试验临床试验报告统一标准声明偏倚风险评估

    中药汤剂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一项系统评价

    覃朗凌丽丽梁冰苏振辉...
    73-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系统评价中药汤剂联合西药对比单用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临床效果,为中药汤剂联合西药的临床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 6个数据库,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应用RevMan 5.4软件将文献录入,对纳入的每篇文献的结局指标进行荟萃分析.结果:共纳入15篇文献,结果显示:联合用药方面,中药汤剂联合西药比单独使用西药对减少RA晨僵时间[均数差(MD)=1.92,95%置信区间(CI)[1.16,2.68],P<0.000 01)]、关节压痛数(MD=1.40,95%CI[0.74,2.05],P<0.000 01)、关节肿胀数(MD=1.50,95%CI[1.08,1.92],P<0.000 01)、关节疼痛数(MD=1.45,95%CI[1.04,1.86],P<0.000 01)具有显著优势.结论:现有临床证据表明,中药汤剂联合西药对RA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优于单独使用西药.但目前研究仍以小样本研究为主,文献质量偏低,希望今后研究设计出更多高质量、严谨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尽可能确保研究的真实性、临床实践性,发现更多临床效果显著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从中获得相关经验以更好的指导临床.

    中药汤剂西药类风湿关节炎疗效系统评价

    芪桂蠲痹饮配合温针灸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寒湿痹阻型)60例临床观察

    宋潇徐庆赵海娟张明珠...
    79-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芪桂蠲痹饮配合温针灸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黑龙江省中医医院南岗院区风湿科2021年9月-2022年10月RA(寒湿痹阻型)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均给予免疫抑制剂和非甾体抗炎药等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另予自拟方芪桂蠲痹饮配合温针灸法治疗,对照组予正清风痛宁缓释片,连续治疗2个月后分别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类风湿关节炎28项疾病活动度评分(Disease Activity Score-28,DAS28)、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及 C 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等理化指标.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6.7%,29/30)高于对照组(73.3%,22/30),中医证候积分的改善效果好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DAS28、VAS评分、RF、CRP、ESR水平均降低,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芪桂蠲痹饮配合温针灸法通过中西医结合的方式针药合用,互为补充,疗效更加明显.此方法用于治疗RA(寒湿痹阻证)能够有效缓解晨僵及关节疼痛等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中医证候积分及理化指标,且不良反应少.

    类风湿关节炎寒湿痹阻证芪桂蠲痹饮温针灸临床观察

    风湿骨痛胶囊联合抗风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观察

    吴灵培彭红英
    83-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风湿骨痛胶囊联合抗风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效果及对相关骨代谢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白云医院收治的60例RA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醋酸泼尼松联合甲氦蝶呤、艾拉莫德治疗,试验组采用风湿骨痛胶囊联合甲氦蝶呤、艾拉莫德治疗,持续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C 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 水平、疗效和不良反应.比较两组治疗前后25-羟基维生素D[25(OH)D]、Ca和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水平,评价骨代谢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为7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及疼痛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试验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ESR、CRP、类风湿关节炎28项疾病活动度评分(Disease Activity Score-28,DAS28)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IL-6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组间比较,试验组ESR、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IL-6、DAS28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25(OH)D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试验组AL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对照组血清Ca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组间比较,试验组血清25(OH)D和AL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血清C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的1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5).结论:风湿骨痛胶囊在RA治疗中能更好地改善关节症状、降低炎症指标,对骨代谢有一定调节作用,安全性较高,临床上值得推荐.

    风湿骨痛胶囊类风湿关节炎骨代谢

    "筋骨并重"理论在踝关节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梁雅茜陈培生陈宾魏婉清...
    88-91页
    查看更多>>摘要:踝关节骨折是最常见的关节内骨折,绝大多数伴有韧带损伤,常规治疗后并发症和后遗症发生率仍很高.临床常见有踝关节僵硬、踝关节不稳定、创伤性踝关节炎等,严重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劳动能力.一方面踝关节的解剖特性导致其损伤发生率高,另一方面患者对快速康复的需求提高,以致当前踝关节骨折的后遗症高发生率、预后满意度普遍欠佳,是临床上亟待解决的问题.国内外在踝关节骨折的治疗理念、疗效评估等方面皆有大量文献研究,但针对中医学中"筋骨并重"理论临床应用的综述较少.中西医结合治疗踝关节骨折将中医学理念与现代医学治疗相结合,基于"筋骨并重"理论,在临床诊疗康复全过程中强调"骨正筋柔",即要求对"筋"与"骨"的同等重视,在骨折复位的基础上注重对"筋"的手法整复、固定制动、主被动运动锻炼及功能康复,从而在减轻患者疼痛、恢复踝关节功能、改善预后等方面皆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文章从中西医结合角度阐述"筋骨并重"理论在踝关节骨折治疗中的应用,综合国内外文献总结各学者基于"筋骨并重"理论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经验及研究成果,就"筋骨并重"理论在踝关节骨折治疗中的应用现状及其指导意义进行综述.

    踝关节骨折筋骨并重中西医结合加速康复外科综述

    钛制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不稳定尺桡骨干双骨折的临床研究

    梁恬马利海刘建军张德胤...
    92-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钛制弹性髓内钉闭合复位治疗儿童不稳定尺桡骨干双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6年6月-2020年5月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儿童不稳定尺桡骨干双骨折63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2例,采用闭合复位下钛制弹性髓内钉固定;对照组31例,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两组均记录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中出血量、前臂Grace and Eversman功能分级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结果:6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疼痛VAS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前臂Grace and Enversman功能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前臂Grace-Enversman功能恢复更好.结论:钛制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儿童不稳定尺桡骨干双尺骨折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降低出血量,并降低患儿术后的疼痛,明确改善前臂功能,值得临床应用.

    钛制弹性髓内钉钢板固定不稳定尺桡骨干双骨折

    内热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潘飞肖强兵文豪易诚杰...
    96-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系统评价内热针单独应用或联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ce library等国内外数据库从建库至2022年12月公开发表的内热针单独应用或联合疗法治疗LDH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s).由2名研究员独立进行资料提取、文献筛选,并对最终纳入的29项研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Meta分析显示,相比单独应用电针、温针、针刺、西药、腰椎牵引,或采用联合疗法(中药、腰椎牵引、其他治疗)的对照组,内热针治疗组在提高临床总有效率[相对危险度(RR)=1.20,95%置信区间(CI)[1.16,1.24],P<0.001)]、减轻疼痛[均数差(MD)=-1.58,95%CI[-1.78,-1.38],P<0.000 01)]、改善腰椎功能(MD=5.45,95%CI[4.86,6.03],P<0.000 01)、提高腰椎屈曲范围(MD=1.61,95%CI[1.35,1.87],P<0.000 01)、降低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a、前列腺素G2)及促进β-内啡肽分泌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未报道或提及内热针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事件,漏斗图分析显示纳入的研究可能存在发表偏倚.结论:内热针为主治疗LDH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腰椎功能、减轻临床症状,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但鉴于纳入文献质量和方法学限制,本研究结论尚需高质量、多中心、RCT研究进一步证实.

    内热针腰椎间盘突出症Meta分析随机对照试验